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記者訪談國際化教育】環境工程與管理英文碩士項目:「學生大使計劃」- 紓解「文化休克」的朋輩互助計劃

2021-03-02 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

新百年新起點,清華大學正向著「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的目標邁進,推動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和國際化水平階躍提升,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高水平人才,服務國家中長期發展和"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獨立開設的研究生全英文學位項目以及與海外知名高校共同建設的研究生雙授聯授學位項目,吸引來自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匯聚清華,共學互融,互助成長。清華大學的學生記者們對項目師生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訪談,講述了一個個發生在校園中的多元文化融合和思想碰撞的動人故事,我們將定期和大家分享學生記者眼中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篇章。

聖誕節將至,環境學院的公共休息室裡,一群同屬於「學生大使計劃」的成員們正在籌備一場熱鬧溫馨的聖誕派對。同「學生大使計劃」所組織的其他活動一樣,節日的慶祝活動旨在幫助環境學院的國際新生更好地適應在清華的全新生活。該計劃最初由來自澳大利亞的Kate Smith和來自墨西哥的Victor Deantes在清華讀博期間共同設計推出。自設立以來,此計劃幫助環境學院眾多國際研究生順利開啟在北京的新生活,參與人數迅速增加。參與計劃的許多成員雖然已從清華大學畢業,遍布世界各地,但仍然保持著對該計劃的關注和支持。


作為「學生大使計劃」的發起人,Victor Deantes正在給大家分配籌備聖誕節派對的各項任務,參與組織工作的也都是環境學院「學生大使計劃」的成員。其中來自尼泊爾的Noshan說,當他確認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全英文碩士學位項目錄取,但仍在荷蘭特溫特大學進行本科階段學習的時候,就收到了來自清華「學生大使計劃」的邀請函。「我記得我當時心想,哇,我人還沒到清華,就已經收到了來自清華的問候,這真讓人倍感親切。」正如Noshan所說,國際學生一旦確認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錄取,「學生大使」們將第一時間與之取得聯繫,幫助他們提前準備入學文件,組織破冰活動等等。

來自德國的Annika 和來自印度的Sanjena也紛紛表示「學生大使計劃」使她們受益匪淺。她們在入校之前就可以通過該計劃的微信群結識未來的清華同學並就各種問題進行諮詢。Sanjena開心地說:「這種入學前的聯繫令我對未來在清華的學習生活充滿期待和嚮往。來到校園之後,此計劃繼續幫助我在諸多方面順利地融入校園生活。例如,『學生大使計劃』組織的新生騎行參觀校園活動使我學會了騎自行車。」

來自巴基斯坦的Hooriya是2014年來到清華大學學習的,那時候還沒有大使計劃。「當時對我來說真的很難。」 Hooriya向記者描述了她初來乍到時的種種慌亂和無助。因此,Hooriya後來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學生大使計劃」,現已成為該計劃的資深成員。「因為曾經有過同樣的經歷,我完全理解對於一個新生來說,初次來到一個文化迥異而陌生的國家求學會面臨多少困難,我希望能以我的經歷和經驗幫助新入學的國際學生。」

「學生大使計劃」除了幫助國際學生迅速了解中國的文化習俗,還組織各種年度活動來慶祝他們本國文化中的重要節日,比如萬聖節、聖誕節等。確實,獨自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求學對於絕大部分國際學生來說都是一段艱難的歷程。但對於清華環境學院的國際學生來說,這個過程要容易很多。在「學生大使計劃」的幫助下,眾多新入學的國際學生平穩度過文化休克期,順利地融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

環境工程與管理英文碩士項目簡介

位於清華大學東門附近的環境學院(SOE),其前身是1928 年國立清華大學設立的市政工程系,目前擁有90多名全職教師。環境工程與管理英文碩士項目由環境學院創建並實施,旨在培養學生堅定的可持續性發展理念和環境保護意識,為未來的行業領導人才提供高質量的「綠色教育」。項目重視前沿理論知識學習,同時結合當前社會環境問題提供各種實踐平臺。學院國際化培養項目主任、院長助理趙明表示:「 目前對於很多在建製造業項目來說,經濟產出指標往往已經不再是首要的考慮要素。環保指標如果不合格,任何項目都隨時會被終止。」他補充道:「目前環境工程與管理英文碩士項目中有關基礎科學和工程的課程比例有所下降,學生們同時也在選修與金融或法律等相關的管理學知識。」這種調整旨在培養將來可以勝任在歐盟、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工作且具備跨學科專業背景的領導者。

