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繪製動畫分鏡和攝影的構圖是通的!談談鏡頭的活用

2020-12-22 動漫小站

之前筆者有文章專門講述動畫製作中,不同鏡頭景別之間,對畫面的影響,而這一次,我們要來說說,不同的(焦段)的鏡頭,對於動畫畫面構圖效果的影響;

動畫分鏡的設計,其實和美術、攝影這些學科的「構圖」是有著密切的關係的,動畫分鏡設計的基礎,其實就和美術、繪畫、攝影中的「構圖」有著相當多的共通點。攝影中的構圖審美,基本可以運用到動畫分鏡的繪製之中,其中,「鏡頭」這個概念必須是牢牢掌握於導演的心中的,而什麼場面運用什麼(焦段)的鏡頭,也相當的有講究;

動畫中的「鏡頭」概念

大家要注意,這裡說的「鏡頭」啊,是一個概念,而不是說做動畫的時候真的要用到不同焦段的鏡頭(賽璐璐時代的動畫倒真是用攝影機拍攝的,但這不是一碼事),而是說,導演在繪製分鏡的時候,要有一個「攝影機朝著畫面」這麼一個概念,為了用電影的手段去表現動畫的畫面,讓觀眾更明確的從不同的鏡頭中獲得信息,因此會有「鏡頭」這麼一個概念,鏡頭就相當於觀眾的眼睛,來從一個視角觀摩整個故事發生的過程,這在當今動畫製作的過程中,是一個必備的基礎概念,應該說幾乎沒有動畫導演不遵循這個原則來畫分鏡。

鏡頭不同的類型和區別

雖然動畫分鏡裡的「鏡頭」是一個虛擬的概念,但是畫分鏡的時候還是需要遵循一些攝影學、電影拍攝的時候對於鏡頭不同焦段的運用,主要分作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這3種鏡頭有著不同的光學表現,也對畫面的表現起著截然不同的作用;

廣角鏡頭的表現:畸變

廣角鏡頭顧名思義就是視野廣泛的鏡頭,攝影學的定義是53°至220°的可視範圍,角度越大可視角度越大,廣角鏡頭的運用除了獲得更大的可視範圍外,還可以獲得一定的畫面變形,用來誇張地表現畫面,上圖就是一個廣角的例子,下面來看看更多的例子。

上圖就是在京都動畫的《輕音少女》中運用到的廣角鏡頭的鏡頭畸變效果,鏡頭位於教室的門口,可以從中看到變形的布偶腦袋和變形的整個教室,這是位於上方的機位下的效果;

這一個畫面,鏡頭機位處於從下往上的仰視機位,鏡頭放在地板上拍攝,走廊出現了明顯的形變,透視感更加明顯,少女的腿部也顯得修長,也一口氣概述了走廊的所有角色的情形;

廣角鏡頭的畸變效果,讓畫面誇張而醒目,讓角色和空間的位置更加明確,角色和角色之間的對比也更加顯著,這是廣角鏡頭的運用;如果說日常動畫中運用的廣角鏡頭還不能特別理解它的用意

那麼一些戰鬥動畫中,廣角帶來的鏡頭畫面變形,所帶來的衝擊感,就非常明確了;

其實,用標準鏡頭去看的話

她的動作並沒有這麼誇張……

標準鏡頭的運用:準確和中性

標準鏡頭在攝影學中的可視角度約在50°左右,接近人眼所看到的可視角度,也是攝影創作中被運用的最廣泛的一種鏡頭,這種鏡頭可以相對準確(中性)的表現角色的空間感透視感,沒有誇張的變形,相對廣角鏡頭的景深更淺,畫面也顯得更加自然;一般在敘述過程中,會在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下切換來完成鏡頭的敘述功能;

長焦鏡頭的運用:專注和壓縮感

長焦鏡頭的視角很小,景深更淺,主要作用是突出畫面的主體;因為視角狹窄之後,你能看到的內容也少了,往往是針對角色進行特寫,也不會因為畫面中其他的內容而分心,同樣,景深淺了之後,多餘的內容也會被埋沒在虛化的背景中,因為畫面的焦點在主體之上;

長焦鏡頭下,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壓縮角色之間的距離感;其實這是和廣角帶來的透視效果相反的;

來看一張效果比較明顯是實拍照片,這張照片會不會覺得,車子爬上的大橋,特別特別的陡?

