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A: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獲取TikTok用戶數據
CIA的分析師日前向白宮方面表示,儘管他們認為中國情報部門「很有可能」通過手機應用程式進入智慧型手機中獲取用戶信息,但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確實這樣做了。 報導稱,CIA的分析師日前向白宮方面表示,儘管他們認為中國情報部門「很有可能」通過手機應用程式進入智慧型手機中獲取用戶信息,但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政府確實這樣做了。
-
披露美CIA網絡滲透中國關鍵部門長達11年,360:將持續跟蹤
儘管從事著國家級的監測和解密行動,但美國方面卻多次宣稱遭到 「中國黑客」 攻擊,只不過從未拿出過硬的證據。事實上,中國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 2019 年 6 月發布的《2018 年我國網際網路網絡安全態勢綜述》數據顯示,來自美國的網絡攻擊數量最多,且呈愈演愈烈之勢。
-
美國情報部門誣告歐盟前外交官是「中國間諜」,事實查清,外交部回應
12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導,今年1月,歐盟前外交官薩巴蒂爾被德國聯邦檢察院調查,他被指控「為中國情報機構提供情報和招募人員」。但經過11個月的周密調查後,德國聯邦檢察院11月宣布,對薩巴蒂爾的懷疑是錯誤的。
-
最新揭秘:從公開文獻看CIA針對中國怎樣收集情報
其中提到:至20世紀60年代,中情局已擁有一個非常龐大的面向中國的情報機關。其中執行情報輔助功能的有如下幾個機構:(一) 聯繫情報收集與分析工作之間的部門是收集指導參謀部(Collection Guidance Staff, CGS),負責向各情報收集部門提出要求。
-
美情報部門誣告歐盟前外交官是「中國間諜」 外交部:有關方面不要...
12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導,今年1月,歐盟前外交官薩巴蒂爾被德國聯邦檢察院調查,他被指控「為中國情報機構提供情報和招募人員」。《法蘭克福匯報》稱,關於薩巴蒂爾是「中國間諜」的情報,是由美國情報部門「告發」到德國安全部門的。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我想這位歐盟前外交官的遭遇不是第一次,也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次。類似的冤假錯案很多,反映出的問題也非常深刻。我們希望有關方面明辨是非,不要被某些勢力脅迫、帶節奏,堅持以事實為依據,維護公道和正義。」華春瑩說。
-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聲稱中國是當今對美最大威脅 外交部回應
在今天(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美方發布所謂「中國是對美最大威脅」進行回應。華春瑩說,你剛才提到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發文章來攻擊中國是頭號國家安全威脅,我想這篇所謂的文章只是起了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但全篇沒有拿出任何的真憑實據,只是繼續重複著他的謊言和謠言,對中國竭盡污衊和抹黑之能事,大肆渲染中國威脅。我想這可謂是美國政府有關部門一段時間以來炮製的又一篇謊言的大雜燴而已。
-
澳大利亞安全情報部門長期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趙立堅:奉勸澳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9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今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澳大利亞安全情報部門長期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進行有關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澳大利亞作為「五眼聯盟」重要成員,一貫熱衷在有關國家開展間諜情報活動。
-
芬蘭稱中國醫療物資「令人失望」,外交部回應
(觀察者網訊)針對有芬蘭政府官員聲稱中國醫療物資「不達標」,對此感到「失望」,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4月9日回應稱,相關物資由芬方通過中間商自行商業採購,並以非醫用口罩名義向中國海關申報出口,希望外界不要輕易下結論。
-
2018年外交部精彩回應都在這裡了,網友:求加長版!
