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2020-12-19 棒奔霸

導讀: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農村這幾年也開始逐漸的納入城鄉規劃範疇,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老宅基,不但面積很大,房屋的坐落、走向也都是根據地勢而建,這也導致了一些農村的整天規劃很難做到整齊、一致。這也是多年積累下來的難題,有的還引發了鄰裡矛盾的發生,每年都會因為蓋房子產生的矛盾層出不窮,有的是因為邊界不清,有的則是因為高低的原因,筆者村裡的李老二和趙老大,兩家就因為蓋房子的高低問題,已經折騰了好幾年。

李老二家是在趙老大的後面,趙老大這幾年在縣城做生意,確實賺到了不少錢。有錢之後自然想著要把家裡的老房子給翻建一下,按照現如今農村的流行方式。自然是想著要蓋樓房,但原本趙老大的是一座瓦房,這翻建成為樓房,後面的李老二自然就不樂意了。道理很簡單,趙老大蓋成了樓房,勢必會影響到自家的採光,每天起床看不到太陽,只能看到趙老大高大的樓房背影,擱誰都來氣。原本蓋樓房給後面讓出多少面積是沒有什麼具體規定的。所以這兩家就因為讓多少,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按照李老二說應該給自己讓出兩米,而趙老大卻說最多讓一米,李老二當然是不樂意,站在趙老大工地上不讓人家開工,後來還差一點打起來,趙老大仗著自己有錢有勢,後來找人把李老二給修理了一頓,李老二倒也安分了下來,不再去找事,趙老大以往對方已服,就開始建造房屋,殊不料李老二也開始動工,把自己院子南端按著趙老大的地方,給挖成了大坑,大坑挖成之後,就準備給力嗎蓄水,趙老大一看這怎麼能行呢?這樣操作自己的房子如何能夠保得住,但李老二說挖坑是在自己院子裡挖得,不佔別人一分一毫,水也攔不住,趙老大最後沒有辦法,只能給對方讓出了兩米。

這樣的事情發生,就是典型的符合了這句俗語,叫做: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在農村關於房屋的高低有很大的講究,左鄰右舍蓋房子,都要講究蓋一般高,且不能壓住別人一頭,一來這樣的作風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往是專門壓制別人才蓋這麼高,二來比別人高的話,到時候也會影響別人庭院的採光,對於對方生活帶來不便。所以兩邊房屋都比自己高,但自己卻無動於衷,任憑別人蓋,到時候形成了別人的房屋比自己高出許多,自然是個受氣包,所以也被叫做受氣一室。被人一直欺負。

