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飛到哪裡了?2公斤樣品算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

2020-12-09 騰訊網

嫦娥5號探測器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在距月面約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制動,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減速後的嫦娥5號已經被月球引力成功捕獲,因此目前仍然沒有分離的嫦娥5號已經成為月球的衛星。嫦娥5號的軌道十分精準,這進行了2次輕微的軌道修正就進入月球環繞軌道,表現出了極高的精確度。嫦娥5號的發射剛剛過去幾天,就已經到達了月球,根本原因是發射她的胖五推力強大,起飛後就不斷加速,達到10.5公裡每秒以上的地月轉移速度,遠地點已經在36萬公裡以上,直接越過了地月引力的平衡點。而南亞某國過去發射的2次月球探測器,包括去年栽倒在月球表面的月船2號,因為發射火箭本身的推力不足,只能先在地球附近不斷繞圈,在近地點不斷點燃發動機,

經過漫長的周期,靠地球的引力彈弓才最終「蹭」進月球引力區。嫦娥5號完成全部規定任務,取樣返回一共不過23天,而月船2號一個單純的落月就需要40多天,兩者的能力差距一目了然。胖五的芯級是高能氫氧機,嫦娥5號本身是4器一體結構。未來分離後區分軌道繞行體,下降段和採樣上升段。最終再次對接,交接封裝好的樣品,然後加速返回。全部的動作程序和過程,幾乎和當年的阿波羅飛船如出一轍。只不過嫦娥5號的整體大小只有當年阿波羅40噸級組合體的五分之一,因此可算是迷你無人版阿波羅飛船。除了月球取樣返回,自然還有為未來的載人登月和安全返回驗證全部技術的目的。嫦娥5號整體現在距離月面還在400公裡以上。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

實施月球正面軟著陸前,嫦娥5號還會再次反推減速,降低繞月的軌道高度和調整傾角。未來的大致時間節點是:發射後112小時,嫦娥5號抵達月球軌道開始環繞。11月27日,月球風暴洋呂姆克山地區開始出現日照並且進入持續14天的月晝。12月1日到2日,嫦娥5號落月器擇機降落在呂姆克山附近的預定著陸區;大約12月5日左右,完成月面取樣,上升器攜帶樣品起飛並且和軌道環繞器交會對接。然後再環繞月球觀察大約1周,大約到12月12日,開始加速逃逸出月球引力區。10月17日到達地球附近,並在地球軌道5000公裡高度進行「打水漂」式減速再入,預計12月17日降落在四子王旗的預定主著陸場。期間月球取樣時間將持續48小時。包括鑽取月面深度達到2米的樣本。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要說,其實取樣器有最多取樣5公斤的能力。