實際上走近了去看,也就沒有這麼陡了……

原因,就是,長焦鏡頭下,對畫面前後距離,有明顯的壓縮感,透視效果被壓扁了,所以你會覺得前後的這個上坡的角度,很陡;但實際上,用人眼的視角去看,空間感又恢復了正常,距離感沒有被壓縮,所以也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所以上圖這樣的畫面,你感覺好像右邊那個妹子畫的有些不協調?

實際上,如果用廣角鏡頭去看,恢復了她們的透視感,兩者畫的都是正確的,只是位置不同;

總結:以上就是不同鏡頭帶來的不同觀感和效果,廣角鏡頭強調的不僅僅是「廣」而更是誇張的形變帶來的透視效果,標準鏡頭對於絕大多數是場面都有著中性,更接近人眼的自然描寫,長焦鏡頭讓眼睛更加專注於你要描寫的主體,並且帶來強烈的距離壓縮感,不同的鏡頭運用,讓動畫的畫面構圖有著更多的變化,也帶來了與眾不同的表達效果。

相關焦點

  • 違反常理的鏡頭也能成為點睛之筆?談談動畫分鏡的「越軸」
    我在上期的動畫分鏡專題中提到了「上下手」原則。這個原則可以概括為:起到主要表演作用的角色,往往被安置在鏡頭右邊,前提是要符合以軸線為參照物的空間關係。於是就是有好奇讀者想讓我展開說一下「什麼是分鏡中的越軸?」
  • 動畫造型分鏡臺本
    主要任務是根據解說詞和電視文學腳本來設計相應畫面,配置音樂音響,把握片子的節奏和風格等。 動畫分鏡臺本——是導演對影片全面設計和構思的藍圖 內容包括:鏡頭號、景別、攝法、畫面內容、對話、音響效果、音樂、鏡頭長度等。
  • 分鏡作畫到底重不重要?嚴格來說任何影視作品都該注重分鏡問題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期科普文,本期圖文將會為大家帶來動漫與漫畫當中的分鏡問題。漫畫的發展應該也很久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動畫和動漫也都是建立在漫畫的基礎之上的,所謂的漫改也就是如此。(當然不包括原創的TV動畫和劇場版動畫)不過漫畫的構成也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體系,它所考察的不僅僅是繪畫人物和場景的技術,還有對於劇情的分析與思考。要是拋開故事問題的話,單單從繪畫上面來出發,我所認為「分鏡」的存在是必要的。
  • 宮崎駿《千與千尋》分鏡欣賞,豐富的細節讓人讚嘆!
    其實不僅是故事,這部作品在畫面和分鏡方面也擁有足夠的魅力,仔細品味一番感到非常讚嘆。今天帶大家一起欣賞一下《千與千尋》的分鏡,一起來感受一下大師級的作品。分鏡是動畫製作的設計圖,是導演或演出家向原畫師傳遞意圖的有效手段,也體現了鏡頭的信息量,最終影響到觀眾的觀看體驗。
  • 動畫製作揭秘 · 第九期|設計稿
    從設計稿開始,動畫製作進入了製作中期,涉及的人員會急劇增加。設計稿(Layout)簡稱L/O,是根據分鏡畫的「設計圖」,即在分鏡的基礎上行進細化。這一步類似於實拍片中的布景,選取場景和道具使之符合表演的要求,並且將角色位置、拍攝角度、方位和鏡頭運動固定下來。
  • 動畫分鏡表大公開,究竟是細節還是摸魚呢?
    我們也不難發現新房畫面中背景的構圖十分工整,有著明顯的幾何圖形以及大量運用了「直線」元素。新房的奇特的色彩和光影演出,不僅體現出故事的不安定感,潛在表達的寓意更為豐富。原來動畫的分鏡還隱藏著這麼多學問,趕緊跟著橘夢醬來了解,動畫分鏡除了畫面繪製,還包括哪些內容吧!
