洛杉磯華埠變「洋人」一條街 老地標或成歷史(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洛杉磯華埠變「洋人」一條街 老地標或成歷史(圖)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洛杉磯中國城重慶街的地標:60年老店「鄺家亞洲古玩藝術品店」今年3月將步入歷史,店家雖然不舍,卻已無法挽回。鄺家老店的變化實際是重慶一條街變化的一個縮影,這裡當年曾被稱為中國城的「琉璃廠」,而今這條街的華人越來越少,整條街已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洋人」一條街了。

  前不久剛剛慶祝完創店60周年的「鄺家亞洲古玩藝術品店」(Fong's),連高懸在臨街處的橫幅還未來及摘除,該店的老闆鄺孝文即接到了房東發來的一紙逐客令:限其於今年3月15日晚11時45分之前離開現有店面。該店面將轉租給一位「洋」客人開畫廊,為此房東可獲得更高的租金。

  「鄺家亞洲古玩藝術品店」是鄺孝文的叔父創辦的,是當年重慶路上最早的古玩店之一。鄺孝文的叔父去世後,鄺的父親從其嬸嬸手中將店面盤下來,其父去世後,鄺孝文便成了這家店的老闆,而實際經營這家店的卻是鄺孝文的女兒。

  60餘年前,洛杉磯市政府為了修建「聯合車站」,即把已遷徙過一次的華人「趕」到了當時洛杉磯市最偏僻的角落,即洛杉磯中國城的現址,經過第三次遷徙後,當時的華人即把現在的中國城稱為「新中國城」。重慶街即是當年新中國城腹地最旺的一條街。重慶街約有100戶住家與商號,而且街面上大部分店鋪都是做古玩生意的,為此重慶街又被稱為「古玩一條街」。

  「鄺家亞洲古玩藝術品店」除了販售古玩外,還賣一些極具中國特色的陶藝品及瓷器或其它具有亞洲特色的紀念品,其大紅色的玻璃門臉外的巨大Fong's招牌多年來已成為重慶街的一個地標。華人女作家鄺麗莎即是鄺家的一員,她在描寫其家族史的著作《在金山上》花了不少篇幅來描寫鄺家的這家店面。

  「我離開時一定把這塊招牌一起帶走。」鄺孝文與哥哥鄺孝勤這些天來正在為如何搬離店面而發愁。而突然要離開這一經過三代人經營過的老店,更是讓他們傷心與不舍。「有太多的東西要搬走了。」

  實際上重慶街的大多數古玩店均已改換門庭,但帶中文招牌仍懸掛在街上。從1971年起即在這條街上作古玩生意的張姓業主表示,重慶南街24戶人家目前僅有3家是華人,其他房產主都已成為「洋人」,「當然他們的店面也都租給『洋人』了。「當年這裡的一些古玩店,現在早已成為設計師的辦公室、木工房以及出售西洋畫的「洋」藝術家的店鋪了。「今天的重慶街,60%至70%的房產都是『洋人』的了,重慶街的變化是不可逆轉的。」(邱晨)

