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北大學發布的《中國教師發展報告2019: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成就、挑戰與舉措》稱:
社會人士對教師社會聲望的評價(均值為3.22)高於教師的自我評價(均值為2.47),教師整體表現出較高的職業認同感,67.18%的教師認為教師工作給自己帶來了較高的自豪感。
客觀地說,隨著這些年國家對中小學教師工資問題的重視和調整,教師群體的工資比以前有所增加。尤其是,多地宣布當地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已經達到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對教師的評價高於教師的自我評價,應該符合實際情況。而過半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滿意,對自己的職業有自豪感,這也與他們對待遇的滿意度相關。
調查報告還顯示,我國教師的教學能力均值較高,教學設計能力表現最為突出,但是教師教學研究能力尚需提高,中部地區與城市教師的能力水平較高。
實事求是地說,教師教研能力表現不如教學能力的表現,也屬於正常現象,因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師的核心工作是教學而非教研。
上述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教師每天的工作時長超過8小時。多數教師會利用假期時間工作,寒暑假不加班的教師不足五分之一。
這一調查結論打破了社會對教師每天工作的認知,也打破了社會對教師寒暑假生活的認知。此前,總有人認為,教師一天就上兩節課,工作太輕鬆了。還有人提意見,認為教師不該有帶薪的寒暑假,寒暑假教師應該上班。
東北大學發布的調查報告,還原了教師工資的現狀。報告稱,參與調查教師的月平均工資為4324.61元,其中超過3成教師的月工資在5000元以上。
東部地區教師的月平均工資為5133.17元,較中部地區高出1000多元,較西部地區高出近1500元。
我們結合所了解的實際情況認為,教師群體中,高級職稱人數少,工資較高,而一級職稱和初級職稱人數多,工資較低,4324.61元這個平均數是符合實際的,因為工資和工資收入是不一樣的,收入包括年終獎。
啥都不說了,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月平均工資不算低,好好幹吧!請相信未來!只有充滿信心,未來才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