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要開學了,上學期閨女英語期末考試總分120,考了114,主要丟分在完型填空。這種題型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對閱讀、詞彙量、語法都是一個考量。其實學習語言的邏輯基本都是一樣的,楊萃先老師說過:「英語學習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想一下用學母語的邏輯,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我仔細思考了小時候做中文選詞填空的思維方式:首先,一定是通讀全文,橫線上空出的部門不影響我們了解全文的意思,如果遇到不認識的詞會結合上下文去猜意思。然後,在選項的詞裡面作比較,選一個最合適的。最後,再把這個詞代入文章裡復盤全文,檢查上下文是否通順符合意思。同時,通過做這種選詞填空的題,還能積累很多詞彙。
按這個邏輯來推,其實初中英語的完型填空,還不會像中文那樣,給出的選項意思非常接近。也就是說,從語言的難度來看,比中文還要簡單。
暑假期間,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也為驗證「用學母語的邏輯學英語」的方法。我讓孩子每天練習兩篇完型填空,一個暑假下來,感覺找到一點感覺。有也有一些技巧,我總結一下,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01通讀全文猜詞意
第一遍,要通讀全文,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和短語,結合上下文猜意思,並做出記號。這樣有利於我們對文章的主要脈絡和內容和一個整體的認識,知道文章講的什麼,是一個什麼故事,一個什麼道理或是一種技術、產品的介紹。
02遇空盲填補全文章
第二遍,遇空盲填,不要看後面的選項。盲填的時候,符合上下文邏輯,只考慮詞的意思不考慮形態,實在不會寫的,寫一個對應的中文意思也可以。這樣填,能發揮第一印象的作用,少受幹擾,精準答案。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做文科類的選擇題 ,第一印象正確率最高,有時候說不清什麼原因,但據統計確實是這樣的結果。操作熟練的學生第一遍和第二遍可以合併進行。
02對照盲填挑選項
第三遍,根據盲填的答案去和給出的選項進行比對,正好是我們盲填的詞,那麼直接選上,注意時態和形態;如果不是我們盲填的意思,根據上下文選和我們意思最接近的,或者同類別的,回到文章中還原文章邏輯,這樣也能大大提高正確率。
03復盤全文檢查選項
第四遍,要把第三遍確定的選項,代入到原文中,進行全文的復盤,查漏補缺。
04查單詞積累詞彙
對於第一遍中作記號的不認識的詞彙,查意思寫到旁邊,並朗讀。當然查過詞意之後,還需要再次復盤到文章中,在文章中記單詞,做的篇數多了,詞彙量了得。中考或高考,都有高頻詞彙,而這些詞彙會反覆地在閱讀和完型中出現。這樣記單詞相對於背字典,效率會更高。
就像打魚一樣,我們知道池塘有魚,隨便撒網,多少能打到一些魚,背字典就是這個種方式。
如果有人告訴你,池塘這個區域有魚,再去撒網,是不是能打到更多的魚。在完型和閱讀中背單詞就等於是有人告訴你哪裡有魚了。
當然,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揭示的記憶規律,對所學知識要及時進行複習。 嚴格按典線上的時點去複習大家也很難做到,那麼最少每天複習一遍,堅持20天。當再次遇到這些單詞,至少80%都認識。
除了這些方法,還有一些小的技巧。比如,看文章中出現的句型結構,有些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平行結果,那麼第一段裡出現的介詞結構,在第二段裡也是那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