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據中國教師發展報告顯示,參與調查的中小學教師月平均工資約4300元,其中東部、中部、西部中小學月均工資分別為5133.17元、4100元、3600元。在參與調查的中小學教師中超過3成月平均工資5000以上。這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是很不相符的,要知道教育行業在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工資就達到97681元,排名全國第七。那麼這份公布報告真實性如何,一時間引發質疑,但在筆者看來是非常真實的。
筆者身邊的中小學教師工資大概在4000左右,評上高級職稱的能多1000元,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也不可能是假的,那麼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在筆者看來理由如下。
第一、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是教育行業所有老師,但中國教師發展報告顯示的是中小學教師。教育行業涵蓋有多廣大家應該都知道,比如培訓機構老師、私立學校、大專、本科院校等等,這裡面隨便拎出來一個說待遇都不會低於中小學教師,平均下來,也就拉大了教師行業整體水平。
第二、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是老師收入,中國教師發展報告顯示的是老師月工資。這麼看下來又不一樣了,工資只是普通工資,收入則還包括績效、公積金、各類津補貼,差異大也就不足為奇。
第三、各地區發展速度不一樣,經濟也不一樣,不發達地區老師待遇低這是公認的事實,但中國工資高的老師也大有人在,各地區之間的差異對比也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