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快樂】從三尺講臺到田間地頭的變身

2021-02-18 巴州零距離

今天,是第35個教師節

我們向老師「表白」

謝謝您,老師!您辛苦了!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各「訪惠聚」駐村(社區)工作隊中有很多教師,

他們工作在第一線,

奮戰在第一線,

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曾經

他們桃李滿園

春風化雨


如今 

他們奔赴基層展現使命與擔當

我叫顏培佩,2012年考入輪臺縣第三小學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年輕的我還被學校委以班主任的重任。教師工作,培養了我的耐心、真心和責任心。耐心對待孩子們的每一個提問,幫助他們拓寬視野;真心對待孩子們的每一步成長,學會包容他們的「小任性」;用將心比心的責任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

2018年2月,我加入了輪臺縣城鎮社區管委會覽山社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由一名人民教師轉變為一名工作隊員,開啟了我人生新的一頁……

進入社區時,我對「訪惠聚」駐村工作生活有期待,還有些忐忑。期待能做好社區工作,得到群眾的認可,忐忑的是我對社區工作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該從哪裡下手好呢?還好,之前擔任教師的寶貴經歷幫助了我,像在學校對待孩子們一樣真誠去對待社區群眾,用耐心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用真心對待每一個群眾,我的駐社區工作和生活逐步走向正軌。

社區居民買買提·尼亞孜因為一場癲癇病,雙腿肌肉萎縮,癱瘓在床,依靠低保帶著兩個孩子艱難度日,那時候的他自暴自棄,整日渾噩度日,甚至不止一次的想過放棄治療。2018年5月,我和他結成了長期幫扶對子,幫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第一次去買買提房子入戶走訪的時候,他一個人躺在床上,兩個孩子在一旁一直在哭,當時我就想著一定要幫他度過這個坎。為幫助買買提擺脫困境,我為他制定了長期幫扶計劃,每天抽時間幫他收拾房子、幫他買菜、輔導孩子功課,每周帶他去醫院做康復訓練。在我的幫助下,買買提的病情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現在的他已經能夠在家裡做切面拿到社區裡賣,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社區大學生居麥丁·奧布裡在庫爾勒上學,姐姐帕提麥·奧布裡在烏魯木齊醫學院上大三,居麥丁家庭收入單一,面對高昂的學費,兩個孩子隨時面臨著失學的困境。作為一名多年的老師,我特別明白教育改變命運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為了不讓兩個孩子失學,我幫助他們在縣婦聯和團委爭取到學費補助,還為他們聯繫好假期工作,讓他們能夠勤工儉學,依靠努力完成學業。

社區工作和教育工作一樣,只要把群眾當成家人,盡己所能的幫助他們解疑釋惑,他們就會把你當成親人。現在的我逐步得到了社區群眾的認可,我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就像我的家人一樣,讓我牽腸掛肚,而我也在社區有了一個溫暖的家。

他是一名教師,從三尺講堂來到基層一線,在廣袤的土地上當學生,從點滴學起,誓叫鄉村換新顏。他是一名黨員,從縣城回到農村,時刻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現為和碩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駐塔哈其鎮祖魯門蘇勒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馬翰文。

9月5日,和碩縣教科局駐塔哈其鎮祖魯門蘇勒村工作隊,幫助村民將土葡萄銷出農家院,圖為工作隊隊員馬翰文(右一)幫助村民巴哈古麗·賽來採摘葡萄。2018年7月,馬翰文向組織主動請纓,將懷胎10月的妻子交由父母親照顧,隻身奔赴教育系統所駐的祖魯門蘇勒村開展「訪惠聚」駐村工作。