請瀏覽如下網站: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enven/6285/index.html

來源:【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國際教育傳播實踐教學探索教改項目組

編輯:【研究生院】呂敏知 劉麗霞 孫傅 李文 

          【社會科學學院】王俊良

相關焦點

  • 國際化能力提升計劃 | 四大王牌碩士項目全面展現清華經管「國際範」
    「國際化能力提升計劃」(即「2020計劃」)是學校國際化建設的重要舉措,於2018年1月啟動實施,以提升學校國際化能力為目標,通過學校層面的統籌推進,解決工作理念、教育教學、服務管理、校園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升校園國際化水平,
  • 北京大學首屆「朋輩輔導員」項目第一次培訓舉行
    2017年11月3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在新太陽學生活動中心B101室舉辦北京大學首屆「朋輩輔導員」項目第一次培訓。心理中心主任、心理學博士劉海驊主講總論,心理中心專職心理諮詢師何瑾組織主持「破冰」活動,來自10個院系的40餘名「朋輩輔導員」參加培訓。本次培訓由心理中心張善依老師主持。
  • 國際化教育提升清華研究生創新能力
    創新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作為「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國際化教育得到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的大力支持。通過研究生的中外合作培養,資助博士生出國參加國際會議,設立海外學者短期講學計劃,舉辦博士生國際學術論壇等措施,為拓寬清華研究生國際視野,提升創新能力創造了條件。
  • 朋輩互助,關懷成長:江蘇省黃橋中學設立學生成長聯絡員
    近日,江蘇省黃橋中學學生成長指導中心在心理三級服務體系框架下,啟動朋輩互助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根據工作實際需要,每班設立一名學生成長聯絡員。5月25日上午,黃橋中學學工處負責同志對高一、高二年級各班學生成長聯絡員進行了崗位職責培訓,學生成長指導中心核心成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 上海大學管理學院2018年工商管理碩士(MBA)中文項目招生簡章
    上海大學MBA項目系國家教育部與國務院學位辦認定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點,提供學歷和學位教育。自2004年開始,迄今辦學13年,招收培養MBA學員千餘名。目前,上海大學MBA中文項目由管理學院承辦。
  • 人大新聞學院啟動"一帶一路"全球新聞傳播英文碩士項目
    2018年春季學期,"一帶一路"全球新聞傳播英文碩士項目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正式啟動。這是國內新聞傳播院系首個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媒體記者開辦的全日制碩士項目,首批17名學生來自埃及、南非、肯亞、菲律賓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機構。
  • 在線訪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學生的教育和管理_六安市人民政府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六安一中黨委委員、副校長經懷德參加市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就「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這一主題與大家在線交流,歡迎廣大網友踴躍參加。 經懷德副校長: 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
  • 南開大學高招訪談:2018年計劃招收本科生4080人
    為配合教育部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做好高考招生信息服務,使廣大考生和家長能夠更準確、更全面地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和學校相關情況。中國教育在線今年將繼續開展2018年高校招生訪談系列活動,邀請高校招辦負責人為考生解讀2018年招生錄取政策。
  • 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教育與心理學碩士英文項目詳細介紹!
    國際基督教大學(Inter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簡稱"ICU",由基督教長老會創辦於1949年,是一所位於日本東京都三鷹市、側重人文社科的私立大學,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成員,以其精英教育與國際化而負有盛名,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日本大學排名中位居第
  • 【聚焦2020計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立足世界,海納百川
    自學校啟動「國際化能力提升計劃」(以下簡稱「2020」計劃)以來,公管學院積極響應學校號召,明確目標,統籌推進。學院工作從三大方面開展:推進國際合作,加強全球學術網絡;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拓展國際項目,提升學生全球勝任力;積極打造學院國際化管理服務體系,提升國際化辦學能力。
