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寫篇文章,樂在其中!

2020-08-27 惠風和暢心理

打開簡書,點開消息欄的其他提醒,提示我截止到昨天,參加日更175天了。尤記得今年2月24日,開始日更第一天的那種糾結,「我到底要不要參加日更挑戰呢?我能夠每天有東西可寫嗎?我能行嗎?……」

每天寫一篇文章的緣起,是2019年12月15日參加新陽光成長訓練營開始萌芽的。訓練營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每天一篇心理隨想。

在這之前,我也有個寫點東西都念頭,不過從未實施,就是想想而已。

從學生時代開始使用的,那本淡紫色封面的日記本,由初中到高中,又帶到大學,然後繼續跟隨我畢業參加工作到現在,才用了大約一小半。工作後更是少有的動筆,翻開看看有限的幾次書寫,也是寥寥幾句話。譬如年初,表表決心,「今年要……」,年底「一年又過去了,……」畢業之初,還醞釀著把工作中的那些個記下來寫成小說,工作快二十年了,真的是想想而已。

棄我去者, 昨日之日是不可追了,時間它過去就是過去了。

訓練營的三十天經歷,對我來說彌足珍貴。剛開始,對於每天一篇文章的完成,我同樣是心存疑慮,能寫出東西來嗎?

真正開始動筆(電腦)寫以後,我驚奇地發現把腦子裡的想法變成一行行、一段段、一篇篇的文字,是一個神奇的過程。通過「寫文章」這個轉化讓我的思考深度增加了,思考廣度拓展了,精神生命似乎開始甦醒,這個發現給我帶來的歡喜,不亞於發現一個新大陸。

於是寫著寫著,發現「我是正確的,別人是有問題的」,這個想法是多麼的荒繆;寫著寫著,和孩子的關係緩和了;寫著寫著,發現老公是真得對我好;寫著寫著,內心裡真正與父母和解了;寫著寫著,發現自己書讀得太少了,……寫著寫著,就喜歡上了每天寫。

8月9日,研修班第三次課前,程老師分享寫作的體驗,談到了寫作的儀式感、「萬物皆可盤」等,我一下子產生了共鳴之感。萬物唯心造,這個世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每天的寫,也就是把自己心裡的那些想法捋一捋,順一順,與自己的心對話。

學習心理,修行,在我看來,在很大程度上是解決這些由認知所造成的內心衝突,擴大自我意識,好好地感知當下,活在當下。

看看自己心裡的那些「應該與不應該」的念頭,心理學術語就是心理衝突,它們與頭腦中的那個應該思維密不可分。不過我以為這個應該思維,在一定意義上,自有它存在的重要的價值。

譬如在你沒有體驗到晨跑和學習的快樂的時候,應該思維是讓你堅持下去的推動力。而一旦你從學習或者運動中體會到那種內心豐盈的快樂,並樂在其中,那麼關於這件事情的這個應該思維自然就不存在了。

自律與刻板也是如此。開始,是在應該思維的強迫下去做這些事情而自律,也就是被動自律,那麼這種強迫性的自律就有刻板的味道。後來,是因為做這些事情讓內心充滿歡喜,主動去做,自律讓人樂在其中,刻板自然是沒有了的。

你看,通過文字寫下來,就會發現整天批判的這些個「應該思維」、「刻板」,也不是那麼令人討厭了,它們其實挺想幫助你成長的,它們也有好的一面!

每天寫篇文章,樂在其中!