9月5日,和碩縣教科局駐塔哈其鎮祖魯門蘇勒村工作隊,圖為工作隊隊員馬翰文(右一)與村幹部一起探討村內工作。

「鄉村就像一本百科全書,不懂的很多,要不斷的學習。」初到村裡,馬翰文走村串戶、了解村裡的基本情況,參與庭院環境整治,脫貧攻堅等工作。和碩縣教科局駐塔哈其鎮祖魯門蘇勒村「訪惠聚」工作隊開展學習,圖為馬翰文(左二)做學習記錄。翻開馬翰文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地記滿了工作情況:「7月21日,入戶走訪三組巴哈古麗·賽來家,地磚已經鋪好,牆面已經粉糊,但地面不平,需要重新修正。謝禮拉家廁所未建,做了思想工作,同意自己建,但需要盯緊點……」文在巴哈古麗·塞來的庭院裡幫助採摘吐葡萄,並幫助銷售。「巴哈古麗大姐,我幫你聯繫到了收購葡萄的買家,明天早上就可以送貨」8月25晚間,馬翰文在打給該村貧困戶巴哈古麗·賽來的電話中高興的說道。馬翰文組織隊員及村組幹部幫助缺少勞動力的村民採收紅薯。巴哈古麗是單親媽媽,丈夫去世後,一個人撫養5歲的女兒,生活較為拮据。馬翰文將她視為自己的親大姐,看到葡萄架上綴滿了土葡萄,打起了銷售吐葡萄促增收的注意。由於葡萄口感香甜,純天然無施農藥,收到縣城幾家超市菜店的歡迎。馬翰文不僅將巴哈古麗的葡萄銷售完,還幫助其他幾家銷售葡萄。駐村隊員馬翰文與村組幹部一起走訪貧困戶,了解困難訴求。從手握書香到腳沾泥土,馬翰文以一樁樁實事架起了與群眾的連心橋,詮釋了真蹲實駐的駐村工作內涵。「我能參與到全疆『訪惠聚』駐村工作的偉大實踐,見證村民們的脫貧致富歷程,這是一種人生經歷中的一筆財富,更是一種幸福。」在說道自己的駐村感受時,馬翰文感慨道。

二十年前,劉惠莉與孩子們的親密合影

我是尉犁縣委編辦駐尉犁鎮孔雀社區工作隊的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劉惠莉。無論駐村還是駐社區,我都深知,不管是與村民打交道,還是與廣大居民群眾打交道,只有真心把群眾的困難當成自己家裡的困難,時時將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盡心盡力解決,只有這樣,才能「走進」人心。

劉惠莉在轄區公共健身器材休閒處,與正在玩耍的孩子們一起玩耍、做遊戲。

劉惠莉在轄區遇見放學回家的孩子,親切地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身體狀況。

曾經的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有著7年幼師工作經歷,從幼兒園教師到參加駐村工作,我的工作單位變了、環境變了、角色變了,但唯一不變的是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教師出身的她,與孩子們親密合影,笑的甜蜜一如十年前

尉犁縣委編辦駐尉犁鎮孔雀社區工作隊第一書記劉惠莉帶領工作隊員、社區幹部學習文件精神,探討工作事宜。


初到社區,在走訪入戶時,發現社區裡沒有休閒椅,在社區裡散步的一些老人、孩子沒有地方休息、納涼。群眾的訴求就是我們工作隊努力的方向。工作隊通過為民辦實事經費為社區安裝休閒椅31個,爭取轄區企業支持,為社區購置垃圾桶10餘個,方便群眾扔垃圾,引導大家養成文明衛生習慣。駐社區以來,工作隊走訪群眾4652戶近12524人次,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48件,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愛好的居民,開展面廣質優的文藝演出、座談會、講座、百歲祝福、婆媳共樂、敬老評選等活動十餘場次,了解群眾所思所想,解決群眾各種生活困難。

