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與珠海探索市校共建共有共贏發展新模式
市校雙方為新型戰略合作籤訂補充協議,圍繞雙方都共同關注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制定了解決方案,是市校真誠合作的新裡程碑。加快珠海校區建設是中山大學今後三年行動計劃和內涵發展的重點任務,今年將新增3000名學生和500名教師,三年後將新增100萬平方米新校舍。
-
加快酒嘉雙城經濟圈建設步伐,開創酒嘉兩市合作共贏新局面,建設...
12月3日上午,建設嘉峪關—酒泉雙城經濟圈合作洽談會在酒泉市召開,嘉峪關市和酒泉市黨政領導圍繞加快建設酒嘉雙城經濟圈開展座談交流,共敘兩市友誼、共謀兩市發展,地企分別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雙城經濟圈建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
這個省要加快中醫藥大學建設步伐
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改革發展中醫藥院校教育,落實省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河北中醫學院協議,加快中醫藥大學建設步伐建校60餘年來,培養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在內的數萬名中醫藥人才。現為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屬重點骨幹大學、河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教育部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培養院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
-
市校合作共建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
原標題:市校合作共建東大無錫國際校區 去年市校雙方立足新起點,籤訂了《市校合作共建無錫分校框架協議》《無錫市支持東南大學無錫分校(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引進高層次人才協議》,確立了「高端化、國際化、本土化、特色化」的發展新思路,拉開了新一輪合作共建的序幕。
-
【齊齊哈爾】紮實推進市校合作 厚植人才創新發展優勢
齊齊哈爾市深入貫徹落實全省組織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緊緊圍繞重點產業及縣(市)區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加快推進校地校企合作,全力打造省內外高校人才培養及科技創新基地。建華區與齊齊哈爾醫學院籤訂教學合作協議,轄區醫院每學年承擔100名畢業生的實習實訓工作,共同培養應用型醫學人才。克山縣依託馬鈴薯產業園建設大學生實訓基地,每年接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畢業生參與馬鈴薯產業鏈的建設,畢業後園區內企業優先錄用。梅裡斯區與哈爾濱師範大學研究生學院共建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每年接收優秀研究生實踐鍛鍊,2019年首批24名研究生中有2人被梅裡斯區通過「名校優生」引才工程成功引進。
-
加快建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本報12月11日訊(記者 郝倩 實習生 宋源敏 通訊員 王聖軍)為加快推動「省部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落實商河「教育強縣」戰略,商河縣玉皇廟鎮秉持教育為先的理念,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
【時政要聞】李正印率市黨政代表團在太原理工大學習考察
在雙方舉行座談會時,李正印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太原理工大學及廣大師生校友長期以來對呂梁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說,太原理工大學是我省唯一的一所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作為百年老校,太原理工大學為山西乃至全國的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為呂梁和山西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濟南發布# 濟南:建立1+247工作體系 推進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
9月18日,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8月24日,濟南市人民政府正式發布了《關於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實施方案》(濟政發〔2020〕10號),標誌著我市職教創新發展高地建設已吹響了衝鋒號,發出了動員令,這是我市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的一項重大歷史性事件。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旭勇就《關於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實施方案》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
推進市校合作 共話美好未來
掌上濟寧8月14日訊(記者 張彥彥)今天上午,我市召開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市校合作洽談會,共商合作發展、共話美好未來。副市長張國洲在會上致辭。張國洲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在簡要介紹我市相關情況後,他說,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校地合作,積極對接大院大所,與多家高校院所建立緊密合作關係,落地了一批產學研合作項目,解決了一批技術難題,有效推動了產業提質升級。中國地質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自然資源部工科人才培養基地。
-
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呂梁市委書記李正印到太原理工大學交流座談
他指出,呂梁市與太原理工大學一直保持著比較密切的合作關係,希望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校市雙方進一步加強溝通,積極對接,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成立產業創新研究院、企業研發中心、成果轉化基地等,促進和推動校地產學研合作和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
辦學30周年 市校合作共建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
去年市校雙方立足新起點,籤訂了《市校合作共建無錫分校框架協議》《無錫市支持東南大學無錫分校(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引進高層次人才協議》,確立了「高端化、國際化、本土化、特色化」的發展新思路,拉開了新一輪合作共建的序幕。
-
成都市三項措施加快推動與西南交通大學「市校」共建工作
成都市科技局會同有關市級部門和區縣與西南交大進行深入對接和研究,提出三項「市校」共建工作舉措,加快推動市校協同創新。 一是共建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在抓好市校共建軌道交通實驗室基礎上,積極爭取省上和國家部委支持,將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建設列入「部省會商」重點項目。共同建設成都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軌道交通產業科技園、國家實驗室功能平臺和試驗專用線,推動全市現代有軌電車示範線建設,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 二是共建西南交大醫學院。
-
長春特色小鎮建設步伐加快|梅花鹿|鹿鄉|雙陽|鄉村振興|特色小鎮|...
