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美國2020總統大選 重點關注4個時點

2021-01-07 深圳智通財經
要聞 一文讀懂美國2020總統大選 重點關注4個時點

2020年2月12日 18:47:06

國盛證券

本文來自 「國盛宏觀研究團隊」。

在本篇報告中,我們詳細介紹了美國總統大選和國會選舉的規則、流程、重要時點、候選人信息、當前選情等內容,以期勾勒出2020年美國大選的全貌,本文核心結論有四點。

一、美國總統大選規則與流程:美國總統大選實行「選舉人團」制度,各州選舉人與國會議員數量相同,外加華盛頓特區的3個名額,全美共有538名選舉人,因此贏得總統大選至少需獲得270張選舉人票。各州的選舉人須根據本州選民的投票結果進行投票,但絕大多數州採取「贏者通吃」規則,即某一總統候選人只要在本州獲得相對多數選民投票,則可以獲得該州所有選舉人票。總統大選流程主要包括預選、提名、普選、終選四個階段:

預選(2月-6月):各州選民投票給支持的總統候選人,同時投票選出參加兩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各州的兩黨根據選民投票結果為各總統候選人分配黨代表票數,黨代表須承諾支持指定的總統候選人。

提名(7月&8月):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在7月13日、8月24日召開為期3天的全國代表大會,獲得半數以上黨代表支持的候選人將被提名為本黨唯一的總統競選人。

普選(11月3日):全體選民投票,將直接鎖定最終選舉結果。

終選(12月14日):選舉人團投票,正式確定總統人選。由於選舉人團須根據普選結果投票,因此只是流程,並無實際意義。

二、美國總統大選需重點關注的4個時點(均為美國東部時間):

「超級星期二」:3月3日,將舉行16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預選,其結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誰將最終獲得民主黨提名。

兩黨全代會:除確定誰被提名之外,兩黨還將在全國代表大會上討論通過競選綱領,從而為各自競選人日後的競選之路奠定基礎。

總統辯論:9月29日、10月15日、10月22日將舉行三場總統辯論,10月7日還有一場副總統辯論,辯論表現將對選情產生較大影響。

普選投票日:11月3日,全體選民進行投票。投票結果會從當天晚上開始陸續公布,11月4日中午以前就可確定結果。

三、主要總統候選人當前選情:川普最終獲共和黨提名基本無懸念;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眾多,主要有拜登、桑德斯、沃倫、布隆伯格等,其中拜登和桑德斯的綜合競爭力明顯超出其他人,但二人年齡均偏大。與民主黨各候選人相比,川普在競選資金方面有明顯優勢,但民調支持率落後。

從民主黨內部支持度來看:拜登獲得黨內背書的情況遠超其它民主黨候選人,其次為沃倫、布隆伯格、桑德斯。

從競選資金來看:斯泰爾、川普、布隆伯格籌資規模位居前三,但由於開支規模差異較大,當前川普剩餘資金規模比其他所有候選人的總和還多,且是過去三屆大選中的最高水平。

從民調支持率來看:民主黨預選民調數據顯示,拜登和桑德斯支持率遠超其它候選人,但二者差距不大,最終誰獲提名仍高度不確定。最終對決民調數據顯示,當前川普支持率落後於所有民主黨主要候選人,其中對拜登落後差距最大為5.4%。

四、美國國會選舉規則及當前選情:美國眾議院有435名議員,任期2年,各州眾議員數量基於人口確定;參議院有100名議員,任期6年,50個州各有兩名。國會每2年舉行一次選舉,眾議院全部換選,參議院有三分之一的席位換選。本次選舉中,參議院共35個席位換選,其中共和黨23個,民主黨12個。國會選舉也分為初選和終選兩個階段,初選為各州的兩黨根據選民投票情況確定議員候選人;終選為全體選民投票,時間與總統大選同在11月3日。但與總統選舉的「選舉人團」制度不同,國會議員由全體選民投票直接產生。根據270towin和Politico的預測,共和黨重新獲得眾議院多數席位的希望非常渺茫,但大概率可以保住參議院多數席位。

風險提示:美國大選爆發黑天鵝事件;美國兩黨政治鬥爭加劇。

正文如下:

本篇報告是我們「2020年美國大選系列專題」的第一篇,在本篇報告中,我們詳細介紹了美國總統大選和國會選舉的規則、流程、重要時點、候選人信息、當前選情等內容,以期勾勒出2020年美國大選的全貌。

