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凡
俗話說人生難免起起落落,這一生中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有飛黃騰達的時候,也有落魄潦倒的時候。但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的心態,在一個人平步青雲之時,固然能夠一直保持春風得意的心情。可是在人們到了窮途末路之際,又是否還能夠一如既往的樂觀呢?對於這一點很多人都難以做到,可是唐朝詩人高適卻做到了,他這一首詩,讓人真正懂得了,原來窮也可以窮的這麼瀟灑。
高適這首詩的名字叫做《別董大》,但卻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那首:「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因為高適的《別董大》其實有兩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另外一首。
當時高是在睢陽,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商丘一帶,見到了闊別多年的董庭蘭,而董庭蘭就是這首詩中的主角——董大。自從當年京城一別,兩人時隔多年未見,細細算起來已經有十年有餘。在這段日子裡,他們分別遭遇了不同的變故,從當初能夠在京城裡談笑風生的逍遙公子,變成了如今這種窮困潦倒的落魄書生。
當真是人生如夢,轉眼之間滄海桑田,這種情形之下,他們不免感慨良多。於是這首《別董大》也就應運而生,成為了他們在艱苦歲月裡,共同勉勵的見證。
《別董大》
唐代:高適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這首詩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在訴說他們這些年的遭遇,採用了一種極其形象的比喻,來敘述這些年所經受的風風雨雨。高適將自己比成一隻獨自飄零的飛鳥,在天地間孤苦無依,到處飛來飛去,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歸宿。
當初他被迫離開京城,離開那個充滿夢想的繁華之地,開始了一段奔波勞碌的日子。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今天竟然在這個地方看到了當年在京城的故友,而且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對方居然和他有著同樣的遭遇,兩人全都陷入了人生的困境當中,可謂是同病相憐。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人這一輩子又有幾個十年,大好的青春年華就在這樣飄零的日子中度過,他的心裡多少有些鬱悶。但是轉念一想,人這一生有何必太過執著,飛黃騰達也好,失魂落魄也罷,都是一天一天的過。
與其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無法自拔,倒不如勇敢地接受現實,瀟灑地活在當下。雖然誰也不願意過苦日子,但是事到臨頭也只能隨遇而安,用最安然的姿態迎接人生中的每一個瞬間。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這一句中雖說有幾分自嘲的意味,但同時也讓人看到了他灑脫的一面。儘管眼下的生活十分窘迫,但是他卻不加以掩飾,反而還能夠說得如此坦然,根本不曾惺惺作態。
在他的詩句中透露出了一種態度,人雖窮困,但志氣猶在,一切都可以重頭再來,眼下的形式不過是暫時困境的而已。雖然窮,但是這窮得十分瀟灑。
世間之人能夠做到如此坦然的地步者,著實寥寥無幾。人們都習慣性地掩飾自己,尤其是在面臨困境生活窘迫的時候,總是喜歡給自己戴上一層光鮮亮麗的偽裝。但這樣的做法,除了自欺欺人還有什麼作用呢?
所以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真實,不管面臨怎麼樣的境遇,只要把心態放平穩,其實外界的一切都無所謂。不必在意他人看待你的眼光,只要做好自己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