不過本次大致取樣2公斤左右。2公斤或者兩千克都是質量單位,樣品返回地球後過磅是2公斤。而美國人取回來的382公斤和蘇聯的310克都是在地球上過磅的數值,在月球表面肯定要「輕」不少。取樣後的上升器將把自己一次性打到近地點15公裡,遠地點180公裡的軌道上和環繞體對接,對接窗口期為3.5個小時,這才是真正的高難度。嫦娥5號一定能順利完成全部任務,安全返回。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將帶回2公斤「月球寶貝」,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計算?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到達月球,正在採樣過程,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人和世界很多人的心。大家都知道,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採集帶回月壤和月巖2公斤,那麼這2公斤是地球重量還是月球重量呢?不少人有這種疑惑。因為地球上2公斤的重量,在月球上只有0.33公斤。這是怎麼回事呢?
  • 嫦娥五號開採2公斤土壤 網友爭議:是按地球還是月球重量來算
    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使命,即將帶著2千克月球土壤歸來,這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從月球上採集樣本。對科學家來說,嫦娥五號帶來的月球土壤意義重大,不過對普通人來說,關注點好像走偏了,日前有NGA網友發帖討論了一個問題,引發了網絡熱議。這名網友表示,嫦娥要帶兩公斤土回來?按月球計算還是地球計算啊?
  • 嫦娥要帶兩公斤土回來 是按月球重量計算還是地球的呢
    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使命,即將帶著2千克月球土壤歸來,這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從月球上採集樣本。對科學家來說... 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使命,即將帶著2千克月球土壤歸來,這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從月球上採集樣本。
  • 五星紅旗閃耀月球背後:選材超1年,重量1公斤!
    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五星紅旗展開。  這是繼2013年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完美互拍實現中國國旗首次亮相月球,和2018年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國旗帶向月球背面後,我國國旗又一次在月球表面的成功展示。
  • 嫦娥5號帶回的月球樣本和美國阿波羅號帶回的樣品有什麼不同?
    中國嫦娥5號探測器正在返回地球途中,攜帶著大約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這將是自1976年以來人類首次獲得的月球新鮮樣本。據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如果一切順利,該樣本預計將於12月中旬在內蒙古草原著陸。嫦娥5號的著陸點是蒙斯拉姆克,一個70公裡寬的火山丘,位於被稱為Procellarum(拉丁語為「風暴之海」)的月球近側——地球上肉眼可以看到的廣闊黑暗的熔巖平原。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這次任務相對於我們已經實施的繞月探測、落月探測來說,是一次新的、更大的技術跨越。」
  • 月球上的的2公斤和地球上的2公斤真的完全相等嗎?
    都說嫦娥5號要在月球上鑽孔加鏟土總量是2公斤,不過好像已經取了至少4個位置的樣品,看直播給人感覺總量並不小。於是再次產生了前幾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提到的那個疑問,就是所謂的取樣2公斤,到底是月面上的2公斤還是回到地球的2公斤。
  • 嫦娥5號帶回2公斤土特產,美國登月挖土上百公斤,到底是真是假
    北京時間十二月六號下午五點四十二分,嫦娥五號的上升器成功交匯,並與軌道器和返回組件對接完成。樣本在下午6.12被安全放置到返回模塊之中。這次對接的成功表示中國在外星球採集,密封,外星起飛之後,嫦娥五號在中國的航天月球軌道交匯和對接中取得的又一個第一次。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 賀軍:因為整個的著陸器要比以前的玉兔要重,所以它整個控制的難度還是要大一點,而且控制的精度也更高。全新落月點 「土特產」來自未知地嫦娥五號著陸點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月球是怎麼形成的?科學家:從地球「噴出」的?靜等嫦娥5號歸來
    古人沒辦法知道月上宮闕是何年,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我國的嫦娥5號從月球成功「挖土」返回中,雖然說此次只計劃帶回2公斤樣本,但這已經足夠我們研究月球的很多歷史和秘密了,我們會離月球年代與形成真相卻越來越接近。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結束休眠,嫦娥四號如何探索月球背面?
