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部分地方的小學開學在即,我們會發現有些家長大包小裹的送孩子去學校,不禁在想:小學就要用這麼多東西嗎?
今天早上女兒去幼兒園的時候,剛好看到一位家長去取被褥,說要給孩子帶到小學用,她孩子讀的是寄宿小學。
當時園長都感到很驚訝,問家長孩子那麼小你捨得送去嗎?家長表示:我就是為了鍛鍊他。
白巖松曾經談過想自己想法,「打死都不會讓孩子去寄宿學校」。之所以他如此堅決,是因為覺得將年紀尚小的孩子送去住校,是家長在變相推脫責任。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似乎只有高中和大學才會住校,但最近幾年小學生住校的情況越來越常見,甚至還有父母會把孩子送去寄宿幼兒園,花了錢還見不到孩子。
當問到他們為什麼送孩子去寄宿無外乎幾個原因,可是家長只看到了寄宿的優點,忽視了弊端。
1)希望孩子變得有獨立性
孩子住校後所有事情要自己來做,因此自理能力還有性格的獨立上確實會有所進步,適應能力變強。從前孩子在自己身邊太依賴父母,這種感改變這是家長希望看到的結果。
2)省去了家長接送的煩惱
有些家庭為孩子選擇的幼兒園和小學並不在家附近,因此接送孩子是一大難題。
每天讓孩子來回坐校車不放心,親自接送沒時間還折騰孩子,索性直接選擇住校然後放假時再接回家。
還有一種就是家中沒人帶孩子,自己上下班的時間跟孩子上學時間對不上,無奈選擇送去寄宿學校。
3)想讓孩子更好融入集體生活
普通的學校孩子只是在一起學習,但是寄宿學校的孩子會生活在一起,家長認為這會增進同學之間的溝通更好的融入集體。
那些堅定地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的家長們,無非是因為這幾個優點,但是在這背後的隱患我們也不能忽視。
幼兒園和小學正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還有心理髮育的重要階段,因此選擇送孩子去寄宿之前要分清它的優缺點。
★ 老師顧不過來,孩子反而多了壞毛病
初中和高中的孩子還好一些,若是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住校,就會面臨著生活照顧不周的情況。
在家裡最起碼家長是一對一照顧,到了學校後全班幾十個孩子,只有幾名老師負責,孩子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找不到人。
一些生活上的行為習慣老師看管不過來,孩子不僅沒有獨立反而多了很多壞毛病。
★ 與父母關係疏遠
0~6歲正是孩子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的階段,此時把孩子送去寄宿,不管孩子內心是否接受,長時間遠離父母也會使彼此關係疏遠。
另外孩子一直處於學校的教育環境,家長會發現他們回到家後不喜歡父母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越來越難管。
★ 孩子有問題不能及時發現
寄宿學校至少要等周末才放一次假,因此孩子每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家長並不知曉。比如受了輕傷、遭遇校園暴力、今天心情不好等,孩子的身心都容易受到傷害。
★ 飲食和睡眠問題堪憂
孩子在家裡吃飯家長會很用心去做,但是在學校裡孩子一日三餐只能吃「大鍋飯」,不和胃口營養還不一定有保證。
幼兒園和小學的宿舍不同於大學,一個屋子裡可能會有8個甚至更多的孩子,環境擁擠、嘈雜,再加上孩子容易說悄悄話,影響睡眠。
孩子正處於發育期,吃和睡是最關鍵的事情,如果這都不能保證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即使知道寄宿學校有諸多弊端,還是會有很多家選擇送孩子去,如果一定要去,那麼除了自理能力以外還要注意記下幾件事。
① 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儘量別住校,孩子的分離焦慮很嚴重。
② 看學校的休息制度和環境,是周休還是月休、寢室的情況怎樣,是否適合孩子。
③ 詢問孩子心裡是否可以接受,強行送去寄宿學校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
④ 每次放假回家關心孩子的情況好好陪他,親自下廚做些他真正愛吃的飯菜。
糰子媽心裡話:
孩子圍在我們身邊的時間不過幾年,上初高中長大後再親密也不會小時候這樣。孩子的獨立性不一定需要通過分離來鍛鍊,別輕易錯過他成長的時光。
【今日話題】你認為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有必要送去寄宿學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