一、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概況

1.美國總統大選的規則簡介

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與三軍統帥,擁有最高行政、軍事、外交等權力。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美國總統每屆任期為4年,最多可連任2屆, 2020年將迎來美國第59屆總統選舉。

總統大選規則:「選舉人團」與「贏者通吃」。美國總統選舉採取「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最終選舉結果不是由全民投票結果確定,而是由選舉人票數(Electoral Votes)確定。該制度的核心內容如下:

各州選舉人的數量與本州國會議員數量相同,另外華盛頓特區有3名選舉人,因此全美共有538名選舉人(435+100+3),當選總統需獲得至少270張選舉人票。

各州選舉人相當於本州選民的代表,須根據本州選民投票的結果將自己的票投給相應的總統候選人。

大選日,根據全民投票的結果,通常由各州獲勝的黨派指定本州的選舉人,憲法規定選舉人不能是國會議員、聯邦政府官員或其它由總統任命的職位。

只有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是按照全民投票比例分配選舉人票,其它48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實行「贏者通吃」規則,即只要某一總統候選人在該州獲得相對多數選民投票,就可以得到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

2.總統大選流程及重要時點

美國總統大選主要包括預選、提名、普選、終選四個階段,主要內容分別如下:

預選:2月初至6月在各個州舉行,分為初選(PrimaryElections)和黨團會議(Caucuses)兩種模式,選民一方面投票給自己支持的總統候選人,另一方面投票選出本州參加全國黨代表大會的代表,絕大多數情況下選民只能參加一個黨派的投票。其中,各州黨代表數量由兩黨總部直接分配名額,各州的兩黨選出黨代表後,還要根據各總統候選人的得票率為其分配黨代表票數,被分配的代表必須保證支持指定的候選人,因而這些代表又被稱為保證代表(Pledged Delegates)。

提名: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在7月、8月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根據各州預選結果匯總,獲得全國半數以上黨代表支持的候選人成為本黨唯一的總統競選人,並由其指定副總統人選。若沒有任何一個候選人獲得半數以上黨代表支持,則需由黨代表大會重新投票或協商決定。

普選:11月3日進行全民投票,當天晚上開始陸續公布得票率。由於最終選舉人團需根據普選結果投票,因此普選結束後就可鎖定最終大選結果。

終選:12月14日,選舉人團根據普選結果進行投票,從而正式選定總統。此階段僅是走流程,並無實質意義。

總統大選流程中,以下4個時點需重點關注(均為美國東部時間):

「超級星期二」:3月3日,將有16場預選舉行,僅這一天產生的民主黨代表就有1618人,佔最終總代表數的34.1%,因而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意義重大。根據Ballotpedia的統計,在1984-2016年的18個「超級星期二」中獲勝的總統候選人,有17個贏得了該黨最終提名。

兩黨全代會:除確定誰被提名之外,兩黨還將在全國代表大會上討論通過競選綱領,從而為各自競選人日後的競選之路奠定基礎。

總統辯論:9月29日、10月15日、10月22日將舉行三場總統辯論,同時10月7日還會有一場副總統辯論。根據歷史經驗,總統候選人在辯論中的表現往往對其支持率有較大影響,此外其政策主張也具備重要的指示意義。

普選投票日:11月3日進行全民投票,各州投票時間不盡相同,最早從5:00開始,最晚於21:00結束。通常在11月3日晚間就會開始陸續公布投票結果,11月4日上午就可確定總統人選。

3.主要總統候選人背景資料

由於現任總統川普依然謀求連任,且共和黨內部其他候選人競爭力相對較弱,在不發生大的意外的情況下,共和黨最終提名川普基本沒有懸念。因此兩黨對於總統的爭奪,實際上是川普與民主黨眾多候選人之間的對決。

2020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最多時曾達20餘名,創下歷史最高記錄,目前仍有11名堅持競選。民主黨各候選人中,拜登的政治資歷最深,其次為桑德斯,但二人年齡都偏高。桑德斯和沃倫都是典型的激進派,相比之下拜登則屬於溫和派。沃倫和克洛布徹是主要候選人中唯二的女性,布隆伯格和斯泰爾都是超級富豪,楊安澤是史上第二位華裔候選人,布蒂吉格則是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候選人之一。