  • 日本京都大學國際環境管理英文項目詳細介紹!
    此外,京都大學也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A類頂尖校和指定國立大學。今天,日本君將為大家介紹的是京都大學國際環境管理英文項目。項目介紹國際環境管理項目(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am,簡稱「IEMP」),隸屬京都大學地球環境學堂(Graduate School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Studies ,簡稱「GSGES」),旨在培養具備國際能力、專業知識技能並能解決當地和全球環境問題的高級管理人才
  • Kingswood Camps啟營夏山,推出中英「營地大使」計劃!
    會上宣布,Kingswood Camps啟營夏山在中國推出中英「營地大使」計劃,並正式啟動。中英「營地大使」計劃以「From a camp to the world」為主題,希望以營地為媒介,帶領孩子去了解更大的世界。
  • 【高招訪談】詹晉浩:中原工學院計劃在河南招4426人 中原彼得堡...
    大河網訊(記者 許會增)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計劃招生6560人,其中在河南合計投放計劃4426人;在河南省本科一批錄取增加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電子工程、土木工程等五個本科專業;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製造大學合作創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獲得教育部批准今年開始招生。
  • 天津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工作進展報告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環境工程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製藥工程專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生物工程專業以及求是學部茅以升班。目前,各專業參與卓越計劃的主要是本科生層次,軟體工程專業有部分碩士研究生參與了卓越計劃。目前,學校正在努力推進碩士階段卓越計劃的實施工作,2012年學校申報了11個碩士階段培養領域,正在等待批准。
  •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2018年國際學生招生簡章
    廈門大學是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1991年批准的,首批招收和培養工商管理碩士(MBA)的9所院校之一。廈門大學工商管理教育九十餘年一脈相承,國家級財經和管理重點學科群位居全國前列。2013年教育部學科評估,廈門大學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位列全國第三。
  • 華東理工MEM(工程管理碩士)項目主任劉顯珊老師專訪—解讀華理MEM...
    為搭建MEM考生與院校之間信息溝通的橋梁,都學課堂聯合MBAChina共同推出「2018MEM項目發展訪談「活動,本期受訪嘉賓為華東理工工程管理碩士(MEM)項目主任劉顯珊老師,劉老師向MEM考生全面介紹了華東理工MEM項目的特色優勢,並為今年參加MEM考試的同學送上了備考祝福。
  • 燕山大學承擔歐盟「Erasmus+計劃」聯合碩士項目
    該項目圍繞「藥物材料科學」構建國際化的碩士聯合培養體系,課程體系涵蓋材料、物理、化學等多個學科,由5所成員大學(Partner Universities)聯合承擔。受資助的研究生根據課程體系安排,在各個成員大學之間輪換學習完成整個培養過程。其中,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承擔該項目材料相關的全英文課程培養任務。
  • 杭州市第八屆大學生就業創業師友計劃啟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葉金香「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十一月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新一屆杭州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師友計劃揚帆啟航的時節。大會向30所高校145位在校大學生頒發了「杭州就業校園大使」聘書,開啟師友計劃「朋輩互動」大學生就業服務新模式;表彰了童夏雨、傅梅爛、楊娟、孟婕等10位2020年度優秀「師」「友」,發布了「全球跨境電商人才生態中心」項目,打造產業人才垂直培育新生態。
  • 日本帝國大學-大阪大學海事與城市工程英文項目詳細介紹!
    大阪大學是日本文部科學省設立的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A類頂尖校和指定國立大學,同時也是學術研究懇談會(RU11)、八大學工學系聯合會、卓越研究生院計劃、領先研究生院計劃,以及國際高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日英RENKEI等學術組織和項目的重要成員。
  • 「青少年環保大使行動和教育計劃」(YEAAEP)在北京開幕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王曉玎)由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共同創建的項目「青少年環保大使行動和教育計劃」(YEAAEP)開幕式活動昨天晚上在北京德國駐華大使館舉行。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