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這有一位小來訪者,哭著喊著就是不去幼兒園,爸媽愁壞了,找到了我們。
不說我們的小來訪者,就我們同事的孩子,每天進幼兒園,或者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要不就是今天牙疼,明天肚子疼,花樣百出。
孩子去幼兒園好處多,不僅可以讓孩子過上集體生活,接受學前教育,更重要的是,真是解放了老母親們。
可是,面對那些每天入園困難的小娃娃們,媽媽究竟怎麼辦呢?
想解決孩子入園困難,首先我們要對孩子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孩子哭鬧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恐懼?無趣?還是想爸爸、媽媽?
我們鄰居有個奶奶,有一次孩子在樓下玩的正嗨,死活也不肯上樓,奶奶就說:「明天就把你送到幼兒園去,讓阿姨好好管著你!看你還嘚瑟。」
就這一句氣話,那個孩子去幼兒園從小班鬧到大班。因為在他的世界裡,幼兒園就是懲罰小朋友的地方。
反之我們另一個鄰居,每次帶孩子經過幼兒園都對孩子建立積極想像。
「哇,那些小朋友好幸福,有那麼多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大家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做遊戲,真好」
孩子每次經過幼兒園都說「我要去幼兒園。」
媽媽就對他說:「那你要加油嘍,只有優秀的小朋友才能去幼兒園,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的小朋友才可以。」
記過這個小男孩從來沒有因為去幼兒園的事情鬧過情緒,每天都是背著小書包站在門口喊「媽媽,快一點,我們要去幼兒園了」,小傢伙真真的比媽媽還積極。
所以,孩子在入幼兒園之前,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建立一個美好的願景,就算不建立孩子的積極想像,成人千萬不要在幼兒園對孩子進行恐嚇。
有時孩子因為想父母而哭鬧。
其實有的孩子入園,也沒那麼想媽媽,就算想,玩高興了,也想不起來了,但是我經常聽到一些媽媽在送孩子的時候,對孩子發出暗示:「媽媽真捨不得離不開你。」
有的當時不哭,而是過了一段時間,想起了媽媽送自己時說的話,或睡覺、吃飯時突然想起媽媽,便哭鬧起來。
但是有的媽媽就做的很好,媽媽會暗示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睡覺,阿姨會照顧得像媽媽一樣好。而且那麼多小朋友在一起,大家一起生活,多有趣呀。」
每天放學,父母都可以讓孩子給自己講講幼兒園有趣的事,講他願意接近的小朋友,使他對幼兒園產生興趣和好感。讓幼兒園更有吸引力。孩子再提到去幼兒園,也就不抗拒了。
如果前兩次鋪墊,都錯過了也沒有關係。因為下面這個方法,也十分好用。
轉移孩子注意力。當小朋友一進幼兒園,馬上讓孩子進入到他喜歡的遊戲環節,完全讓孩子自主挑選。繪畫、唱歌、玩積木...讓孩子轉移注意力。
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一到幼兒園,想起了有趣的遊戲,就不再留戀父母了。
防止孩子入幼兒園哭鬧,其實不是只有做思想工作,讓孩子參與到入園準備,讓他對入園使用的物品提前熟悉,也是很好的一個方法。
有個小女孩,有一個從小跟到大的被子,睡覺一定要抱著那個小被子才安心。入園前,媽媽準備了兩套一模一樣的寢具,包括一些細節的用具,帶著孩子一起準備衣服、資料等等,孩子在準備中,覺得這是一件無比神聖和榮耀的事,充滿自豪感。同時對集體生活也產生了強烈的嚮往,因而也就不會哭鬧了。
孩子入園,離開爸爸媽媽身邊,有情緒都是正常的,家長切記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對孩子拒絕去幼兒園這件事進行批判與指責,反而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包容,這樣孩子就不會再抗拒去幼兒園了。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評論轉發,在育兒中遇到任何困惑也歡迎私信交流,我們一起享受育兒,輕鬆教養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