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再出最佳高中榜單,為何中英兩國總是如此執著於排名?

2020-12-11 棒呆國際教育

近日,英國又有一家老牌媒體加入了給學校排名的隊伍。11月24日《Daily Mail》(《每日郵報》)綜合學校的A-level與GCSE成績,公布了2019年英國Top10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名單。近年來,國內也陸續開始發布各類國際學校/民辦學校排行榜,反觀對比英國的經驗,我們應採取什麼態度?這些在榜的學校,有多少是想上榜、有多少是被上榜?

近日,基於2019年英國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在GCSE和A-Level考試的綜合表現,英媒《Daily Mail》評選出了2019年英國十佳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圖源《Daily Mail》

根據Daily Mail這份綜合了GCSE和A-level成績的榜單,我們可以看到:

公立學校的A-level成績普遍低於私立學校,位列公立學校第一名的Queen Elizabeth’s School,在A-level成績(95.7)上與私立學校第六名的King Edward VI High Schools for Girls(95.5)幾乎持平。在榜學校的牛校(包括牛劍、G5等)錄取率幾乎都在10%以上。綜合來看,St Paul's Girls School穩居第一。其A-level考試中獲A*-B成績的學生比例高達97.1%。前十名學校中,有兩所為女校倫敦的中學佔比最高,共有三所其實英國很多媒體和機構都熱衷於給學校排名,幾乎每一年的年末,英國都會有大小媒體發布不同版本的學校排行榜。

「權威」的榜單製造者還包括Ofsted(英國教育標準局,隸屬於英國政府部門,負責學校審查)、《泰晤士報》、《電訊報》(《The Telegraph》)、獨立學校委員會(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最佳學校網(best-schools.cn.uk)、優質歐洲網(Premiumeurope)和UKG網站(UKGuardianship)等,考評參數不盡相同。

對比Daily Mail和《泰晤士報》(《The Times》)2017年與2018年兩年的A-level數據與排行榜,我們進一步發現:

2019榜單源自《每日郵報》,

2017及2018榜單源自《泰晤士報》

《泰晤士報》上每年的強校Cardiff Six Form College並未進入Daily Mail榜,學校官網顯示獲得A-A*的學生比例為88.98%。連續三年均在排行榜中的學校寥寥,僅有King’s College School、Brighton College和Magdalen College三所學校。2017,2018年兩份榜單差距並不大,十所學校中有7所連續兩年位列榜單。之所以會出現泰晤士報兩份榜單間差距甚微,而與Daily Mail的榜單差距明顯,是在於《泰晤士報》的兩份榜單,是將在榜學校的成績範圍值定在了A-A*,而《Daily Mail》中,在榜學校的A-level成績的排名區間為B-A*。

實際上,不同機構所發布的榜單存在差異,除了成績範圍的設定不同之外,也在於各個機構的信源存在差異

不過,上述提供榜單的「權威」「機構中,僅有英國教育標準局Ofsted和優質歐洲網不單獨以成績作為排名及排名標準。

前者的考量依據包括學校領導和管理能力(effectiveness of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教學及考試質量(qual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學生個人發展、行為及福利(personal development, behaviour and welfare)和學生考試成績(outcomes for children and learners)。後者則為A-level成績、學費、offer數、語言課、師生比和課外活動。

優質歐洲網的學校榜單考核參量,

圖源優質歐洲網

需要注意的是,Ofsted的審查通常為五年一次,且不是所有英國學校都是其檢查對象。

一般而言,Ofsted會對全部公立學校和部分私立學校進行審查,如果該私立學校屬於英國私立學校協會(ISC),那麼這些學校便由Ofsted ISI(英國私立學校督學機構)檢查,如著名的公學:伊頓公學(EtonCollege)和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等。

私校榜單中不乏拓展海外市場者

King’s College School最為矚目

儘管教育從業者對這樣的榜單有很多質疑,但在信息不對稱的家長群體中,這樣榜單無疑每次都會引起高度的關注,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提前擁有通往牛劍的通行證,很多英國甚至海外的家長對那些排名靠前的學校都趨之若鶩。所以英國公立和私立名校也紛紛開始布局海外市場。

對照Daily Mail今年的榜單,我們發現,十佳私立學校中,Brighton College,King’s College School (Wimbledon)和Wycombe Abbey School三所學校開拓了海外市場,而後兩者均在中國開設了分校且已開學(Brighton的海外分校設在曼谷與杜拜)。