  • 不會畫動畫的漫畫家,做不了《長安十二時辰》
    導演最初的要求是,通過分鏡頭設計進行先期規劃,哪些鏡頭適合用真馬操作,哪些鏡頭適合用機械馬操作,以此來保護動物(笑)。比如在第二集中,張小敬追捕圖格魯一段——尤其是圖格魯騎馬撞上障礙這裡——如果用真馬來拍攝,會讓馬匹受傷的。還有後面追擊狼衛駕駛的馬車一段,要做到精確控制的話,在局部鏡頭裡還是機械馬車更好用些。
  • 專訪| 不會畫動畫的漫畫家,做不了《長安十二時辰》
    除了在第二集和第十六集中的一小部分動作戲之外,後面還有一些騎馬、駕馬車追逐打鬥的部分。 導演最初的要求是,通過分鏡頭設計進行先期規劃,哪些鏡頭適合用真馬操作,哪些鏡頭適合用機械馬操作,以此來保護動物(笑)。比如在第二集中,張小敬追捕圖格魯一段——尤其是圖格魯騎馬撞上障礙這裡——如果用真馬來拍攝,會讓馬匹受傷的。
  • 動畫的「演出」是什麼?用圖舉例,萌新也看得懂!
    先簡短介紹一下概念,演出作為一個職位,指的是每一集動畫的總指揮,負責將文本轉化成影像。而將文本轉化成影像的這種行為,也稱之為演出。分鏡是介於文本和演出的中間過程,相當於畫面的設計圖,在繪製分鏡的過程中,演出的行為已經開始了。早期基本上都是演出家負責畫分鏡,這些年流行把畫分鏡和演出兩個職位分開。
  • 打造鏡頭語言 淺談電影分鏡頭腳本製作
    分鏡腳本的製作是電影拍攝及動畫製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開拍之前,我們就應設計好要拍攝的畫面,相當於攝影構圖。依照故事劇情需要,想好要從什麼角度拍、用什麼手法拍,才能最好地表現出當幕的氣氛和劇情張力,但是很多人在拍攝短片的時候,並沒有太看重這些事。
  • 動畫中的「演出」指的是什麼?核心愛好者的必備知識!
    《強風吹拂》16集就正好有這樣一個場景,演出家絲賀慎太郎僅僅用三個鏡頭和極少的作畫張數,就將這種痛苦刻畫得淋漓盡致。速度極快的鏡頭上抬,讓痛覺傳遞的速度和方向與鏡頭運動達成了一致,也為下一個面部特寫鏡頭打好基礎。使用慢鏡頭+反色濾鏡,打破了穩定平淡的氛圍,不僅增加了緊張感,也突出了傷口的存在感。
  • 如果說動畫是藝術創作,那麼到頭來,動畫為什麼要畫分鏡?
    我們已經科普了不少關於動畫製作的知識,包括作畫是什麼,演出是什麼,鏡頭的基本構成,等等,當然也介紹了分鏡的重要性。不過你可能會思考,電影也好動畫也好,都是藝術創作,尤其是動畫,基於的是「畫」,繪畫不都是把腦海裡的影像製作成具體的畫面的過程嗎?如此感性的創作,又為什麼需要一個草圖「分鏡」?
  • 人像攝影的構圖技巧:掌握場景的五種構圖方法
    接下來,我就來談談這五種場景構圖,構圖在人像攝影中的運用,才能拋磚引玉。場景構圖主要有五種方式1、遠景組成。2、全景構圖。3、中彈組分。4、近程合成。在全景構圖拍攝的選擇上,還應結合其他構圖方法,如等距構圖,使人物的全身出現在畫面中。全景構圖3中彈組分。在人像攝影中,我們選擇中鏡頭構圖,主要拍攝膝蓋以上的半身像。中間場景的構圖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肢體動作。在肖像攝影中,常用媒介景物的構圖。
