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西瓜的國際語言:在老外眼裡,這科學嗎?

2020-12-11 荔枝網新聞

  又到了炎炎夏日的吃瓜季節!童鞋們選瓜方式各有不同,但有一個為眾人所熟知的步驟就是——敲!

  6月17日,一位網友在微博發布一張圖片並配文:這家義大利超市要求顧客不要敲西瓜。警示標語放在一個擺滿了西瓜的貨架上:「請停止敲打西瓜,他們不會回應的!」

  其實,也沒有跡象表明超市是針對持中國人。儘管這個標誌是義大利文,但它被一些中國網友認為是一種針對自己生活習慣的攻擊。

  據新浪微博報導,有中國媒體稱該警示語是針對中國客人的。於是一些網民很快就站出來表示抗議。

  ┗|`O′|┛

  嘛呢嘛呢,西瓜都不讓敲了?聽網友實力吐槽:

  @天上跑_26:沒有被敲過的西瓜,一生是不完美的

  @blueblue-ink:子非瓜安知瓜不應

  @那我慢點:這是對西瓜最起碼的尊重

  據說,發布這則微博的是一個生活在米蘭的中國人。不過現在這張照片已經被從他的網頁上刪除啦。

  也有網友表示,「敲西瓜」這習慣,絕不是中國人獨有。不信你在谷歌和維基上搜索「如何挑選西瓜」,在各種條目中,「敲西瓜」也是推薦方法中最常見的喔!

圖片為證↓↓

(原文大意:掌握敲瓜技術。雖然敲瓜判斷好壞有點難以掌握,但是許多西瓜愛好者仍然堅信這一判斷方式。用你的指關節輕輕敲擊西瓜,聽它的回聲。如果西瓜熟了,你會聽到一個飽滿清脆的聲音,如果你聽到低沉的呻吟,說明瓜還沒有熟透。)

  這事兒還真的引發了一陣全球熱議,連BBC都被驚動了!

  近日,BBC以《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f watermelon knocking(敲西瓜的國際語言)》為題,專門撰文來評說「敲西瓜」一事。在作者看來,談論「敲西瓜」可不僅僅是一場關於科學的辯論,更是為中國人的聲譽正名!

  那麼,敲西瓜在老外眼裡到底算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

  謙遜的西瓜、夏日的縮影。但是你怎麼知道西瓜熟透了?好吧,現在有一種理論認為,如果你努力敲敲瓜外面,你聽到的聲音將幫助你確定它是不是可以吃了。

  The humble watermelon. The epitome of summer. But how do you know if it's perfectly ripe? Well, one theory is that if you knock hard on the outside, the sound you hear will help determine if it's ready to eat.

  這一理論在中國引發了一場巨大的在線辯論,誰是從事「西瓜敲門」藝術的最佳人選?

  成千上萬的人在中國的微博網站新浪微博上參與討論,這事其實是被遠在千裡之外的義大利的一個不起眼的事件揭開的序幕。

  That theory lead to a huge online debate in China about what kind of people engaged in the art of 'watermelon knocking'?

  The discussion, which thousands of people contributed to on the Chinese micro blogging site Sina Weibo, was kicked off by an obscure event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in Italy.

  一些人分享了自己對這個事情的吐槽。

  Many shared jokes aimed at the supermarket sign.

  一些人分享了自己聽西瓜反應的照片:

  Some people shared photos of themselves listening for a response from watermelons:

   西瓜的話題是一個典型案例,體現了一些中國人比較擔憂自己在世界人民眼中的形象。最近,中國外交部否認中國食品公司在非洲用「人肉」罐頭冒充鹹牛肉罐頭出售。尚比亞小報kachepa就此事已經發布了一個道歉文。中國遊客也被來自泰國的一個模特指責他們踩到她的腳並插隊到最前面,還說他們搞髒了機場的廁所。

  The topic of watermelons is another example of how some people in China are concerned about how they are perceived around the world. Recently,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denied reports that Chinese food companies were canning human flesh and selling it in Africa as corned beef. The Zambian tabloid KACHEPA has since issued an apology. Chinese tourists were also under fire from a model in Thailand who accused them of stepping on her feet and pushing their way to the front of the line. She also blamed them for dirty airport toilets.