政策主張方面,共和黨(川普)與民主黨候選人之間依然保持了「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的傳統差異。川普依然延續「美國優先」政策,反對移民和氣候協定,反對全民醫保,支持能源行業發展;民主黨候選人則普遍對移民持開放態度,主張擴大醫保範圍,甚至是實施全民免費醫保,同時主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大學教育免費、增加稅收(尤其對富人)、提高最低工資水平等。

4.主要總統候選人最新選情

(1)從民主黨各候選人黨內支持度來看:

某一總統候選人為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通常會在正式提名前尋求黨內知名人士的推薦,這也被稱作政治背書(PoliticalEndorsement)。獲得不同職級人士的背書其效果也不同,據FiveThirtyEight計算,目前拜登獲得黨內背書的綜合得分最高,且遠遠超出其他民主黨候選人,其次為沃倫、布隆伯格、桑德斯。

(2)從各候選人競選資金來看:

2017-2019年,累計籌款前三名的候選人分別為斯泰爾、川普、布隆伯格,均超2億美元,但由於斯泰爾和布隆伯格支出規模較大,籌得的資金已所剩無幾。相比之下,川普支出規模明顯更低,當前川普剩餘資金比其他人的總和還要多。此外,據Ballotpedia統計,經通脹調整後,川普當前的籌款規模和剩餘資金規模是過去3屆總統大選的最高水平。綜合來看,川普在競選資金方面具有巨大優勢。民主黨主要候選人中,桑德斯相對優勢明顯,布蒂吉格、沃倫、布隆伯格相差不大,拜登較為落後。

(3)從各候選人民調支持率來看:

民主黨內部各候選人之間:根據RCP計算的各民調機構數據的均值,拜登的支持率始終位居第一且較為穩定,最新支持率為27.0%;桑德斯支持率近期持續走高,目前為21.8%;沃倫支持率曾經一度與拜登持平,但在2019年10月以後持續下降,目前僅為14.4%;布隆伯格在去年11月宣布參選後,支持率節節攀升,最新數據為10.6%,已超過第五名布蒂吉格的7.0%。但FiveThirtyEight的預測模型顯示,桑德斯獲得半數以上黨代表支持的概率為45%,拜登則為20%,其餘候選人均低於5%,此外沒有人獲得半數以上黨代表支持的概率為25%。整體來看,拜登和桑德斯在民主黨內部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但二者最終誰獲提名仍高度不確定。


川普VS各民主黨候選人:根據RCP計算的各民調機構數據的均值,截至1月30日,最終大選若是川普對陣拜登,則雙方支持率分別為44.7%:50.1%;若是川普對陣桑德斯,則是45.3%:49.0%;若是川普對陣沃倫,則是45.9%:47.7%;若是川普對陣布隆伯格,則是44.3%:49.5;若是川普對陣布蒂吉格,則是45.4%:46.0%。因此,當前川普民調支持率落後於所有民主黨候選人,其中對拜登的落後差距最大為5.4%。


二、2020年美國國會選舉概況

1.美國國會選舉規則與流程

美國眾議院有435名議員,每個州的眾議員數量根據人口確定,大約50萬人選出1名,任期為2年;參議院有100名議員,50個州各2名,與人口基數無關,任期為6年。美國國會每兩年選舉一次,眾議院全部換選,參議院則有三分之一換選。此外,若有議員因特殊原因提前卸任,其所在的州還將舉行特別選舉。國會每兩屆選舉中有一次和總統大選同時進行,而另外一次選舉發生在總統任期中間,被稱為「中期選舉」。本次參議院將有35個席位進行重新選舉,其中共和黨23個,民主黨12個。與總統選舉一樣,國會選舉也分為預選和終選,具體內容及時間如下:

預選:預選是各州的共和黨與民主黨確定各自的議員候選人,同樣由各州選民投票選出,每位選民只能參加一個黨派的投票,得票率最高的候選人被提名。其中,參議員候選人在全州範圍內選出,眾議員候選人則在其所處的選區中選出。時間上,有些州的國會議員初選與總統候選人初選同時舉行,有些州則單獨舉行,將會從3月持續到11月。