相關焦點

  • 平平淡淡寫文章,輕輕鬆鬆練習書法,不為名利樂在其中
    雖說,我寫了幾十年的文章,練習幾十年的書法,沒有成名更沒有成家,但我心懷坦然,卻樂在其中,是寫作和練習書法給了我人生的快樂,也給了我人生的自信和自強,此生能與寫作和練習書法結緣,是我人生的一大福分。在1987年全國青年「文明懷」硬筆書法比賽中,我的硬筆書法還獲得了優秀獎,這給了我寫好字的信心,我要一邊寫稿,一邊練習書法,從此,我的人生離不開了這兩件事,一手寫文章;一手練書法,一直堅持到如今。轉業回到地方後,上班時工作很忙,回到家中家務事很多,但不管有多忙,每天我都要抽時間寫文章,練半個小時的書法,只有這樣心中才過得坦然,才過得快樂。
  • 每天寫一篇文章 武漢大三「論文哥」兩月發稿34篇
    原標題:大三「論文哥」兩月發稿34篇   兩個月內在《求是》等中央和地方政治經濟類網站上發表理論文章34篇,《求是網》7篇、《共識網》4篇、《烏有之鄉網刊》23篇,單9月就有2篇文章登上求是網頭條,這些文章出自一個90後大三學生之手,讓不少同學佩服。
  • 每天突破寫15篇原創文章,看我怎樣計劃的,拼一拼就能做到
    自從通過黃V認證後,我對寫作的力量和激情那是一個滿滿的,生怕自己浪費時間,少寫一篇微頭條了;我記得我一天最多的一次寫微頭條是六篇,也沒有覺得累,而是感到很有成就感,可是就在我昨天看了頭條一個大V寫的一篇文章裡提到她每天寫15篇微頭條的時候,我瞬間有點無地自容了;她說她從早晨七點鐘開始寫
  • 如何快速寫文章?你也可以一天寫10篇
    2020年2月7號開始,我的決定是爭取每天更新10篇文章,直到疫情解除。昨天就做到了,於是今天分享這篇文章:說在前面的話:一定要有一個語音能迅速轉成文字的軟體。我用的是訊飛軟體,非常好用。關於寫文章還要解決哪些問題和寫作步驟,總結如下:1,解決素材哪裡來的問題?要緊緊圍繞自己的主題和主攻方向,因為在百家號裡邊很提倡術業有專攻。
  • 每天堅持下班後寫文章,我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用寫作來強迫自己去學習和閱讀,當時我也是心血來潮去寫文章,沒有想到一直堅持到現在,自己在寫文章都快兩個月了, 一 每天堅持寫文章,會給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呢 首先在網絡上寫文章,是可以賺錢的,至於寫文章賺錢賺多少,這個和帳號定位,和盈利有關係,還是就是寫文章水平,創作能力如何 二 網絡寫作,
  • 《悟學.第74篇》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
    《悟學.第74篇》論語. 述而第七.新解讀(八)悟學.十八子 20200224 亥-子716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曲肱而枕,樂亦在其中《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 在寫作中重生全職媽媽,3個月來,每天工作12小時,共寫127篇文章
    偶爾看到文章也會問自己,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問這句話時,我第一時間想到了大學時候的一個翻譯學老師,他認為我在翻譯和文學方面會取得很好的成就,碰到我就問,你在翻譯方面,或者文學方面取得了什麼成就了嗎?我很羞愧。大學時雖然是學校裡的文學社社長,但是畢業近20年了,我在以上這兩個方面都一無所成。
  • 想寫拆書稿,先看完這篇文章
    最近,每天都有人加我微信,說要寫拆書稿,一開始,我也是莫名其妙,為什麼突然這麼多人加我,而且還說要寫拆書稿呢?後來,經過我詢問幾位加我的好友,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從快手過來的。在快手上,不知道是哪位,發了一個靠兼職賺錢的視頻,說寫作拆書稿可以賺錢,所以很多人就莫名其妙找到我這裡來了。
  • 周振興:寫了300多篇文章後,總結出4個價值萬千的經驗
    其中某位大牛,寫了快5年的文章,公號的閱讀量在300左右,而我自己的公號寫了差不多一年時間,閱讀量在60-70左右,哈哈,我感覺已經很可以了。那麼,是不是我寫的文章不夠好呢?所以才那麼少的人看呢?本身也是沒寫過,要寫成篇文章,我寧願去幹別的,不過還好,我通過各種事件管理的策略以及個人成長中的技巧,幫我順利的度過了磨人期,現在寫一篇文章,已經沒有那麼難了。
  • 寫了100篇文章,宅在家30天,別人幫我賣了1萬元
    雖然財務自由看起來遙不可及,但躺著賺錢還是可以實現的,曾經寫下100篇文章,宅在家30天,別人幫我賣了1萬元,我真的感受到了躺著賺錢的快樂。,很多粉絲表示看完我的專欄後,瞬間打開了自己的腦洞,轉變了公司的營銷策略,最終也獲得了業績的增長,也正是這些粉絲的良好回饋讓我堅持更新完100篇文章,總共近20萬字,其中花費了精力不可言喻。
