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高適這首詩,讓人懂得了,原來窮也可以窮得這麼瀟灑

2020-12-18 公子小凡L

文‖張凡

俗話說人生難免起起落落,這一生中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有飛黃騰達的時候,也有落魄潦倒的時候。但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的心態,在一個人平步青雲之時,固然能夠一直保持春風得意的心情。可是在人們到了窮途末路之際,又是否還能夠一如既往的樂觀呢?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難以做到,可是唐朝詩人高適卻做到了,他這一首詩,讓人真正懂得了,原來窮也可以窮的這麼瀟灑。

高適這首詩的名字叫做《別董大》,但卻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那首:「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因為高適的《別董大》其實有兩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另外一首。

當時高是在睢陽,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商丘一帶,見到了闊別多年的董庭蘭,而董庭蘭就是這首詩中的主角——董大。自從當年京城一別,兩人時隔多年未見,細細算起來已經有十年有餘。在這段日子裡,他們分別遭遇了不同的變故,從當初能夠在京城裡談笑風生的逍遙公子,變成了如今這種窮困潦倒的落魄書生。

當真是人生如夢,轉眼之間滄海桑田,這種情形之下,他們不免感慨良多。於是這首《別董大》也就應運而生,成為了他們在艱苦歲月裡,共同勉勵的見證。

《別董大》

唐代:高適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這首詩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在訴說他們這些年的遭遇,採用了一種極其形象的比喻,來敘述這些年所經受的風風雨雨。高適將自己比成一隻獨自飄零的飛鳥,在天地間孤苦無依,到處飛來飛去,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歸宿。

當初他被迫離開京城,離開那個充滿夢想的繁華之地,開始了一段奔波勞碌的日子。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今天竟然在這個地方看到了當年在京城的故友,而且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對方居然和他有著同樣的遭遇,兩人全都陷入了人生的困境當中,可謂是同病相憐。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人這一輩子又有幾個十年,大好的青春年華就在這樣飄零的日子中度過,他的心裡多少有些鬱悶。但是轉念一想,人這一生有何必太過執著,飛黃騰達也好,失魂落魄也罷,都是一天一天的過。

與其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無法自拔,倒不如勇敢地接受現實,瀟灑地活在當下。雖然誰也不願意過苦日子,但是事到臨頭也只能隨遇而安,用最安然的姿態迎接人生中的每一個瞬間。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這一句中雖說有幾分自嘲的意味,但同時也讓人看到了他灑脫的一面。儘管眼下的生活十分窘迫,但是他卻不加以掩飾,反而還能夠說得如此坦然,根本不曾惺惺作態。

在他的詩句中透露出了一種態度,人雖窮困,但志氣猶在,一切都可以重頭再來,眼下的形式不過是暫時困境的而已。雖然窮,但是這窮得十分瀟灑。

世間之人能夠做到如此坦然的地步者,著實寥寥無幾。人們都習慣性地掩飾自己,尤其是在面臨困境生活窘迫的時候,總是喜歡給自己戴上一層光鮮亮麗的偽裝。但這樣的做法,除了自欺欺人還有什麼作用呢?

所以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真實,不管面臨怎麼樣的境遇,只要把心態放平穩,其實外界的一切都無所謂。不必在意他人看待你的眼光,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

