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大力發展品牌農業 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

2020-12-23 瀟湘晨報

中國張掖網訊 (本網記者 趙燕丹)近年來,張掖市緊緊圍繞「產管並舉,四個最嚴」的總體要求,以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三大行動為抓手,持續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為推進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圍繞「兩帶四區四線」示範建設,按照甘肅省政府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兩個「三品一標」建設打造「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實施方案》的要求,充分發揮「三品一標」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動我市「三品一標」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在甘州區黨寨鎮馬站村、陳寨村、上秦鎮下秦村建立了市級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及追溯體系建設示範點,開展試驗示範工作。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至目前已完成市、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及8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註冊工作,實現了「三品一標」認證企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註冊全覆蓋。

張掖市始終將「三品一標」作為農業品牌建設重中之重,緊盯產品特色和終端市場需求,加強宣傳推介,促進產銷對接,連續5年組織企業參加市委、市政府舉辦的絲綢之路國際生態產業博覽會暨綠色有機產品(張掖)交易會,積極組織參加廣交會、綠博會、農博會、蘭洽會等高端交流平臺。今年第二十一屆綠色食品博覽會暨十四屆國際有機博覽會上,我市山丹縣碧源蜂業、臨澤縣祁連紅棗業等8家企業的8個產品獲「第二十一屆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張掖市花寨小米、張掖市祁玉黑燕麥等4家企業的4個產品獲「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金張掖夏菜、「金花寨」小米、高臺辣椒乾等一批農特產品市場認可度和競爭力快速提升。

據了解,今年全市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數量41個,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產品246個,農產品種植面積192.96萬畝,養殖數量213.56萬頭(只/羽);我市臨澤縣和甘州區分別被命名為國家級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立足我市農業資源稟賦和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依託省級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今年以來我市建成甘州區綠色食品(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1.37萬畝,山丹縣綠色食品(枸杞)標準化生產基地0.87萬畝,臨澤縣綠色食品(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1.2萬畝。

