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6部紀錄片,還怕孩子學不好語文?

2020-08-27 米粒媽頻道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米粒媽前段時接連給大家分享了十幾部紀錄片《這8部神仙紀錄片太香了,快給孩子安排上!》、《贊爆!這6部歷史紀錄片,值得孩子刷N遍!》。

看到你們滿屏的誇獎,米粒媽心裡美滋滋的


但有一說一,每次分享,特別耗時耗力,錄屏、做動圖、找資源、截圖……腦力、體力雙重消耗,每次寫稿的時候都必須吃點東西補充能量(就是這樣長肉的)

本來說好最近絕不碰紀錄片的,這不,剛緩過來,又忍不住來給大家安利了,誰讓我愛你們呢,哈哈哈

這次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和米粒最近看的一些國學紀錄片,唐詩宋詞,歷代詩人詞人,不僅能了解當時的歷史,還能給孩子最好的詩詞啟蒙

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紀錄片吧

蘇東坡

上次給大家介紹了杜甫,不過米粒媽還是更偏愛蘇軾

才華橫溢,詩、詞、散文、書法、繪畫樣樣精通;廚藝一絕,什麼東坡魚、東坡肉、東坡餅、羊蠍子都成了名菜;為人樂觀,屢遭貶謫,依然笑對人生。

放到現在,蘇軾妥妥是個優質男青年

這部紀錄片製作非常走心,製作組花了兩年時間,走訪了十餘個國家地區,搜集了大量歷史文獻,還採訪了大量研究蘇軾的專家。

總共有6集,每集30分鐘左右,從仕途、文學、藝術、美食、情感等角度,完整呈現了蘇東坡的一生。

這部影片畫面也很贊,情景演繹,配有製作精良的古風動畫,古風氣質盡顯:

米粒媽最喜歡這部影片的一點是,這裡面的蘇東坡的形象特別立體、鮮活。

除了蘇東坡的文學成就,跌宕起伏的仕途,發明的各種美食,還提到他接地氣的一面。

當時被貶到黃州,因為沒有收入來源,蘇軾只能種地為生,因為地在城東,人稱東坡。

淪為農夫的蘇軾特別野,經常在田間地頭追著農夫聊天,談笑飲酒。

有次在城外喝酒,沒有下酒菜,他忽悠一個小年輕,把自家的病牛宰了,於是一群人烤牛肉喝酒,半夜翻牆進到城內

還有一次,大半夜的,他在朋友家聊天喝酒,聽歌跳舞,朋友的妻子吵得受不了,發了一頓脾氣,蘇軾調侃說是河東獅吼

拿起筆能寫詩,畫畫,寫書法,放下筆能種地、翻牆、懟人,這才是真男神

不過,最讓人敬佩的,還是他曠達的人生態度。即便生活再難,也始終笑著面對,該吃吃該喝喝,把眼前的苟且活成詩和遠方。

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在這個特殊時期,尤其適合咱們孩子學習。

詩行天下

在今年不能到處旅行的日子裡,有這部紀錄片就夠了!

先給大家欣賞一下風景: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以為這是一部自然風景片?

錯錯錯,這是一部以古典詩詞為主要內容,實打實的文化節目。

這部影片以南京為中心,講述了12個曾和南京產生聯繫的詩人、詞人的故事,包括李白、劉禹錫、杜牧、辛棄疾、李清照等。

影片通過情景演繹和現實記錄的方式,介紹了詩人以及每首詩歌背後的故事。

李白在仕途受阻時,接連受打擊後寫下《行路難》、《將進酒》▼


重現得到皇帝賞識,李白一掃之前的苦悶,激動地寫: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每一集,都結合了當時的時代背景,通過一首首詩歌,解讀了當下詩人的心境,對孩子理解詩歌非常有幫助

此外,節目還跟隨著詩人的足跡,去到了西安、開封、南京、洛陽、揚州、蘇州、杭州、紹興等和唐詩宋詞息息相關的城市,一邊欣賞詩歌,還能遊歷大好河山。

看了這部紀錄片,在這個不能出門的日子裡,在家就能體驗到詩和遠方


跟著唐詩去旅行

同樣是唐詩,不過這部紀錄片與其說是講詩人、詩歌,倒不如說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這部紀錄片只有短短5集,選擇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五個詩人: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孟浩然▼

以及邊塞詩人岑參▼

節目中,邀請了詩人西川、學者酈波、楊雨、作家六神磊磊和書法家魯大東,重走了這五位詩人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旅程,還原詩歌中的地理坐標。

杜工部祠:

池州秋浦河:

渭水河畔:

太白山:

三峽:

新疆三道嶺:

