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向不信主的親人傳福音?

2021-02-20 永恆的階梯

 

「信耶穌很好,但不適合我,我也不需要信基督教。」 還有人會說:「基督教挺好的,其他宗教也很好,人應該有個信仰,以後我可能也會找個信仰。」在為傳揚福音而奔波的人,對這樣的言談恐怕並不陌生。

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這是整個時代的特徵。用學術一點的說法叫做「後現代主義思想」,也有人稱之為「相對主義」的表現,總體來講其觀點就是認為沒有絕對的真理,也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你有你的好,但你也不是絕對正確的,他有他的錯,但他也不是全錯的。這種思想並不是突然而來的,也不是中國獨有的,而是當今在全球非常普遍的一種思維方式。

這種思維方式給傳福音帶來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強調《聖經》是絕對真理;我們常常引用使徒彼得的話「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因為我們相信「除了耶和華以外,沒有別的神」(出20:3);因為我們宣告「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

這些都是擁有相對主義思維方式的人所不喜悅的。每當我們拿出《聖經》的這些觀點時,很容易被他們看作是「粗暴的」、「無禮的」、「可笑的」,或者是「無理取鬧的」。在他們看來,「相對主義」是寬容的、合時宜的,他們認為,「只要別人沒有影響到你,你也沒有權利影響別人。」這種想法在整個社會中普遍被接受,並深受其影響。

給有這樣思想的人傳福音面臨很大的挑戰。包括在家庭之中,成年的孩子沒法管,不信主的丈夫沒話說,再多說兩句就會被反駁:「你信耶穌都沒管你,為什麼要我信,我們互不幹涉,相安無事不是很好嗎?」這還算是很好的溝通了。若遇到脾氣暴躁的,一言不和,就要拳腳相向了。

對不信主的世人傳福音難,對不信主的家人傳福音就更難了。但不管是從基督徒身負傳福音的使命來講,還是從身為家庭的一份子對家人的愛來說,對家人傳福音是勢在必行的。然而,正像很多人用「言傳」的方式屢試屢敗一樣,說教對於讓家人接受信仰並不是一個可行的有效方法。行之不當,還有可能適得其反,永久地關閉了對方的心門。

然而,「言傳」雖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但若行之得當,還是有些收穫的。我們若要教會別人一樣東西,就要「言傳」和「身教」,用言語來講解,讓別人來了解我們的信仰,消除一些固有的誤解和偏見;用行為來示範,讓別人看到我們的信仰,見證真信仰的力量和奇妙。

「言傳」有幾個要注意的原則:

1.不感興趣、不耐煩、不想聽的時候不要講;

2.不要心急、不要強迫對方必須聽你講;

3.不要認為自己是出於愛,是好心,對方就理所應當聽你講;

 

既然要講,又不能亂講,也不能隨時想講就講,那該什麼時候講,講什麼呢?生病的人,就要對症下藥;傳福音給不信的人,也要了解對方的興趣喜好,然後以這個為切入點,慢慢引向《聖經》。而且要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傾囊而出,最後總結說:「信耶穌得永生,不信下地獄。」若以這樣的方式傳福音,無異於親手關閉了對方的信仰之門。

基督教是一個關於全人的信仰,它包括與人相關的方方面面。聖經中也有許許多多關於人生哲學、健康生活、人際關係、家庭教育、心靈成長、自然科學、天文地理、詩歌文學、歷史藝術等教導。你可以了解對方的興趣之後從信仰的角度探討,不一定要說服對方贊同你的觀點,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因被說服而改變的,你只需要溫柔地把信仰的種子撒到對方的心裡,然後耐心等待。

一個人從不信到信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能想著自己那麼容易就信了,對方怎麼就像一塊頑石。聖經中說:「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詩126:6)「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雅5:7)撒種的是人,使種子成長的乃是上帝。收穫一個靈魂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工作,所以要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

什麼時候講也是一個問題。前文中講到了如何與不信之人講福音,以對方感興趣的內容為切入點,漸漸地引向聖經。此外也講到了在傳講的時候幾個應該注意的原則,現在來說一下該什麼時候講。

《聖經》中有一個很會說話的女人,她的名字叫亞比該。她很有智慧,也很有分寸,知道什麼時候該講什麼樣的話。她不會在人盛怒之下說火上澆油的話,反而是如一股涓涓細流慢慢平息對方的怒火,進而讓對方意識到自己失控,挽回不可收拾的局面。每一個想把福音傳給不信之親人的人也應該學習亞比該的說話方式。因此,什麼時候講也要特別祈求上天的智慧。這裡有幾條建議可供參考:

