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學生製作1300餘盞花燈迎冬至

2020-12-22 荊楚網

湖北日報訊(記者龔雪、通訊員王向東 韋仕莉)12月20日至21日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花燈千盞相輝映·中華傳統自信揚」主題冬至燈會,展出1300餘盞原創手工花燈,數千名師生共賞流彩。

據悉,本屆燈會由該校校團委聯合絲綢之路學院歷時65天、組織22個學院2600多人次參與,來自各個學生社團的學生們和留學生們,一起原創設計匠心製作了1300餘盞花燈,分七大展區展示。在「文化傳承·古韻相隨」展區,大學生們蒼勁有力的書法作品與別開生面的寫意山水躍然紙上;在「紅色風華·時代力量」展區,鮮豔的大紅燈籠寓意祖國繁榮富強。此外,還有「地質年代」系列花燈帶你穿梭時空,留學生製作的花燈體現出中西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燈會新增「抗疫戰疫·生命至上」特別展區,共擺放了近百盞由中外學生設計的抗疫主題花燈。來自貝寧的非洲小夥大明,是該校在讀博士生。看見自己設計的花燈參展,大明說:「回憶起和大家一起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那段日子,令人難忘。」據悉,本屆冬至燈會旨在打造一堂別開生面的美育課程,和一場知行合一的實踐教育。


