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透視是什麼 它真和畸變不是一回事

2021-01-10 IT168

  【IT168 評論】《蔽月山房》這是我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文成公在12歲的時候寫的一首小詩。


▲蔽月山房

蔽月山房

                                   ——王陽明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當見山高月更闊。

  這首詩翻譯過來就是:

  山啊離你近,月亮離你遠,所以你覺得月亮小,你就說山比月亮大。如果你有一個老大的長焦鏡頭,離得遠遠地拍攝,你就會發現山雖然高,但是月亮更大!

  所以我一直覺得應該給王老師再加一個攝影家的頭銜。他對攝影中透視這個概念的理解比卡爾達諾做出相機雛形還要早66年。

  好了言歸正傳,有人問我什麼「畫面深度」、什麼「景物似乎拉近了」什麼什麼的。很多半懂不懂的話,不知道他被哪個老法師寫的東西影響了,但是在我看來這根本說的就是透視這件事。

  給你們一個場景:用廣角拍攝的時候,你會發現畫面的立體感很強,畫面也很有縱深感。也許就是老法師說的什麼「畫面深度」吧。

  比如上圖,老人與婦女有一個很好的空間縱深的感覺。這張是用35mm焦距鏡頭拍攝的。

  再看這張圖,有沒有覺得這張圖的縱深感和上面的圖差不多?但是從常識能判斷這張圖男人到士兵的距離要遠遠大於上面的老人和婦女之間的距離的。這就是老法師對大Q講的「景物似乎拉近了」。這是155mm焦距拍攝的。

  所以大家會發現,廣角鏡頭可以讓畫面有很強的縱深感,而長焦鏡頭會讓畫面更加扁平。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就是透視的作用。第一張用廣角拍攝的照片透視感強烈,第二張用長焦拍攝的照片透視感就不強。

  雖然我給你看了兩張不同焦距拍攝出來了不同透視感的照片。但其實透視感這事兒和焦距沒有絕對的關係。

  我們回到一開始王陽明的那首詩,就會發現,其實那首詩裡已經將透視這件事教明白了:離得越近,越覺得大;離得越遠,越覺得小。近大遠小就是透視的最簡單說明。

  所以對於上面的兩張照片來說,第一張用廣角拍攝的我離那個老人很近很近,要不然不能把他們拍得這麼大。而第二張我用長焦拍攝的,其實我離照片中藍衣服的男人非常遠,離那排軍人就更遠了。

  因為離得近,所以老人和婦女之間不太遠的距離也被放得很大;因為離得遠,所以男人和軍人之間很遠的距離也被縮小了。

  這也說明了焦距與透視的一點間接關係:因為廣角往往離得近,所以透視效果明顯。因為長焦拍攝往往離得遠,所以透視效果不明顯。

  透視在拍攝人像的時候至關重要。使用廣角鏡頭拍攝人像,透視感太強烈了,拍攝人的時候會出現大鼻子的情況;而使用長焦鏡頭拍攝人像會讓人面部比較平(非不立體),也會顯得臉小。所以50mm和85mm是拍攝人像很好的焦距,這也是綜合了景深和透視以及攝影師與模特的交流距離等等因素才被大家公認的。

  給你們看看24mm、35mm、50mm、85mm將人在畫面中拍攝同樣大小、使用相同光圈後,不同的透視管和背景虛化的感覺吧。

  24mmF1.4拍攝距離非常短,所以有強烈的透視

  35mmF1.4 拍攝距離很短,所以也有很強的透視

  50mmF1.4拍攝距離適中,透視感沒有那麼強,適合拍人像。

  

  85mmF1.4拍攝距離最佳,虛化效果好,適合拍人像特寫。

  所以一對比你就會發現,24mm把姑娘臉都拍變形了,而85mm就很好。背景虛化效果也特別明顯。同時超過50mm你會發現姑娘又會顯得胖,因為透視效果的原因,人臉顯得扁平了。所以比如85mm這樣的焦距,離姑娘近點,就不會顯胖,正好負責特寫。

  所以總結一下:透視和焦距沒有直接關係,只與拍攝距離有直接關係。離得近,透視強烈;離得遠,透視不強烈。

  但是焦距與透視有間接關係。使用廣角將主體在畫面中拍攝同樣大小要離得近,因為離得近,所以透視效果強烈。使用長焦鏡頭將主體在畫面中拍攝同樣大小要離得遠,因為離得遠,所以透視效果不明顯。

  最後,因為透視效果,你拍攝建築的時候,原本方方正正的,就會被拍成梯形。這個叫透視,不叫畸變!