這部紀錄片總共歷時三年,採訪了64位專家學者,勘查了外景地58個,尋訪了大量的唐詩現場和歷史遺存,特別用心,真正是把詩歌和旅行相結合。

登臨李白的「仙山」,感受他「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豪爽;

去到杜甫的「江湖」,體會他「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愴;

前往王維的長安,感受他「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閒適;

探訪孟浩然的「故人」,體會他「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呼朋引伴的快樂;

踏上岑參的「邊塞」,感受他「胡天八月即飛雪,北風捲地白草折」的邊塞奇觀;

斯人已去,但千年之前這些詩人看過的山水還在,我們還能從這些風景中,體會當年詩人的心境,這大概就是文化傳承吧。

孩子可以跟著這幾個旅行者,跟隨著詩人的腳步,進行一次聲光色影的旅行。

PS:這個節目本來是19年播出的,當時米粒媽看了宣傳片就特別期待,但是在播出前一天下了……據說今年暑假要上了,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央視紀錄頻道

唐之韻

這部紀錄片拍得比較早,2001年播出的,但放到現在絲毫不遜色,豆瓣評分高達9.1。

這部記錄片總共有20集,每集30分鐘左右,詳細介紹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一百多個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以及他們的作品。

從「初唐四傑」到「吳中四士」;從「邊塞詩人」到「山水詩人」;從「一代詩仙」到「千秋詩聖」;從「大曆詩人」到「朦朧詩派」;從「韓孟詩派」到「新樂府詩派」;從「一代詩豪」到「風流才子」。

這部紀錄片,可以幫助孩子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唐詩整個發展歷程,不僅對孩子學習唐詩有很大的幫助,還能從側面幫助孩子了解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

影片中還對這些詞做了解析,幫助孩子進一步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紀錄片為了還原詩歌中的場景,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真實還原了詩歌中的地理坐標,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大量的歷史古蹟:

看完這部紀錄片,每首詩的誕生,以及詩人寫詩的心境、當時的歷史,孩子都能一目了然。

米粒媽還要特地提一下這部紀錄片的解說詞,實在是太棒了,簡直是高考滿分作文。

解說詞太長,這裡就不寫出來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有了這些素材積累,孩子作文拿高分妥妥的

宋之韻

說完了唐詩,再來講講宋詞,這部紀錄片主要以詞人和流派來進行進行介紹,比如婉約派、豪放派、花間派等。

晏殊的含蓄婉麗,李清照的委婉清新,辛棄疾的不拘一格……

除了介紹詞人的身世背景和時代背景,影片中還對這些詞作做了分析,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詞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這部紀錄片也是20集,除了介紹李清照、歐陽修、柳永、辛棄疾等知名詞人,還有姜夔、陳與義一些不太熱門的詞人,可以拓寬孩子的知識面。

影片創作長達13年,去到了20多個省份,跨越了10萬多公裡,呈現了一副完整的宋詞地圖,圖文並茂,對孩子來說更容易理解。

但是米粒媽覺得,比起《唐之韻》的景色和文案,這部紀錄片稍有遜色,不過作為對宋詞的入門科普還是挺不錯的。

中國唱詩班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部可以吹爆的詩歌動畫,真的太驚豔了!豆瓣評分也高達9.4,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動畫。

給大家隨手截幾張圖看一下,每一幀都是屏保!

這部動畫主要以詩歌為背景,每一集都通過一個完整的小故事來呈現詩歌的意境。

目前更新了5集《相思》、《元日》、《遊子吟》、《飲湖上初晴後雨》、《夜思》,每集10分鐘左右。

每一集都從一首詩詞引入,《相思》以王維的詩歌《相思》為背景,講了一對青梅竹馬,長大以後彼此錯過的愛情故事。

幼年時,小秀才拿著一顆紅豆,交到女孩手裡,背誦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

小秀才漲紅了臉,那句相思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元日》以王安石的詩歌《元日》為背景,描述了春節其樂融融的場景。

短片以點燃爆竹開始,背景音樂是王維的詩歌:「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整部短片可以說是視覺盛宴,煙火、大紅燈籠、爆竹、糖葫蘆、糖人……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為了還原那個年代的服裝、造型、物件、場景,製作團隊花了一年多時間,在江南採風,製作非常用心。

總之,這部影片畫面贊,細節贊,創意贊,除了更新慢,沒啥毛病,看它!

