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下樓,一個小女孩跑過來抱住我的腿哭著喊:叔叔啊,你就娶了我吧……我正納悶,後面傳來一句:我告訴你,你今天就是結婚了,也必須去幼兒園……
這是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個有關孩子不上幼兒園的段子,我之前一直以為這都是為了搞笑,現實生活中不會這麼奇葩。直到前幾天,妹妹和我訴苦,馬上就要開學了,小外甥還是死活不願去幼兒園。
妹妹說,去年外甥剛上幼兒園時,幾乎找遍了所有他能想到的藉口來逃避,肚子疼、牙疼、手疼、腿疼能想到的都用了。到了幼兒園,一看到妹妹要走就開始抱著她的腿不讓離開。每次妹妹都要做很久的工作,有時氣急了還會發火罵孩子,想著不然就在家算了。
其實幾乎大部分的孩子都有幼兒園恐懼症,雖然孩子排斥上幼兒園,但是從大的原則上來說,幼兒園還是要上的。
幼兒園作為早期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它有幾個重要的任務:孩子需要學習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社交和分享,並且學會和父母之外的大人相處。如果缺失了這一環節,孩子的心理發展就會有損失。
為什麼孩子不願去幼兒園?
雖然幼兒園對孩子的發展千般好,但是孩子就是不喜歡上幼兒園怎麼辦?要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需要先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
首先對於孩子不願上幼兒園,大人要做的是理解。因為作為成年人我們換工作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都會犯怵,更何況是2、3歲的孩子。
孩子從家庭中走向一個陌生的群體,這種轉變就好比我們第一次進入陌生的職場,對於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大冒險,要想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我們必須要讓孩子冒險成功才行。
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點:
1、幼兒園的規則和孩子的習慣衝突。
孩子從家庭進入幼兒園就好比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有全新的規則,並且不會因為孩子的意願而改變。例如,在家裡,孩子喜歡看著電視吃飯,但是在幼兒園這是不被允許的。
孩子剛上幼兒園肯定會不適用新的規則,所以孩子會逃避去幼兒園。
2、孩子受不到過多的關注
在家裡,通常是好幾個大人圍著孩子轉。但是在幼兒園,一個班級最多就2、3個老師,可是孩子很可能是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人。這就意味著孩子之間存在競爭關係,他們需要爭奪老師的關注,但是孩子多,老師很可能就沒法兼顧每個孩子發出的信號,這就會讓高需求的孩子產生困惱,不願去上幼兒園。
3、孩子害怕父母不愛自己
對於家裡有二孩的父母來說,勢必要處理偏心的問題,如果父母為了全心的照顧小的孩子,而把大的孩子送到幼兒園,並且平時孩子覺得父母更愛小弟弟、小妹妹的時候,大的孩子就會在幼兒園變得焦慮。因為孩子天生害怕父母不是最愛自己。
弄清楚內在需求,見招拆招
雖然說孩子不上幼兒園的理由五花八門,但是總的來說只有兩種:一是對新環境的不適用,二是對失去愛的擔憂。只要想清楚了這兩點,我們就能見招拆招。
1、對新環境不適用怎麼辦?
成長就是不斷地適應新的環境,擴展自己的邊界的過程。遇到新環境,要麼適應它,要麼去改變它。
對於適應環境來說,我們在家裡可以同步孩子幼兒園的一些規則,讓孩子從家裡開始適應它,如果老師沒法解讀孩子的一些言行,我們就主動告訴老師,孩子的一些小習慣,讓老師多加注意。對於改變環境來說,很簡單,就是換幼兒園。我們可以選擇和自己的教育理念相近的幼兒園。
2、害怕失去愛怎麼辦?
如果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因為害怕失去愛,那就恢復孩子的安全感。
不要只是口頭上說一些愛孩子這種沒營養的話,而是要付出行動。像,不經意地告訴孩子,自己一天沒看見她,有多麼的想她,時不時的抱抱孩子、給孩子準備一些小禮物等等,我們的言行最重要的是體現自己有多麼的在乎孩子。
孩子做不做某件事,背後都有他的原因,作為父母我們要仔細的觀察和分析,找到核心問題,然後對症下藥,而不是靠威脅、打罵來讓孩子順從我們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