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來問:公立幼兒園什麼也不教,小學一年級拼音和二十以內的加減法都只是快速過一遍,怎麼辦?
有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可以解釋你問的問題,先說結論:
1、身體發育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條件,教育,不能超越人生理成熟的基礎;
2、過早地強化學習,會抹殺孩子學習的興趣。
實驗是心理學家格塞爾的同卵雙生子爬梯實驗。他是這樣做的:A練習爬樓梯8個星期,B在前面的6個星期沒有任何訓練,從第六周開始連續2個星期的爬樓梯訓練,最終發現B爬的要比A孩子,最關鍵的是:A從此對爬樓梯一點興趣都沒,而B愛上了爬樓梯,而且樂此不疲。
正是因為有科學的依據,所以國家不允許幼兒園孩子過早學習知識,這不符合成長規律,可是咱們也知道,父母們望子成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心情讓這些私立幼兒園鑽了空子,搞出來的課程嚴重違反孩子大腦的發育情況。
這個實驗跟我們在家庭教育諮詢過程中的數據完全一致,每年都有大量的家長前來諮詢,通常情況下,上私立幼兒園的孩子大部分是三年級出問題,而上公立幼兒園的孩子通常會在一二年級出問題。先解釋下為什麼:
1、私立幼兒園的孩子一年級雖然不怎麼學,但是因為基礎好,所以基本都可以應付,二年級也還可以吃點老本,但是到了三年級,因為之前的習慣沒打好,再加上學習難度增加,一下子就懵了。
關於第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孩子一二年級的知識都會了,那你說,老師上課,孩子是聽還是不聽呢,這種習慣久了,孩子三年級根本不會聽課。
2、公立幼兒園的孩子因為在幼兒園沒學,所以到一二年級的時候,因為班上有私立的孩子,所以,看過去明顯有點弱,班級的學習表現顯得有些沒自信,甚至有點自卑。
通常情況下,不管私立還是公立,得到四五年級才真正進入學習的狀態,差距才算真正拉開,可是在幼兒園和一年級的時候,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孩子會背幾首古詩,會一些算術,就引以為傲,其實,造成的問題會在四五年級一下子顯現出來。那麼我們真正應該怎麼做,我的建議有三點:
1、一二年級跟上就好,父母期望值要降低,因為這些知識,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就算不學,也慢慢會了,所以,重點在於學習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學習成績。功利性在這個時候會害死人!
2、一二年級的重點放在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關於這一點,我認為比會什麼加減法,拼音,寫字重要幾百倍,只要興趣在(特別是閱讀的興趣,閱讀!閱讀!閱讀!三百遍都不夠!),你放心!到後面孩子會猛到炸天!!
3、除了習慣、興趣、和探索精神,對公立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需要保護好孩子的自信心,儘可能避免學習成績帶來的挫敗感。
4、老師的問題該幹預還得幹預,家委會需要跟老師溝通,不過,據我所知,一般的公立小學都是按照教學進度走的,光拼音正常都得弄一個學期,當然,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就好。
養育孩子是個技術活,也是個超級複雜問題,永遠不要想著給孩子一個初始參數,然後就想讓孩子按照預期發展,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任何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成長規律,尊重他們自我發展的需要和興趣,像園丁一樣,給他肥沃的土壤,溫暖的陽光就好,他們自然而然會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