  中國網民熱衷於在網上恢復他們的聲譽,為自己正名,因為經常有中國媒體把社交媒體上的內容當真。網友也熱衷於顯示他們知道得更多,尤其在敲西瓜這件事上。

  其實,簡單地搜索一下就知道,中國網民在這件事的立場並不孤立。西瓜」得到一個空心的聲音確實是一個近乎普遍的概念。大量的視頻和博客都認為,這樣可以幫助選擇一個好的西瓜。這個動作甚至出現在電影和動畫中。俄羅斯流行的卡通,「Nu,pogodi!」就有「敲西瓜」這個插曲。

  Chinese social media users are keen to address and restore their reputation online as often Chinese media reports take stories on social media as truth. Online users are keen to show they know better, especially on the subject of watermelons.

  A quick online search will reveal that Chinese social media users are not alone in their thinking. Watermelon knocking and listening for a hollow sound is indeed a near universal concept. A vast array of videos and blogs with advice on how to pick a good watermelon. It even appears in film and animation. Popular Russian cartoon, 'Nu, pogodi!' included watermelon knocking as part of an episode.

   一個搞笑視頻聲稱有神奇的公式幫你挑西瓜,但最終的結果不是很有說服力。甚至有一個中國大學生設計了智慧型手機應用,只為能幫你挑選到理想的西瓜。

  One video comically claimed to have a magic formula but the end result was not very convincing. There's even a smart phone app designed by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you help you in your endeavour to to find the ideal watermelon.

  其實在選擇水果時,沒有絕對的保證。但是,在會造成國際「外交事件」的風險下,我們在此給出建議,這也許是選擇「完美西瓜」的基本準則也說不定哦。

  多數人會用下面幾招:

  There are no absolute guarantees about what to do when it comes to choosing fruit. But at the risk of causing an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 incident we would suggest there some common ground about what to look for to choose the perfect watermelon? Most will say to look for one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感受瓜的重量,越重越好;

  敲西瓜,它應該感覺堅硬,如果它有彈性,它就是適合品嘗的;

  看看瓜上的標記,有一頭是黃色的,那表明它已經熟了。

  Feel the weight of the melon. The heavier the better

  Press on the watermelon. It should feel firm and if it springs back, it's ready to eat

  Look at the markings on the melon. A yellow patch on one end indicates it's ready

  當然,如果這些都不管用,你可以堅持不懈地敲下去並等待回音!

  Of course if that all that fails, you could always, knock and wait for a reply.  

  說了這麼多,小編也口乾舌燥了,一會兒下了班就去買個西瓜。不過,我敲or不敲?That's a question。

(小編/周安琪   翻譯 / 微信公眾號:一直省略號) 