尉犁縣委編辦駐尉犁鎮孔雀社區工作隊第一書記劉惠莉帶領工作隊員入戶宣講黨的政策,與群眾親切拉家常。

尉犁縣委編辦駐尉犁鎮孔雀社區工作隊第一書記劉惠莉在轄區與居民親切拉家常,了解居民生產生活訴求。

根據社區居民的年齡結構特徵,重點在老年、中年、青少年三個年齡層次開展交朋友活動;針對老年居民,常問候,常走動,經常性的給予關心和幫助,針對未就業青少年,通過組建社區志願者隊伍,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引導他們無形之中參與社會實踐,建立一種親密的師長型朋友關係。「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就對你有多親」。

尉犁縣委編辦駐尉犁鎮孔雀社區工作隊第一書記劉惠莉在轄區與正在休閒納涼的老人親切攀談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 枝一葉總關情。駐社區工作中,我主動深入群眾,從廣大群眾身上不斷學習、汲取力量,把群眾的每一件小事牽掛於心、辦好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時時處處做群眾的貼心人。

2018年初,懷揣著理想與希望一路向西,來到獨具魅力的天邊小城-且末縣。從此我便走上了平凡而偉大的教師崗位。每天早晨我帶著孩子開始朗朗的晨讀,晚上利用自習的時間對孩子們進行輔導,班裡有幾個不愛說話的學生,我積極鼓勵他們擔任班級組長,平時上課時讓他們多上講臺,多回答問題,慢慢的,孩子們的性格越來越開朗,教室的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厚,孩子們也越來越喜歡和我交流。這一切改變都讓我覺得非常欣喜。去年10月,我從三尺講臺轉戰到駐村一線,我對未來遙不可知的生活充滿了忐忑和期待。不知道村裡的生活怎麼樣,好在我出生在農村,我很快的適應了在阿勒瑪鐵熱木村習慣農村生活,這裡的村民善良、好客、淳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來乍到,我對駐村工作還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概念,幸好有縣教科局駐闊什薩特瑪鄉阿勒瑪鐵熱木村工作隊員一起帶著我走家串戶,熟悉情況。此後的日子裡,我和其他工作隊員們時常走訪入戶,村裡有多少人、有多少耕地,農作物的產量怎麼樣、村民的經濟收入以及貧困戶、老黨員等各類情況我都瞭然於胸。時間久了,我和村民們處得像一家人,誰家有事喊我一聲,從幫助村民修水龍頭、輔導村裡的孩子們做作業到村裡的農活,我很快和村民打成一片,逢年過節,和村民們一起過節,開展各種活動,駐村的生活讓我忙碌又充實。慢慢的,我的工作開展的有條不紊,我的駐村生活也有滋有味。其實農民群眾是最淳樸、最和藹可親的,只要我們付出真心,就一定能換來真情。

幫助村民摘西瓜

回顧近一年的駐村工作經歷,我感受到了基層工作的繁瑣與充實。在一年的駐村生活中,我由一名語文老師,到一名「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實現了身份、角色的轉變,駐村工作,通過一件件,一樁樁平凡的小事,讓我深刻感受到責任感與使命感;忙碌疲憊之餘,看到村民感激的笑容、親切的「謝謝」,讓我覺得駐村經歷是我人生經歷中一筆寶貴的財富。駐村工作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付出的是努力和汗水,得到是群眾的真情和認可。( 侯洪波 張慧勇 吳茂祿 少世來 賈洪明 宋國燕 商悅 李富強 )

