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計劃培養科學少年
一顆異想天開的科學種子,如何實現落地、生根、發芽?對許多青少年來說,有時缺的不是創意和想法,而是制定研究計劃、設計實驗、分析數據的能力。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這些能力,一個教育理念—STEM將成為一種潮流。
STEM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英文首字母的縮寫,STEM教育理念源於美國,旨在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它的宗旨是教小朋友如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純學習知識;教育探究及學習被安排在情景之中,讓學生解決真實世界問題。STEM教育將造就科學家、技術專家、工程師和數學家等,他們將提出新的思想,創造新的產品並創造出21實際的全新產品。
小時候的興趣愛好往往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愛因斯坦是一名猶太裔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奠基者。愛因斯坦從小就對身邊的物理現象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臥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不斷地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儘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小時候的興趣愛好往往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比如小學一二年級偏愛數學的小孩往往愛好物理數學機械等學科,後來讀了理工科的專業,成年後從事IT、金融、研發、科學探索等方面的人才,而小時候偏愛語文的小朋友後來則更喜歡文學歷史等學科,在管理、商業、政治、影視方面有所成就。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孩子的聰明才智,父母應該今早讓他們接觸全面的STEM教育。
STEM教育是關於學生參與的教育,是基於實驗的學習,它所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和認知方法,是跨學科的,是關於積極學習的,是關於團隊協作的,是關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它連接抽象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不斷地實踐中得出真理的所在。
市政協常委、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曹珍富今年提交的中考改革建議中就這樣說道:建議在中考科目中,增加一個能力與興趣考試科目X,有學生根據興趣自選,讓學生有更多時間發展興趣學科。
龍華街道社區小小科學家系列科普活動
3月26日星期六,鯨魚博士在龍華街道社區開啟了小小科學家系列科普活動。當天的活動主題是風力發電機,小朋友們與自己的爸爸媽媽攜手組裝一颱風力發電機,並由鯨魚博士的老師帶領大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學習其中的科學知識,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
鯨魚博士致力於通過STEM體系中物理、數學、生物、化學、項目的完整體驗,提升孩子高中選課的清晰度,激發學習的興趣,理解這些課程的實際意義。
活動實景,快找找你在哪裡:
鯨魚博士STEM學院
鯨魚博士是中國領先的STEM教育品牌機構。STEM教育服務,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進行創新實踐的能力,鍛鍊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STEM教育是關於學生參與的教育,是基於實驗的學習,它所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和認知方法,是跨學科的,是關於積極學習的,是關於團隊協作的,是關於解決問題的,它連接抽象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不斷地實踐中悟出真理的所在。鯨魚博士STEM學院為校內、校外、家庭4-18歲青少年提供成體系的自然科學知識,配套科學小實驗包,指導學生完成科創論文,參加科創競賽。
微信ID:DoctorWhale長按二維碼關注鯨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