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伴隨著寒冷的天氣,人們通常會感到皮膚特別緊繃,甚至都幹的脫皮了。這主要是因為在室內採暖設備會使空氣變幹,在室外冷空氣中含水量過低,生活在這些環境中如果沒有做好保溼補水,皮膚就很容易失去水分,從而導致乾燥、起皮、皸裂等現象發生。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採取預防措施,保持皮膚嫩滑,水潤。
冬季,除了皮膚容易出現乾燥、皸裂這些缺水現象之外人體也很容易缺水,嚴重的甚至出現脫水現象,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具體了解下吧。
夏天,人體很容易因為各種狀況出現脫水現象,比如:中暑、腹瀉、大量出汗等。其實在冬天同樣容易脫水,尤其是經常在冬季進行戶外運動,就更容易受到脫水的威脅。
在寒冷的天氣裡,你可能不會注意到你失去了多少水。如果你不覺得口渴,你可能不會特意補充身體失去的水分。連續幾天甚至幾周後,會導致嚴重的脫水。
脫水的跡象
身體流失的水分超過補充水分時,身體就會出現脫水。
脫水通常首先表現為輕微的頭痛和疲勞,這些症狀一開始可能與睡眠不足等其它症狀類似。
隨著脫水的發展,你可能會感到頭暈;隨機的肌肉痙攣;嚴重頭痛或偏頭痛;失去注意力。
脫水會導致皮膚和嘴唇乾燥、眼窩凹陷、暈厥、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
一個常見的脫水指標是排尿頻率低或尿液顏色深。如果你不經常上廁所,小便時產生的尿液不夠多,或者尿液顏色較深,那麼你可能就需要補充水分了。
冬季,脫水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水分的缺失。隨著口渴感覺的降低,脫水的速度比你想像的更快。
口渴反應減弱
當寒冷的時候,人們往往不容易感覺口渴,但實際上身體已經缺水。
呼吸失水增加
當外面很冷的時候,你可以看到你呼出的水汽。空氣越乾燥,以這種方式流失的水分就越多。呼吸性失水也會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而增加。呼吸越快,每分鐘呼出的水汽也越多。
不明顯的出汗
在悶熱的夏天,出汗會很明顯,因為空氣溼熱,所以汗水不會很快從皮膚上蒸發掉。
在寒冷乾燥的天氣裡,汗液蒸發得更快,所以留下的汗液也更少。由於很難看到聚集或滴落的汗液,這可能會讓你感覺不缺水,從而沒有像夏天鍛鍊時那樣補充水分。
避免缺水
在寒冷的天氣裡,預防缺水的最佳措施就是確保一整天都有足夠的水分,並且及時補充鍛鍊時流失的水分,而不是感覺口渴時才去喝水。
如果不想喝白開水時,偶爾選擇一些調味飲料,比如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以及咖啡和茶,也是攝入更多水分的好方法。
有很多食物也含有大量水分,比如水果和蔬菜,都可以計算到每天水分攝入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