    我們的「嫦娥二號」完成了任務以後,飛到了太陽和地球的拉格朗日2點,離我們地球150萬公裡,目的是監視太陽爆發,它待在那兒235天,安靜、認真的探測到了太陽活動與太陽爆發的大量科學數據。這次我們就要到月球的背面,有一個著陸器和月球車著陸在月球的背面,還有一條飛船叫中繼星,我們要飛到地球--月球的拉格朗日2點,是在月球背面的後面,離月球大約是6.5萬公裡,就是圖上最旁邊的L2這個點。我們的中繼星將要飛到那兒去,因為那裡面對的是月球的背面,同時也要看到地球。
  • 嫦娥5號的成功,讓我更加堅信美國登上了月球,謠言應止於此
    距離嫦娥5號發射升空已經過去了近10天左右,嫦娥五號也不負眾望,奔襲數十萬公裡,成功進入了環繞月球軌道,在近月點軌道器、返回器模塊(繞軌組合)與著陸器、上升器(下降組合)模塊成功分離;並且下降組合成功在月球表面實現了軟著陸,這是我國探測器第三次成功在月球上平穩降落,前兩次是月球正面的嫦娥3號,以及月球背面的嫦娥4號。
  • 嫦娥5號帶回的月壤樣品,少掉的269克,到哪去了?
    在嫦娥5號還在前往月球的路上時,當時的科研工作者就像外部釋放消息,這次我們的額嫦娥5號前往月球,是要拿回來2000克的月壤樣品,但是結果大家都知道,只帶回來了1731克,比預估的重量少了269克難道是嫦娥5號在挖土的時候,突然讓食堂阿姨的附體
  • 嫦娥五號成功降落地球!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登上月球?
    從發射到登月,從採集月壤到飛離月球,從樣品交接到最後返回器降落地球,嫦娥五號的每一步走得都是驚心動魄。現在,大家懸了23天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嫦娥五號的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的四子王旗預定著落區降落!嫦娥五號任務已經宣告圓滿成功,整個過程非常完美。寶貴的月壤終於被帶回地球,這是人類近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
  • 嫦娥五號開採2公斤土壤 網友爭議:是按什麼來算
    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使命,即將帶著2千克月球土壤歸來,這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從月球上採集樣本。 對科學家來說,嫦娥五號帶來的月球土壤意義重大,不過對普通人來說,關注點好像走偏了,日前有NGA網友發帖討論了一個問題,引發了網絡熱議。
  •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為何世界各國爭著獻殷勤?印度和日本反應最酸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嫦娥5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5號將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面的呂姆克山附近著陸採取約2千克的月球土壤樣品返回地球也希望中國能夠分享此次月球數據,贈送部分月球土壤樣品另一方面日本也不滿意嫦娥5號的發射時間因為這和日本的隼鳥2號回收艙12月6日在澳洲返回地球這本身也是人類航天史上值得銘記的日子是日本航天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 登月6次帶回幾百公斤月壤,當年送給中國1克,我們應回贈多少呢?
    自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挖取兩公斤樣品並安全返回至返回器中後,引發了全世界包括大洋彼岸的廣泛關注,在月壤樣本沒有返回地球之前,有很多國家就已經紛紛表示想要獲得採集的數據,其中就包括NASA。
  • 嫦娥5號帶土特產回家,美俄歐都想分享土特產,日本印度則酸溜溜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中國成功發射了嫦娥5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並返回之旅,嫦娥5號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面的呂姆克山附近著路,採取2千克的月球土壤樣品返回地球,供國內的科學研究所研究月球數據,嫦娥5號是繼美國的阿波羅11號和蘇聯的月球16號的第3次月球採樣活動。
  • 嫦娥五號中的「高科技」:鑽頭可鑽8級硬度巖石 46公斤承力球冠能...
    軌道器系統:46公斤承力球冠能承載3噸重貯箱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的軌道器作為貫穿任務全過程的核心產品,是名副其實的「太空郵差」——它將在相距38萬公裡的地球和月球之間,構建起一條太空「物流」的特殊通道。嫦娥五號將在38萬公裡外實施世界首次月球軌道自動無人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
  • 嫦娥5號從月球取土返回,月球土到地球後會不會有很大的輻射?
    嫦娥5號探測器的上升器,已經於2020年12月3日晚間,攜帶著2公斤的月球土樣品從月面起飛,隨後與停留在月球上空環月軌道上的軌道器進行對接,然後將月壤樣品轉移到返回器中,等待時機踏上返回地球的徵程。由於宇宙間的所有物體,包括我們地球上的一切物體,其溫度都高於絕對溫度,理論上都會向外界以電磁波或者粒子的形式傳輸能量,所以,只要是物體,都會存在輻射,這是對輻射的廣義理解,不單單是放射性物質存在輻射,手機、太陽光、茶杯都存在輻射,當然月球上的土壤也不例外。我們根據輻射場源的差異,可以將輻射劃分為幾種常見的類型,比如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