終選:時間與總統普選投票同為11月3日,但是由全體選民投票直接選出,而非總統選舉的「選舉人團」制度。

此外,由於國會議員沒有任屆限制,連選連任的現象非常普遍。據統計,國會議員連續當選5-9次的人數佔總數的30%以上,連續當選10次以上的人數佔15%左右。

2.美國國會選舉的最新選情

當前美國眾議院中,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席位數分別為197、232,另有1名獨立黨派議員,5個空缺席位;參議院中,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為53、45,另有2名獨立黨派議員。由於獨立黨派議員通常與民主黨立場一致,因此可將其視作民主黨的席位。據270towin預測,2020年眾議院選舉中,共和黨有望獲得193個席位,民主黨有望獲得222個席位,另有20個席位處於搖擺狀態;參議院選舉中,共和黨有望獲得50個席位,民主黨有望獲得 46個席位,另有4個席位處於搖擺狀態。據Politico預測,2020年眾議院選舉中,共和黨有望獲得191個席位,民主黨有望獲得213個席位,另有31個席位處於搖擺狀態;參議院選舉中,共和黨有望獲得51個席位,民主黨有望獲得46個席位,另有3個席位處於搖擺狀態。整體來看,不同民調機構的預測結論相同:共和黨重新獲得眾議院多數席位非常困難,但大概率能保住參議院多數席位。