相關焦點

  • 老外眼裡的中國人是這樣的
    中國人喜歡玩微信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玩出的花樣是越來越多,以至於已經引領了手機APP的國際潮流......現在就連老外都要好奇地加入微信體驗一番!9、中國人喜歡喝熱水、熱牛奶!中國人根本不會直接喝水管中的自來水,即使在像美國這樣自來水可以安全飲用的國家,中國人總要先把水煮開丶再開始飲用;此外,中國人還很少接受涼牛奶,這讓老外非常不解!
  • 敲西瓜判斷好壞的梗過時了,韓國和日本的西瓜價格讓我感到很幸福
    每逢夏天,天氣炎熱,避暑納涼,吃口西瓜成為了我們最愜意的享受!7月份開始,水果店裡的西瓜擺起了長龍,來買的人絡繹不絕,中國人買西瓜有個習慣,一定要敲一敲,通過聲音反饋來判斷瓜的好壞!那麼敲西瓜判生熟,有沒有科學根據?最近我請教了一位資深行家和一位水果專家,他們從實踐和理論兩方面為我做了解答。小王,上海人,上海某水果連鎖批發行店員,小王家世代種瓜,從小耳濡目染,有很豐富的挑瓜經驗。
  • 西瓜好不好靠敲?專家教你如何挑西瓜
    夏天到了,又到了吃西瓜的季節,如何才能挑出最甜的西瓜呢?中國人會告訴你,敲一敲聽聽聲音就知道了,真的是這樣麼?2016年網上貼出的一張義大利超市的照片讓「敲西瓜」火了一把。這家超市當時立了個牌,上面寫道:「尊敬的顧客,請您不要再敲西瓜了,它們是真的不會回應的!!!」
  • 老外眼裡的中國鍵盤竟是這樣!笑尿了
    對於我們來說,使用QWERTY英語字母的鍵盤打出一個個漢字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在老外看來,那簡直就是神一樣的技能。在老外眼中,我們用來打字的鍵盤應該是長這個樣子:一個圓形的大鍵盤,上面布滿了常用漢字,需要使用哪一個字就按下對應的按鍵。
  • 印度街頭賣西瓜飲料,敲冰塊手法被吐槽,網友:這是「洗手水」吧
    印度街頭賣西瓜飲料,敲冰塊手法被吐槽,網友:這是「洗手水」吧在不同的國家,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中國人在去印度之後,都接受不了印度的生活,因為印度人在吃飯的時候,全部都是用手抓著吃,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手抓飯,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發的照片
  • 買西瓜該不該敲?(雙語)
    買西瓜該不該敲?(雙語) 2019-07-26 10:58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作者:雙語君       沒被敲過的瓜生不完整!   別看中國每年人均百斤,對於西瓜的口感,我們其實是十分挑剔的。
  • 用手拍西瓜聽聲音,分辨西瓜好不好,這個方法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也許你還記得,在幾年前有一則報導,說義大利的一間超市特別註明了,讓顧客挑西瓜的時候不要敲西瓜了,因為這些西瓜真的不會回應你。這則報導讓不少人笑出聲,雖說人家義大利超市沒有針對哪裡人,用的也是義大利語,但是拍瓜皮聽西瓜「嘭嘭」的聲音,早就已經滲透進我們中國人的血液,只要買西瓜,你就會看到有人拍西瓜聽聲音。
  • 用300℃的油炸西瓜會怎樣?老外好奇一試,差點懷疑人生!
    用300℃的油炸西瓜會怎樣?老外好奇一試,差點懷疑人生! 如今,各式各樣的油炸食品層出不窮,除了我們最常見的炸雞肉之外,還有一些炸香蕉、炸豆腐,一些普通的食材在經過油炸後,就會變得非常美味,而老外也將油炸食品玩出新花樣,用300℃的油炸西瓜會怎樣?
  • 你的英文名是老外眼裡的「李狗蛋」、「張翠花」嗎?
    那小夥伴們,你們真的知道你們的英文名在老外眼裡是什麼意思嗎?事實上,在很多外國人的眼裡,我們取的英文名都是十分搞笑的。大家可以想一下,是不是身邊總有叫Helen, Mary, Lucy, Lily, Tom, Mike這些英文名的朋友呢?但是,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到美劇或者外國電影裡就很少出現這些名字呢?因為在外國人眼裡,這些名字就相當於我們國家名字裡的翠花、狗蛋、鐵柱,十分接地氣,具有年代感。
  • 萬物皆可炸,炸冰激凌忍了,炸香蕉忍了,老外炸西瓜,真心忍不了
    萬物皆可炸,炸冰激凌忍了,炸香蕉忍了,老外炸西瓜,真心忍不了!我們平常吃的很多食物都有很多種吃法,比如說我們喝的牛奶除了可以喝以外,還可以做成美味的點心,還可以油炸,油炸牛奶大家覺得非常普遍,吃的冰淇淋也可以油炸,家裡的孩子最喜歡吃的就是油炸冰激凌了。
  • 還在敲來敲去挑西瓜,別搞笑了,教你3個方法,保證一買一個甜