相關焦點

  • 美國洛杉磯華埠小姐中美親善大使到訪廣東中山市
    美國洛杉磯華埠小姐中美親善大使到訪廣東中山市   中新網7月10日電 據廣東僑網消息,禮服、皇冠、鮮花,加上親切的微笑、優雅的形態、婀娜的倩影……近日,4位美麗的2012年美國洛杉磯華埠小姐中美親善大使在洛杉磯羅省中華總商會會長莊佩源的帶領下,抵達廣東中山市開展友好訪問活動,佳麗們的到來吸引了中山市大批記者、攝影愛好者的「長槍短炮」,而中山城區建設、大湧紅木家具、祠堂村道也讓佳麗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 海外華埠成「粵語大本營」 老華僑開始學普通話
    原來在很多老僑的習慣中,粵語就是中文,「他中文講得幾好」實則指粵語靈光。其實他們也掌握漢字,只不過用粵語發音。  這種現象在很多唐人街都存在,越老的華埠越是這樣。許多老移民只講家鄉話就能在華埠安然生活一輩子。這些年,說普通話的移民大大增加,尤其從北方新僑鄉出國者眾多,普通話的地位正大步提升。華埠居民雖仍用廣東話溝通,但紅火程度已不如前。人們在工作生活交往中難免遭遇語言的尷尬。
  • 曼哈頓華埠滿街垃圾臭水 居民稱穿涼鞋成奢侈(圖)
    信息 曼哈頓華埠滿街垃圾臭水 居民稱穿涼鞋成奢侈(圖) (美國《世界日報》/尹英姿 攝)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街道狹窄、收撿時間不一、沒有下水道……商鋪緊湊、人流擁擠的美國曼哈頓華埠街頭,垃圾堆積成山、油脂廢水流成河,成為影響社區形象和安全衛生的「老大難」問題。夏天在華埠穿涼鞋,對於一些居住在「重災區」的華裔民眾來說都成了奢侈。
  • 好萊塢星光大道,洛杉磯著名文化歷史地標
    好萊塢星光大道建於1958年,是條沿美國好萊塢大道與藤街伸展的人行道,洛杉磯著名文化歷史地標。街道上有2000多顆鑲有好萊塢名人姓名的星形獎章,以紀念他們對娛樂工業的貢獻。 除非偶爾因附近施工或其他理由而更換位置外,大道上的星形獎章位置是永久不變的。
  • 紐約華埠珠寶街名聲旺 美國人樂當「淘金客」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紐約著名的鑽石區——曼哈頓中城47街,李太太是一直聽說,也不止一次順道經過。但下東城唐人街堅尼路,才是她心目中真正的珠寶一條街。這裡有「全球奢侈品公司百強」的珠寶店,也有許多間價廉物美的無名金鋪,除了像她這樣的華人忠實消費者,一些美國人也聞風而來。
  • 美媒:舊金山華埠治安不靖 警局高層訪僑社商討對策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針對華埠近期頻發的不同類型罪案,舊金山警察局長史考特、助理局長雷蒙德、主持警局小區外展事務的警指揮官鄺友信、華埠中央警察局局長易文耀等警察局領導層成員於8月31日前往洛杉磯中華總會館,與主席團成員、商董和華埠的僑領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 洛杉磯華埠雙屍案被告上訴 加州最高法院拒絕受理
    中國僑網12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加州最高法院拒絕受理洛杉磯華埠一起雙屍命案被告的上訴案。該案發生於2017年,兩名受害人被刺殺致死。
  • 洛杉磯中國城留給華人的時間不多了!
    在物業對面、擁有20多年歷史的合和海鮮酒家的梁老闆一家則是送上烤乳豬為其慶賀。梁老闆的太太表示對金瑞龍城一層廊道兩旁的鋪面很感興趣,正在考慮租一個鋪位開分店。梁老闆看中的廊道直接連通金線輕鐵中國城站和有著多個中國城地標景點的百老匯大道,廊道兩旁的鋪面顯然價值非凡。不過,梁老闆一家如果有閱讀英文報紙的習慣,就會明白乳豬是打了水漂。
  • 寧國路龍蝦美食一條街 成合肥「大碗茶」(圖)
    合肥寧國路龍蝦美食街(資料圖)推薦理由夜風習習,支起幾張桌子,端上一盤紅彤彤的大龍蝦,再往玻璃杯裡倒滿啤酒……每到夏天,合肥大大小小經營龍蝦的餐館常常爆滿,這一試驗,幾千隻蝦子就成了「犧牲品」。「甚至我還會分辨別人的蝦子有什麼缺點,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張勁笑言。寧國路龍蝦街的「華麗」變身謝道文開玩笑地說:「市府廣場可能是合肥龍蝦的黃埔軍校。」原來只是大排檔的一道菜,龍蝦怎麼一步步爬上合肥名片?
  • 遭逼遷半年 紐約曼哈頓華埠包釐街住戶維權成功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2018年1月,美國紐約曼哈頓華埠包釐街(Bowery)85號租戶無預警遭房東要求搬離,經過近半年的抗議、絕食行動,當地時間7月9日,租戶對民選官員、社區人士表示,已與房東律師達成協議,將於當地時間8月31日(周五)搬回住所。
