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紅燈越線,請退回等候;您已紅燈越線,請退回等候……」最近,在馬市街解放路路口,交警部門裝了四根會「說話」的柱子,每當有人闖紅燈經過兩根柱子之間時,就會發出如上的警示聲。
附近報刊亭的老闆說,「不過有不少人都不當回事的,連連闖紅燈,所以這幾根柱子叫個不停。」
這套設備目前在杭州還處於試驗階段,除了馬市街解放路路口以外,在環城西路白沙路口和南山路湖濱路口也都有設立。
這些會「說話」的不鏽鋼立柱,其實是一個紅綠燈裝置,帶語音提示功能,如果行人闖紅燈,它就會反覆發音。
這些柱子運行效果如何?行人會在乎它們嗎?昨天,記者來到馬市街解放路路口實地觀察。
路口裝起會「說話」的柱子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馬市街解放路路口。這四根會「說話」的柱子在路口的西北角,兩兩對應,分別對著兩條斑馬線的入口。
柱子高約1米,直徑約10釐米,為不鏽鋼材料,頂部呈橢圓斜切口狀,上面鑲著一排LED燈珠,隨著路口紅綠燈的指示,它會亮起紅色的叉叉或綠色的箭頭。
當紅色的叉叉亮起時,若有行人穿過這個裝置,機器就會傳來警示聲:「您已紅燈越線,請退回等候。」
會「說話」的柱子到底能不能提醒行人按照交通信號燈來穿越路口呢?附近銀行的工作人員說,從裝好至今,這個裝置的提醒聲基本上沒有間斷過。
「裝了有半個來月了,但是從這裡路過的行人好像也並不是特別在意。」這位銀行的工作人員說,「要闖紅燈的,照樣會闖,行人穿過以後,警示聲就在那裡一直提醒著。」
不少行人闖紅燈
柱子警示聲不斷
昨天下午,記者在馬市街對應的裝置前觀察了5分鐘,期間有兩次紅綠燈轉換,總共有42人過馬路。其中紅燈亮起時,有27人越過裝置,其中1人在聽到裝置的提醒聲後退到等候區等候。
黃先生就是在聽到提醒聲後,重新回到等候區域的那個人。
「平時看到機動車左拐的時候,我會沿著斑馬線穿到馬路中間等,今天路過這裡聽到有這麼個響亮的提醒聲,我就有點不好意思了。」黃先生說。
在記者觀察的這段時間裡,除了黃先生,大多數闖紅燈的行人對於身邊響起的警示聲都置若罔聞。
劉先生比較遵守交通規則,直到綠燈亮起才通過路口,記者在裝置的等候區與劉先生聊天時,劉先生表示,這種裝置對於行人的約束力還是十分有限的。
「有交通意識的人不管有沒有這樣的裝置,都會遵守交通規則。」劉先生說,「但如果平時就缺乏交通意識的人,即使旁邊站著交通協管員,我估計他還是會闖紅燈便利自己的。」
已有三個試點路口
共5組設備投入使用
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這套設備目前在杭州還處於試驗階段,除了馬市街解放路路口以外,還在環城西路白沙路口和南山路湖濱路口投入使用。目前總共投放了5組10個柱子,兩兩配對使用。
交警部門介紹,這套設備主要是靠紅外線感應的原理來進行工作的。當行人觸碰到它的感應區域時,機器就會發出兩次提醒聲音,設備與路口信號燈的程序相連接,保證兩套設備信號同步。
交警工作人員表示,這套設備旨在倡導行人文明出行。
「畢竟現在在杭州,機動車斑馬線前禮讓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所以我們在倡導機動車文明出行的同時,也需要將行人的出行行為慢慢規範起來。」交警工作人員說,「這套裝置可以讓一些不是故意闖紅燈的人及時得到提醒。」
「比如一些人在打電話或者走神時,誤闖了紅燈,那麼這套設備就能及時提醒。」交警工作人員說,「也有一些時候,大家都在等紅燈,少部分人闖了,聽到刺耳的提醒聲,也會不好意思,然後退回到等候區。」
交警部門表示,目前這套設備主要投放在居民住宅區比較少的地方,如果將來正式投入使用,他們會考慮分時間段降低設備的提醒聲,或者在夜間停止提醒功能。
「不過是否推廣,還要看大家的反映和具體實施的效果。」交警工作人員表示。
會「說話」的柱子
拷問出行素質
■編後
從2009年起,杭州開始打造交通文明示範城市,時至今日,我們欣喜地發現,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杭州交警從整治酒後駕車入手,帶動了整個交通違法行為、交通陋習的整治工作。我們普遍的一個感受是,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可以說已成為每個司機的口頭禪和自覺行為。
而機動車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也基本上成為廣大司機的一個共識。這個行為,也為杭州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助了力,作出了貢獻。
交通安全環境關係到每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所有交通參與者都有一份責任。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會提升整個城市的幸福感和認同感。
一根會說話的柱子,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人、乃至一座城市的交通出行習慣。我們很難要求每個人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但我們可以做到,當有人提醒你注意交通規則時,能主動糾正,這也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