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案源少、抗訴率低、調查核實權缺乏保障機制、人民法院受理審查檢察建議程序法律未予明確等問題困擾著檢察機關民行人,雖然民行工作上的被動局面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也有不少是民事檢察幹警不敢監督、不善監督、不會監督等問題出自我們自身的原因。面對諸多困難,蘭州新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幹警們沒有為逃避現實找理由,確立了以六項思路為抓手,奮發有為,使民行幹警在執法理念上實現「六個轉變」,即從以「監督者」自居向「執法為民」轉變;從「重刑輕民」向「刑事與民事行政並重」轉變;從「重數量輕質量」向「數量與質量並重」轉變;從「等案上門」向「主動出擊「轉變;從「重抗訴輕息訴」向「抗訴與息訴並重」轉變,從「隨意執法」向「規範執法」轉變。
一是領導重視,是提升民行檢察工作的關鍵所在。民行部門長期以來在基層院是比較冷門的科室,但在謀劃工作時,我院黨組把維護「民企權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檢察幹警對標對表黨中央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始終堅持各科室要協調平衡發展的定位,統籌兼顧,成立以分管民事行政檢察的檢察長為組長的檢察官辦案組,對民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需要解塊的問題,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提高民行隊伍的綜合素質:(1)配足配強科室人員,抽調年輕幹警充實民行檢察隊伍,在人員缺編嚴重的情況下,保證民行檢察辦案力量。(2)提倡績效管理,為幹警建立了《實績檔案》,將幹警的業績同年終考核相掛鈎,強化激勵機制,大大激發了幹警的工作、學習熱情。由於認識到位,措施有力,我院民行部門形成學習自強、爭做精英的良好氛圍,幹警的綜合素質和辦案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最終使全院工作在2019年全市基層院量化考核中名列第二,2020年上半年的案件數量和質量均比往年大幅上升,發展態勢良好。
二是轉變理念,是做好民行檢察工作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如何扭轉民行檢察工作的被動局面,我們一定要轉變工作理念,理念一變天地寬,工作理念至關重要。我院主動把民行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分析了民行工作面臨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把「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支持、同檢查、同總結。檢察長、分管檢察長經常深入民行部門了解工作開展情況,主動研究加大民行工作力度的措施,大興學習之風,注重經驗總結。我們本著「缺什麼學什麼,幹什麼練什麼」的原則,基本法律認真學,常用法律反覆學,新頒法律抓緊學,每周五下午抽出一定時間集中學習,真正做到「學有所得,練有所獲」,樹立了在監督中實現雙贏多贏共贏、「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藉助外力、用好『外腦』」、「精準監督」等理念;同時實行「一案一總結」,結合抗訴書、檢察建議書說理性改革,在案件審結後三日內召開案件分析點評會,逐漸形成會辦案善總結的好風氣,改變了過去只知辦案不善總結的現象。
三是加強與法院溝通協調,夯實民行檢察工作基礎。結合蘭州新區實際,我們為兩院關係定下的基調是加強溝通和協調,工作方式由文來文往向文來文往與人來人往相結合,多人來人往、少文來文往轉變,我們以實際行動,漸漸使法官感同身受地體會到,兩院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民行檢察監督不是為找法院麻煩而設的,而是連接申訴人和法院的渠道,是聯繫群眾、維護公正的民心工程。以昶澤公司申訴案為例,我們對監督案件尚未完成的,明確責任、跟蹤推進,積極建立民事執行檢察監督聯席會議制度,健全信息資源共享、案件通報等制度,變法院被動牴觸為主動協作,讓我們找準了民行檢察監督與法院審判監督的結合點,在本院的監督下,法院執行款執行到位14萬餘元,昶澤公司表示辦案人員真正把民營企業的合理訴求放在了心上,把解決問題放在了首位。該案的成功辦理,進一步增強了民營企業家及社會各界對檢察機關和專項行動的了解和支持。
四是注重辦案實效,積極開展檢察和解工作。我們感到要想搞好這項工作,必須以「盡我所能、傾我全力」的工作態度,首先是必須認真審查案件,吃透案情,並熟悉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才能使和解工作做到合法、公正,才能依法說服教育當事人使雙方心悅誠服;第二是深入實地,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案件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因勢利導,講究工作方法;第三是不厭其煩的做細緻耐心的法律宣傳教育和思想工作,這樣才能化解矛盾,化幹戈為玉帛,使和解工作收到較好的社會效果,有效解決了一批長期困擾民企發展的問題,如成功化解蘭州新區鴻圖混凝土有限公司490餘萬元民企糾紛,鴻圖公司向本院贈送了寫有「依法監督為公,熱情服務為民」「執法先鋒,監督利劍」的兩面錦旗,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發展的債務問題,解決息訪息訴效果顯著,民營企業受益、民營企業家滿意,非公經濟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五是規範執法,是推動民行檢察工作的重要保障。案件質量是民行檢察工作的生命線。我院在加大民行辦案力度,保持辦案規模的同時,始終把質量意識貫穿到辦案全過程,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我們注重從辦案工作中總結提煉經驗,以規範執法行為,實行審查程序「三公開」:一是受案公開,結合檢務督查檢務公開制度,公布受案情況,提高案件透明性;二是立案公開,對受理的案件均在七日內向申請人做程序性回復,在3個月內將該案承辦進度或結果向我們答覆,告知雙方,並將申訴書副本送達被申訴人,讓其有的放矢提出反駁意見;三是審查結論公開,推行聽證制度,為決定抗訴案件提供依據,規範了民行檢察各項制度。與此同時,實行審查內容「三對照」:一是對原審定案依據與申訴雙方提供的依據及其他證據相對照;二是對原審認定事實與證據證實相對照;三是對申訴理由與被申訴人答辯意見相對照。從而確保了辦案質量,維護法律嚴肅性。
六是強化監督,是拓展民行檢察工作的有效渠道。近年來,我們暢通了多方位、多層次的立體監督渠道,把涉及裁判不公的、媒體關心、群眾關注的、審判人員違法影響裁判公正的案件作為辦案重點,力求激活檢察建議,前移監督關口。對法院判決裁定適用法律不當,但實體結果無誤或不損害國家集體利益的裁判,或尚未造成損害後果的錯誤執行,我們依法提出檢察建議,收到較好效果。如針對法院存在重實體輕程序問題,我院綜合分析近年來申訴案件的特點,以馬明香委託合同糾紛一案為契機向法院發出類案性檢察建議書1份,建議該院糾偏重實體輕程序影響司法公正的傾向,法院採信後及時向業務庭室傳達,並舉辦多期的業務培訓班,防止類似問題重複出現,取得較好的實效。
新的階段,新的使命,挑戰雖艱,希望尤盛。內設機構改革以來,蘭州新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民事行政檢察開局勢頭良好,但今後的工作仍需風雨兼程,我們也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