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商網深圳站報導)深圳的商業,受到消費需求、電商衝擊等影響,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喜歡逛購物中心的消費者一定不難發現,購物中心帶來的驚喜越來越多,腦洞大開時候亦是如此。當然,深圳商業地產界的變化及表現不僅僅如此。
儘管深圳的購物中心數量自首家購物中心開業之後,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幾乎每大區都有購物中心的影子,而羅湖、福田、南山更是因購物中心、商場的聚集而形成一個又一個商圈,然而,深圳關外部分偏遠地區隨著人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及對生活要求提高,關外區域對購物中心的呼籲聲更是越來越大。
這也就意味著深圳商業地產市場還未飽和,而這又能從購物中心的空置率及人流量來體現。
2015年,作為商業地產界轉型關鍵一年,深圳市場又有何特徵,在新的一年,深圳商業地產市場還會帶給深圳市民怎樣的驚喜呢?1月19日下午,仲量聯行就2015年深圳房地產市場做了一番回顧。
購物中心大力引進中端大眾消費品牌
就購物中心定位而言,受到全國奢侈品消費大環境的影響,深圳奢侈品市場同樣呈現疲軟態勢,這也致使購物中心在定位及引進品牌方面有了大方向調整。其中,購物中心在定位上,更趨向於家庭及年輕消費群體,在這樣的消費群體引導下,購物中心大力引進中端大眾消費品、國際快時尚以及餐飲休閒業態。據仲量聯行數據透露,很高興遇見你、輝哥火鍋、西貝筱面村、探魚等品牌在深圳進入快速擴張階段;H&M、GAP、無印良品、歐時力等快時尚、服飾休閒品牌則進入持續擴張階段。
而一些未進入深圳的國外快時尚品牌,甚至是百貨品牌也積極拓展深圳市場,加快在華南布點。在選址上這些零售商的首家店布局偏好核心商圈的成熟商場。
然而,我們也會發現,雖然深圳在一線城市之列,但是深圳的城市影響力與北京、上海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加之其毗鄰香港的地理因素,許多國外品牌首次進駐中國市場更願意選擇北京、上海市場。
當然,國外品牌首次進駐中國更鍾情選擇北京、上海這些知名度更高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深圳新興品牌的誕生提供了基地。深圳作為全國一個創新能力極強的城市,80、90後年輕群體佔主導,這些消費群體獵奇性較強,喜好新鮮事物,而這亦為一些新興品牌的誕生及進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華強北等商圈繼續升級
深圳商業地產市場除了在品牌及定位上有了更突出的表現外,從區域來看,核心商圈持續升級、新興商圈逐步成熟。
仲量聯行數據顯示,雖然蔡屋圍、福田CBD、南山後海中心等核心商圈仍是品牌進駐的首選之地,然而,這些區域自身也由於受到商圈的發展、電商的衝擊、體驗式消費的進一步發展、消費者需求改變等諸多原因影響,商圈內的部分購物中心加快品牌升級和業態調整的步伐。如深圳標杆購物中心萬象城在餐飲業態的調整上,加大輕餐飲、休閒餐飲比例等等。
此外,如此前以電子產品出名的華強北商圈正處於商圈升級關鍵期,該商圈2015年亦有了很大變動,除華強北茂業升級成華強北茂業天地重新開業外,另一轟動業界事件則是華強北九方的開業,不得不說,華強北九方購物中心的開業不僅帶動整個商圈升級發展還填補了商圈無大型購物中心的空白,據悉,項目聚焦於年輕群體,引進諸多優質品牌及首店。
另外,龍華等商圈隨著越來越多購物中心的崛起,及居住人口的穩步增加,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龍華、寶安等新興商圈日漸成熟。其中,龍華2015年迎來ico時尚購物領地、8號倉等購物中心開業;而寶安則有萬薈城、寶體萬科生活廣場等購物中心開業。
2015年購物中心空置率為4.1%
招商難是購物中心井噴下帶來的難題,然而,儘管如此,深圳購物中心空置率仍維持在較低水平,與2014年相比,僅上升0.2個百分點,為4.1%。
展望未來,仲量聯行深圳零售地產部董事許斌表示,深圳整體零售市場仍在緩慢復甦中,而這亦將促使購物中心持續轉型,快時尚、休閒娛樂、餐飲、兒童相關的業態需求將增加,體驗式消費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明顯。
當然,購物中心除了加大休閒娛樂、兒童產品等體驗性較強的業態比例外,其內部的零售品牌亦將根據年輕群體對個性化產品需求做相應轉型。
在供應方面,許斌預計,2016年新增商業供應總體量將超50萬平米,多個在福田區,包括卓悅匯、東海繽紛天地等。值得一提的是,將開業的卓悅匯,將改變梅林片區無大型購物中心的局面。許斌還預計,未來12個月全市整體空置率保持穩定,微升至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