中國古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精髓,詩經無邪,樂府沉鬱;唐詩瑰麗,宋詞多情;元曲潑辣,明清詩詞,風雅猶存。

古詩詞的學習不僅是一種文化薰陶,也是考試的剛需,通過這些紀錄片,孩子對咱們中國的古詩詞會有更透徹的理解。

其實製作精良的古詩詞紀錄片還真的蠻少的,這6部影片是米粒媽壓箱底的寶藏,這次全都分享給的大家了

這篇文章陸陸續續寫了一個禮拜,本來不打算寫這麼多的,寫的過程中覺得這部不錯,那部也很贊,乾脆一股腦全放在一篇裡面了,這樣大家也有得挑

米粒爸經常打趣我說,就沒有我找不到的資源,哈哈哈,為了我最親愛的米粉,米粒媽必須煉成火眼金睛呀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百萬媽媽關注@米粒媽頻道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有這5部神級詩歌紀錄片,還愁娃學不好古詩詞?趕緊收
    上周給大家分享了一波語文學習好資源《不會「偷懶」的媽不是好媽,6款盛產自雞娃的語文APP你值得擁有!》,收到不少好評,搞得千媽有點小膨脹。說好最近不碰資源分享文了(分享資源特別耗神啊姐妹們,回憶體驗+各種截圖,每次寫資源文我都要多喝幾杯奶茶補充能量),這一膨脹就心痒痒,又忍不住來給大家安利紀錄片,沒辦法,誰讓我愛你們呢?
  • 央視拍的大語文紀錄片真是絕了!強推!
    北京的隆冬,天氣冷到不像話,周末的下午,不出門的日子,米粒就愛磨我跟他一起看各種紀錄片。這段時間,我也是卯足了勁,給他找了不少好看的紀錄片,第一時間也安利給了老粉們。之前的推薦戳這裡驚呆!有這7部紀錄片,娃連動畫都不看了!
  • 這7部大語文神片,寒假彎道超車必看!
    各種神級紀錄片,之前米粒媽也跟大家分享過好多👇【自然】這8部神仙紀錄片太香了,快給孩子安排上!【人文】亮家底:是時候讓你們看看老母親的私藏了!【歷史】贊爆!這6部歷史紀錄片,值得孩子刷N遍!【趣味】驚呆!有這7部紀錄片,娃連動畫都不看了!【低齡】8部壓箱底的寶藏紀錄片,別收藏,馬上看!【大語文】有了這6部紀錄片,還怕孩子學不好語文?最受歡迎的,當然還得是大語文系列,前幾天米粒媽安利的一部《央視拍的大語文紀錄片真是絕了!強推!》,簡直好評如潮,哈哈(傲嬌臉)。
  • 6部專給孩子看的紀錄片,自然、歷史、科學、生理科普全有
    自從上次給大家整理了《7部適合孩子觀看的動畫》之後(私信我「高分資源」領取),很多爸媽都表示非常受用,希望我能再推多點優質的資源。今天呢,我精心整理了6部適合給孩子看的紀錄片,內容豐富,涵蓋科學、植物、動物、生物、歷史、天文等主題,好玩有趣還能漲姿勢。
  • 如何增強孩子對世界的理解力?這6部紀錄片做到了
    在紀錄片的鏡頭裡,有著廣闊而真實的世界。對於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來說,通過紀錄片,探察未曾涉足的地方,感受不曾見過的場景,了解尚未想過的問題,追問生活的意義,無疑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學習和思考的一種好方法。
  • BBC給孩子的6部高分藝術紀錄片,讓每個孩子學會思辨、大開眼界!
    一直都非常喜歡帶著孩子看藝術展和藝術紀錄片。熱愛藝術、熱愛美學是一個因素,我相信這也是每個人骨子裡都具有的天性或者說天賦。希望孩子從小浸潤在藝術氛圍中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從藝術這個無邊界的領域裡去觸摸歷史文明的線索、去感受美和創造力的神奇是另一個因素。
  • 8部壓箱底的寶藏紀錄片,別收藏,馬上看
    前段時間,我給大家安利的20部紀錄片,最最受歡迎【自然紀錄片】這8部神仙紀錄片太香了,快給孩子安排上!【國學紀錄片】有了這6部紀錄片,還怕孩子學不好語文?【歷史紀錄片】贊爆!這6部歷史紀錄片,值得孩子刷N遍!
  • 這6部BBC紀錄片,每一部都是神作!
    與其讓孩子天天沉迷在動畫片裡,不如讓孩子看一些經典的紀錄片,既能滿足孩子看電視的需求,也能學習更多的知識,增長見聞。今天,分享的6部紀錄片高分經典紀錄片,適合父母陪孩子一起看,既增長知識,又拉近情感。手握這份片單,不妨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看看這些紀錄片,了解自然奧秘、增長人文見識、提高審美情趣。
  • 宅家也能看世界,6部超適合孩子看的高分紀錄片推薦
    小鹿老師一直覺得,除了動畫片,優質的紀錄片最值得和孩子一起品味。它比電影更接近真實世界,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好的紀錄片,解說、畫面、音樂等方面都值得細品,是孩子開拓眼界、培養審美認知的精神食糧。今天小鹿老師分享6部不同主題的高分紀錄片,希望總有一部適合你家孩子。
  • 如何培養孩子的審美?推薦6部合適孩子看的BBC藝術紀錄片