    還在敲來敲去挑西瓜,別搞笑了,教你3個方法,保證一買一個甜 夏天到了,也就是西瓜到了,沒有西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夏天。無論是在街邊的流動水果攤,還是在各大超市,西瓜已經擺滿了整個貨架。應季生長的西瓜,汁水飽滿,十分甘甜。炎熱的夏天,吃一塊兒冰鎮西瓜,那真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
  • "老外"眼裡的鄭州:城市變化大 治安像英國一樣安全
    周末老外喝完酒後漫步在東區街頭。映象網快訊(記者 巫曉 文/圖)最喜歡鄭州的二七塔,感慨鄭州變化大,常常被人拉過去當教父主持婚禮、騎電瓶車在鄭州多次被撞,但怕麻煩又默默離開……隨著「國際鄭」形象的深入人心,來鄭州生活、工作的老外也越來越多。近日映象網記者採訪了多名生活在鄭州多年的老外,讓他們講一講他們眼裡的鄭州是什麼樣。
  • 語言:在外國人眼裡中文到底有多難?
    曾有網友統計了,西方人對亞洲語言的看法,在他們眼裡,韓文是有很多圓圈,長得像小人的文字。日文是蹦蹦跳跳,圓鼓鼓的小可愛文字,而中文則是一塊塊大的恐怖的符號。聽說過幾個老外學中文的笑話,堪比郭德綱的相聲。
  • 巴基斯坦男子一分鐘用頭敲破51個西瓜
    【新華社微特稿】巴基斯坦男子拉希德·納西姆在1分鐘內用頭敲破51個西瓜,創下新的金氏世界紀錄,先前紀錄為1分鐘用頭敲破43個西瓜,由德國人塔夫奇·艾哈邁德創下。納西姆現年32歲,來自喀拉蚩,是一位習武者,開辦了一家武術學校。
  • 給孩子起這5類英文名字,父母自認洋氣,在老外眼裡是翠花、丫蛋
    但父母們知道,英文名字並不是那麼好起的,很多父母自認為起的英文名字超洋氣,但往往在老外眼裡卻很土哦~給孩子起名叫「angel」,結果自我介紹時,外教忍不住笑出聲葉子的女兒已經3歲了,長得很可愛,就像小天使一樣,所以葉子就直接給女兒起了一個叫「
  • 全球最難學的語言,亞洲就兩國廣泛使用,老外誇:難學卻好處多!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母語,而漢語就是中國人的母語等隨著科技的發展,每個國家都需要相互交流,因此我們就要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英語,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英語應該是最為難學的一種語言。但是你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比英語更難缺的一種語言,這種語言在亞洲被兩國廣泛使用,難倒了很多老外,但不想老外都誇:難學卻好處很多。這個讓老外頭疼的語言就是漢語,很多人很納悶,漢語不是挺好學的嗎?
  • 老外眼裡的中國留學生咋樣?
    出於對於留學生的關注,魚火君想了解下老外對中國留學生的看法。讓我們看看老外是如何看待中國學生的吧!他們真的非常擅長數學(公平來說,我認為大多數的中國留學生在英語方面非常困難,因為他們並不真的習慣使用這種語言,但是中國留學生的數學基礎比美國學生的數學基礎要強得多)2. 他們大多數都非常害羞,而且真的說的比較少(當然這也取決於個體的不同)。3. 他們通常都是非常努力的奮鬥者。
  • 買西瓜要不要拍打引議 網友:這是對西瓜起碼的尊重
    這兩天,「買西瓜該不該敲」這一問題讓不少網友把較真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還把西瓜送上了「網紅」的位置。認為該敲的網友表示,這是對西瓜起碼的尊重;認為可以不敲的網友則說,西瓜是不會回應的。那麼,買西瓜到底該不該敲?這敲打和拍打的過程是在聽什麼呢?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這梗在老外眼裡簡直就是噩夢
    這梗在老外眼裡簡直就是噩夢時間:2020-02-06 18:2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行行行行行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在老外眼裡簡直就是噩夢 全句是:一行行行行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 注音版:一y行hng行xng行hng行hng行xng(讀懂上半句就能讀懂下半句) 「行」是多音字 行hng,名詞,行業 行xng,形容詞,可行 由於這話寫出來就是ABBBBB句式   原標題:一行行行行行什麼意思什麼梗?
  • 高手 | 日敲西瓜數千隻定優劣,跟著驗瓜師把挑瓜訣竅學起來
    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他就能知道西瓜重幾斤,皮有多厚,黑籽率多少,有多甜,幾分熟。這樣的人稱為西瓜品鑑師,也叫驗瓜師。整個上海不足10名。朱林傑因為一天敲瓜數千隻,到七八月份,他的右手食指便會鼓起老繭,甚至化膿。一直要養到冬天,老繭才能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