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假期步入尾聲,幼兒園的開園時間應該也快到來了,可幼兒園還沒開學,瑩瑩媽媽卻因過度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已經連續好幾天失眠。
瑩瑩從小是她一手帶大的,可以說幾乎沒有離開過她的視線,孩子很粘她,對她很依賴。瑩瑩到了入園年齡,瑩瑩媽媽在去年年底就對周邊的幼兒園進行仔細考察,最後選擇給孩子報名小區裡的幼兒園。
他們家住在三樓,在家裡就能看到園內的一切,她經常看到有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無論父母怎樣苦口婆心做工作,就是不願進去,弄得家長無計可施,只得原路返回。
這些場景給瑩瑩媽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瑩瑩從小跟在她身邊,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離開過媽媽,有時候出去商場,媽媽把孩子交給姥姥,自己去上個衛生間,孩子都會因為太久沒見媽媽而哭泣,更何況是將來上幼兒園了呢?
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的問題,一直都是很多父母比較關心的問題。每年開學季,幼兒園門口都會上演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一邊是孩子一路上又蹦又跳,在幼兒園門口開開心心與父母道別,一邊是孩子哭喊著「我不要去幼兒園」,任憑父母講道理、生拉硬拽,就是不願去幼兒園。
同樣是上幼兒園,孩子的表現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關鍵在於父母的引導,要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必須了解孩子不願去幼兒園的原因,做到提前預防,把一切可能影響孩子入園的因素儘量清除。
01一、孩子不肯上幼兒園,家長應該如何尋找原因?
1、新入學
一般孩子在三歲左右,就要上幼兒園,孩子突然要離開生活三年的家,到陌生的環境生活,環境變了,周圍的人也變了,這會讓孩子感到非常恐慌,加上對父母的依戀關係,離開家長後孩子會變得很焦慮。
2、已入學
對於已經入學的孩子不願上幼兒園,每天父母要生拉硬拽的情況,家長除客觀因素外,還要考慮該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令很多父母頭痛,只有從多方面尋找原因,大多數孩子在上了一陣子幼兒園後,都能逐漸適應,有些孩子甚至為了跟小朋友玩,不願意早早回家,如果孩子上了很長時間幼兒園了,還是很抗拒,家長可以詢問是不是幼兒園裡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
02二、孩子長期「被動」上幼兒園,會有什麼影響?
1、使孩子缺乏主動性
孩子總是由父母逼迫著上幼兒園,就會使孩子形成這樣的認知:上幼兒園都是被逼著的,反而加深了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的自我暗示,形成惡性循環。對於上幼兒園這件事情,孩子就會越來越缺乏主動性,以後想輕鬆送孩子上幼兒園變得很困難。
2、使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父母經常逼孩子上幼兒園,甚至為了把孩子送進校門,採取了哄騙的手段,卻從不考慮孩子內心拒絕上幼兒園的原因,會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懷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他們是不是不愛我。
孩子心理不情願,卻被逼得不得不去,長期這樣下去,孩子會形成心理陰影,對待幼兒園越來越排斥,更會瓦解家庭安全感。
03三、孩子抗拒幼兒園,多半是因為這4大問題
1、失去大人的關注
孩子在自己家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把他捧在手心,給他最好的一切,孩子是全家人最關注的焦點,來到幼兒園,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孩子,給予每個孩子的關注必然是有限的,不可能只關注孩子一個人,孩子的這種被別人關注的愉悅感突然消失,會讓他們心裡出現從未感受過的無助感。
2、幼兒園是陌生環境
幼兒園對於待入園的孩子來說,是陌生的另一個世界,一草一木、老師同學、桌椅板凳、玩具布偶,都和家裡的不一樣,孩子還要在陌生的地方生活,他們可能緊張、害怕、恐懼,一時間很難適應新環境,本能地就會抗拒起來。
3、分離焦慮
陌生環境已經讓孩子很恐懼,竟然還要離開和自己親密無間的父母,一想到一整天都看不到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就感覺到很痛苦,陌生環境與離開父母的雙重打擊令孩子無法短時間內接受,產生分離焦慮。
4、不願被規矩束縛
幼兒園老師會給孩子制定很多規則,要求孩子們遵守,孩子以前在家裡習慣了我行我素,來到幼兒園要被一大堆規則束縛,感覺到不適應。
以上四個問題就是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的主要原因,父母可以對照一下,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找到孩子不願去上幼兒園的原因,就可以針對性解決問題。
04四、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解決4大問題?
1、關注孩子
孩子在幼兒園無法得到所有人的關注,這與孩子在家中成為焦點的情況完全不同,所以父母要著眼於保持對孩子足夠的關注,以減少孩子內心的失落感。剛入園的一段時間,最好每天由爸爸媽媽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繼續保持與孩子親密的關係。
在路上多與孩子溝通在幼兒園的情況,問問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有高興的、有趣的事情要分享,問問孩子和哪個小夥伴關係好,這些話題都在引導孩子適應環境。
如果父母有事無法接送孩子,一定要向孩子說明原因,取得孩子的理解。孩子回到家後父母也要多陪伴孩子,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做遊戲,讓孩子感覺到不管他有沒有上幼兒園,父母對他的關注都沒有改變。
2、提前熟悉環境
孩子從小和父母、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突然間要在陌生環境下,與陌生人每天在一起,孩子難免會出現緊張、害怕,難以適應的現象,如果父母能提前幫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則有助於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如果距離孩子即將入學的幼兒園比較近,父母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參觀,看小朋友做早操、做遊戲,熟悉幼兒園小朋友的生活,減輕孩子對幼兒園的陌生感;父母也可以給孩子描繪出一幅幼兒園的畫面,讓孩子知道幼兒園小朋友都在做什麼;父母還可以找來小朋友入園的繪本,和孩子一起閱讀,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認識。
3、提前做好心理建設
對孩子而言,去幼兒園就意味著要獨自面對新環境、新夥伴,離開了從小熟悉的父母的懷抱,所以很多孩子不想去幼兒園,都會不停哭喊著要媽媽,這都是分離焦慮的表現。
為避免分離焦慮,父母首先要處理好自己與孩子的分離焦慮,不要表現出過度的焦慮感,家長的情緒不僅會傳遞給孩子,而且孩子感受到的比家長更重,首次送孩子入園,一定要告訴孩子,父母只是離開一段時間,放學後會很快回來接自己回家。當然父母也要說到做到,儘可能準時來接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不會拋棄自己,一直都是愛自己的。
4、提前學習規則
為使孩子順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父母要至少提前半年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比如飯前便後要洗手,吃飯要排隊,牙缸要擺放整齊等等,還要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獨立能力,學會照顧自己,比如孩子要會自己用勺子吃飯,會自己上廁所,會自己睡覺。
當孩子掌握這些基本技能,更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適應幼兒園生活,從而避免因別人都會唯獨自己不會而手足無措,產生無助或挫敗感。
孩子進入幼兒園,是離開父母步入社會開始實踐的第一步,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相當重要,父母提前做好多方面的準備,才能讓孩子順利入園,愛上幼兒園。
今日互動話題:你的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嗎?你是如何引導孩子愛上幼兒園的?談談你的經驗和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