昨天,人民日報微博的一段視頻刷屏了,網友紛紛評論:「提氣」「內容極度舒適」……視頻盤點了2018年中國外交部針對部分時事新聞發表的精彩發言:「中國間諜威脅論」不過是「相由心生」1月底,美國中情局局長蓬佩奧在接受BBC專訪時稱中國正在設法偷竊美國的情報
-
港媒:前CIA「雙面間諜」向中國提供情報 致美在華情報網被破壞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港媒5月9日報導,美國司法部周當地時間8日表示,擁有香港居民身份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情報人員李振成(Jerry Chun Shing Lee,音譯),被控搜集機密資料罪,「企圖(將資料)交予中國政府」;一旦罪成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
-
臺媒密炒美情報官員秘密訪臺,蔡英文方面回應
路透社稱,負責監督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情報的海軍少將斯蒂德曼對臺灣進行了一次未對外公開的訪問。據臺灣「中央社」23日報導,對此,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今天(23日)宣稱,不會透露訪臺官員是誰,相關的議題跟行程「我們都不會證實,也沒有評論。」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日在記者會上則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
-
中方是否關閉美領事館,外交部終於回應了
【#外交部回應是否會關閉美國領事館#】有外媒報導稱中國也可能要求美國關閉其駐成都和香港領館,在23日的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有記者就此提問。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表示,針對美方的無理行徑,中方必將採取必要的措施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
CIA公布衛星照片:民兵或誤擊馬航MH17 無證據顯示與俄有關
與此同時,美國稱俄羅斯國防部提供的關於事故的信息「站不住腳」,但卻沒有提供證據文件本身。無獨有偶,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羅茲22日接受美國CNN採訪時吐露真言:美國其實沒發現俄羅斯與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在烏克蘭墜毀之間有直接聯繫。但羅茲仍說:「我們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俄羅斯政府負有責任,因為他們向分離分子提供了支持、武器和訓練,並幫助造成了烏克蘭東部的動蕩局面。」
-
CIA對中國的這張網,原來是這樣鋪了70多年……
其中執行情報輔助功能的有如下幾個機構: (一) 聯繫情報收集與分析工作之間的部門是收集指導參謀部(Collection Guidance Staff, CGS),負責向各情報收集部門提出要求。不過,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情報部門利用高科技手段(間諜衛星和間諜飛機)獲取情報的情況有所增加——這一點,中情局的官員大概不願意提起。有研究表明,到1949年6月,美國中央情報局撤退了在中國大陸所有工作人員,如有需要則派遣特工人員潛往大陸搜集情報。到1956年,由於派遣工作屢遭失敗,中情局便關閉了所有旨在對付中國的海外行動中心。
-
關於著名情報組織 CIA 的期刊《情報研究》,你知道多少?
1955年,CIA發表了「情報研究」,其中包含了文學批評,分析和傳奇故事。有一些間諜故事總是逃不過回憶,保險箱和隱形墨水。CIA推出了名為「情報研究」的季刊。 「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文學作品」,該刊物編輯Andres Vaart日前表示。
-
外交部:怎樣的迷之自信和勇氣 美國才能將「謊言外交」進行到底
來源:央視原標題:外交部:要怎樣的迷之自信和勇氣,美國才可以將「謊言外交」進行到底?1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務院5日發推特稱,所謂「清潔網絡」目前包括180家電信公司和數十家高科技公司,形勢正向對華為等不利的方向發展。
-
中國使館被澳大利亞裝滿竊聽器?外交部:這只是冰山一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9日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環球時報》今日(29日)報導,澳大利亞安全情報部門長期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包括在華設立情報站、在中國駐澳使領館安裝竊聽器、以外交官身份從事間諜活動、針對華人開展策反活動等,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回應說,此次披露出來的情況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
俄總統新聞秘書稱沒有證據表明中國隱瞞疫情信息,俄外交部發言人也...
新華社莫斯科4月23日電(記者張驍)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3日表示,沒有證據表明中國隱瞞疫情信息。新華社資料圖 圖文無關「俄方未發現任何證據支撐這種說法。」佩斯科夫說,新冠疫情是全人類、全球經濟以及每一個國家面對的共同挑戰。「俄總統普京說,必須協作努力,才可以戰勝疫情,逐步擺脫全球經濟危機。
-
俄外交部:俄美執法機構和情報部門間接觸並未中斷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1日消息,俄羅斯副外長奧列格·瑟羅莫洛託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美兩國執法機構和情報部門間的接觸並未中斷,正定期進行。瑟羅莫洛託夫在回答有關雙方在反恐議題上的工作問題時稱,「俄羅斯和美國執法機構和情報部門間的相關接觸並未中斷。接觸依然定期進行。」他指出,「我們認為,該方向上所開展的工作不應中斷並且不能依賴於政治局勢。」瑟羅莫洛託夫說,「政治方面,大家都記得,華盛頓單方面決定暫停在俄羅斯和美國外交部主持下高層對話框架內的專業會晤。」
-
美司令稱會遵命核攻擊中國 外交部回應
海外網7月28日電 在2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就近日熱點進行回應。相關內容如下:問: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昨天在澳大利亞一場會議上回答假設性問題時稱,如果美總統川普下令對中國發動核武攻擊,他將奉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