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平臺 |沂蒙那些人和事兒
交警驢是啥?跟浮來山有啥關係?
這個題目好似罵人,其實不然,這是沂蒙的地方名吃。
一個網友說:
「莒南,我的哥哥曾經在這裡當過兵,89年差一點上了北京前線,那個時候把母親急得直掉眼淚,好在風波很快過去,他也就沒有去成。後來哥哥調到了離我們家100米的地方繼續他的「軍驢」生涯。在家門口當兵是很舒服的,經常是熄燈號剛響,就衝出家門,熄燈號還沒有響完的時候已經躺在營房的被窩裡了。
這個交警驢,是莒南的名吃。其實它的真名叫「老地方」,是個飯店,只賣驢肉。由於坐落在當地交警大隊的對面,所以當地人乾脆就改叫它「交警驢」了。
當地朋友帶我到「交警驢」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看了門頭,著實讓我吃驚不小。門頭破破爛爛,髒乎乎的---就是一間破瓦房。根本和它的盛名不相符!!
沒有想到,到了裡面卻是寬敞的不得了,顯然是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不斷兼併它後面民房的結果。
地面的衛生讓我也是大驚失色——油光鋥亮,是食客們隨地倒水、隨地吐痰的結果,當然不可能隨地大小便!廁所也是原始的很,一個簡陋的棚子,站著如廁,牆外的人是可以看到腦袋的。
吸引人的是它鮮美的驢肉,當地人說的最多的是「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龍肉當然是吃不著的,就吃驢肉吧。交警驢的主打產品只有驢肉和大餅,驢肉切的很大,嘴要張大了才能放進嘴裡,大餅更大,有一尺寬,很硬,除了肉和餅還配有驢肉湯,驢肉湯的做法很簡單——把切好的蔥花和香菜放在大碗裡了,然後加入滾燙的老湯,就成!
朋友怕我不習慣這種吃法,叫服務員再加幾個菜,得到的答案是忙不過來~~~
吃完了,除了湯感覺比較鮮美以外,真的沒有覺得這交警驢有多好吃,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廳內依然聚集了很多慕名而來的食客,而且象不花錢一樣去搶這些40元一斤的「交警驢」!」
驢肉,色、香、味、形具佳,是大補佳品。俗語有「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
聽著很有意思!
沂蒙地區莒南縣的驢肉可以說是聞名遐邇。莒南的驢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驢肉的烹製上有獨到的功夫,製作的熟驢肉奇香,肉湯奇鮮,深受食客稱讚。
但是我至今還沒有去吃過,以後有機會一定去吃下。不知道浮來春酒是否還在生產?小時候經常看到一個廣告:「老爺我今天喝浮來春……」
聽說莒南還有浮來山,山上產浮來山硯。自仔細一查,才得知:
浮來山風景區,位於莒縣縣城城西約8公裡處,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國際綠色人文景區,被評為2005年山東省十大魅力景點之首,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有"天然森林氧吧"之稱,是夏季避暑勝地,冬季休閒佳處。
其實浮來山又名浮丘,海拔298.9米,佔地面積約10平方公裡,是由飛來峰、浮來峰、佛來峰鼎足而成,三峰拱圍相連形似臥龍,獨具清雅靈秀之韻。
這個風景區是集遊覽、餐飲、娛樂、購物、健身、古地質遺蹟、古文化聖地為一體的多功能休閒娛樂場所,景區內,有八觀、十二景、三泉、四園。
據說修竹奇木,居谷繁茂,怪石嶙峋,溪流潺潺。
那麼浮來山有哪些景點呢?
主要景點有:千年古剎定林寺,為我國最早的文學評論家劉勰故居所在地;天下銀杏第一樹,樹齡近4000年,堪稱生物界中的活化石;校經樓,為劉勰遁跡校經藏書之處;三教堂,為山東省唯一的一座三教寺;千年古觀朝陽觀,相傳高道張三丰曾在此煉丹傳道;華人尋根館,展出了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具有8000年樹齡的檀根王為代表的50餘件根雕藝術品;景區內還有全國最大的室外五百羅漢群塑像群,自然動物區,隆重推出老虎騎馬、馴獅等大型特色動物表演及高山滑草和採摘果實等眾多參與性項目。
看起來真不錯啊,有名吃,還有好玩的地方,有機會一定要去,今年夏天要是疫情能過去,就去住上幾天!