  • 紐約華埠37年「最老」美髮店關閉 80%顧客是華裔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紐約《僑報》報導,從19世紀中期第一位到華埠永久定居的廣東人阿侃(Ah Ken)至今,華埠已走過百年滄桑,在風雲變幻的歷史浪潮中,一代又一代華裔移民紛至沓來,有人來有人走,有的人卻一直從未離開過。
  • 大豐人,你心中的美食街是哪一條?
    然後,在大豐,有著不少以美食街、美食廣場冠名的地標,卻並沒有獲得大豐人的歡心! 倒是沒有冠名的街頭巷尾,卻成為了吃貨探索的目的地。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最具年代性的一條街-皇花街,雖然已經換過多家,但對於吃貨來講,依然是熱情不減。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老巷變網紅,金牛這條街道成新風景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老巷變網紅,金牛這條街道成新風景 金沙巷文化牆 金牛區撫琴街道金沙巷 500米彩繪文化牆 登上四川衛視 老巷變網紅
  • 上海第一條歷史文化名街,地靈人傑,「一條馬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位於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與東江灣路交叉口以南,是上海最出名的文化名人街,也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全長550米。在掛著汽車禁行標牌的街口,一座新建的具有民國裝飾風格的牌坊上綴有「海上舊裡」四個大字,這些年幾經修葺與翻新之後,仍保留著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風情。
  • 四川成都有美食一條街嗎?在哪裡?
    四川成都有美食一條街嗎?在哪裡?我作為地道的四川成都人,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豈止才美食一條街,而是有多條美食街,例如:玉林、寬窄巷子、華興街、文殊坊。、龍王廟正街,奎星樓街,等等。筆者一東北的鐵哥們來成都旅遊後曾逗趣地對我說,成都就是一座讓人發胖的城市,總有一條美食街是你的菜,我能想到最動聽的情話,大概就是。「想和你在一起,吃遍成都一條條美食街!」一、玉林:玉林是成都有名的美食街之一,基本上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去旅遊的遊客,都會去玉林品嘗美食。這條街應該說是比較大的,從北路到南路,從東路到西路都是美食街範圍內的。
  • 邯鄲武安古城一條街有那麼多商號,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文化
    一條南關街不僅是店鋪林立的商業街,而且也承載了武安城太多的歷史文化,很多較大的歷史事件都在南關街發生。如今南關街正在改造,一些比較古老的建築也隨之消失,但一些新的店鋪依然在經營,熙熙攘攘的人流依稀可聯想到當年的繁華。那麼,民國年間武安城有哪些商業部門和商號呢?
  • 紐約華埠小區未來發展看點多 華人期待舊貌換新顏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紐約小區發展牽動著每個人的生活質量,也是華人關心的大事,今年新成立的華埠商業改進區(BID)將給華埠帶來哪些變化?華埠工作組經過了長期的研討今年將走向何方?閩籍移民的大本營福州街是否會沿著已經初露端倪的路徑繼續走出東百老匯向外擴展?這些都成為今年華埠小區發展的看點。
  • 【60個老南昌記憶】千年古街變「美食街」
    【60個老南昌記憶】千年古街變「美食街」 大字 日期:2018-10-17 來源:南昌晚報 全長400餘米的建德觀街東段曾因火鍋店扎堆,被市民稱作「火鍋一條街」。  走進建德觀街,只見兩旁全是店面,各種美食招牌吸引著無數吃客們紛紛來此品嘗美食。「我從小就在建德觀長大,見證了這條街大半個世紀的變化,以前這裡很破舊,道路兩邊都是平房……」家住建德觀街的李老今年73歲了,對於這條老街的每一棟老房子、每一個店鋪都如數家珍。
  • 紐約華埠街道掛燈籠增添節日氣氛 消費民眾增多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紐約曼哈頓華埠主幹道勿街上懸掛250個燈籠增添節日氣氛,吸引大眾到華埠用餐,效果顯著,眾多民眾看到媒體宣傳後特別到華埠一探新景,加上天公作美,元旦長周末期間到華埠用餐、消費的民眾眾多,街頭出現入冬以來少見的排隊人潮。
  • 美國加州華埠辦年貨街會 遊民偷塑料布取暖
    美國加州華埠辦年貨街會 遊民偷塑料布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