  • 一入肉坑深似海,樂在其中不自拔!
    由於平常挺忙,工作加帶娃,俗話說得好:夢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不努力搬磚拿什麼來填充我的後宮(多肉們),文字是我抽空寫的,照片看看哪天有空再拍,由於對我肉肉寶寶們的無限喜愛,閉著眼睛也可以如數家珍(姨母笑)。第三組出場的是我們的多頭系列,經常會感嘆,世間怎會有如此美好的萌物,每天能望上一眼就是一種幸福。
  • 想寫作卻不知道寫什麼?這篇文章能幫你
    這是堅持寫作的第五篇,昨天還在想,不知道寫什麼好了。我的那點墨水,在前四篇好像都寫完了。我該寫點什麼?我想這應該是剛剛開始寫作的人都會面對的問題。不知道寫什麼。遇到問題總要想辦法解決,於是我就開始分析,我該怎麼辦?首先我看了其他一起寫作的朋友寫的文章。
  • 影視剪輯難不難,寫篇文章告訴你。其中付出與收穫,做了才知道
    影視剪輯做了3個多月,最近感覺很鬱悶,每天2-3小時,花費了五六天,做出的視頻沒有播放量,心裡很難受。所以寫篇文章,表達一下自己做影視剪輯的一些感受。做自媒體是因為自己看抖音,看見別人發視頻說,剪輯視頻能賺錢。
  • 一個教師為什麼要寫文章?寫什麼內容?怎麼寫?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了無數著作:《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 給教師的建議 》、《 巴甫雷什中學 》、《關於人的思考》、《讓少年一代健康成長 》、《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 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 論勞動教育 》、《 愛情的教育》、《家長教育學 》……他還寫了一千多篇童話、教育隨筆等等。
  • 真實寫作過程:這三篇文章是怎麼寫出來的?
    ,沒想到感興趣的讀者還挺多(說明寫作確實是網絡時代的硬通貨),很多人建議我把其中一個觀點展開來說一說,就是「思考是網狀思維,寫作要把網狀思維變成線性敘事」。 這個轉變很難,因為它對文章的結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學會這8種實用寫作技巧,普通人也可以30天寫15篇原創文章
    這是超滿的第329篇原創文章 疫情期間,我30天內寫了以下15篇文章: 2、《籃球巨星科比走了,留給世人這3條價值連城的成長法則》 5、《
  • 初學者,怎麼寫公文?這篇文章告訴你捷徑
    第一步,搜集資料,「看兩篇寫一篇」。 領命之後,寫作之前,可以先找兩篇文章。 第一篇,要找以往領導同志在類似教育實踐活動中的總結講話。因為每種類型的講話,都有著相對固定的套路和邏輯,這篇文章,解決的是「形似」的問題,就是文章結構、語言風格要像。
  • 大魚號發布幾篇文章或視頻,可以賺更多的錢!
    自從大魚號開始施行每天發布10篇文章後,許多學弟學妹都不知道自己應該每天發布多少篇文章為好,今天,領域學長就為大家詳細講述一下大魚號每天究竟應該發布幾篇文章。 原因一:意圖佔領內容創作者的精力 現在的自媒體平臺比較多,大魚號,企鵝號,百家號,頭條號,網易號,一點號,其中多數都為每天最多能夠發布5
  • 一名小說作者對寫文章的觀點(淺談如何寫文章)
    對於我個人而言,寫一篇文章並不難,我也不是什麼文科生,而是一名實實在在的理工男,學的是軟體開發,但是我個人比較喜歡說話和分享,腦海裡也有很多東西想要寫出來,所以我便開始了我的百家號之旅。百家號並不是我的第一個寫作平臺,我之前在微信上也發表過幾篇和大數據相關的文章,然而反響平平,也沒堅持下去,後來也就罷休了。當然,我寫文章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寫的,而是自己有著寫小說的底子。
  • 高考作文寫演講稿懵了?這篇文章教你怎麼寫
    千年的科舉考試,百年的作文命題,都是做文章,但從來沒有提出寫演講稿的文體要求。在潛意識中,我們都以為寫文章和演講是一回事。然而,語文課程標準是閱讀、作文和口語(應該是「口頭」,因為口頭交際不限於口語,有時也用得上成語、格言、詩詞等)交際,三位一體,屬於口頭交際範疇的演講和作文是各自獨立的組成部分。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將作文和演講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