下面再分享一篇文章:《交警驢》
驢肉,色、香、味、形具佳,是大補佳品。俗語有「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
沂蒙地區莒南縣的驢肉可以說是聞名遐邇。莒南的驢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驢肉的烹製上有獨到的功夫,製作的熟驢肉奇香,肉湯奇鮮,深受食客稱讚。
莒南的驢肉館林立,要說最後名的,還當屬莒南交警隊對過的老地方驢肉館,因為其地處交警隊對過,固有「交警驢」的稱法。莒南也因「交警驢」出了名。其實,對於「交警驢」還有一個說笑話。有一天,老闆出門,發現少了一頭驢,一下子懵了:一天掙不半頭驢錢呢,這不砸飯碗了嗎,趕緊找。猛然發現,那頭驢正在馬路對面的交警隊大院裡,悠閒自在的吃花園裡的青草,原來那驢耐不住寂寞,掙脫韁繩,尋找自由了。老闆顧不得馬路上來回的車輛,急跑過去,對驢吼道:這可是交警隊啊,怎能隨便吃他家的草呢,幸虧沒人看見啊,你怎能象有些幹部一樣啊,走到哪吃到那啊。趁沒有人發現,老闆趕緊抓住韁繩向外牽驢,驢可不高興了,我正在吃的歡啊,你想剝奪我的自由啊。可禁不住老闆著急的向外拽,心不情願的驢到了馬路邊,來往的車輛這麼多啊,我可過不去啊,急得咴咴叫了兩聲,老闆很惱:快走,你以為拉警報這些車就讓你啊。啪啪照驢屁股兩腳,驢被踢痛了,心想啊:你打痛我我也不能去找死啊,急的四腳亂蹦。老闆越是著急,哭笑不得的罵到:畜生,你還在指揮交通啊……哈哈哈哈
還有一個名字由來的故事。古郡琅琊,山佛縣城,一衙城西,謂之「交警」。車流路跑,盡屬專管,每日罰銀,進數無算。牛馬車主,苦不堪受,衙門威武,皆莫敢言。
一日一馬,馳入牛道,交警查獲,罰銀巨萬。馬主難受,託人求情,智者有言,妙計相告:警對驢店,巷深無名,燉驢之味,堪比天龍;警好之口,每日必餐,可請食之,事必成焉。無助馬主,聞言大悅,退後準備,遂請驢宴。驢肉大盆,酒上窖藏,警皆趨之,場面盛大。吆五喝六,呼朋喊弟,甩膀坦胸,杯來盞去;葷七醉八,杯乾瓶盡,至夜方散,罰銀勿算。
時日不久,小城盡知,但有罰款,請警吃驢。無名之驢,因之名盛,天龍地驢,言「交警驢」。店主心動,妙計心生,高掛匾額,書「交警驢」。甫一掛匾,惹惱交警,人小膽肥,交警比驢。糾隊集結,怒奔地方,清算驢店,店主戰兢;驢頭驢腦,有眼無珠,二話不說,摘匾就砸。
叵可奈何,匾額碎地,擲地有聲,聲震八野;街頭鄉村,風傳驢變,老地方驢,禍惹交警。交警大名,一日千裡,三區九縣,成就盛名;無論叟婦,好之探奇,進店便呼,上「交警驢」。老地方驢,從此無談,「交警驢」名,更甚當初。
禍兮福倚,福兮禍伏,否泰運轉,誰能言說。廿年發展,驢肉名吃,交警之功,功蓋天佛。
怎麼樣,說了這麼多,對於我的家鄉的「交警驢」感興趣了吧,抓緊趁著這個假期,來臨沂品嘗一番吧。網紅臨沂,只有你想不到的。
文章結束了,你覺得怎麼樣?可以劃到最下方留言,留言區也會有精彩,我一般都會回復每條留言,和大家互動。
不留言也沒事,點個讚和再看,隨手轉發一下,是一種美德,也算是對我們的認可和鼓勵!感謝!
如果不關注也不轉發,總感覺少點什麼,應該是文章還沒讀完……
(本文作者信息:孟子曰凡事需知曉,原名孟繁曉,字不凡,號巨隱、二蟲閑者、刀筆吏隸,孟子七十四代孫,今臨沂蘭陵人,長居雲中書房。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舞文弄墨聊以自娛,難經世何濟用?尤嗜紫砂、盆景、奇石、硯臺(石見吉室)之類耳。或有拙作,多刊於微信公眾號「沂蒙那些人和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