1.在對方感興趣的時候講,但不要爭對錯,只需要溫柔地表達觀點;

2.在一些特殊事件發生時,抓住時機講,引發對方的思考,除非對方很感興趣,否則就要適可而止;

3.創造安靜的、適合談話的環境,真誠地表達你的觀點,但不要強迫對方接受;

言語畢竟很有限,尤其在這個被謊言充斥,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對於言論,人們並不會太過當真。與其聽你說了什麼,不如看你實際做了什麼。這也就是「身教」的力量。

你的身、你的心、你的禱告、你的靈性、你的行事為人,你的言語動機,就是一篇聽不見的講章,大家看得見的事實。

現今很多基督徒論道理滔滔不絕,但行為卻如不信之人,而且理論中多是批評與指責,缺少愛與關懷,結果還成天唉聲嘆氣說家人不悔改,心急如焚。如果一個人真正做到講他所信,信他所講;講他所知,知他所講;行他所講,講他所行的。如果一個人在苦難仍然感恩,在病痛中仍然歌頌,在受委屈時默然承受,在被欺壓時為敵人代求,如果是這樣一名基督徒,就是還沒開口,人們就被他的品行所吸引,羨慕做基督徒了。

尤其在家庭中,最知你為人的就是你的妻子或丈夫。自稱是基督徒,卻仍然自私、貪心、驕傲、虛榮、愛佔小便宜、凡事要贏,那你說再多基督教的好話,你的家人也是不會信的。我們聽了很多講道,也知道要傳福音,卻只是希望自己多結幾個果子而已。要想家人接受福音,就要想想你為家人做過什麼,又對家人做錯了什麼。

讓我們回到聖經原則:「你們是我的見證」。這不是說我們要去講別人的見證,見證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活出來的,是別人看出來的。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觀念、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的人生追求都是我們無聲的見證詞。這就是真實的生命見證,當你再傳的時候,他就很容易信服:你所講的是真的。

如果基督徒從生活、為人、生命、品格、靈性、真實、誠實、公義、聖潔做起,那麼對家人做見證是很容易的,因為未開口之先,他們的心田已經做好預備了。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就是要為家人恆切不斷地獻上禱告。我記得有一位牧師曾經說,他無法給他的親人錢財,因為他們都比他有錢;他無法給他的親人貴重的禮物,因為他們的生活富足有餘;他所能做的就是儘自己微薄的力量關心他們,為他們的靈魂祈禱。

一個基督徒真正的悔改,必會帶領其他家庭成員來到基督面前,這樣整個家庭就會成為基督化的家庭。只有家庭的復興和改革,教會才會有力量向更多不信之人傳揚福音,抵制這個時代流行的「個人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思想。

用真基督徒的見證向這個世界宣告:這個世界有普遍適用的真理——在任何時間、任何人身上都絕對適用的真理——耶穌基督他已經為你付出了生命的贖價,他能拯救你,他能幫助你,他能改變你。