其中,King’s College School(Wimbledon)與狄邦教育合作,已於2018年在無錫和杭州分別開設一所K-12國際學校,並且即將在深圳建立校區,預計於2021年招生開學。

人大附中杭州學校課程體系,

圖源學校官網

而今年在榜單上排名第五的Wycombe Abbey School,早在2012年便在常州創辦了常州威雅公學,招收3歲至18歲的寄宿生和走讀生。

學校教授IGCSE和A-Levels課程。近兩年,學生相繼被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紐約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錄取。

圖源學校官網

香港威雅公學於今年9月剛剛開學,學校提供為香港度身定製的英式課程,學生須修讀英語及普通話。

香港威雅公學官網上列出的課程信息

而Daily Mail的十佳公立學校中,僅有雷丁學校(Reading School)即將在海外開辦兩所分校,且均在中國。去年,倫華教育集團與其達成合作協議,其中,徐州雷丁學校計劃於2020年9月開學、蘇州雷丁學校計劃於2021年9月開學,。

倫華教育將自身在本土市場打磨出來的成熟經驗,與英國前沿的國際水準教育理念和古老悠久的教育傳統相結合,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帶給學生與家長更具「煥新」意義、更有保障的教學品質。

目前,英國雷丁學校的課程和活動都圍繞Excellence(卓越),Integrity(正直),Leadership(領導力)三大模塊設計展開,未來在英國雷丁學校的本土課程模塊中,將加入Community(國際社區)模塊。從這四個維度提升學生的全球勝任力。倫華教育將作為唯一的夥伴,共同研發「國際社區課程」,構建真正意義上跨越國界的學習共同體,加強溝通,增進交流。

備受質疑的榜單

談回榜單,一方面而言,它可以為擇校的家長及孩子提供指南,其最終的選擇也很可能極大程度上依託於學校在榜單中居於什麼位置,另一方面,它又飽受爭議。

一方面不同學校的資源、生源相差甚遠,這樣的對比只會讓馬太效應更加明顯;另一方面,無論是通過考試成績還是綜合指標來給學校排名,都難以讓人覺得公平。

今年4月份,BBC就曾發文公開質疑英國教育標準局Ofsted的榜單,稱其評判準則過於狹隘和缺少證據。

實際上,在這些學術排行榜上,有一些學校的學術排名會突然竄至前列,很有可能是因為它們從東南亞等「考試強國」中招收了一批優秀學生,拉高了學校整體的A-level成績,尤以數學、物理、化學學科為甚。

基於諸如此類反對的聲音,英國不少私校的領導人也對排行榜層出不窮、水平參差不齊這一現象做出了回應。

惠靈頓公學前校長Anthony Seldon先生就曾明確指出,不會參加該類評選,並稱,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管理機構進行的督導檢查,以及全國學校排名等因素,「壓垮了」私立學校的生命線。

一些在排行榜上排名前列的學校也發出聲明,表示並不重視排行榜,並提醒家長:如果你們是衝著這個排行榜來的,我們不是你們要尋找的學校。

也正是因為私立學校在榜單中常年壓倒性超過公立學校,英國各界對私立學校的意見日益增長。

今年九月,英國第二大黨工黨甚至在其黨大會上正式投票通過了廢除英國獨立學校的政策,計劃把現有的獨立學校融入到英國的公立教育部門,並將獨立學校的資金和財產「民主而公平地重新分配給」其它學校,瞬間引起一片譁然。

無獨有偶,近年來,中國也極其熱衷於對國際學校/民辦學校進行排行。誠然,這對家長學生而言是一份參考,對於學校而言是一種鞭策。

但更多情況下,這助長了學校間的不良競爭,如依靠獎學金大量招收「考試大省」的「學霸」、在硬體而非軟體上投入過多不必要成本等。

遍地開花的國際學校榜單

排行參數的鱗次櫛比也讓這類榜單漸漸失去光輝,有的用入學錄取成績、有的用大學申請成績、還有的用同行評議,或者其他綜合指標,但不管用什麼指標,恐怕都難以把教師和學生的努力簡單歸結到一個二位坐標裡來優劣排序。

不少在榜的學校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納入榜單,而深圳某國際部校長也曾說過:「我真的希望有非常權威的機構,公平公正地梳理一下各個城市的國際學校,分門別類,最好不要排名,這樣方便有需求的家長參考。不負責任地亂排,會誤導家長,更讓潛心做教育的人寒心。」

往期精彩文章:

藤校、牛劍之外,世界頂尖大學還有哪些?|升學百科

大數據:影響美本申請結果的16個因素,哪個最重要?