相關焦點

  • 認識鏡頭:什麼是枕形畸變?什麼是桶形畸變?對照片有什麼影響?
    什麼原因導致鏡頭畸變畸變是攝影中常見的像差現象,是五種像差的一種,稱為畸變像差。當在拍攝四方形的物體時,畫面周圍會有卷翹或膨鼓的問題就是畸變。非水平拍攝造成的建築物直線傾斜是透視,直線變曲線是畸變。一般畸變常見於廣角鏡頭和長焦距鏡頭,畫面變形最小的鏡頭是標準鏡頭。
  • 用廣角鏡頭拍攝,你需要了解一點透視基礎知識
    02透視與畸變在很多鏡頭的評測中,常常都會有關於鏡頭畸變的評價,對於廣角鏡頭產生的桶形畸變,不同品牌或者同一品牌不同規格的鏡頭都或多或少存在,這種畸變可以通過後期軟體的鏡頭校正來進行畫面畸變的調整,它屬於鏡頭原本硬體光學結構因素引起的。
  • 玩轉魚眼鏡頭,畸變也可以很美
    這是我用iphone8在同樣的場景下拍攝的兩張照片,圖1使用了一個卡色238°的魚眼鏡頭。你更喜歡哪一張的效果呢?什麼是魚眼鏡頭所謂的魚眼鏡頭是指一種焦距為16mm或更短的並且視角接近或超過180°的鏡頭。為使鏡頭達到最大的攝影視角,這種攝影鏡頭的前鏡片直徑很短且呈拋物狀向鏡頭前部凸出,與魚的眼睛頗為相似,這也是「魚眼鏡頭」名稱的來歷。
  • 什麼是透視變形?如何利用透視規律拍出有意思的照片?
    前邊我們講了鏡頭畸變,其實透視關係在拍攝過程中也會帶來一些成像的變形,不過因為透視關係引起的變形我們不管它叫畸變,我們通常管它叫透視變形。這期我們就講一下透視變形一、什麼是透視?這個透視關係在相機裡邊兒也是同樣適用的,同一個物體,你相機鏡頭離得越近拍出的就越大,比如我們看這張照片狗的鼻子出奇的大,和臉相比明顯比例失調了,經常旅行的話我們拍公路會發現,遠處的公路靠得越來越近,最後匯聚成一點。這個也是透視關係造成的。
  • DXOMARK測量相機的畸變
    一、畸變的介紹    就像我們所熟知的,人的眼睛感覺遠近的一種方法就是憑藉所看到的物體的大小——遠的物體看起來小,近的物體看起來大。在攝影中,也是用相同的方法來表現透視的關係,比如說,平行的鐵軌會隨著我們向遠處瞭望而顯得越來越靠近,直至匯聚成一點。
  • 全球首款自由曲面鏡頭手機告別畸變!華為Mate40 Pro+超大杯評測
    與很多跟隨主流風向、嗅著產業鏈上遊百變不停的廠商有所不同,華為P系列與Mate系列的影像系統,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並一以貫之地繼續下去,而且各有分工。還有一種解決起來比較棘手的透視畸變,也被稱為線性畸變,在近距離拍攝直線結構物體的時候容易出現的失真,源於透視變換,任何鏡頭在特定條件下都會產生這種畸變,需要軟體層面的矯正。正常圖像典型的桶狀失真由此,廣角鏡頭拍攝的照片通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畸變,而且往往視場角越大,畸變越大,變形越大,嚴重影響最終成像觀感。
  • 小手一抖畸變沒有 年終合影拍攝技巧揭秘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的合照顯得如此的奇怪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討論一下。變形原因主要有倆 畸變以外還有它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拍攝中,總是或多或少會遇到拍攝圖像變形的問題。而我們也對這樣的變形已經越來越熟悉。
  • 像差打包談:關于慧差、像散、畸變、眩光和暗角
    所謂像差就是感光元件還原成像時出現的偏差,主要就是球差、色差、慧差、像散、場曲和畸變,之前聊過的球差、色差和場曲,剩下的和其他會形成負面影響的就懶得一個個專門開貼了,就一口氣把它們簡單地說完吧。鏡頭畸變是個比較複雜的話題,但慶幸我們處於一個機身校正實力很強的時代,而且像PS、LR等後期軟體也都有絕大多數市售鏡頭的畸變校正數據,因此也就是拍攝對畸變要求很低的照片時使用RAW格式,再到電腦上點一下滑鼠就能解決的問題,鏡頭畸變主要是桶形、枕形和翹鬍子三種:桶形畸變主要見於鏡頭的廣角端,注意是廣角端,而不是廣角鏡頭專屬。
  • 一加手機回應透視功能是怎麼回事?一加8透視原理介紹
    一加手機回應透視功能是怎麼回事?一加8透視原理介紹 日前一加8 Pro透視濾鏡的討論引發熱議。
  • 什麼是焦距?不同焦段鏡頭分別適合拍攝什麼題材?
    關於焦距有這麼幾個點是我們需要知道的鏡頭是如何分類的?焦距對成像的影像有哪些?拍攝不同題材的時候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焦距?一、鏡頭分類一般來說我們的鏡頭都是按照功能和焦段來區分的按功能分類的話,我們把相機分為兩大類定焦鏡頭像這隻鏡頭,50mm定焦頭,鏡頭焦距是固定的,不能改變,就叫做定焦鏡頭。
  • 原來繪製動畫分鏡和攝影的構圖是通的!談談鏡頭的活用