來源:巴州新媒體中心

監製:陳琛


相關焦點

  • 教師節 | 三尺講臺,桃李芬芳
    教師節三尺講臺,一柄戒尺回首隻聞,桃李芬芳老師謝謝您教我學會探索未知從不止步悅保科技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 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教師節快樂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農曆七月廿三今天請給老師一支康乃馨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一句短短的話概括了老師的職責,但古今中外教師的偉大卻不是《師說》可以道盡的。
  • 教師節詩詞:講臺三尺育精英。浮沉才子遍天下,莫忘恩師教誨聲
    2.教師節快樂文/王堂駿我愛師尊將活託,人生從此多歡樂。獻來桃李苑中花,再請執鞭防我錯。3.教師節感吟文/行者三尺教鞭立講臺,曾經頻說育英才。如今多少沽名客,只為尋思苟利來。註:老師請勿對號入座。6.教師節題聯:文/冷眼看花三尺講臺立足,傳薪傳火,能教鐵樹開桃李;一聲布穀催耕,育德育才,擬讓青苗出棟梁。
  • 教師節|三尺講臺,感恩有你
    在家多日的神獸們終於等來了開學,9月1日中小學生們紛紛背上小書包回歸校園,而在開學後的不久,那個屬於老師的節日也即將到來--教師節。老師,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生的領路人,也是學習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從前,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教我們,面臨我們成績變差時,他們不厭其煩地指導,三尺講臺上,他們的身影依舊高大,朗朗讀書聲,粉筆吱吱聲,不變的依舊是教師們的那顆初心,在這個即將到來的教師節,給你的恩師送上一份真摯的祝福,也為他送上一份健康零食
  • 「地評線」三尺講臺系國運,蠟炬成灰鑄師魂
    春華秋實華夏大地,我們迎來我國第36個教師節,他們或潤物細無聲,或默默堅守奉獻,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紮根在三尺講臺,守護一批又一批的學子「蝶變」升華。在全民戰疫中,他們先後經歷了多重角色的轉換,既是抗疫一線的戰士、也是網課之路探索的先行者、更是校園安全的守護神,一根粉筆,三尺講臺,他們溫暖又堅毅,平凡而偉大。
  • 教師節特別策劃丨讓三尺講臺更溫暖
    讓三尺講臺更溫暖「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教育脫貧託舉希望」· 教師節特別策劃今天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我們向所有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
  • 教師節特輯③ | 三尺講臺,三十餘載堅守——致敬所有老師,你們辛苦了!
    在我鎮急需教育人才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將激情和追求獻給三尺講臺三十餘載過去他們依然初心不改教書育人本期教師節特輯就帶大家了解下這些對古鎮教育事業有突出貢獻的資深教師他們紮根古鎮教育最低教齡32年!海洲第一小學 歐定桂30多年前的歐定桂正值青春年華,帶著新奇、懷著熱情走上了三尺講臺,那一刻她就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一頭是義務,一頭是責任。
  • 【感恩教師節】郝智慧:一顆丹心育桃李 三尺講臺獻青春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又是一年教師節,忘不了您在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您在課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嚀。您用知識,豐盈了我的內心,您用寬容和鼓勵,伴我走過青澀。您的堅守,成就了我的飛翔!在第36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微觀白雲」公眾平臺特推出「感恩教師節」專欄,報導白雲鄂博礦區優秀教師事跡,真誠地祝福所有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 教師節特別策劃​丨讓三尺講臺更溫暖
    「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教育脫貧託舉希望」· 教師節特別策劃今天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我們向所有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
  • 三尺講臺育桃李 濟寧各地開展教師節慶祝活動
    濟寧新聞網訊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譜春秋。濟寧各地開展教師節慶祝活動,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金鄉、泗水等地開展集體宣誓、表彰先進等主題活動,展示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立德樹人的良好形象。金鄉縣實驗小學教師宋琳琳表示,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濟寧市明珠中心小學的青年教師們開展了一場讀書會。圍繞教書育人主題,分享讀書心得,感悟教育真諦。
  • 教師節|軍校裡的暖心一天//把三尺講臺愛到骨子裡//學員告白:幸逢今朝遇見您!
    我們並非溫室中的花朵,卻被您精心地培育,「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正是對您最好的寫照。諄諄教誨猶在耳邊,您所有的付出我們都看在眼裡,同時也下定決心給您一份滿意的答卷。在第35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我們衷心的祝願您節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教師節 I 三尺講臺 三千桃李,十年樹木 十萬棟梁