    自己都一知半解,還妄想讓孩子能get其中的奧妙!」為了解決這一讓家長們頭疼的難題,今天豆媽就拿出壓箱底的資源,給大家推薦6部BBC經典藝術紀錄片,一次性打通孩子的藝術任督二脈。以下每部紀錄片都附有觀看連結,長按複製後,在網頁打開即可觀看。
  • 孩子學習英語,絕對不能錯過這5部英語紀錄片!
    學習語言,最好要有一定的語言環境。在我們現在的氛圍下,觀看英文的影視劇、電影或者是紀錄片是非常不錯的辦法了。紀錄片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開闊孩子的眼界,讓孩子看到世界上更多的可能性!今天,我給大家推薦5部英文紀錄片,希望大家喜歡!
  • BBC給孩子的6部人文歷史紀錄片,從小塑造大世界觀
    >點擊標題下方「少年商學院」關注每周日「精品推薦」欄目分享全球創新教育優質資源與方法我們曾分享《如果只能有一門家教,我會選歷史》,作者在文中就談到,今天很多孩子錯把學歷史理解為當成死記硬背,其實非常可惜:
  • 孩子學不好語文?那是你還沒有遇到它
    就好比孩子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有位語文教育界的專家學者親自教學、指點迷津。翻看很多大作家的資料我們會發現,所有文學素養高的人都有一個共性——閱讀量巨大。學語文的技巧也是如此,要想學好語文,只靠刷題完全不夠,一定需要廣泛的閱讀、大量的文學積累。
  • 培養孩子的世界觀,推薦這6部高分歷史紀錄片丨附觀看地址
    史書如鑑,讀歷史的孩子有格局、有智慧。在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青少年時期,引導孩子讀歷史,可以培養他們的人生格局,發展思辨能力,幫助他們感悟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真諦,更好地理解當下。今天我們就趁著暑假的尾巴,推薦幾部優秀的歷史紀錄片,希望激發孩子們學習歷史的熱情,同時,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起批判性的歷史觀和世界觀。
  • 4歲孩子認識200多個漢字,拼音卻學不好,這是什麼原因?
    她已經認識200多個漢字了,拼音卻總學不好。或者是:我們已經教了孩子一些拼音,但平時沒時間,可以來學拼音嗎?還有爺爺奶奶一起來問的:我能和孫子一起學拼音嗎?看到大家如此重視漢語拼音的學習,老師的責任感也重了。不過我個人不提倡太早讓孩子接受漢語拼音的學習。
  • 看電視|這五部經典紀錄片,讓你陪孩子清涼一夏
    聽說一位在中國的非洲同胞都熱得中暑了,他嘆了口氣,癱在了沙發上…這麼熱的天,帶孩子出去玩怕孩子中暑,宅在家裡,孩子鬧騰得要上天,我倒有個主意,不如陪他看看紀錄片。據說看紀錄片能培養一個人的專注力還有好奇心,碰上漲知識的紀錄片,等於免費請了個家教。
  • 推薦 | 6部紀錄片和孩子一起品味傳統文化魅力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的陪伴對孩子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能讓孩子學到知識因此很多家庭都有和孩子一起閱讀或者看知識性紀錄片的習慣。不同於說教式教育,和孩子一起沉浸在圖書或影音的世界裡,收穫可能要比上一堂課還多。
  • 適合孩子看的4部高評分紀錄片,值得孩子反覆看(家長收藏好)
    都說孩子要放寒假了,很多家長都私信來留言,說讓欣欣推薦點適合給孩子看的紀錄片。今天就總結了一下近幾年來的,高質量的,適合孩子看的紀錄片,分享給大家。第一部:《但是還有書籍》這個紀錄片是欣欣和家裡大寶二寶一起看的一部。之所以有了解還是因為聽說胡歌為這部紀錄片進行了配音。
  • 8部趣味數學紀錄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這部紀錄片涉及到不少數學內容,如果孩子在觀看中能學到有用的知識,是一件好事。但不必拘泥於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從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通過生動地講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部紀錄片從趣味的細節切入,帶領觀看者們接觸到最可愛的數學!如果您家孩子以為數學是門枯燥的學科,不願意學,那更要陪他一起觀看此片,來一次別開生面的數學啟蒙了。
  • 16部趣味數學紀錄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如何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紀錄片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因此,學院君今天就為小學高年級孩子和中學生,推薦16部精品紀錄片,從統計學、數據、數學家、數學史等,多角度展現數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