農村修建房屋,因為房屋的高低、走向等原因產出的矛盾還真的不少,有很多還是經年舊事,幾十年的積怨流傳到現在,在農村宅基地上面一點都不稀罕。而且這樣的矛盾很難根除,所以現如今的農村也開始實行了城鄉規劃,一來可以讓農村房屋更加的規範,二來也能夠防止矛盾的發生,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就是農村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為要蓋一座房子往往需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房子還是庇護一家人的場所,所以人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看的格外重要。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話說:「兩高夾一低,一生被人欺」,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以前農村人蓋房子的時候,總有很多講究,特別是那種連排的房子,往往是誰家蓋的越早越吃虧,因為後蓋的房子總要比以前的房子高那麼一點點,人們覺得房頂比別人高,就能高人一頭,因此農村有句俗語叫「兩高夾一低,一生被人欺」,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有道理嗎?而在古代,老祖宗對蓋房子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我聽老人說,蓋房子時候的方位是很重要的,比如俗語:「東南大門、西南欄」自然就是說的這個理,還有「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也是關於大門的俗語。所以來說,這大門的方位對老祖宗來說,也是有關房屋主人的運勢的。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之後白晝將開始一天天的增長,陽氣也開始逐漸的上升,在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是一定要吃餃子的,村裡的老人說冬至不吃餃子,到時候會凍掉耳朵,雖然很多人冬至也沒有吃餃子,耳朵也沒有見被凍掉,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卻依然流傳至今,餃子營養豐富美味可口,而且形狀跟耳朵非常的相似,所以對於吃餃子不凍掉耳朵,對於一些人尤其是小孩子來說,是深信不疑的。
  • 農村建房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蓋房有何講究?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家蓋新房。由於農村自然的地理條件影響,農村房子基本上都是蓋一棟一棟的。而且土地相對來說比較寬,很多農村人們在村裡都蓋了一棟漂亮的房子。然而對於蓋房而言,農村老人常說「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是什麼意思,蓋房有什麼講究?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在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尤其是對於生辰來說。更是有一大套理解方式。即便是現如今,一些老人看到別人的孩子的時候,還經常會問,孩子是啥時候出生的啊!當聽到生辰的時候,總會說這個日子不錯,這個日子好。
  • 農村俗語「青皮蘿蔔紫皮蒜,仰臉婆子低頭漢」,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青皮蘿蔔紫皮蒜,仰臉婆子低頭漢」,啥意思?在理嗎?農村從來都不缺少俗語,尤其是對於生活之中的各種事物的描述,俗語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像身邊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會轉化成為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有的直到現在依然被廣泛地使用。
  • 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對於修房蓋屋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人生大事來對待。尤其是過去的農村,大家條件有限,加上收入很低。蓋房子著實的不易。有的農村家庭需要積攢大半生,才能擁有蓋房子的財力。所以對於自建房的要求,更是要精益求精。農村院落除了建築主體之外,通常都會帶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子。不但採光性很好。南北通透非常適宜居住,小院當然要有圍牆所遮擋,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居住的房屋房門朝向為西側,那麼在這樣的房屋居住的話,冬天夏天都會讓人居住的很難受,感覺就像被天氣欺負了一樣。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農村俗語「欺山莫欺水,欺水必後悔」,是啥意思?有何警示作用?
    農村有句常聽到的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說明老人家的話,許多是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經驗總結,說出來是讓後輩年青人從中吸取教訓,引起重視和注意,那麼,俗語「欺山莫欺水,欺水必後悔」,是什麼意思?又有何警示作用呢?
  • 農村俗語「大門要朝西,早晚要挨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啥道理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的生活質量也是提高了,這幾天有的農民也是選擇了外地去打工,總的來看,在外地打工要比在家裡種地要賺得多,還有的家庭就是一家人都在外地發展,但是農村裡始終是自己的家,況且農民農村裡的父母還是在家裡,所以落葉歸根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那麼手裡有點錢了,很多的農村人都紛紛在自己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房子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說的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還是很在理 在農村生活,聽到最多的莫過於是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直到現在我們平時做錯什麼事,通常就會有人說:看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農村的俗語有的是關於農業生產的,有的是關於修房蓋屋的,也有的是關於天氣變化的,俗語可謂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什麼都有涉獵。直到現在很多俗語老話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之後,還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這會吃虧在眼前了吧!所以也有人把俗語叫做了十句俗語九句真。俗語也並非都是具有道理,像一些特殊年代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慢慢的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我是農民出身,家鄉的變化使我感到中國的城市化在飛速發展。當然這些都不是壞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老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開當鋪」,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種植樹木,是最為常見的,不論是邊角之地,還是房前屋後,都愛種植上一些各種各樣的樹木。夏季能夠起到很好的遮蔭作用,樹木生長几年之後,還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所以樹木的數量在農村是比較多的。
  • 農村俗語:「門咬門走口人,門衝道必傷人」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生活在農村,大家相互關係親近,往來聯繫密切,每天清晨結伴去地幹活,傍晚三五成群說說笑笑的回家,相似的生活也讓大家感情十分的要好,當然這裡不僅有淳樸的人情,更有許多城市裡學不到的知識。之前在農村,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較少,有許多都是靠父母傳輸知識。                而俗語就是大部分農村人知識的來源。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是村民最美好的期盼,在過大年的時候,還經常喜愛在水缸上面用紅紙寫上清水滿缸,在豬圈、雞窩等地方貼上六畜興旺,或者是牛羊滿圈,這也是對於來年美好的期望,對於六畜來源久長,這種概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指的是:牛、馬、羊、豬、狗、雞,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馴養家畜的悠久歷史,這些原本都是野生動物的六畜,被馴化之後成為了家庭常見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