相關焦點

  • 每周證道 I 禮拜之聲 I 怎樣給不信的親人傳福音(下)
    有耶穌同在的見證,將要成為引領眾人來到主面前的馨香之氣!六.總結現今是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都在追求物質生活,所以,現在傳福音面臨很大的挑戰。人們都普遍感覺到給不信主的世人傳福音難,給不信主的親人傳福音更難。
  • 怎樣向外邦人介紹你所認識的主耶穌基督?-唐崇榮牧師
    怎樣向外邦人介紹你所認識的主耶穌基督?保羅說:[我活出基督],[我活著的就是基督],[我所傳的的就是基督];所以保羅是[活出所傳的基督,傳出所活的基督],這樣福音就比較容易傳開了。好,回去自己寫,字不好看不要緊,我許可你寫兩副對聯:[活出所傳的基督,傳出所活的基督]貼在你門前,好不好?如果你的鄰居說:[哪裡!我才不信呢!]那你就知道平常你太不像樣了;他如果說:[真的,這個人就是這樣。]那你就容易傳福音了,就是這樣簡單。
  • 華理克牧師:美劇《聖經》是傳福音的好機會
    如何能夠有效的傳福音?華理克牧師認為需要一個橋梁,把神的話語跟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關心的事情聯繫起來就是一個好辦法。比方說,當人們遇到經濟危機時,可以宣講一系列關於金錢管理的聖經原則,給人們提供智慧且實際的處理金錢的建議。當人們在看梅爾·吉勃遜導演的《耶穌受難記》時,教會可以宣講耶穌的十架七言。
  • 基督信仰傳的是天堂的福音還是天國的福音?
    通常信徒來到神的家會經歷三個階段:一開始他關心神的祝福——神給他個人信主後有什麼祝福;第二個階段,在他得到很多祝福後,他可能會關心他身邊的人,特別是關心他的家、他的教會;到第三個階段,他會回應神對他的呼召,這個時候大概才進入到關心神的國的階段。所以,沒有家就沒有國,但是有家不等於就有國。國是什麼?國是系統,國一定有公共設施、公共產品、公共服務。
  • 你所傳的福音合乎聖經嗎?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隨意添加自己的意思,自己的一些人生哲理及自己所認知的科學理念,用屬靈偉人的語錄渲染個人對福音的理解,這些都是應當提防的。傳醫治的福音。在農村及偏遠地區教會比較普遍,信徒年老體弱,文化程度低等原因造成。如:「你來信主吧,你信了主,身體會好,身上一切病痛都會消失等。」這是不對的!傳發財的福音。
  • 使徒行傳丨彼得受聖靈啟示,率先向外邦人傳耶穌基督恩惠的福音
    從五旬節聖靈降臨,至使徒彼得見異象,期間有十一年的時間,猶太門徒只向以色列民傳耶穌基督的福音或神恩惠的福音,福音並沒有傳給外邦人。主復活後給使徒的命令是從耶路撒冷,然後是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教會在耶路撒冷被聖靈建立後,門徒司提反被猶太的宗教領袖們用石頭打死,主借撒但對門徒的逼迫,使門徒離開耶路撒冷,分散向外邦人普傳福音。
  • 縫補福音的漏洞
    本書內容對我們正確傳福音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應該多看幾遍,雖然只有六章,但作者分析到位。很多基督徒為了高效的傳講福音,常常省略了福音的核心內容,因此我們需要傳講福音本來的面貌,去全面的傳講福音,好讓主耶穌的福音沒有漏洞。本書共有六章分別為:罪、十字架、復活、悔改、迎接、福音和教會。1、 第一章講到什麼是罪?
  • 傳福音必要懂得的福音特性
    究竟傳什麼樣的福音呢?一會兒「真耶穌福音」、「恩典福音」像風,拂一遍,倒一遍。一會兒「唯獨福音」、「高舉福音」像雨,灑一陣,淋一陣,好些人還不明白究裡,又是另一股「風和雨」。福音卻是上帝起初就預備,眾先知早就預言,耶穌基督真實降生、工作、受死、復活,賜下聖靈,對此使徒們是親眼見過、親手摸過,一起同住同工,並在患難逼迫中見證,在愛和被愛中傳揚。傳福音就是把耶穌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拯救。從而將這一真實的新聞向普天下播報出去,在愛的感動裡活出道來。2、啟示性 若不是上帝道成肉身過來的親自啟示,誰能曉得,誰又能心眼透亮而真實看見而得著主的大能呢。
  • 全能神「傳福音攻略」
    全能神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通過「傳福音」的方式發展成員,建立完備的「傳福音」系統,製作周密的發展信徒計劃,下達發展人員指標,制定激勵政策,強化發展組織工作。  三、建立專職隊伍,明確工作重點「傳福音」  趙維山對傳教問題特別有指示,在香港培訓班對於怎麼傳、傳給誰、怎麼做最好,怎麼樣發展組織,不斷下發指示。對小區的工作匯報進行點評,非常重視傳福音工作。  一是建立專職「傳福音」隊伍。
  • 廉價福音的思考
    聽了兩個見證後,信主二十多年的我,決定下樓去買一張彩票。為什麼我會有如此衝動的想法?因為這「恩典福音」所表達出來的恩典太誘惑人了,著實讓人羨慕。 有一個人是這樣向人傳福音的,他對人說:「神愛你,神在你的生命中有個美好的計劃!
  • 【語音+文字】使徒行傳逐節匯查11彼得報告向外邦人傳福音,安提阿教會興起
