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貨商場到購物中心,探尋深圳商業40年發展脈絡

2020-12-17 中國經濟導報網

  今年迎來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來,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快速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從第一家商場誕生到如今購物中心鱗次櫛比,深圳商業發展歷經幾度迭代,商業業態已從單一的購物體驗,升級為能滿足多元化消費、探索人文藝術、傳播公益文化、凝聚特區創新精神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

  從無到有

  深圳 百貨商場遍地開花

  自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之日起,深圳的商業便與特區同頻共振。早在80年代,百貨商場便在深圳興起。

  提起深圳具有代表性的商業圈,就不得不提東門老街。作為深圳形成時間最早、最成熟和最具規模的商業旺區,由東門老街衍生的東門商業圈至今仍受到深圳市民和外來遊客的歡迎,以至於坊間有流傳「不來東門,就不算到過深圳」的說法。

  1982年,有「羅湖第一樓」之稱的友誼商場在東門商業圈開門營業,這座六層高、帶地下一層的百貨商場瞬間名聲大噪,東門商業圈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幾年之後,位於福田區的深南天虹商場開業。這家老商場創造了深圳乃至全國多個「第一」:它是中國第一個中外合資的商業零售企業;第一個在國內全面開架銷售的商場;第一個提出最低價格承諾的商場;第一個在深圳經濟特區打出支持國貨,讓國貨佔領深圳市場的商場……在某種程度上,深南天虹見證了深圳商業發展的變遷。

  1994年7月17日,國內商超零售巨頭華潤萬家的前身萬佳百貨華強北店開業,當天營業額達24萬元,創下深圳零售業最高紀錄。

  20世紀90年代,具有一定規模的商城在華強北拔地而起,使華強北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令人矚目的商業旺區,也促使該區域以前的廠房全部改造成商業用房,帶來了滾滾人流,奠定了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的地位,成為與東門商圈比肩而立的深圳兩大核心商圈之一。

  隨著本土百貨企業的快速發展和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企業的入局,深圳商業從無到有,摸索出「百貨+超市」、「地產+百貨」等運營模式,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

   單一 到全面

   吃喝玩樂 於一體的購物中心成主流

  如今,人們對「購物中心」耳熟能詳,但在大約20年前,購物中心可是「新鮮玩意兒」。

  2001年,初具購物中心雛形的華強北銅鑼灣廣場開業;2002年,深圳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中信城市廣場(現名為「新城市廣場」)建成,商業面積達7萬平方米,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觀光多種功能於一身。在商場裡不僅能買到品類齊全的商品,而且吃喝玩樂一應俱全,顛覆了當時人們的消費觀念,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隨後出現了以萬象城、金光華廣場等為代表的購物中心,打破了當時深圳百貨的單一購物功能,成為了深圳本地精英的聚集地與外地遊客熱衷的觀光消費場所,掀起了深圳高端時尚的消費風潮。

  此後,購物中心在深圳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深圳商業迎來了新的黃金時代。2006年,深圳首家區域型購物中心招商花園城開始營業,標誌著深圳購物中心開始向「主題式」購物中心趨勢發展;同年開業的福田星河coco park是深圳唯一的公園情景式購物中心。隨後海岸城、益田假日廣場、KKmall等綜合性購物中心相繼出現,形成了核心商圈;2010年起,寶安、龍華、龍崗等區域購物中心開業,非核心商圈快速發展。

  從百貨到購物中心,深圳商業發展從單一走向全面,餐飲、休閒、娛樂、觀光等業態不僅大大提升了人們的消費體驗,而且使深圳零售商業內涵變得更為豐富。

  從物質需求到精神需求

  賦予購物中心 傳遞 人文藝 和創新 精神使命

  相關數據顯示,2004-2019年,深圳購物中心的發展日新月異,新增商業總體量達到1000萬平方米,尤其在2013年之後,深圳每年超過10個購物中心開業。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世邦魏理仕發布的《2018-2019年度中國購物中心發展力報告》顯示,在國內消費持續活躍,居民需求持續升級的背景下,購物中心發展力繼續處於積極區間,業主對未來經營預期整體向好。

