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師工資將不按績效工資發放

2021-02-14 娛樂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統計局發布的城鎮非私營部門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教育行業收入達到92383元。這個收入水平是多少?如果換算成月薪,公辦教師的平均工資約為7698元。

國家統計局在發布2018年教育行業平均收入時,也發布了自己的統計指標解釋。通過這個指標,我們基本可以理解為什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教師平均工資與人們的真實感受有這麼大的差距。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個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這不是每位教師實際收入的平均值,而是國家對所有教師支出的平均值。換句話說,國家統計局報告的平均工資屬於應該支付的工資,而不是基層教師實際收到的工資。因此,肯定有很大的差距。

應付工資和實得工資的區別是什麼?

在應發工資,包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支付你,還包括住房公積金,這錢,國家給你存款帳戶,但如果你不買房子,你通常不能得到,因此,你不覺得這是你的錢。此外,一些年收入超過5000元的工薪階層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通常從他們的工資中扣除。另外,國家為你繳納的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都將作為你的工資。因此,在應付工資和實得工資之間相差1800美元是可能的。

不同教育體系之間的平均工資差距

教育系統的平均工資和教師的統計水平不僅包括中小學教師,還包括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大學教師。一般來說,小學教師掙得最少,大學教師掙得最多。面對教師的平均工資由國家統計局出版,可能大多數的大學教師可以滿足標準,但一般來說,小學教師會覺得實際工資和平均工資之間的差距仍很大應有的扣除後的工資。這是因為在抽樣調查中,小學教師本身的工資是最低的,當然,最可能出現「按平均水平」的情況。

到2022年,教師工資將從現行的績效工資模式改革

到2022年,教師工資將從現行的績效工資模式改革為基於績效工資的模式,鼓勵優秀教師實現相應的福利。

現在教師績效工資一般分為兩部分,一是基本的教學考核可以獲得績效工資

70%,其餘的免稅額鼓勵傑出的教師和學校領導,簡而言之:以前的績效工資相當於「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一評估形勢,是很多人的工資上升而不是下降」,這樣會有很多基層教師絕對不公平的,所以為了提高教師的積極性,改革的性能是合理的。