    攝影中的構圖審美,基本可以運用到動畫分鏡的繪製之中,其中,「鏡頭」這個概念必須是牢牢掌握於導演的心中的,而什麼場面運用什麼(焦段)的鏡頭,也相當的有講究;動畫中的「鏡頭」概念大家要注意,這裡說的「鏡頭」啊,是一個概念,而不是說做動畫的時候真的要用到不同焦段的鏡頭(賽璐璐時代的動畫倒真是用攝影機拍攝的
  • 鏡頭焦距是什麼意思,什麼又是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呢?
    在如今的智慧型手機早已經三攝四攝普及的年代,可能大家平時都會聽到廠商宣傳自家的多攝是由什麼長焦鏡頭,廣角鏡頭等等怎樣組合起來的,但是這些專業術語可能很多人都還不太明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鏡頭。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一個重要的參數指標,那就是焦距,鏡頭的焦距是鏡頭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指的鏡頭光學後主點到焦點的這段距離。而鏡頭焦距的長短就直接決定著拍攝的成像大小,視場角大小,景深大小以及畫面的透視強弱。那麼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些都是根據鏡頭的焦距大小來劃分的不同功能場景下使用的鏡頭。
  • 使用廣角鏡頭,你不得不知道的六件事,尤其是第一件
    1、鏡頭畸變畸變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什麼樣的鏡頭,因為設計的原因,都會產生一定的畸變,唯一的區別就是畸變的多少。其中長焦鏡頭會產生枕形畸變,廣角鏡頭會產生桶形畸變。可能會有一些鏡頭能通過改變設計去較少畸變,但是畸變是肯定不會被消除的,尤其是大廣角。
  • 攝影中鏡頭焦距的大小對照片會產生哪些影響?
    其實不同焦距的鏡頭對於照片的影響主要有三點:視角(拍攝範圍)、景深效果(照片中的清晰範圍)和透視關係(近大遠小)。下面我分別從這三個方面對不同鏡頭做一個解讀。1、標準鏡頭所謂標準鏡頭,是指焦距長度與膠片對角線長度相等的鏡頭。
  • 透視是什麼?怎樣正確學習透視?
    繪畫中的透視原理並不是說電影或者遊戲裡面的那些隔著牆能看見對面有什麼東西的意思,透視原理是一種繪畫的技巧,今天輕微課繪畫網校小編就告訴大家一些關於如何運用透視原理,透視原理是什麼的教程給大家。在現實生活中,人眼觀看遠近景物的透視規律如下:1、物體遠近不同,人感覺它的大小不同,愈近愈大,愈遠愈小,最遠的小點會消失在地平線上;2、有規律地排列形成地線條或互相平行地線條,越遠越靠攏和聚集,最後會聚為一點而消失在地平線上;
  • 一加8 Pro陷「透視門」,拆解科普濾光鏡頭透視原理
    透視、夜視設備在過去的科幻電影中,是不折不扣的黑科技,一副眼鏡、一臺攝像機都可以成為那個年代「007們」窺探情報的利器。而現在,手機上的攝像頭越來越多,廠商們在其中搭載一顆紅外攝像頭,拍攝一些特殊場景和效果的照片,也已經不是新鮮事。
  • 孩子:我不是你們的擺拍玩具!畸變的家庭教育毀掉一個孩子太容易
    為了擺拍,很多人拿自己的孩子當「擺拍玩具」,與一些畸變的家庭教育觀念「孩子就是用來玩的」結合起來,正在毀掉多少年輕家庭的幸福!雖不經人事,說不出道理的孩子,也不禁抗議:我不是你們的擺拍玩具!畸變的家庭教育毀掉一個孩子太容易,愛孩子,請給他(她)正確的教育方式。
  • 廣角鏡頭畸變嚴重?試試全景拍照技巧!
    面對自然風光、建築物這些場景,很多人會喜歡用廣角、超廣角鏡頭拍,但畫面的畸變也比較嚴重。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全景拍攝技巧,方便大家獲得更高質量的照片。 通過分段拍攝和後制合成一樣可以達到全景的效果,並且照片長短不受限制。 菲蘭迪亞,哥倫比亞。攝影:Pedro Szekely
  • 鏡頭矯正和畸變的調整?
    通道在PS中用途是比較廣的,很多人不理解通道是什麼,通道是用色彩的模式來表述圖像的一張方式,我們來看看吧!1.我們拖入一帳素材圖片到PS的畫布中。5.我們再切換到圖層面板,然後按Ctrl+J複製一層。PS的自適應廣角主要是用來解決相機拍照導致的鏡頭畸變的,不過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來看看吧!
  • 谷歌AI神技:大臉畸變一鍵還原,拍照無需C位,實時運行無PS痕跡
    也在Reddit論壇收穫了1.9k的熱度:有人說,Pixel的廣角前置鏡頭已經用上了這個算法,拍完之後點開照片預覽,發現自己的臉已經收窄了。現在就來看看,人物和背景,到底是怎樣兼顧的吧。互補才是完美谷歌說,從前想要糾正鏡頭畸變,總是需要職業的修圖士。因為,讓機器自動完成的話,常常是修好了一處扭曲,又製造了另一處新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