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金融通訊
原標題:上海首例涉P2P非吸案發放執行款8900萬元
據上海二中院披露,12月26日下午,上海二中院舉行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成果專項執行行動集中發款儀式,向3起執行案件的申請執行人代表發放執行款近2.7億元。
此次發款涉及到的三個案件案情複雜,執行標的大,涉及當事人較多。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起刑事追贓案件涉及3000餘名集資詐騙案的受害人。據披露,這起案件即為熱貸網案。據了解,熱貸網系百銀金融運營的P2P網貸平臺,該案也是上海市首例涉P2P網貸非法吸收存款案。
公開資料顯示,百銀金融成立於2011年12月14日,法人李曉軍,註冊資本2億人民幣,該公司不僅涉及線下業務,還從事線上P2P及第三方資金託管等業務。2015年1月29日,百銀財富法人代表李曉軍向警方報案,稱公司原法人賴昌豐攜款潛逃。警方以「百銀財富非法集資」立案。
作為上海市首例涉P2P網貸非法吸收存款案,楊浦區檢察院在辦理此案的過程中,發現了非吸案件中「帶單入職性質」、「犯罪數額計算原則」等罪刑適用的若干問題。據媒體報導,截至2017年2月,該案至少已有41人獲法院判決。
2018年9月23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上海百銀金融信息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經營人繆友春集資詐騙罪二審刑事裁定書。法院裁定,維持一審原判,以集資詐騙罪判處被告人繆友春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並按比例發還集資參與人,不足部分責令繼續退賠並按同等原則分別發還。
據上海二中院通報顯示,在這起案件中,被告人繆某夥同他人在網際網路上開設「熱貸網」,在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以轉讓該公司的房產抵押貸款債權為名,以高額利息回報為誘餌,吸引社會不特定公眾共計3000餘人參與投資,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合計5.6億餘元。其中小部分資金被用於對外宣傳的房產抵押貸款業務,大部分資金被用於歸還投資者本息、購置房產及轉入繆某等人的個人帳戶。至案發,仍有2.1億餘元未兌付。
據悉,該案的執行工作涉及眾多財產,共有34套房產需拍賣、16套房產需查封,需扣劃的帳戶也涉及10多家銀行,這些房產分布在本市各區縣,執行工作量及處置難度很大。經過執行法官不懈努力,促使涉案財產在較短的時間、較好的價格得以處置變現,此次共可發還被害人8900餘萬元。
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執行過程中。
另外,其餘兩起案件分別為股票回購合同糾紛、合同詐騙刑事追贓執行案,向兩起案件的申請執行人發放執行款1.7億餘元、550萬元。
來源第一網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