1. 工資以工齡為主,不再傾向於職稱

2. 實施績效工資增量

3.實施邊遠地區和鄉鎮教師補貼

教育部提出三項措施,教師工資將大幅度提高!大多數教師希望加薪是一種合理的要求,也是一種最接近現實生活夢想的需要。

相關焦點

  • 教育部:2022年教師工資將不按績效工資發放
    教育系統的平均工資,統計的教師的層次,不僅僅包括中小學教師,還包括中職院校的教師,也包括大學教師。通常情況下,小學教師的收入相對最少,大學教師的收入相對最高。面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教師平均工資,可能大學教師群體中的多數人都能夠達標,但是,通常情況下,小學教師就會覺得自己的應發工資扣減之後,實發工資和平均工資的差距仍然非常大。
  • 高校績效工資這樣分,教育部已給出樣板!最高按平均水平三倍發放
    2020年9月10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轉發山東省《關於完善高等學校績效工資內部分配辦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我想這應該是全國高校廣大教職人員期盼已久的硬核「教師節禮物」了。「通知」根據山東省在落實《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過程中,結合職教創新發展高地建設,積極探索績效分配改革,將高等職業院校績效工資總額核定係數最高提高到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基準線的5倍,較大地提高了績效工資總量。相關政策的出臺,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有力推動了職業教育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地。
  • 2021教師工資大調整!部分地區將不再發放績效工資,到底是好是壞
    從大多數地區績效發放情況來說,是利大於弊的。所謂績效工資,本應該在老師基本工資上的基礎上,由財政另外專項撥款,設置教師激勵制度,以此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 落實幼兒教師工資待遇!教育部:各地要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
    關於推動落實幼兒教師待遇保障政策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各地要認真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政策,統籌工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岀渠道,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獎勵性績效工資重點向一線職工傾斜關於推動落實幼兒教師待遇保障政策的問題,教育部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幼兒教師待遇問題。
  • 教師績效工資到底該按什麼標準發放呢?
    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績效考核時段,績效考核制度從2008年開始實施以來,至今已有十多個年頭,可教師隊伍到底該按什麼標準來考核、發放呢?一、按「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標準進行考核發放。可誰「多勞」了,誰「少勞」了呢?
  • 將獎勵性補貼按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辦法發放給義務教育教師個人?
    伴隨著督查組的督查以及年底前完成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目標總任務的逐漸臨近,江西省某市最近發布文件,明確2020年政府獎勵性補貼的總量和發放計劃。按照該文件的時間規定,各地已完成根據2019年義務教育教師與同級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差額的政府獎勵性補貼總量的編制並獲得了本級領導小組審批,在11月中旬各級財政部門要將政府獎勵性補貼總量的資金籌集到位並及時撥付到各義務教育學校。該市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在2020年11月底前參照本校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將政府獎勵性補貼發放到教師個人。
  • 我構想的教師績效工資發放方案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主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傳授知識,確實不能簡單地用工作量來衡量。但是實際工作中又存在老師之間工作量的差別,而且有的差別不小。這樣工作量的差異也不能不體現在工資上。國家提出績效工資應該是這樣考量的。但考慮到教育的特殊性,在績效工資上不應該偏重成績,而應該偏重於教師的工作量,這樣應該就能避免老師們對成績的惡性競爭,同時又能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讓多付出的老師獲得應得的報酬。但是在績效工資的實際發放中,各學校基本還是平均發放,相差很少,原因何在?阻力太大。誰的阻力?既得利益者。
  • 熱議: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怎樣發放才算公平?
    績效工資是教師工資組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工資包含70%的基本工資和30%的績效工資,由於績效工資是拿老師的工資再分配,是從個人工資中扣除的,相當於在老師工資上「割肉」。雖然績效工資設置的目的是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但卻造成了廣大教師群體的不滿。
  • 高校績效工資內部如何分配?教育部推介山東經驗!
    2019年6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的《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中明確:「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
  • 關乎職校績效工資分配!教育部力薦山東分配方法
    、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的《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教師〔2019〕6號)明確:「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
  • 關乎職校績效工資分配!教育部肯定了這個省的分配辦法
    》的通知,指出山東省將高等職業院校績效工資總額核定係數最高提高到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基準線的5倍,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有力推動了職業教育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地。《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教師〔2019〕6號)明確:「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
  • 終於還是在年底前看到有地方將績效工資全額發放給教師個人,羨慕
    2020年快要結束了,每到年底總是能時常看到與工資發放相關的好消息。今天看到有位老師(也不知是哪裡的)發布了一則消息(如上圖),說今年績效工資全額發給個人了,昨天到帳了,終於不必被別人剝削了,也終於知道每年被剝削了那麼多,話語中充滿著滿足感和喜悅感,著實讓人好生羨慕。
  • 教師績效工資引爭議,激勵機制難以發揮,教育部:2019年將改革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中關於教師各方面待遇的爭議不斷,教師工資水平普遍較低,教師職稱競聘不透明、公平性差,教師非教學任務較重,教師績效工資分配不公等,這些負面現象嚴重影響了普通教師參與教學工作積極性,不利於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質量與穩定性維持。
  • 教育部:高校績效工資分配要向教師、教學傾斜
    來源:教育部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教育部辦公廳轉發山東省<關於完善高等學校績效工資內部分配辦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山東省將高等職業院校績效工資總額核定係數最高提高到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基準線的
  • 高校績效工資怎麼發?教育部:參考山東5倍基準線方案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教師〔2019〕6號)明確:「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
  • 宜春袁州區農村教師績效工資遲遲未發放
    埠背河邊原有太陽能路燈因安裝年限較久,部分路燈無法照明,沙地鎮將安排人員進行維修。我區將督促沙地鎮進一步加強對路燈的維修和管理,及時解決群眾對照明的合理訴求。袁州區農村教師績效工資何時發放?袁州區「五型」辦:8月15日前會發放到位網友:宜春市袁州區農村教師的2019年度績效考核獎金及2019~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30%績效工資何時到帳?這兩筆工資本該在6月底到帳的,可至今已是八月中旬了,還沒到帳。
  • 教師績效工資,是塊「燙手的山芋」,如何發放,考驗著領導智慧
    【平湖一柱 第1298期】 【核心提示】績效工資發放,說起來容易,落實起來難,「吃大鍋飯」,不能激發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按工作量」發放,會導致出工不出力;「按成績」發放,會重蹈應試教育的舊轍…… 績效工資,顧名思義就是看成績和效果。
  • 關於發放2018年績效工資通知
    每個崗位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基本標準×相應崗位基礎性績效工資係數(崗位係數具體見山科大人字〔2019〕3號附件1)(二)獎勵性績效工資1、2018年度超基本工作量業績津貼核撥標準(1)教學單位專任教師每個超基本教學工作量按60元(=14400元÷240)計算,實驗教學人員每個超基本實驗工作量按51.4元(=14400元
  • 湖南省瀘溪縣關於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及農村教師崗位津貼發放實施...
    湖南省瀘溪縣關於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及農村教師崗位津貼發放實施辦法 瀘教發〔2011〕12號     目前,教師的績效工資已100%執行到位,農村教師崗位津貼一類地區為1200元/月/人,二類地區為400
  • 教師工資將發生變化,除績效工資,將額外獎勵優秀教師
    教師工齡計算辦法1、教師或中小學專職少先隊輔導員等直接從事德、智、體、美教育的工作年限,計算為教齡。2、由各級各類學校調入上述學校的教師,原專職從事教師工作的年限可與調入後的工作年限合併計算為教齡。3、民辦教師或長期頂編代課教師轉為上述學校公辦教師後的教齡計算,應按其工齡計算的有關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