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我家日子越來越好丨百裡杜鵑管理區金坡鄉林豐村...

2020-12-25 天眼新聞

看著家中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想唱一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裡的詞最能表達我的心情。也許我的歌聲沙啞,也許會受到其他人的笑話,但我是發自內心地想把這首歌獻給黨,獻給幫助過我家的幹部們。  我是百裡杜鵑管理區金坡鄉林豐村村民。2014年初,我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村幹部經常走訪,了解家庭成員信息、孩子的教育情況和主要經濟來源等情況。剛開始,我很不耐煩,可是他們依然每月都來我家講政策、聊發展,而我對他們不信任,也愛答不理的。

李永情在老房子裡

2017年夏天,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來到家裡,他們要幫助我家改善住房條件。我攤開家底告訴他們,「我家條件很惱火,一家人住在這又小又爛的土牆房,家中四個孩子,一個是殘疾,其他三個陸續考上大學,負擔很重。這些年我給人家挑砂漿混凝土,賺苦力錢來維持整個家庭。」兩個幹部認真地聽著,表示立即和村裡商討,一定會落實好給我家申請危改的指標。  2017年春節,在村幹部和村支兩委的幫扶下,我們一家6口住進了約200平方米的房子,大大的新房配上紅紅的春聯,更添喜慶。當鞭炮聲響起時,我眼眶裡的淚水忍不住譁啦啦地流下來。

李永情在新家裡

住房問題政府幫解決、孩子上學有教育局資助、合作醫療政府幫代繳、產業發展資金技術有保障,近年來,在黨的政策支撐下,我的日子好似做夢一般越來越好。  如今,我家靠「特惠貸」發展的養殖業每年收入2萬餘元,孩子們也上了班有了收入,日子越來越好了。張維霞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傳娟 整理

