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洛杉磯中國城重慶街的地標:60年老店「鄺家亞洲古玩藝術品店」今年3月將步入歷史,店家雖然不舍,卻已無法挽回。鄺家老店的變化實際是重慶一條街變化的一個縮影,這裡當年曾被稱為中國城的「琉璃廠」,而今這條街的華人越來越少,整條街已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洋人」一條街了。
前不久剛剛慶祝完創店60周年的「鄺家亞洲古玩藝術品店」(Fong's),連高懸在臨街處的橫幅還未來及摘除,該店的老闆鄺孝文即接到了房東發來的一紙逐客令:限其於今年3月15日晚11時45分之前離開現有店面。該店面將轉租給一位「洋」客人開畫廊,為此房東可獲得更高的租金。
「鄺家亞洲古玩藝術品店」是鄺孝文的叔父創辦的,是當年重慶路上最早的古玩店之一。鄺孝文的叔父去世後,鄺的父親從其嬸嬸手中將店面盤下來,其父去世後,鄺孝文便成了這家店的老闆,而實際經營這家店的卻是鄺孝文的女兒。
60餘年前,洛杉磯市政府為了修建「聯合車站」,即把已遷徙過一次的華人「趕」到了當時洛杉磯市最偏僻的角落,即洛杉磯中國城的現址,經過第三次遷徙後,當時的華人即把現在的中國城稱為「新中國城」。重慶街即是當年新中國城腹地最旺的一條街。重慶街約有100戶住家與商號,而且街面上大部分店鋪都是做古玩生意的,為此重慶街又被稱為「古玩一條街」。
「鄺家亞洲古玩藝術品店」除了販售古玩外,還賣一些極具中國特色的陶藝品及瓷器或其它具有亞洲特色的紀念品,其大紅色的玻璃門臉外的巨大Fong's招牌多年來已成為重慶街的一個地標。華人女作家鄺麗莎即是鄺家的一員,她在描寫其家族史的著作《在金山上》花了不少篇幅來描寫鄺家的這家店面。
「我離開時一定把這塊招牌一起帶走。」鄺孝文與哥哥鄺孝勤這些天來正在為如何搬離店面而發愁。而突然要離開這一經過三代人經營過的老店,更是讓他們傷心與不舍。「有太多的東西要搬走了。」
實際上重慶街的大多數古玩店均已改換門庭,但帶中文招牌仍懸掛在街上。從1971年起即在這條街上作古玩生意的張姓業主表示,重慶南街24戶人家目前僅有3家是華人,其他房產主都已成為「洋人」,「當然他們的店面也都租給『洋人』了。「當年這裡的一些古玩店,現在早已成為設計師的辦公室、木工房以及出售西洋畫的「洋」藝術家的店鋪了。「今天的重慶街,60%至70%的房產都是『洋人』的了,重慶街的變化是不可逆轉的。」(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