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的國際標準(中國標準沿用):化學與物理性質允許其在高溫環境下使用的非金屬(並不排除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屬)材料與產品。
美國標準:根據其化學和物理性質可以用它來製作暴露於溫度高於1000℉(538℃)環境中的結構與器件的非金屬材料。
日本標準:規定為能在1500℃以上溫度下使用的定形耐火材料以及最高使用溫度為800℃以上的不定形耐火材料、耐火泥漿與耐火隔熱磚。
按化學性質分類:
①酸性耐火材料(以二氧化矽為主成分)
②鹼性耐火材料(以氧化鎂 氧化鈣或兩者共同的為主要成分)
③中性耐火材料(如剛玉及碳化矽製品等)
按供貨形態分類:
①定形耐火材料(分為緻密定形製品與保溫定形製品,前者總氣孔率小於45%後者則大於45%的製品)
②不定形耐火材料(由骨料 細粉與結合劑及添加物組成混合料)
按結合形式分類:
①陶瓷結合(在一定溫度下,由燒結或液相形成而產生的結合,通常適用於燒結製品)
②化學結合(在室溫或更高的溫度下通過化學反應產生硬化形成結合,通常適用於各種不燒製品)
③水化結合(在常溫下,通過細粉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凝固和硬化而形成的結合,通常適用於澆注料)
④有機結合(在室溫或稍高溫度下靠有機物產生硬化形成結合)
⑤樹脂結合(含有樹脂的耐火材料在較低的溫度下加熱,由於樹脂固化 炭化而產生的結合)
⑥瀝青/焦油結合(通常適用於壓製成形的不燒製品)
按燒成分類:
①燒成耐火材料(經高溫燒結,其燒成的耐火材料相組成相對比較穩定,使用中體積變化較小)
②不燒耐火材料(沒有經過高溫燒成的耐火材料,多為化學結合 樹脂結合 瀝青/焦油結合以及以水化結合為主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
按化學成分分類:
①矽石耐火材料(以二氧化矽為主成分)
②鋁矽酸鹽耐火材料(也可稱為鋁矽系耐火材料)
③鎂質耐火材料(氧化鎂大於80%的鎂質產品)
④鎂尖晶石質耐火材料(鎂砂和氧化鎂含量大於或等於20%的尖晶石製品)
⑤鎂鉻質耐火材料(主要以鎂砂和鉻鐵礦為主成分製品)
⑥鎂白雲石耐火材料(由鎂砂和白雲石熟料製成的)
⑦白雲石耐火材料(以白雲石熟料為主要原料)
⑧碳複合耐火材料(稱為含碳耐火材料,由氧化物 非氧化物以石墨等炭素材料構成的複合材料)
按生產方式分類:
分為(機壓成型 手工成型 澆注及熔鑄等)
耐火材料的分類方法很多,沒有完全統一的規範,通常按其化學成分或組成 製造方式和供貨方式等實際情況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