    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三尺講臺,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萬棟梁師恩深似海,教誨如春風祝所有老師 永遠幸福安康節日快樂!因為教師節欣然而至了!無論多麼華麗的辭藻,美麗的詩句,也無法表達對恩師的感激之情和濃濃的想念。所以我只想真摯地說所有老師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飲水思源,莫忘師恩。一路走來,你是否還記得陪伴我們一起走過花季和雨季,走過歡樂和淚滴,走過題海大戰和人生轉折點的那些恩師。
  • 甘守三尺講臺 爭做四有教師丨油小教師節慶祝暨退休教師慰問活動
    9月10日上午,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油房街小學全體教師攜手退休教師開展了以「甘守三尺講臺 爭做四有教師」為主題的聯歡活動。校長劉吉在聯歡會上致辭,他向退休老教師匯報了學校近兩年的發展與取得的成績,向為油小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青春老教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他們為新教師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方法,祝所有老師節日快樂!會上劉傑主任、周小燕老師分別暢談在職教師的心聲,退休教師代表彭校長在聯歡會上向為此次會議辛苦付出的領導、老師表示感謝,並鼓勵老師繼續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 雙城田間地頭變身「大賣場」
    6日,雙城區永發村田間地頭變身「大賣場」,地裡種著黏玉米、水稻、黃瓜、豆角等作物,還有獨具特色的永發稻田泥鰍。家樂福當場採購4000斤茄子,哈爾濱臻心農樂園訂購5000穗鮮食黏玉米,大潤發計劃採購黏玉米、辣椒等農產品。
  • 教師節特輯 | 今年教師節,我退休了!這本珍藏相冊記錄三尺講臺38載春秋
    四川在線記者 肖雨楊 編輯 陳鵬 策劃 譚曦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綠意蔥蔥的校園是我們年少時的深刻記憶3尺講臺上的點點滴滴是我們行囊中的珍寶歲月流逝,年華老去,今天我們翻開當年班主任的珍藏相冊1987年教研課1988年六一兒童節
  •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一支粉筆,兩袖微塵,祝老師節日快樂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無悔付出!三尺講臺是老師為之一生授課傳播知識的地方。方寸大的地方,卻飽含了老師對學生的期許,這裡是知識的殿堂,是智慧火花擦出之地。老師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教授學生知識。他們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雖然學生面孔會變,四季交替會變,老師頭髮會變,但是三尺講臺不會變。有三尺講臺的地方,就是學生追求夢想的地方。老師們四季耕耘,無悔付出。
  • 教師節 | 這個周末,逃離三尺講臺,特價租輛房車去看世界吧
    是啊 世界這麼大老師們平日裡卻被困於三尺講臺那顆看世界的心一定一直都在吧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在這裡教師節快樂! 想想教師節臨近周末各位老師們不如 車源有限,先到先得掃一掃即刻滿足你
  • 致敬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
    一隻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這是老師職業的真實寫照, 他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登上了「三尺舞臺」, 用自己辛勤耕耘,照亮孩子們的夢想。「溫柔的語言最有力」 從教30年的鄧海霞像多數人民教師一樣,把自己的青春全都奉獻給教育事業,一直擔任數學班主任的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柔柔弱弱,講話總是「曼聲細語」,殊不知,正是這般「溫柔的聲音」,一字一句說進孩子和家長心裡,教出了桃李滿園。 「教師是一個平凡且艱辛的職業,說白了就是一個良心活,責任非常重大。
  •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師魂-36個教師節
    克山縣湧泉中學慶祝第36個教師節活動紀實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師魂。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努力營造「尊師重教、師生和睦」的良好校園氛圍,進一步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2020
  • 9.10教師節快樂
    一隻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教書育人萬世芳,行舟苦讀美名揚,春來秋去汗水淌,拖得桃李滿園香。三尺講臺,一柄戒尺,回首隻聞桃李芬芳,黑髮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我親愛的老師,今天是教師節,學生在此祝願您教師節快樂,雖然我不是您最棒的學生,但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師,謝謝您在過去時間裡對我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