  • 華人藝術家李威(Wei Li)獲得第47屆艾美獎動畫個人成就獎
    圖片說明:動畫《神偷卡門Carmen Sandiego》故事板(分鏡)手稿圖艾美獎動畫個人成就獎獲得者李威(Wei Li),曾就讀於加拿大卡普蘭諾大學商業動畫:傳統2D專業。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電視動畫的故事板創作,《Carmen Sandiego》、《Cleopatra in Space》、《Henchmen》、《Ready Jet Go》都是其優秀的代表作品。數十年的行業積累和生活閱歷,讓他在動畫的創作中如魚得水。
  • 攝影鏡頭的語法之構圖:水平攝影角度
    攝影角度現在,你應該對人臉之類的簡單物體的構圖有一定的把握了吧。對於客觀攝影來說,九宮格定律、合適的頭頂留白和適當的視線留白應該已為你建立了一種簡單的均衡構圖法。儘管演員已經不再直視鏡頭,臉也不是正對著鏡頭的了,但攝影機的位置仍在演員的正面。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通常你會希望把攝影機放在最有利的位置以記錄重要的細節——在上面那個例子裡,主要指演員的表情和雙眼。
  • 「徒有其表的美」並不是美術,動畫的美術在追求什麼?
    這還要從動畫製作的具體流程說起。美術人員的職責:動畫中的美術可以的理解為「背景」,但美術工作不僅僅是設計和繪製背景,更重要價值在於它構建起了故事的舞臺。美術設定的成品是不上色的線圖,需要在開始繪製分鏡之前完成,為分鏡演出人員提供必要的參考。上圖的房間線稿是《輕音少女》的美術設定之一,製作一部普通TV動畫,需要繪製150張左右的美術設定。有了提前設計好的房間,繪製分鏡的時候才能準確把握人物的位置,並安排人物與周圍環境的互動。要是缺少了美術設定,可能分鏡師連房門朝那邊開都不知道,更別提進行後續工作了。
  • 鹿晗《慢慢》MV抄襲道歉:承認借鑑分鏡,鏡頭構圖也會構成侵權嗎
    5月31日凌晨,鹿晗合作方風華秋實文化傳媒公司和鹿晗工作室回應其新歌MV《慢慢》分鏡頭被指疑似抄襲ヨルシカ樂隊MV一事。發聲中提到的鹿晗MV承制公司貝塞爾鉛筆文化影業方面也承認借鑑3個鏡頭構圖,表示非常抱歉。視頻/MV有版權嗎?
  • 人物攝影構圖用光用色用心靈
    誰的人像片子我也無權發表,就狗狗吧人物攝影對大眾愛好者來說是比較難的,即便是專業人士也得很用心,能拍出一張滿意的人物片子也是不容易的。下面我就談談人物攝影的注意事項,請各位讀者斧正。一般拍人物特寫選用標準鏡頭(50),也不要用廣角。標頭的好處是不變形,光感好,清晰度高。不好處是你得多移動。構圖儘量把人物往右邊放,(為什麼?哈哈不告訴你)或者眼睛的前面留的空間大(感覺被拍攝者有空間)。拍人物時首先要觀察被拍者的臉型結構,臉窄小者,從下向上拍。臉大腮寬些從上向下拍。鼻子塌陷的最好選擇正面拍。
  • 原畫師炫技的舞臺,談談「一人原畫」的獨特優勢
    《神之塔》是由韓國漫畫網站WEB TOON和美國視頻網站crunchyroll,聯合出品的四月新番動畫,作品面向全球市場所以很重視質量,出品方也給予了相當充足的工期。第4集迎來了老牌動畫人村田雅彥的「一人原畫」,村田雅彥獨自擔當了分鏡、演出、作畫監督、原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