風險提示:1.美國大選爆發黑天鵝事件。若某主要總統候選人被爆出政治醜聞或其它負面消息,將對選情產生較大衝擊,資產價格波動也會加劇。2.美國兩黨政治鬥爭加劇。若美國兩黨之間分歧持續擴大,將不利於政治穩定,也會對經濟和資本市場產生較大影響。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2020年美國大選應該關注什麼?
    下一階段重點關注首次初選(2020.2.3)和「超級星期二」(2020.3.3)。摘要美國大選前瞻系列專題旨在為投資者提供美國大選最新變化的跟蹤與分析。本篇報告作為前瞻系列第一篇,主要回答了以下三個問題。一是美國大選選情如何跟蹤以及有哪些關鍵的節點需要特別注意?二是目前選情如何?決定最終大選走向的關鍵因素是什麼?三是大選結果可能會帶來哪些政策方面的變化。
  • 美國總統大選4個步驟,幾個重要日期!
    愛州的初選拉開了美國總統選舉的帷幕,初選是兩黨分別選出各自的總統提名人,再由總統提名人挑選副總統為競選搭檔。總統大選階段是雙方舉行辯論,在全國競選,向選民說明他們的觀點和治國方略。一、美國總統大選的4個步驟:第一步﹕各州初選。大選開始前,多數參選人都要經過各州的初選階段。初選為秘密投票,主要分兩種形式,包括任何政黨都可投票支持某個候選人的公開投票,和只能對本黨候選人進行表決的閉門投票。
  • 全程直擊: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
    11月3日,美國迎來第59屆總統大選。多年以來,美國大選都是萬眾矚目,因為它對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將產生較大影響。而今年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更為這次大選增添了更多變數。本屆大選勢將成為影響短期資本市場走勢的關鍵變量,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財聯社將全程圖文直播本屆大選最新進展。以下時間均為北京時間。
  • 一圖讀懂|美國大選走到哪一步了?
    距離11月3日的美國大選日已經過去3周,美國大選似乎仍未塵埃落定。 美媒11月7日就已預判拜登贏得大選,但川普至今仍未承認敗選,同時一直拒絕啟動總統權力交接程序。
  • 百年不遇的美國大選 難產的總統
    11月15日,川普在沉默了一段時間後(按照他的標準就是很長時間了),又開始連發推文。先是說:「他(拜登)贏了,因為選舉被操縱了。」後來又說:「我什麼都不承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再後來又重複了一系列有關大選普遍存在欺詐、某些利益集團一定要把他選下去的陰謀論。再後來是向他的9000萬推特關注者呼籲繼續採取行動,不要讓拜登從他們手中把勝利偷去。
  • 2020美國總統大選時間是什麼時候?美國大選支持率現狀如何?
    2020美國總統大選時間是什麼時候?美國大選支持率現狀如何?當地時間8月2日,美國白宮幕僚長馬克·梅多斯在接受美國CBS新聞網採訪時稱,美國將於11月3日舉行總統選舉。
  • 美國2020總統大選預測及展望
    2、美國總統真的是「民選」出來的嗎? 3、時至今日,美國總統選舉機制的路走歪了嗎?為什麼出了個如此充滿爭議的川普總統?作為現任總統,川普被前防長馬蒂斯狠批分裂美國,為何至此?  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而且還是一位留學生後裔。請點評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背景和原因。 2、川普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又創造了歷史。美國第一位富豪總統,其競選綱領和施政都飽受爭議。有人說,川普當年競選總統,本意並不真的想參選。您怎麼看?請點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背景和原因。
  • 張愛軍: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的中國網民再造:以美國2020年大選為例
    內容提要:2020年的美國大選,中國網民投入了極大的關注熱情。美國總統大選民調失靈不僅引發美國民眾的質疑,而且導致美國民間輿論形成了多元互動的局面。關鍵詞:民調失靈;美國總統大選;網民再造;民主政體;美國總統大選民調可以從兩個角度觀察:一是針對民調本身,二是針對美國民間的看法及其輿論。
  •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
    文 / TIER2020-10-23 15:11:32來源:FX168 【盤中回顧】10月23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美國大選最後一場總統辯論落幕 普京:中德正崛起為超級大國1.北京時間周五上午9點,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大學舉行。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2020年美國新任總統是誰?
    美國總統大選日已過去月餘,驢象之爭下,拜登與川普到底誰贏了,至今尚無定論。雖然拜登本人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拜登已勝選,但川普方面仍未承認敗選。2020年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將進行投票,這或將使本次大選的結果「塵埃落定」。  那麼,為什麼大選投票已經結束,選舉人團還要投票?
  • 社交媒體如何影響美國總統大選
    從美國前總統Barack Obama在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中首次嘗試使用社交媒體進行競選宣傳,到2016年上任的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幾乎每天都在Twitter上發表自己的言論,可以看出社交媒體對美國政治產生著重要影響。
  • 美國第51州?臺灣省年度最關注話題竟是「美國總統大選」
    據臺灣省媒體報導,紛紛擾擾的2020年終於進入尾聲,今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爆發、島內外選舉等重大事件影響,全球政治、疫情相關議題皆引起臺灣網友廣泛且高度關切,簡直可說是臺灣關注議題最國際化的一年,從Google公布臺灣2020年度搜尋「快速竄升」排行榜,一起來回顧這一年來受到民眾矚目的熱門話題關鍵字
  • 美國大選安保:花16億保總統
    因為在大選年,除了保護現任總統和副總統之外,特勤局還要承擔起總統候選人的安保工作。特勤局一般在美國總統大選前120天就要開始保護主要候選人。今年在新罕布夏州預選結束後,特勤局便為共和黨參選人羅姆尼提供安保。按照法律規定,各主要政黨提名候選人,如果在民意調查和競選資金籌措上達到一定標準,都能獲得特勤局保護,「他們中任何一人都可能是未來的美國總統」。
  • 2020美國大選總統候選人最後一場正式辯論開始
    澎湃新聞2020年10月23訊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於當地時間10月22日晚上9點(北京時間23日早上9點)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大學舉行。這是因現任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感染新冠病毒而取消原定於本月15日舉行的第二場辯論之後,川普再次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展開直接交鋒。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最新消息 美國大選誰當選了美國總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消息,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確認了選舉結果。  報導稱,拜登預計將獲得306張選舉人票,而川普預計將獲得232張選舉人票。選舉人票總計有538張,而要獲得總統職位,需要270張票。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時間表 美國大選如何影響股市?
    美國大選投票日是11月3日,但多地已經開始提前投票。隨著大選日的臨近,市場愈加關注拜登和川普的選情,因為兩人持有不同的政策立場,對美國未來政治、經濟和金融市場將產生不同的影響。本文整理了2020年以來美國競選中已經發生,以及將要發生的重要日程時間表。
  •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重要日程一覽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 美國大選投票日是11月3日,但多地已經開始提前投票。
  • 美國大選2020結果公布時間延遲?美國總統競選日程時間表
    美國大選2020結果公布時間延遲?美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11月3日迎來投票日。由於今年提前投票和郵寄投票者的數量激增,大選結果的公布日有可能出現延遲。  不同於往年的是,部分州郵寄選票允許送達時間晚於往年,且選舉日之後才能處理投票,因此大選夜很可能看不到選舉結果。
  • 美國大選觀看指南:總統是如何選舉出來的?
    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將在明天(美東時間11月3日)開始。每次總統大選都是全世界人民關注的焦點,在全球都遭受疫情影響的今年,大選結果更是備受矚目。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何時公布?2021年美國總統是誰?
    距離美國大選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了,然而這場大選卻仍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果出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川普還是不肯認輸,川普一直在抨擊美國大選出現了舞弊,是他的對手拜登偷走了他的勝利,因此到目前為止他仍然聲稱自己是才是美國大選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