  但隨著消費升級和對精神文明的追求,人們的消費需求逐漸向多元化、個性化轉變,這也意味著購物中心不僅要能提供物質消費,還要能滿足文化、藝術、社交等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基於此,深圳商業發展從量變到質變,迎來了新的篇章,購物中心逐漸發展成為個性化、人文化、多元化的創意展示平臺,為深圳這座創新之城增添了新的活力。

  例如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AFC Mall就做了有益探索,賦予購物中心更多的商業功能和社會角色。

  前不久,PAFC Mall與現代鋼琴製造業的奠基者施坦威聯合舉辦了城市芯動音樂會,讓消費者在購物之餘,停下腳步,聆聽一場世界音樂盛宴,體驗獨特的文化藝術,備受好評。這並不是PAFC Mall在人文藝術方面的首次嘗試,在全市復工復產期間,PAFC Mall先後開展「雲端市集」公益活動、「花開正當時」藝術活動,通過傳遞公益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商戶、農戶復工復產,亦通過商場內部的「AN+安雲藝術設計中心」等藝術空間匯聚多元體驗,用藝術的力量治癒人心,為城市重新帶來生機。

  而PAFC Mall所在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則是世界最高辦公建築、華南第一高樓,以近600米的高度矗立於深圳CBD金融區,近年來更是以「青山綠水·平安未來」大型環保公益藝術行動、「雲端的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雲端的大英博物館·體驗館」等有影響力的公益、人文實踐推動著城市價值不斷攀升,更展現了獨特的視野和創新,凝聚了向上、向善的正向力量,成為深圳人文精神的新地標、發展創新的新象徵。

  作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AFC Mall的打造者,平安不動產亦在各一線城市打造地標級項目,以科技賦能空間資產及線下生態,同時導入國際頂尖的文化藝術資源,為城市注入了別具意蘊的人文魅力,為新時代的人民美好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城市地標的商業綜合體,PAFC Mall不僅為消費者帶來深層次的體驗式消費,而且通過一系列的人文藝術、公益、創意活動,將購物中心的內涵加以延伸,打造成體現人文藝術內涵、凝聚創新精神的大舞臺,詮釋「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彰顯深圳加快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風採,也為今後深圳商業的發展路徑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焦點

