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開展金華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市發改委面向社會各界開展「十四五」規劃「金點子」徵集活動,現將優秀「金點子」的主要觀點進行分期摘編,以饗讀者。
韓國懷:以5G建設為契機,切實加快智慧金華建設步伐。一是把智慧金華建設列入金華「十四五」建設規劃,以金華5G建設為契機,構建智慧金華大數據平臺,通過匯聚社會和網際網路數據,形成信息採集應用、開放共享和融合集約的數據樞紐,促進城鄉治理、生活服務和產業經濟發展提升。二是加快推進智慧金華運行管理中心建設,建成集城市運行管理、現場應急指揮、政務參觀、新聞發布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中心;推進智慧應用專題項目建設,完善政務服務體系、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體系等,加快推進智慧金華建設步伐。
彭志密:關於提升金華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五點建議。一是建立「文化人才資料庫」,對全市各類文化人才進行分類分別建檔管理,並通過舉辦文化技能大比武活動,挖掘基層文藝人才;二是建立「三級節點,一體運行」的文化館總分館制,把眾多散布在鄉間的文化設施「串聯」起來,並採用政府購買方式為每個街鎮配備文化指導員分級配備文化指導員;三是全面打造「一群」(縣區級文化設施群)、「一帶」(街鎮文化設施地標帶)、「一路」(美麗特色風光路)的「小型化,分散式,點多面廣,方便快捷」的三級文化設施網絡布局,整合金華歷史文化特色和現代文化資源,厚植「一街鎮一品」基層公共文化項目。
趙擎宇:關於加快推進高水平現代養老模式發展的對策和建議。一是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的現代養老模式發展,成立「醫養結合」領導小組,對相關機構實施衛生準入、民政扶持、醫保定點等扶持政策,制定和完善統一,具有可操作性 的機構建設標準、服務標準,醫療護理行為,保障老年人的養老和醫療需求。二是整合「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現有資源,充分發揮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在醫養結合養老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大「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加快信息化建設,構建沒有圍牆的敬老院。
李康傑:實施「四大工程」提升金華文化軟實力。一是價值為魂,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心工程。大力弘揚踐行「信義和美、拼搏實幹、共建圖強」的新時代金華精神,廣泛宣傳在八婺大地上湧現的「感動人物」「最美人物」「榜樣人物」,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二是傳統為根,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耕工程。實施文化振興專項行動,推進名人名家、婺學經典、婺派建築、地方曲藝、地方民俗、傳統美食、傳統工藝等方面的傳承和發展。三是產業為基,實施金華文化產業發展提質工程。重點打造浙中詩路文化產業帶,實施一批詩路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名城古鎮詩路文化提升、非遺文化傳承利用、詩路文化產品創作、詩路文化研究闡釋等標誌性工程項目。四是品牌為要,實施「金華文化標識」塑造工程。高水平建設金華城市展示館,立足「三江六岸」核心景觀區,打造金華地標性文化中心,推動各縣(市、區)打造文化新地標。辦好中國(金華)李漁戲劇匯、艾青詩歌節、施光南音樂節等品牌文化活動,在金華發展大會期間配套舉辦婺文化(婺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王飛:大力推行金華市「停車產業化」。通過挖潛擴容與聯網聯營相結合解決金華市停車難問題,適時推進智慧停車項目建設,逐步將所有停車資源實現聯網聯營,進而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有效解決金華市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一是推進停車產業化,明確運作模式,分期推進實施,大力規範停車秩序,嚴格停車管理,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停車習慣,樹立停車繳費的消費理念;二是加大停車市場監管力度,嚴格規範市場主體的從業行為,培育良性、可持續的市場運營環境;三是充分運用價格槓桿,使城市停車資源更加充分地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