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 日期:2018-10-17 來源:南昌晚報
南昌新聞網訊 南昌城裡有一條老街,叫建德觀街,它東起環湖路靈應橋,西至勝利路步行街(中間穿越了象山北路)。在一千多年前,這裡有一座名叫建德觀的道觀,隨著時代的變遷,道觀不復存在。而「建德觀」作為地名存留了下來。如今,人們提到建德觀,沒有人會將它與道觀聯想起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舌尖上的美食。全長400餘米的建德觀街東段曾因火鍋店扎堆,被市民稱作「火鍋一條街」。
走進建德觀街,只見兩旁全是店面,各種美食招牌吸引著無數吃客們紛紛來此品嘗美食。「我從小就在建德觀長大,見證了這條街大半個世紀的變化,以前這裡很破舊,道路兩邊都是平房……」家住建德觀街的李老今年73歲了,對於這條老街的每一棟老房子、每一個店鋪都如數家珍。
李老說,上世紀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建德觀街的街面狹窄,道路兩邊全是青磚灰瓦、磚木結構的平房,地面全是泥巴路。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建德觀街沿線的平房先後被拆除,鋪設了水泥路。「沿街房屋大部分是在1990年前後建成的。」在李老記憶中,從他出生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建德觀街一直是一條冷冷清清的老街,沒有一丁點商業氣息。
據了解,1984年,建德觀街第一家餐飲店開張,由於該街道人流量稀少,食客不多,沒開幾年就倒閉了。1992年該餐館轉型改做川味火鍋之後,一炮打響。同行們看著火鍋店在建德觀生意「跑火」,紛紛效仿在建德觀開起了火鍋店,建德觀街東側的火鍋市場由此漸成氣候。上世紀九十年代,南昌火鍋店不像現在這麼普遍,吃火鍋的地方寥寥無幾,大家要吃火鍋首先就會想到去建德觀街。從此,建德觀街被貼上了「火鍋一條街」的標籤。
進入二十一世紀,為提高城市品位,南昌市政府對東湖區建德觀街進行改造,2003年,南昌首條精品火鍋一條街正式開街,總長400餘米。建德觀街在2003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羅老告訴記者,當年建德觀街改造工程共粉刷沿街房屋牆面14000平方米,鋪設彩色地磚1800平方米、花崗巖石板800平方米、瀝青3000餘平方米、路沿石850米,新栽行道樹160餘棵,安裝景觀燈55盞。
「2003年改造後的建德觀街東段煥然一新,不足一裡長的街道有18家餐飲店,形成了一條以精品火鍋為主,以各種小吃、燒烤為輔,多行業並存的美食街。」李老說,改造後的德觀街從不打烊,食客們紛至沓來。
據了解,其實,建德觀街不僅僅有美食,它還有悠久的歷史。南昌是我國道教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據清道光二十九年的《新建縣誌》記載,建德觀建於東晉鹹和年間(公元320-334年)。現在的建德觀分成東段和西段。全長790米,寬10至13米。但鮮為人知的是,在解放以前,僅僅是東段叫建德觀,西段則叫城隍廟,因為南昌府的城隍廟就建在此地(其原址是工人文化宮)。1973年,建德觀曾被改名為宜春路,1984年又更改為建德觀。(全媒體記者 收集整理)
[責任編輯:胥巖]
1、本網轉載文字、圖片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並且不以盈利為目的,轉載稿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註明「來源:南昌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南昌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南昌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採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果本網所轉載稿件的作者或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ncnews123@sina.com)或電話(0791-86865371,0791-86865387)通知本網,本網將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對於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