    其中「也」字很重要,並不是說向猶太人傳福音的工作必然要停止,乃是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工作一定要開始。正如保羅「大合唱的副歌」:福音是要救一切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       被放逐的希臘化猶太人在新的家鄉,起初只向本族的人傳福音;帶動後來轉變的,是從賽普勒斯和古利奈來的猶太人,他們傳耶穌的福音給安提阿的希臘人,也包括一部分講希臘話的猶太人。
  • 【福音負擔】​關於接觸不信者,四個實行的點(四)
    倪柝聲弟兄年輕時,有許多傳福音的經歷。他還在求學的時候,有一次五、六位弟兄想要對付一個人。那人不是完全反對福音。他有一點意願要得救,但那所有的弟兄與他爭戰數小時,都沒有成功。至終他們來到臥病在床的倪弟兄那裡,並且告訴他這故事。倪弟兄請他們把那人帶到他那裡。那人來到倪弟兄那裡,就立刻得救了。那五、六位弟兄作工數小時沒有成功,但與倪弟兄在一起,他立刻得救了。這指明真的需要操練。
  • 牧者文章:把福音傳得全備!
    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唯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馬書6:2-23)若不把福音傳得全備,如何向神交帳呢?信主的那時,福音正如潮水從農村流轉,衝入城市。不少人是平生第一次聽到福音,知道耶穌基督,多麼新奇、多麼感動,在根本沒有了解就是什麼是福音的時候,就迎接了,信主了。後來才曉得基督教有如許多的異端和打著基督旗號的邪教,然而好些人已經出不來了。他們那麼確信他所聽到的、所相信的就是最正確的真理,其人生境遇和所行的迷不知返,讓人唏噓不已。
  • 亞拿84歲還在傳福音,我們要好好效法她,過一傳揚主的聖誕節
    亞拿84歲還在傳福音,我們要好好效法她,過一傳揚主的聖誕節路2:36-38從剛才所讀的經文我們看到,亞拿在以禱告等候聖誕,迎接救主,更感恩的是她迎接到了主的降生,看見了主的救恩!亞拿真是那個時代有福、蒙恩的人。人如其名,亞拿就是恩典的意思!亞拿是誰呢?
  • 【講章精選】聖靈的醫治,福音的大能(使徒行傳第3章)
    -3章來看教會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大致有六步:1、主耶穌基督的降生、傳道、受死、復活等的歷史事實,以及祂的教導和應許——這個基督信仰和宗教的根本不同。5、聖靈充滿的傳福音,領人歸信——傳福音一定是聖靈的工作,籍著被聖靈充滿的人。6、醫治見證,福音大大興旺——福音必帶來醫治和改變,越有見證越興旺,越興旺越有見證。思想:我們的教會現在哪個階段?在什麼地方需要求主特別恩膏?我在其中是付上禱告,盡上本分,還是抱怨、挑剔、滿眼帶刺?
  • 不信的可悲景況(博愛思)
    ,因為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羅10:16)。保羅似乎這樣說:「我已經竭盡全力,在許多地方傳講福音。我的努力也大蒙神祝福。但我要你們知道——恐怕我是第一個如此承認的人——並非我所有的工作都是成功的,並非我傳福音的每一個對象都相信了耶穌,成為基督徒。」從上下文看,保羅此處似乎是指他在猶太人中間的工作。確實,羅馬書第9章至11章主要是論及不信的猶太人。
  • ...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0彼得向外邦人打開福音大門,哥尼流全家...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使徒行傳10彼得向外邦人打開福音大門,哥尼流全家歸信【自從彼得三次不認主,又經耶穌三問建立他信心;及至五旬節聖靈降臨他和眾門徒身上;這次神又在異象中三次啟示他。彼得經歷了為過去的態度悔改的混亂過程,在與環境的搏鬥中順從聖靈的指引,培養出敏銳的觸覺,他再次代表教會,有效地事奉了神,服事了外邦人。】
  • 央視開始傳福音了?
    這反映了當前很多信徒的一種心理,為了傳福音罔顧事實。但這個只是從足球的角度,而非為了傳福音。」的信息是出於傳福音的美好願望或盲目輕率,對此尚可理解。這反映了當前很多信徒的一種心理,為了傳福音罔顧事實。但這個只是從足球的角度,而非為了傳福音。
  • 【主日信息】主正在做什麼,我在做什麼?
    這樣的日子10年,20年不一樣了,你的兒女一樣的遇見是蒙恩的遇見,我在這方面是有見證的。我每天早上晚上起碼兩次為各位禱告的事是有,但是實際的事是各位同心禱告,建立教會,真正喜歡福音的人留下,這個篩選的工作也很好。現在繼續得醫治,得潔淨的過程,雖然我不常常跟各位在一起,但是為各位禱告的是:主正在做什麼?我正在做什麼?這也是我們20多年的以馬內利運動了。
  • 天國的奧秘|主耶穌最愛的門徒,在約翰福音中記載了哪七大神跡?
    耶穌很知道什麼樣的人,需要怎樣的帶領,祂會因材施教。主耶穌知道這個愛子心切的大臣,見到神跡會信他,就醫治好了他的兒子。結果這個大臣與他全家都信了耶穌。主耶穌能分辨人的品信,對於那些不信的人他就少行神跡。耶穌來到世界上尋找自己的迷羊,就是那些能夠建立起信心的人。上帝一切的豐富都藏在耶穌基督裡,想要支取需要信心這把鑰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