【來源:中國張掖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張掖市臨澤縣加快「甘味」農產品企業商標品牌創建
    摘要:張掖市臨澤縣持續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加快農產品品牌創建,提升「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振興畜禽、食用菌、葡萄酒等特色產業。
  • 全產業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
    圖集 新華網博鰲12月6日電(王忻)12月5日,以「厚植雙循環內需動力 洞見新消費未來趨勢」為主題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中國食品發展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行。在圓桌論壇環節,多位農業企業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建設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如何「品牌強農」?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首席專家點評「青西爭鮮」
    「在大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農產品質量、品牌非常重要。」推介會上,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首席專家朱彧強調,他指出,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質量興農」,農業部在當年也提出「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因此,品牌在農業發展的地位中非常重要。
  • 推動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
    近年來,隨著中山經濟不斷發展和市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和重視,市民迫切要求政府部門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如何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成為我市農業主管部門重點工作之一。
  • 遼寧臺安縣大力發展精品農業
    本報訊(記者張仁軍)2016年,遼寧省臺安縣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和抵禦災害能力,全年糧食總產量保持在50萬噸以上。紅樹莓、網紋瓜、草莓、榛子等特色農業發展迅猛。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家庭農場發展到55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12家,農產品加工率達到40%以上。
  • 江蘇淮安市淮安區 發展優質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優質農產品、提升農產品質量就至關重要。近年來,淮安市淮安區以「調結構、促轉型」為主線,以城鄉統籌發展為統領,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譜寫了農業發展的新篇章,開啟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新時代。
  • 質量興農 品牌強農——南縣以特色品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南縣企業組團參加2018亞洲(香港)農產品展。(本版照片由南縣縣委宣傳部提供)「農業品牌化發展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要加快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產品認證』的農業品牌格局,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幫助涉農企業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 開封順河區農業農村局舉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象培訓班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為推進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象的監管,11月30日,開封市順河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舉辦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創建監管對象培訓班。全區農產品生產主體、農業投入品經營主體,種植大戶、畜水產品養殖經營主體及區鄉兩級工作人員等近百人參加培訓。培訓期間,發放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安全區創建致全區人民的一封信、禁限用農藥名錄等。
  • 九大關鍵詞破譯農產品質量安全密碼
    如何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政府必須承擔的重要職責。    2002年,鄭州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常務副市長和主管農業副市長為副組長的鄭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批覆市農委設立了農產品質量與流通管理處,成立了鄭州市農產品質量檢測流通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測監管經費由2003年的225萬餘元,增加到2018年的2583萬元。
  • 開啟中國農業品牌發展新格局,百強標誌性品牌獲各方高度讚譽!
    近年來,四川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的殷殷囑託,積極開展「川字號」農業品牌培育。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們要緊抓歷史機遇,大力創響農業品牌,樹立品牌意識,開發品牌產品,強化品牌責任,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市場優勢。
  • 何一心委員:加強農產品食品安全防控
    全國政協委員何一心說,為了公眾的健康,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更加關注農產品、食品的質量安全防控。「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食品安全工作雖取得了許多成效,但仍面臨不少挑戰,微生物和重金屬汙染、農藥獸藥殘留超標、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等基礎工作薄弱,基層監管力量和技術手段跟不上等等。」
  • 農產品戴「護身符」質量安全有保障 我區新增6個「三品一標」農產品
    日前,記者從區農林局獲悉,今年,我區新增農業「三品一標」6個,其中綠色食品5個、有機農產品1個。據了解,「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是由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擁有「三品一標」的農產品不僅是其生產地域、企業的證明,更是其產品質量的保證。
  • 清華大學助力提升南澗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
    探索「農校對接」精準扶貧新模式——清華大學助力提升南澗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來源:農民日報 2015-5-16 秦南  2013年,根據國務院扶貧辦關於滇西邊境片區定點幫扶工作的總體部署,清華大學啟動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縣定點幫扶工作。
  • 農業農村部:農業生產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農業生產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   「近年來,城鄉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增加了,更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
  • 農業振興,綠色先行——現代化高品質農業助力安丘農產品領跑國際市場
    安丘市在全國率先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農業標準化制度體系,在農產品生產質量標準、控制管理、檢測監控、查詢追溯、科技服務等方面下「硬功夫」,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打造高品質農業核心競爭力,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鄉村產業振興之路
  •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印發2020年全省農產品「三品一標」產業發展...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農辦質〔2020〕3號)、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關於印發2020年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工作要點的通知》和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關於紮實做好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優質化相關業務技術工作的通知》(農質安〔2020〕1號)精神,我廳制定了《2020年全省農產品「三品一標
  •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20年第一次農產品質量安全隨機抽查結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網站2020年6月23日消息,2020年上半年,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開展了兩次農產品質量安全隨機抽查工作。其中,第一次抽查結果如下:>合格合格29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寧德市旭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提升農業經濟學學科發展質量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業經濟學的研究範疇不斷擴大,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圍繞新時期如何提升農業經濟學學科發展質量,記者採訪了相關學者。70年來,我國農業經濟學發展始終與國家經濟建設同步。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仇煥廣看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經濟學研究重點服務於新時期我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在農業發展方面,重點研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等議題;在農村發展方面,主要圍繞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展開。我國農業經濟學從早期的定性研究轉向定量研究為主。
  •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20年第二次農產品質量安全隨機抽查結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網站2020年6月23日消息,2020年上半年,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開展了兩次農產品質量安全隨機抽查工作。其中,第二次抽查結果如下:25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福州飛思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913501820874183884
  • 梅州積極發展優勢農產品
    ●本報記者 張怡  「十三五」期間,我市立足生態發展區定位,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發展優勢農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茶罐子」「水缸子」,推動「五子登科」,著力提升梅州特色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讓綠色優質的「梅州味道」農特產品香飄國內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