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則視頻:一位農村的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務工,老人身體不好,讓孩子在一步入小學就開啟了寄宿制生活。可能是農村寄宿生較少,整個小學寄宿的就一個人。每到晚上,這個孩子就會默默地躲在被子裡哭泣。看到這一幕,瞬間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蛋蛋的憂傷:孩子這麼小寄宿就是受罪的,不要說從小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在家好,那種不住沒辦法了,那就不說了。
@韓子軒仔仔:生下來幹什麼?體驗人生疾苦?我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還不如不要來到這個世界。
@冰童的主角:不是我捨不得他吃苦,自己一年級就開始了,到了四年級還哭鼻子想家,所以我不會讓他住校,該經歷的遲早會經歷,為什麼不讓他心智成熟一點呢?
在網友們激烈的言語中不難看出,對於孩子過早住校是一件「殘忍」的事,可對於這些孩子的父母來說,相信也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吧。有人說孩子提前住校可以鍛鍊他們的獨立性,也是有好處的。究竟讓孩子過早住校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本文將為你剖析。
有這樣一位孩子,他從5歲就開啟了人生的寄宿生活。過早的寄宿生活,讓他從小就很獨立懂事。不過在他起初的小學寄宿生活時,他很幸運地遇到了一位好老師,這位老師在他小學六年裡承擔起了一個「母親」的身份,慰藉了他幼小的心靈。
以下是來自某位網友的真實案例分享:
平平(化名)小時候由於父母工作繁忙,選擇給平平找一所小學寄宿制學校,年僅5歲的平平早早就開始了獨立的寄宿制生活。父母雖然心疼不舍,但為了經濟條件不得不選擇這麼做。
年幼的平平由於還不會疊被子,害怕第二天早上起來疊不好被子會被說。所以平平選擇了晚上不蓋被子,趴著睡,這樣既不會睡著冷,第二天也不用疊被子了。
不過很幸運的是:每天早上醒來,身上都是蓋著被子的。一開始平平很奇怪,到後來才知道每天都是老師半夜給自己蓋上被子。說起讀書生涯裡最感激的人,莫過於這位「暖心」的老師。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像平平這麼幸運
莉莉(化名)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被媽媽送到了寄宿制學校,無論莉莉怎麼哭鬧都沒能改變媽媽的決定。自從上了寄宿學校,莉莉在悄然間變了一種性格:慢慢變得內向不愛說話、在家也不像之前愛對著媽媽撒嬌、缺乏安全感……。
寄宿的孩子都很乖,因為從小離開父母,如果沒有老師愛,他們的心理髮育很難做到「健全」
多數在學校寄宿的孩子都很乖,因為他們很小就離開爸爸媽媽,他們害怕自己做的不好,連再次見爸爸媽媽的機會都沒有。
過早地寄宿讓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沒有父母在身邊,如果沒有老師的疼愛,他們幾乎是在沒有愛的情況下被迫獨立。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這種「強迫式」獨立會引發各種潛在的心理髮育問題。
教育學家曾提出過:讓孩子太小的時候就住校,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其危害性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逐漸顯現。具體來說,危害性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容易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卑、性格孤僻等性格問題
兒童期是孩子對家庭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過早地把孩子送入寄宿學校,會導致孩子缺失安全感,感覺到孤單沒有依靠。孩子也會因此變得缺乏自信、變得內向自卑不愛說話等性格。
親子關係疏遠
12歲之前缺乏長期性的親子交流,是非常不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的。孩子不開心了、想家了、遇到問題或挫折了,如果不能及時得到父母的疏導,累積起來的問題會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最後甚至走向叛逆。
孩子容易出現行為/習慣問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學校,孩子在家庭裡出現了問題,父母及時教育引導,孩子很快就能改正。長期在學校寄宿,受周圍不良環境的影響,有了問題等家長發現的時候,孩子可能已經形成習慣難以改變了。
沒有家長希望孩子遠離自己,都希望能夠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有些父母得工作,甚至有些是生活在單親家庭。那麼能不能讓孩子早一點去寄宿學校,家長可以視如下幾個情況綜合判斷。
希望孩子獨立,並不是「孤立」孩子
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覺得自家孩子在家懶得不行,整天在家總是做各種煩人氣人的事,所以會選擇讓孩子去寄宿學校,歸正自己,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首先家長需要明白的是:孩子不獨立,與家長的引導不恰當有很大關係。
希望孩子獨立,家長可以將塑造孩子的自理能力滲入到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引導,而不是靠著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孤立」孩子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該不該去寄宿學校 ,要問孩子的意見
不管最後該不該送孩子去寄宿學校,家長都要詢問孩子的意見。迫不得已的情況,家長要和孩子溝通好,非迫不得已的情況,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忽視孩子的感受,非但最後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可能還會引發孩子其它問題。
迫不得已要讓孩子寄宿,家長需做好這3點
①多和孩子溝通,得到諒解:把迫不得已的原因告訴孩子,並得到孩子的諒解。這樣一是為了避免孩子產生不安全感;二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
②做好提前約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好寄宿的事情後,和孩子約定好多久去看一次孩子或是多久接孩子回家,並囑咐想爸爸媽媽了隨時打電話。
③給予孩子高質量陪伴:孩子上了寄宿學校,在家時間較少,孩子放假在家時家長要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樣才不會導致親子關係疏遠。
CiCi媽寄語:之所以寫此文,目的是希望家長們非迫不得已,不要過早地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在孩子的成長中,乃至孩子未來一生中,有些東西是學校給不了,是只有爸爸媽媽才能賦予的,而且也是孩子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