加快角色轉變 加速綠色轉型推動長春城市副中心建設取得更大突破近日,浙江客商陸先生來到雙陽區鹿鄉鎮,一方面準備訂購一批鹿產品,一方面打算從鹿鄉鎮打造中國梅花鹿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尋找商機。無獨有偶。前不久,北創控股集團董事局代表來到九臺區,考察波泥河冰雪溫泉特色小鎮項目,並與九臺區政府洽談項目合作事宜。……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長春特色小鎮建設也加快了步伐。繼去年列入全省首批的8個特色小鎮公示亮相後,今年我市又有一批特色小鎮迅速崛起。目前,長春特色小鎮空間布局正在以點帶面逐步形成,並且小鎮經濟初現成效。
-
粵港澳大灣區深化教育合作打造人才高地
新華社廣州1月13日電(記者丁樂)《粵港澳六校關於加強教育交流合作的備忘錄》13日在廣州籤署,來自粵港澳的六所學校將在管理人員經驗交流、教師教學理念與方法分享、學生交流與研討、家長互訪與觀摩等方面進行深度的教育交流與合作。這是當天舉行的2018粵港澳教育合作論壇的成果之一。
-
市校合作 攜手發展 「燕山大學——秦皇島合作發展大會」召開
9月8日,在燕山大學即將迎來「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之際,「燕山大學——秦皇島合作發展大會」在燕山大學西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報告廳召開。會上,燕山大學與秦皇島市政府籤署了《秦皇島市人民政府、燕山大學科技創新合作協議》。
-
良禽擇木而棲,重慶銀行打造專業型人才高地
良禽擇木而棲 重慶銀行不斷創新引才聚才機制,努力創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員工隊伍,通過提前布局人才高地建設,為建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有競爭力的銀行積蓄力量。 「公開、公正、透明、擇優」是該行在招聘工作中堅持的原則。
-
日照加快5G網絡建設步伐
4月9日,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我市在5G通訊基站和5G產業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5G網絡建設進程不斷加快。截至3月底,全市已累計建設5G基站264個,其中社會公共區域212個,重點產業領域43個,機關辦公區9個,已完成投資2.5億元。
-
胡忠雄走進長沙理工大學洽談市校合作 希望雙方聚焦這四大重點
,長沙理工大學學科專業設置與長沙產業發展高度契合,希望深化長沙與長沙理工大學的交流互動,促進融合發展,共同譜寫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市校合作新篇章。他指出,長沙正處於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產業是第一抓手」,不斷尋求市校合作,大力促進創新發展,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強化人才支撐、科技支撐。胡忠雄強調,長沙市與長沙理工大學市校合作前景非常廣闊,希望雙方聚焦四大重點,開展全方位合作。一是加強人才合作。
-
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
始終保持發展定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市經濟總量率先在全省地級市突破 2000 億元大關,2018 年達到2303.82億元,在西部同類城市的排名由2014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7位。
-
北京推出24條相關措施加快建設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今天,北京市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建立文化企業貸款「白名單」管理制度、開展「監管沙盒」文化金融試點項目、實施「文菁人才」計劃、增加文化金融專營機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