編輯 何濤

見習編輯 周睿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醫」靠|百裡杜鵑管理區金坡鄉煤洞場...
    我叫李莉,是百裡杜鵑管理區金坡鄉煤洞場社區的一名村醫,2016年,我多了一個「職稱」——貧困戶的家庭籤約醫生。在開展診所的日常工作之外,上門為貧困戶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和量血壓、測體溫、測血糖、心肺聽診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也成為了我工作的一部分。
  • 「我的脫貧故事」我靠勤勞的雙手「魔」出了幸福日子丨百裡杜鵑...
    我叫楊文軍,是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普底鄉慶豐村村民。今年,我種植的10餘畝魔芋喜獲豐收,純利潤收入達到了5萬餘元。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黔西縣林泉鎮務工,看到當地魔芋收購市場好、效益高,於是有了種植魔芋的想法。當時的我完全沒有種植魔芋的經驗,又缺少技術和啟動資金,搞魔芋種植業對我來說是無疑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挑戰,萬一失敗了……我不敢繼續往下想。
  • 「我的脫貧故事」我靠養豬「拱」出了三個孩子的求學路丨百裡杜鵑...
    我叫高勇,是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沙廠鄉興隆村五星組的村民,家裡有5口人,撫育有一子二女,現在有一個佔地1000餘平方的規模化養殖場。我靠這個養殖場的豬「拱」出孩子們的上學路。2014年,三個小孩同時上高中,家庭負擔有點重,我母親又患上了腦梗塞,一直臥床不起。經過村裡開群眾會我家就成了貧困戶。
  • 「我的脫貧故事」自主創業 讓日子越來越好|餘慶縣龍溪鎮木葉頂村...
    我叫楊勝蘭,今年51歲,是龍溪鎮木葉頂村村民。2006年之前在家裡面種烤菸,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日子也勉強過得去。由於丈夫的病需要人照顧,我只能在鎮上的工業園區內打些零工,維持著家庭的日常開銷。但隨著丈夫病情的加重,家裡面的積蓄不僅花光了,欠的錢還越來越多,我毅然放棄了在工廠打零工,轉而在鎮上租了一個小門面,擺起了燒烤攤,這樣既能在白天照顧好丈夫飲食起居,也能在晚上經營燒烤生意。
  • 百裡杜鵑管理區「築巢引鳳」促發展
    近期,百裡杜鵑管理區招商引資領域喜事連連、捷報頻傳。11月29日,四川陽光大地置業集團計劃總投資180億元的中國百裡杜鵑彝山花谷國際大康養旅遊度假區項目成功籤約並啟動建設。11月30日,四川省瀘縣瀚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的百裡杜鵑管理區飾面用灰巖生產加工項目成功籤約。12月1日,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配售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億元的百裡杜鵑配售電公司項目順利籤約。
  • ...回村斷窮根|百裡杜鵑管理區金坡鄉錦星村駐村工作組組長朱容沂
    我叫朱容沂,生於1983年,是一名中共黨員,2014年10月,我從百裡杜鵑管理區金坡主動申請到錦星村擔任駐村工作組組長。朱榮沂走訪群眾。  第一天到錦星報導的我印象非常深刻,那一天,村支兩委正在開會,村黨支部書記就是我的父親。看到我回來他特別驚訝,我給他說我已經申請回到錦星駐村,今後將與大家一起共事時,他一把把我拉到一旁,有些不高興地問我:「你什麼不先和我商量一下呢?」
  • 藉助幫扶,養殖山羊脫了貧 | 我的脫貧故事
    藉助幫扶,養殖山羊脫了貧 | 我的脫貧故事 2021-01-16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訪畢節人大代表、百裡杜鵑普底鄉鄉長黃小林
    訪畢節人大代表、百裡杜鵑普底鄉鄉長黃小林 發布時間:2020-01-09 12:02:35      來源:畢節日報   1月8日,記者採訪了市人大代表
  • 百裡杜鵑管理區:藤掛麒麟瓜 瓜農樂開花
    炎炎夏日,走進百裡杜鵑管理區仁和鄉響水村的麒麟瓜種植基地,瓜藤紛紛爬上了高高的瓜架,在半空中編織出一張結實的綠色大網,一個個渾圓飽滿的麒麟西瓜長勢喜人,掩映在藤葉之中。順手摘下一個剖開,「咔嚓」……這美妙的清脆聲打開了瓜農們的致富門。
  • 百裡杜鵑管理區「四個抓落實」推進安全生產工作
    百裡杜鵑管理區「四個抓落實」推進安全生產工作 發布時間:2018-10-09 10:36:29      來源:市安全監管局
  • 百裡杜鵑管理區舉行第一屆校園體育文化節暨「一二·九」紀念活動
    百裡杜鵑管理區舉行第一屆校園體育文化節暨「一二·九」紀念活動 發布時間:2020-12-14 12:56:27   作者:百裡杜鵑發布   來源:百裡杜鵑發布
  • 關注丨場面壯觀!百裡杜鵑「祭花神」演繹濃鬱民族風情
    3月28日百裡杜鵑管理區與往年一樣隆重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祭花神」傳承、展示活動彝家兒女身穿節日盛裝相聚金坡景區迎接索瑪花神彝家兒女演繹百裡杜鵑收費價格及優惠政策一、2020年百裡杜鵑各景區門票實行半價1、百裡杜鵑(普底·金坡·杜鵑花王)景區通用門票原價130元/張,現半價65元/張;2、普底景區觀光車票35元/張、金坡景區觀光車票35元/張(可網上預訂)。
  • 百裡杜鵑管理區開展「12.5」國際志願者日活動 傳遞志願服務精神
    12月4日,百裡杜鵑管理區團工委組織志願者走進百裡杜鵑鵬程街道坪子社區「希望小課堂」,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際志願者日活動。活動現場,志願者們輔以圖片、視頻等形式,為同學們普及國際志願者日的相關知識,讓孩子們的心中對志願服務有了初步的認識。
  • 「我的脫貧故事」「誠信磚廠」讓我們一家脫貧了丨沿河自治縣西部...
    我叫楊球,是一名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現服務於沿河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沙沱社區,每每與同事們討論扶貧工作時,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和我家的脫貧故事。楊球在登記臺帳我家有七口人,我是家裡的老大,家中還有妹妹、弟弟、爺爺、奶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著微薄的收入,支撐著我們這個家。2008年,受住房後山山體滑坡威脅,爸爸到親戚家中東拼西湊勉強修建了安全住房。  2014年,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政策,我家因家中負債、上學負擔重,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的脫貧故事」楊老秋:你若盛開 蝴蝶自來
    我叫楊老秋,於1969年出生在百裡杜鵑金坡鄉雨灌社區一個極度貧困的家庭,母親不幸早逝,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我們家祖祖輩輩都居住在深山裡頭,走不出,挪不動,曾經我一度以為文盲是我的宿命,貧窮是我的人生,耕地是我們家唯一的收入來源,常常一年沒有半年糧,吃不飽,穿不暖。
  • 百裡杜鵑竟然藏了這麼多特色民宿,第一個就讓人嚮往……
    地址:百裡杜鵑管理區黃泥鄉龍塘村(導航可搜索畢節市東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龍塘基地)訂房電話:18386060006 18786539726房間:均為獨棟小別墅PS:可以攜愛寵一起入住,注意事項可在預定時向民宿管家諮詢。
  • 貴州畢節百裡杜鵑景區野生杜鵑盛開,數百彝家兒女「祭花神」
    貴州畢節2018年3月29日電 /美通社/ -- 3月28日,畢節百裡杜鵑盛開,來自當地的數百名彝家兒女在百裡杜鵑景區舉行了「祭花神」儀式。 這片原生的茫茫花海中,有赤紅如火的馬纓杜鵑,有純白如雪的大白花杜鵑,還有樹形、露珠、團花、迷人、銀葉、皺皮、鏽葉、問客、錦繡、暗綠等品種,七彩斑斕,各美其美,肆意塗抹起伏丘陵。一個集中區域是黔西縣金坡鄉,有著名的索瑪橋,以別致取勝,另一片集中分布區在大方縣普底鄉,視野開闊如長圖,環視奼紫嫣紅,氣象無邊。
  • 百裡杜鵑有了第一個生態「鳥塘」
    走進位於百裡杜鵑管理區普底鄉休閒娛樂體驗項目「大歡樂」的生態「鳥塘」,明暗相間的陽光透過樹林間的縫隙映照在花草和水渠之間,從小木屋裡往塘裡看,流水環繞著鳥塘緩緩流淌,枝頭有小鳥在愉悅的跳動,一幅鳥語花香的美景讓人陶醉其中。
  • 「我的脫貧故事」感恩脫貧路上的好心人丨劍河縣久仰鎮畢下村村民...
    我是來自劍河縣久仰鎮畢下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我叫李漱櫻,我們家是村裡面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現在有五口人。我深深知道所有事情並不是一帆風順,但天色不會一直黑暗,光明終究會來臨。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我也深信我們一家人會過得越來越好。
  • 「我的脫貧故事」王照金:只要努力日子會越來越好
    近年來,安龍縣棲鳳街道安馬村建檔立卡戶王照金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幫助下,發展肉牛養殖,通過自己的努力,家庭經濟收入逐年上升,日子越過越紅火安馬村扶貧工作隊員 左繼偉他本人也比較勤勞,比較勤勞,娃娃些現在也外出打工了,通過這些幫扶,現在他家日子逐步逐步也比以前好過多了,通過他本人也講的,通過勤勞致富,這幾年我也看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