相關焦點

  • 地大冬至燈會,師生匠心製作了1300餘盞花燈共賞流彩
    12月20-21日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以「花燈千盞相輝映中華傳統自信揚」為主題的冬至燈會,共展出1300餘盞原創手工花燈,數千名師生在傳統文化的沁潤中共賞流彩,共度佳節。展區內共擺放了近百盞由中外學生設計的抗疫主題花燈。來自貝寧的非洲小夥大明,是該校在讀博士生。今年,作為絲綢之路學院「鋼鐵俠」戰疫隊伍的一員,當自己在冬至燈會上親眼看見自己設計的花燈時,他說:「看到這些燈仿佛再次回到了和大家一起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那段日子」。夜幕降臨,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千盞花燈交相輝映,置身其中,仿若天上繁星落在眼前,令人流連忘返。
  • 曾是戰疫「鋼鐵俠」,非洲小夥自製花燈迎冬至
    長江網12月22日訊 12月20日~21日晚,1300餘盞原創手工花燈亮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冬至燈會,其中包括近百盞抗疫主題花燈,數千名師生在傳統文化的沁潤中共賞流彩。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冬至燈會現場。 通訊員王俊芳 攝  本次冬至燈會以「花燈千盞相輝映·中華傳統自信揚」為主題,分為七大展區,該校團委聯合絲綢之路學院歷時65天、組織22個學院的2600人次參與其中。中國學生與留學生們共同通過原創設計,精心製作了1300餘盞花燈。
  • ​曾是戰疫「鋼鐵俠」,非洲小夥自製花燈迎冬至
    長江網12月22日訊 12月20日~21日晚,1300餘盞原創手工花燈亮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冬至燈會,其中包括近百盞抗疫主題花燈,數千名師生在傳統文化的沁潤中共賞流彩。
  • 手工花燈扮靚元宵節-花燈,製作,博物,-政務發布
    記者董盈攝  19日,省博物館陽光大廳內熱鬧喜慶,500餘盞喜氣洋洋、色彩斑斕的花燈高掛,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賞,扮靚元宵佳節。  據了解,此次展出的500餘盞花燈均是黑龍江省博物館2019年度手工花燈評選活動的參賽作品,由各行各業的參賽者手工製作而成。
  • 陝西延川:手工花燈裡的喜慶中國年
    記者日前在陝西省延川縣城看到,絢麗多姿、精美絕倫的手工花燈將位於黃土高坡上的這座小縣城裝扮得年味十足,熱鬧非凡。紅木為框,糊上白紙打底,再貼上用紅紙剪出的兩隻仰天長嘯的狗,32歲的郭飛琴製作的花燈就完成了。對於精通剪紙的她來講,這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將延川剪紙和花燈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延川手工花燈的獨特魅力。
  • 寧夏銀川:製作花燈迎新年
    12月24日,工作人員在銀川花博園內製作花燈。新年臨近,在寧夏銀川花博園內工作人員正抓緊製作大型花燈,為即將舉辦的迎春燈會做準備。  12月24日,工作人員在銀川花博園內製作花燈。新年臨近,在寧夏銀川花博園內工作人員正抓緊製作大型花燈,為即將舉辦的迎春燈會做準備。
  • 自製「花燈」鬧元宵 重慶武警官兵環保迎佳節
    自製「花燈」鬧元宵 重慶武警官兵環保迎佳節  【解說】正月十五鬧元宵,2月10日,在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來臨之際,武警重慶總隊四支隊涪陵區中隊官兵們「自製花燈環保迎元宵」,通過手工製作具有部隊特色的「果蔬燈」,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喜迎元宵佳節的到來。
  • 三地青年感受廣府文化 製作湯圓過「冬至」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子垤) 「冬至」既是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粵港澳三地青年文化自信,近日,廣州市青年文化宮、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家園聯合廣東省博物館、陳家祠(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等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組織約30名廣州市「百企千人」 「優職英才」實習生開展「同心築夢」穗港澳青年交流主題活動——「廣府傳承,冬至回『家』」廣州市「百企千人」港澳大學生實習計劃冬至團圓派對。
  • 居民做花燈迎元宵節
    青羚網訊 城中區飲馬街街道辦事處文化街社區積極參與西海都市報「紅紅火火鬧新春」系列公益活動,2月14日,文化街社區多功能室內,轄區老少居民齊聚一堂,趕製手工花燈。居民王曉雲正在製作生肖花燈,玉井巷小學的幾名學生圍在她的周圍,「阿姨這個花是這樣折嗎?」「阿姨,你看我扎的框架行不行呀?」小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向王曉雲請教,她也耐心地教孩子們,很快一盞生肖花燈就製作好了,孩子們拿著自己製作的花燈愛不釋手。
  • 如何製作元宵節花燈? 手工元宵節花燈製作步驟及圖片
    雖然現在到處都能買到燈籠,但手工製作燈籠依然還是有很多人在做,因為融入了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一起手工製作出的燈籠就更加溫馨了。  一年一度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賞燈是其最重要的一項活動。中國各地都會舉行張燈、舞燈、觀燈、賞燈以及一切與燈有關的民俗文化娛樂活動。如何diy製作元宵花燈呢?我們來看看元宵燈會花燈製作圖解。
  • ...智仁五保元宵花燈會、高陽餛飩、瓦頭錦製作技藝入選溫州市非遺...
    其中,樂清市的智仁五保元宵花燈會(民俗類)入選項目名錄;高陽餛飩製作技藝、瓦頭錦製作技藝作為溫州小吃(傳統技藝類)入選擴展項目名錄。據樂清市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智仁五保元宵花燈會始於明,盛於清,傳承於今,至今有500多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後中斷了二三十年,於1986年恢復,之後每年都有舉辦,寄託著五保群眾祈盼來年豐收、歲歲平安的美好願望。
  • 【我是小小朗讀者】張子洛:湖雷迎花燈
    相傳湖雷人口多、以前只有一條老街和樓背街,短且窄,怎容得下四姓人浩浩蕩蕩的迎花燈隊伍?於是,四姓的頭面人物議定,每姓分開各迎一日,為爭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決定以比武來競爭。比武那天,首先出場挑戰者是賴姓的一位婦女,人稱「鳳陽婆子」。
  • 扎花燈迎元宵 古猗園親子元宵花燈DIY開始招募
    原標題:扎花燈迎元宵 古猗園親子元宵花燈DIY開始招募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為了喜迎佳節,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都是元宵節的重要民間習俗。  花燈,又名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
  • 張家口市萬全區第二幼兒園開展「快樂迎冬至」主題系列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於俊卿 安蓓蓓 郭思靜)12月21日是我國重要的節氣之一「冬至」。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萬全區第二幼兒園借冬至這一節日契機,開展了「快樂迎冬至」主題系列活動。冬至我知道各個班級老師通過課件、視頻、兒歌等方式生動形象地引導孩子了解冬至節,向孩子介紹冬至的由來以及各個地方冬至的風俗民情。巧手迎冬至小朋友們用彩紙、膠棒等材料,製作出一個個可愛的小雪人,真是好看極了。冬至小實驗——七彩陽光通過科學實驗,孩子們在動手動腦中加深了對節氣的印象和探索的興趣。
  • 秦淮花燈的起源、現狀及花燈製作工藝
    作為民間傳統手工藝的花燈在古時並沒有專門的花燈藝人,而是由紙紮匠,即集扎燈、扎風等、扎紙人紙馬等技藝於一身的手工藝人,為了生計在工作閒暇的時候扎些花燈,等到節日的時候拿去賣錢換些家用。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才逐漸出現了專職的花燈藝人。
  • 四世同堂製作花燈
    為了迎接「金豬年」,喬礦生一家四代齊聚一堂,動手製作花燈。據喬礦生介紹,東龐社區居民大多是礦上職工。他的老家在石家莊,1984年為了工作需要,舉家搬遷到該社區,這一住就是35年。剛住進社區時,春節礦上曾組織過製作花燈比賽,對所有製作的花燈進行展覽,正月十五的時候評獎。
  • 製作簡易的小花燈
    自古以來,正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掛花燈、吃元宵。馬年的元宵節,市民不妨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學學製作「環保花燈」,過個節儉的元宵節。  下面就帶您一起製作一個美觀的簡易花燈。     第一步:準備剪刀、蠟燭、一張紅紙、紅繩、一個廢舊的食品包裝盒(紙杯、塑料糖罐也可)。
  • 溧陽實驗幼兒園:迎冬至,幸福至!
    冬至到,冬至到。南湯圓,北方餃。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俗話說「冬至大過年」,它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的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溧陽飾演幼兒園小、中、大班開展了「迎冬至,幸福至」的系列活動。
  • 連雲港新南街道九龍社區組織未成年人開展「環保做花燈 創意迎元宵...
    中國江蘇網2月19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王藝雲)為了讓社區未成年人感受到傳統元宵節的魅力,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昨日上午,連雲港市海州區新南街道九龍社區組織志願者開展了「環保做花燈 創意迎元宵」活動。活動現場,社區工作人員為孩子們準備了紅包,流蘇等製作材料。志願者向大家展示製作花燈的教程,採取邊演示邊講解的方法,讓大家深入了解整個燈籠的製作過程。小朋友們興致勃勃,相互分工,通過裁剪、張貼、固定組裝,一隻只可愛的小燈籠就製作完成了。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傳統的文化,還向轄區居民倡導了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 冬至話傳統 笑迎雙寒來——通許縣第一幼兒園積極開展冬至主題活動
    12月21日,通許縣第一幼兒園以冬至為主題,舉辦了升國旗主題活動。師生共話傳統文化,笑迎小寒大寒。果果二班的小於老師主持了本周的升旗儀式。她向孩子們講解了有關冬至的傳統文化和節氣知識,並向孩子們宣布要開展冬至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