相關焦點

  • 高適的這首詩僅有4句,卻能感悟人間最真摯的友誼,值得一讀再讀
    雖然人生難得知己,但我們卻可以將自己的心靈穿越歷史的長河,去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找尋知己的足跡。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許你和某一位詩人就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達成了知己般的共識。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別董大·其一》,便是一首關於知己,也關於離別的經典詩篇。它出自於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高適之手,是高適組詩作品《別董大二首》的第一首。
  • 唐朝的人有多自豪,讀王之渙這首《涼州詞》你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在唐朝時,詩人多如過江之鯽一般層出不窮,其中也不乏極具才華的詩人,比如說李白、杜甫等。唐代詩人中大多數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詩人,都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的經典詩作,其中更是不乏一生作詩高達上千首之人。
  • 高適豪邁豁達的兩首送別詩,一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再加上詩人們多愁善感,甚至天涯一別,永無相見,更加惆悵了。唐代產生了大量的送別詩,所有的詩人無一例外全部都寫過送別這一內容。由於送別的時候產生的是真情實感,再加上詩人們的惺惺相惜,所以送別詩容易出精品。
  • 送別詩寫得這麼豪情,也就高適能做到,最後一句朋友表示壓力好大
    這些大師寫起送別詩來風格迥異,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但和高適的詩比起來,總是少了一股豪氣。作為邊塞四詩人之一的高適,出身貧寒,卻有一股遊俠之氣,一馬就劍走天下是他的心願,單刀衛國是他的夙願。他的邊塞詩也同他的人一樣雄渾悲壯,只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就可見他的豪情。
  • 揭秘唐朝邊塞詩雙傑岑參高適在四川的悲喜兩重境遇
    《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可以說是另一首「蜀道難」。這首詩作於乾元二年(759),岑參從陝西終南山到蜀地任職的途中。主要寫他與友人成賁結伴赴蜀時行走山道的艱難,以及到蓉後驚喜遇見美酒可用俸錢賒帳的趣事。少尹,是成都府的副長官。駱谷,陝西終南山一山谷。岑參在詩中寫道:聞君行路難,惆悵臨長衢。豈不憚險艱,王程剩相拘。憶昨蓬萊宮,新授刺史符。明主仍賜衣,價值千萬餘。
  • 高適的這首詩寫得很有深度,短短的幾句,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高適是盛唐時期最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詩給人一種大氣磅礴的感覺,而且寫得也是非常的優美,無論是五言,還是七絕,到了他的手中,都能夠寫出不一樣的境界來,這也正是高適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地方,他很多詩作裡的句子,到現在都成為了經典名言,例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高適很豪邁的一首詩,見到「胡兒」即興而寫,短短28字豪情萬丈!
    想來這樣瀟灑的生活才更符合少年的定位吧,當詩人看到一群胡人少年的時候,一時興嘆,寫下了一首《營州歌》。營州是唐代的東北邊塞,大概是現在的遼寧朝陽,唐代對於少數民族的政策是比較寬大的,所以在邊塞地區遊牧民族也可以和漢族人和睦相處,才有了詩人見到的這副場面。
  • 高適在青海
    唐朝是一個詩人輩出、詩歌作品產量巨大的時代,在諸多詩歌作品中,歌詠青海的詩作屢見不鮮,然而,當時的詩人真正到過青海的卻是寥寥無幾,他們對青海的吟誦大多憑藉著想像和外人的介紹。邊塞詩人高適是少有的真正踏足過河湟地區的唐代詩人之一。
  • 古詩詞裡的雲,自由自在,瀟灑飄逸
    唐著名邊塞詩人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寫的是戍邊士兵的懷鄉之情。該詩通過對黃河、白雲、孤城、萬仞山等的描寫,展現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風光,悲而不失其壯,涼而不失其美。詩人雖然極力渲染戍卒鎮守邊關不得還鄉的埋怨情緒,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詩中所說的涼州,唐朝時隴右道涼州,其治所在姑臧縣,即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詩中所言之玉門關,漢武帝時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
  • 唐朝十位著名詩人
    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唐朝詩人、畫家。創造了水墨山水畫派;近體詩嚴守聲律,意態豪放。蘇軾評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757年),字少伯,唐朝時期大臣,著名邊塞詩人。
  • 宰相一句話,改變了大詩人的一生命運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高適、王昌齡「打賭賽詩」,只為一人抱不平。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此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先來重溫下這首詩: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 更上一層樓。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寫景抒情。
  • 唐朝最倔強的詩人,以一個題目,狂寫102首詩,佳作不斷
    其實,要說寫宮詞最為執著的詩人,還是要算中唐時期的王建。別人寫宮詞,是一首一首來寫,王建寫了多少?光以「宮詞」為題的同名詩,他就一口氣寫了102首,後人將其命名為《宮詞一百首》,這還不算寫後宮內容,題目不同的宮詞。如果只是湊數,那王建寫宮詞的檔次就太低了。事實證明,他的這《宮詞一百首》佳作不斷,非常傑出,並以此出名。
  • 「邊塞四詩人」與「大李杜」指的是哪幾位詩人?
    岑參岑參: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岑參是最早的廣泛描寫西域景色風光的詩人,真正地將西域景觀引入寫景詩的關照範疇,為中國傳統的寫景詩注入了新的描寫元素。高適高適:字仲武,號達夫,唐朝時期大臣、邊塞詩人。
  • 唐朝有一「懶」詩人,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
    作為一名詩人,亦或者說作為一位文學家,總是希望能夠寫出高質量的作品,如果這個作品能為世人所讚揚那就再好不過了,畢竟這也是對自己能力的認可。正如唐朝時期的李白,杜甫,亦或是劉禹錫,白居易,他們都是家喻戶曉的偉大詩人,同時也擁有許多的佳作。不過,唐朝有一「懶」詩人,他的一生只留下兩首詩,雖然作品稀少,但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甚至有人稱其為全唐時期最好的詩作。二.
  • 高適送別詩名作別董大,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看盛唐詩人高適的履歷,在仕途上完全是「大器晚成」的典範。他早年仕途不順,直到五十歲左右才真正開始走上仕途,卻用短短十年時間走到了古代讀書人的人生巔峰——最終做到了唐朝著名詩人中官職最高者,實在令人驚嘆。而早年他在幹什麼呢?
  • 高適:最高層次的成熟,是人到中年銳氣不減
    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唐朝是中國詩壇的頂峰。有資料統計,現存全部唐詩中,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詩五萬五千多首。詩人無疑是盛世唐朝最為光彩奪目的群體。但整個唐朝,大詩人官居高位者卻不多。
  • 唐朝詩人劉方平很感人的一首詩,看似在描寫雪景,其實充滿了諷刺
    唐朝詩人劉方平的這首《春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意境悽美,同時字裡行間又是充滿了諷刺,他正是在雪中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對於貧窮的人來說,只要到了下雪天,生活就會變得更加艱辛,日子更加難過;可是對於富人們來說,他們可以居住在溫暖的家裡,坐在窗前欣賞雪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相距千裡。
  • 他為什麼被稱為唐朝「渣男」詩人?讀這首詩你就知道了,太撩人了
    每當說到唐朝詩人的時候,我們頭腦之中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不得不說實在是他們過於優秀了,但實際上唐朝優秀的詩人還有很多。比如說元稹也是其中之一,畢竟他在當時可是與白居易的地位相當,世人將其他人稱之為「元白「。
  • 孟浩然這詩太經典,你可以不會背但一定要讀,寫進了很多人心裡!
    盛唐是唐詩的高峰,玄宗朝那個時代詩人才子輩出,如張九齡、賀知章、李白、王維、王昌齡、孟浩然、杜甫、裴度、高適、岑參等,這些詩人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交集
  • 唐朝存在289年,詩人那麼多,你都清楚嗎
    39歲那年,他終於在張說府中偶遇玄宗,玄宗讓他作詩,他念起了《歲暮歸南山》,裡頭有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玄宗當場拉下臉來:「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明主拂袖而去,詩人呆在當地。孟浩然終於絕望了。從此他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寫出了很多這樣的好詩, 也讓基友遍天下的李白,心中有一個最割捨不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