報告!這兩所美國大學合併了!明年錄取的新生也合二為一

相關焦點

  • 英國高中留學院校排名榜單
    眾所周知,英國教育體系被多國借鑑,吸引了很多中國學生前來求學,隨著低齡留學趨勢越來越普遍,英國高中留學更加激烈,因為,英國私立高中採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讓孩子更好的發展自身特點,因此,每年會有一大批的高中生前往私立高中就讀。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高中留學院校排名榜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最新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之「中英對決」
    先來簡單了解下QS世界大學排名是什麼: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參與機構最多、世界影響範圍最廣、較為權威的排名之一。(來源:百度百科)榜單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000所學校。
  • 英國前文化官員表示 中英兩國未來文化領域合作令人期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梁弢):從2013年起至今年3月,蘇·歐文擔任英國文化、媒體及體育部常務秘書長,任職期間,她一直致力於推動中英雙方在文化領域的合作,親自見證了多份兩國文教及創意產業合作文件的籤署。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她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70年來的發展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未來中英兩國在文化領域的合作特別令人期待。英國前文化,傳媒及體育部常務秘書長蘇歐文(攝影梁弢)談及近年來中英兩國在博物館領域的交流合作,現年64歲的蘇·歐文女士記憶猶新。
  • 英國為何向中國基礎教育「取經」? 看中英基礎教育比較
    (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  近年中英兩國的基礎教育交流開始更為頻繁:2014年2月,英國教育和兒童事務部副部長莉茲·特魯斯率領英國教育代表團到達上海,訪問上海的3所公辦中小學校,「取經」數學教育。2014年11月和今年3月,上海兩批數學教師受邀分別抵英,在小學裡傳授數學教學經驗。而近期播出的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更是引發激烈爭論。
  • 中英兩國氣候變化專家的一封公開信
    以此次峰會為契機,中英兩國氣候變化專家——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主席德本勳爵和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周大地教授聯名發表了公開信。信中指出,中英兩國均已制定雄心勃勃的碳排放目標,並存在很多共同之處。兩國可通過開展獨特的合作,引領全球抗擊氣候變化。
  • 2014年先讀懂世界高校排名「三大榜單」再留學
    而在2013年USNEWS榜單上被除名的喬治華盛頓大學,在2014年排在了52名;華盛頓大學由去年的46跌至52,跌出美國前50的行列。  在歷年的USNEWS美國大學綜合排名榜中,私立大學整體排名高於公立大學,但從今年的排名來看,公立大學的表現穩中有進步。據新通教育資深美國留學專家李蕙介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此次衝入全美前20名,打破了公立(州立)大學從未進入前20的紀錄。
  • 青島墨爾文中學一年學費13萬 可獲中英兩國文憑
    不用出國,島城學生就能上英國高中,畢業後能拿到中英兩國高中文憑。4月6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經過市教育局的批准,建於城陽區的青島墨爾文中學今年將正式開始招生。與一般的國際學校多為出國培訓不同,青島墨爾文中學針對中國學生招生,學生可以獲得中英兩國的高中文憑。
  • 培生攜手世園會英國館,用教育助力中英兩國發展綠色未來
    此次,培生將以英國館首席贊助商的身份亮相世園會,積極參與並推動中英兩國建立更加廣泛的經濟、文化和貿易關係,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有機會近距離了解、體驗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2019世園會是中國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博覽會,展期162天,參展國家及組織超過110個,預計參觀人數超過1800萬人次。
  • 2018全球最佳商學院排名榜單TOP80
    今天我們來為大家分享的排名是2018全球最佳商學院排名榜單TOP80,這份排名榜單是由英國《金融時報》發布的,所以權威性還是非常強的。大家可以看到,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簡稱IMD)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西班牙的利斯商學院排名第三。美國的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排名第四,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EAD,前譯英士國際商學院)排名第五。
  • 英國駐廣州總領事:留學生是中英之間的特殊紐帶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2014中國農曆新年英文致辭中表示:「中英兩國的深厚關係遠不僅限於經濟上。比如,很多中國學生有機會來到英國的大學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英關係現在很好  記者:過去一年,中英關係在經歷一波三折後重回正軌。你如何評價2013年的中英關係?  Alastair Morgan:中英關係現在很好,不過這不代表我們兩國的領導總是會在每一件事情上達成一致。我不認為世界上會有任何兩個國家之間永遠沒有分歧,主要是看雙方如何用最佳的方式來處理爭端。