  • 郭增利:怎樣看待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化?
    記者:按照西方的零售業發展規律,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零售業的主流業態將由百貨轉變為購物中心。您是否認為中國的零售業正在經歷這種轉變?  郭增利:我覺得不是這個結論,百貨業不一定非要向購物中心轉變。外國人說中國沒有百貨商場,中國沒有零售商,原因是中國的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採用的是聯營模式。
  • 深圳32個購物中心/百貨2019年銷售額曝光
    被稱為「過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的2019年,深圳各大購物中心、零售商場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大部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贏商網獨家搜集了深圳32個代表性百貨/購物中心2019年銷售額,以供行業參考。
  • 盤點觀音橋商圈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等商業中心(組圖)
    盤點觀音橋商圈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等商業中心(組圖) 贏商網重慶站綜合整理
  • 2004年:購物中心強勢發展期 萬象城開啟深圳高端購物中心序幕
    (贏商網報導) 中國的購物中心開始於1996年的廣州天河城,進入千禧年以後,尤其是到了2004年發展尤為迅猛。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大型購物中心進入了開業集中期,包括大連銅鑼灣廣場、四川百聯天府購物中心、北京金源時代購物中心、上海百聯西郊購物中心、深圳金光華商業廣場、佛山東方廣場、上海久百城市廣場、深圳華潤中心萬象城、唐山遠洋城等20餘家。   另外,成都熊貓城、東莞華南MALL也進入到開業準備或者試營業階段。
  • 北京重點商業項目:百貨是主導 購物中心正在反超
    一、百貨是主導,購物中心正在反超      然而,大多數百貨近年經營並不理想,iziRetail統計的北京重點商場2016年銷售業績中,11家百貨中,僅SKP和漢光呈雙位數增長,另有2家持平,其餘7家均為下滑。
  • 論商業地產現代化——購物中心
    文中沒有給出答案,我想即使給出也是比較荒謬的答案,但商業地產是不斷演化發展的,我倒是想從當今發展的最為成功的、最獨特的商業地產形式,推斷我們商業地產發展的方向及趨勢,這裡不妄談終極形態,我姑且以 "商業地產現代化"來描述這樣一個過程,既然現代化是一個過程,那麼它就沒有終極形態,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有著不同的標準。由於篇幅較長,將分購物中心、商業步行街、其它業態及商業地產推動城市現代化幾部分來論述。
  • 天虹籤約深圳寶安星航華府商業中心 預計2020年開業
    贏商網獲悉,2019年3月21日,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金安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就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星航華府商業中心項目合作舉行籤約儀式。 此次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租賃的中心物業面積約4.3萬平方米,未來將打造成集家庭購物、餐飲、兒童娛教、生活服務配套為一體的社區生活中心,為周邊居民提供更便利、更貼心的服務。該中心天虹商場計劃2020年初開業,預計年營業額約為4億元。
  • 茂業百貨布局全國 實現跨越式商業「進階」
    深圳商業零售行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從一個個商鋪林立到一座座商業綜合體的繁盛,通過不斷的升級與跨越實現了深圳商業的輝煌成就,成為深圳與世界接軌最為緊密的行業之一,也塑造著深圳商業經濟的「精氣神」。作為其中的領軍者,茂業百貨與深圳一同成長,是深圳發展歷程的見證者、參與者和開拓者。1996年紮根於深圳茂業百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東門單店經營到大型百貨全國連鎖經營,其發展的速度和所取得的成就都讓人讚嘆。
  • 調整業態 無錫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越走越近
    調整業態 無錫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越走越近作者:聯商網2016-06-02 09:05就在市中心高端百貨商場的招商團隊為了促銷大牌使出渾身解數時,與他們錯位經營、瞄準年輕時尚群體的購物中心也在加緊調整。而從蘇寧廣場周二公布的調整計劃來看,購物中心和百貨的邊界開始慢慢地出現模糊地帶。蘇寧廣場降低餐飲比例在2013年開業之初,蘇寧廣場作為市中心人氣最爆棚的地方,法寶就在於餐飲的豐富程度。翻閱當時的報導,整個廣場的餐飲配比達到了40%。在當時缺少輕餐的市中心,這家廣場開業當天就迎來30萬人流。