  • 英國城市大學排名榜單介紹
    最近,TimeOut網站發布了全球最佳城市排名,英國有五大城市上榜,其中倫敦、格拉斯哥兩大城市的排名都進入了全球前十。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城市大學排名榜單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格拉斯哥大學在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69、英國第11,在2019年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93、英國第11。3.
  • 臺大學排名節節敗退 高中榜單第一志願北大取代臺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兩岸高等教育競爭力此消彼長,據臺灣媒體報導,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排名優於臺灣大學後,部分臺灣高中升學榜單,也將這些學校排名放在臺大前面。民眾、學者紛紛感嘆,曾幾何時,臺灣高中畢業生升大學的第一志願,居然已由北京大學取代臺灣大學,「原來第一志願已經不是臺大了」、「本來北大、清華就比較好啊!」
  • 莫斯科大學成為在QS世界排名榜單上俄最佳大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6月10日報導: 英國國際教育市場諮詢誇誇雷利西蒙茲公司(簡稱QS)世界大學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主辦人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該榜單上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成為俄羅斯的最佳大學,世界排名第74;其次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再次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
  • 臺灣大學排名敗退 臺灣有高中升學榜單第一志願成北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兩岸高等教育競爭力此消彼長,據臺灣《旺報》報導,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排名優於臺灣大學後,部分臺灣高中升學榜單,也將這些學校排名放在臺大前面。民眾、學者紛紛感嘆,曾幾何時,臺灣高中畢業生升大學的第一志願,居然已由北京大學取代臺灣大學,「原來第一志願已經不是臺大了」、「本來北大就比較好啊!」
  • 英國為何向中國基礎教育「取經」? 看中英基礎教育比較[1]- 中國...
    (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中國日報網10月23日電 近年中英兩國的基礎教育交流開始更為頻繁:2014年2月,英國教育和兒童事務部副部長莉茲·特魯斯率領英國教育代表團到達上海,訪問上海的3所公辦中小學校,「取經」數學教育。2014年11月和今年3月,上海兩批數學教師受邀分別抵英,在小學裡傳授數學教學經驗。而近期播出的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更是引發激烈爭論。
  • 中英教育差異究竟有多大?
    (資料圖片)   前不久,英國廣播公司(BBC)一部名為《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的紀錄片引發人們對中英兩國教育的熱議。片中的科學老師楊軍近日向新華社記者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紀錄片的剪輯方法不夠客觀,英國媒體的一些批評也有失偏頗。中英教育應該互學互鑑,加強交流。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演講:中英教育合作未來更美好
    首先我要祝賀貴校在QS全球綜合排名高居第28位。  說起大學,經常有人拿英美作類比。比如,美國有「常春藤」聯盟,英國有「羅素集團」;美國有哈佛、耶魯,英國有牛津、劍橋。我們不要忘了,美國還有MIT(麻省理工學院),人們告訴告訴我,布裡斯託大學就是英國的MIT。剛才和校長託馬斯教授交談時,我詳細了解了貴校的情況,也更加印證了這點,這裡曾產生1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8位是諾貝爾科學獎。
  • 排名 | 2018「全美百強」高中榜單出爐:其實你去了也是學霸
    News)官網公布了2018年「全美百強」高中榜單。亞利桑那州貝賽斯(BASIS)連鎖學校旗下的高中繼續蟬聯「全美最佳高中」寶座,此外還有同聯盟的五所學校進入前十名,包辦了整個榜單的一、二、三、四、五和第八名。
  • ...雙方就英國退歐、加強中英兩國金融合作等議題交換了意見|火線...
    【G20】據中國央行官網公告,7月23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成都出席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會見了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哈蒙德雙方就英國退歐、加強中英兩國金融合作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 解讀「一帶一路」 助力中英合作——英國蘭卡斯特大學「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中英兩國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展開,不斷激發著英國各大高校針對這一倡議的研究興趣,蘭卡斯特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的成立就是這種學術熱情的最新例證。6月7日,英國蘭卡斯特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成立揭牌儀式在該校孔子學院舉行,中英兩國官方代表及高校專家學者出席了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