  • 這9座購物中心 見證上海體驗式商業發展進階之路
    城市商業的創造者們又是如何在探索中創新前進,在前進中發現機會並把握未來商業浪潮的。   擁有「中華第一街——南京東路」的上海一直是中國商業發展的先行者,中國第一批百貨公司永安 (今永安百貨)、大新 (今第一百貨)、新新 (今食品一店)、先施(今時裝公司大樓)在20世紀初就已出現,引領中國百貨行業。
  • 歲寶百貨今年東莞落四子 將在虎門試水時尚購物中心
    歲寶是深圳著名的連鎖零售品牌商,具有超過15年的歷史,其與深圳特區一起成長,也是深圳連鎖零售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今日開業的歲寶百貨連升店位於虎門人民北路中和大廈,創新性地以「百貨+家電+超市+N」為經營模式,從裝修風格、賣場布局到貨品陳列、商品組合,再到促銷推廣、顧客服務,每一細微之處,都經過了精心考慮和設計,力爭讓顧客享受到與眾不同的購物體驗。
  • 聯商商場周報:多個購物中心開業 老佛爺百貨進貴陽
    據悉,老佛爺百貨貴陽店選址在貴陽花果園海豚廣場,分為上下兩層,佔地面積達11500㎡。貴陽花果園海豚廣場預計將於2021年部分開業,而老佛爺百貨則預計在2022年春季開業。老佛爺百貨執行長Nicolas Houzé曾宣布,將進一步擴大中國業務,到2025年中國門店數量預計最多可達10家,目標未來中國市場年營收達到10億歐元。
  • 30購物中心激戰 深圳第一個MALL新城市廣場走向衰落
    在深圳深南大道福田與羅湖交界處,深圳新城市廣場(原深圳中信城市廣場)在節後異常清冷,百貨二樓精品區與三樓餐飲皆難覓人影。據店內商家透露,新城市廣場經營不善,或將於今年年中關閉,現在已經有部分商鋪空置了。   這裡曾一度是深圳城市商業名片。作為深圳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SHOPPING-MALL(購物中心),中信廣場只走了十年的生命歷程。
  • 從百貨公司到商場再到商圈商業變遷見證蘭州發展之路
    城之40年:從百貨公司到商場再到商圈商業變遷見證蘭州發展之路蘭州中心張掖路步行街九曲金城,如蘭之州。商以城在,城以商興。從古絲綢之路的駝鈴陣陣,再到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奮發豪情,蘭州註定會承載時代賦予的特殊使命,這種天然的責任,也必將激蕩出一個城市的光榮與夢想。城市的發展總是伴隨著商業版圖的擴張和演變。改革開放40年來,蘭州商業中心幾經變遷,從極盛一時的百貨公司到綜合性大型商場,再發展形成商圈經濟。從鐵路局到南關十字、西關十字、西站十字,再到多點布局、多業態共生的「多核」商圈時代。
  • 北京又一知名商場關門 傳統百貨業轉型路在何方?
    具有27年歷史的北辰購物中心亞運村店對外宣布正式停業。這是繼去年莊勝崇光百貨遭遇「撤櫃潮」,華堂、百盛等多個百貨零售商場撤店後,又一個傳統百貨商場關門。在電子商務熱潮大背景下,傳統百貨業「寒冬」是否還將持續?百貨零售業今後該何去何從?
  • 無錫購物中心端午節活動鬧猛 百貨商場淡定
    儘管這類傳統節日對百貨商場沒有多麼大的吸引力,但購物中心卻不會放過。昨日記者走訪發現,錫城部分購物中心安排了和端午有關的主題活動,超市則開啟瘋狂促銷模式。端午撞上國際名品折扣季儘管距離父親節還有10天左右,有點「急不可耐」的百貨商場已經把父親節促銷活動和端午節活動放在了一起。
  • 回歸20年,淺談香港購物中心帶來內地的商業驚喜!
    編者按:彈指一揮間,香港已回歸祖國20年。回首20年,香港購物中心曾收穫發展,也曾經歷風雨,但在祖國母親的懷抱裡,東方明珠的色彩卻始終不曾黯淡。香港購物中心經過多年的發展及洗禮,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它的成功之道在於其迎合了消費者行為模式,引導並抓住了消費者的決策過程。
  • 茂業百貨深圳華強北店九周年慶典
    茂業百貨作為深圳的零售領軍企業,成立十六年來見證了特區商業的發展,從東門到人民南商圈,從深南沿線到南山新商業生活圈,每一個商圈的形成都與茂業的發展息息相關,茂業門店網絡形成了深圳零售業的脈絡。在這條深圳商業的縱貫線上,華強茂業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
  • 看化妝品業態與購物中心百貨相愛相殺
    隨著女性顧客逐漸成為各類商場包括購物中心的核心客群,化妝品也逐漸發展成為吸引中高收入女性顧客的法寶。在購物中心繼近年積極引進美容、美體、SPA、瑜伽類知名租戶之後,化妝品正成為各大購物中心積極吸納的品類。
  • 亞細亞等百貨商場改造升級,二七商圈迎來新商業格局?
    從引領商戰的百貨業態到順遂潮流的購物中心,二七商圈商業格局的演變歷來備受人們關注。逐漸被邊緣化的百貨業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二七商圈以亞細亞為首的百貨商業發展曾引領中原、轟動全國。2005年前後,萬象城、大悅城、萬達廣場等包含零售、餐飲等各種業態的購物中心和商業綜合體,在全國範圍內爭相綻放時,而曾被全國關注的二七商圈,卻依然停留在以零售為主的百貨時代。2010年後,國貿360、中原萬達、二七萬達、錦藝城、大衛城、萬象城等各大購物中心先後開業,更讓二七商圈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