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共4355字|預計閱讀時長6分鐘
閱讀導航
前言
新移民怎麼越來越少了?
高度依賴移民的經濟
沒了移民,本地人能自保嗎?
反對:移民才沒有搶澳洲人工作!
莫裡森:移民人數不會改變!
「移民天堂」名聲難保?
前言
澳大利亞曾經有過的別稱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可能到了今天,該改名為「移民託起來的國家」。
因為過去近三十年來澳洲不間斷的經濟增長,基本上是由移民計劃支撐起來的。自2005年以來,澳洲超過一半的人口增長來自海外移民。根據統計顯示,移民的數量每增長1%,澳洲的經濟也跟著增長1%。而根據去年的數據,這些移民中來自中國的人數排名第二,佔總人口比重2.6%,僅次於英國。
但是今年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疫情,令近30萬臨時籤證持有者離開澳洲。
上周五,總理莫裡森表示,預計本財年移民人數將下降30%以上,下一個財年恐怕還要再下降85%,將只有不到3.6萬人,為澳大利亞近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預測,在未來兩年內,澳大利亞的長期移民數量可能會再減少近30萬,而這些人曾經是澳洲的消費者、熟練工人、納稅人和購房者主力軍。
面對未來移民的嚴峻形勢,澳洲國立大學人口學家Liz Allen對媒體高呼:
「澳洲的人口正在老齡化,退休的比工作的人要多,這意味著納稅的人越來越少。所以我們的公路、基礎設施、醫院、學校等等一切花費——
都需要吸引新移民來填補這些空白。」
也有反對聲音說,澳洲應該藉此機會擺脫對新移民的依賴,轉而大力扶植國內勞動力。
但這開了30年的經濟快車,一時間能變換得了車道嗎?
1
新移民怎麼越來越少了?
根據證券市場經紀商CommSec的預測顯示,未來12個月的新移民數量,將比預期減少約24萬人。
代理移民部長Alan Tudge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新冠疫情顯然會對2019-20財年的計劃產生影響,由於邊境對除了澳洲公民和永久居民外所有人關閉,因此這一數字將遠遠低於預期。」
而就在短短一年前,澳洲的移民數量曾創歷史新高。
根據澳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上一個財年截至2019年2月的記錄,有 84.48萬人來到澳洲,其中包括持臨時籤證者,這打破了歷史記錄。如果減掉那些永久離開的人,澳洲去年的淨移民數為29.92萬人,為5年來的最高水平。
自2012年以來,澳洲每年淨移民人數超過20萬,比20世紀以來的平均水平7萬,超出三倍有餘。
去年總理莫裡森在大選中承諾,本財年將把澳洲的移民人數從原來的19萬降至16萬,沒想到被新冠疫情一推動,這竟然很容易實現了。
澳洲內政部(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澳洲PR(永居籤證)的邀請數量大幅下降。
今年4月,澳洲只發出了50份技術獨立189類籤證的邀請函,而3月為1750份,此類189籤證允許持有者在澳洲任何地方居住。而獲邀491類籤證的人數從上個月的300人降至50人,491類籤證要求移民居住在澳洲偏遠地區。
2019年12月,澳洲共有243萬臨時籤證持有者,根據聯邦政府的數據,這個數字在4月初下降到217萬,流失了26萬人。
這一數字預計還會進一步下降,因為許多臨時籤證持有者拿不到任何補貼,可能會選擇打包回國。
上個月總理莫裡森還公開向他們喊話,「建議」他們如果在澳洲無法自給自足,就「從哪來的回哪去「。
根據上周首席醫療官Brendan Murphy的說法,澳洲可能需要至少三到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再次開放邊境。這意味著未來三四個月,澳洲的勞動力市場將一直處在「只減不增」的狀態。
2
高度依賴移民的經濟
移民數量的下降,將對澳洲疫情後的經濟復甦產生重大影響。
移民是澳洲的勞動力、納稅人、消費者和房地產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他們在推動長期創新和生產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雪梨大學移民專家Anna Boucher說,疫情危機暴露了澳洲對移民的嚴重依賴程度。她指出,2019年的聯邦預算文件顯示,澳洲政府大肆吹噓的財政盈餘,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淨海外移民的基礎上的。
「如果沒有足夠多的海外淨移民,我們就不會有預算盈餘。」 Boucher表示。
預計到6月底,新冠疫情將使澳洲經濟29年來首次陷入衰退。
Grattan研究所執行長John Daley說,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並駕齊驅,移民「在澳洲歷史上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過去幾年,澳洲的實際經濟增長率約為2%至2.5%,其中近1%純粹是移民帶來的。平均每年澳洲的新移民人數都會比去年多1%,這也直接導致了總人口增長1%;而當人口增長1%時,GDP或多或少都會增長1%。
在過去幾年的好幾個季度裡,澳洲除了人口增長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經濟增長,而增長的人口其中大約三分之二是移民。」
Commsec高級經濟學家Ryan Felsman表示,移民人數只要減少10%,就能馬上影響到澳洲經濟。而隨著澳洲的邊境關閉的時間越長,澳洲的經濟復甦速度,就有可能比其他不依賴移民的國家更加緩慢。
Boucher說,這場疫情可能會促使人們重新思考,澳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依賴移民來填補勞動力缺口。
她指出:「這些年來,我們對永久移民的準入限制變得更加嚴格,但我們對臨時籤證持有者有可能相對放寬限制,未來幾年政府可能會繼續考慮如何重新部署澳洲勞動力。」
「我們需要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爭奪移民人口。」
推廣
3
沒了移民,本地人能自保嗎?
政府依賴高水平的移民來增加人口,有時是一種懶惰的做法。顯然,與提高生產率或投資於技能和培訓相比,讓大量移民來到澳洲更容易推動經濟增長。
聯邦工黨內政事務發言人Kristina Keneally上周指出,澳洲是時候藉此機會改革移民制度了。她的意見是:澳洲不需要那麼多移民來跟本地人搶工作,搞得工資水平一直提不上來。
經濟學家Stephen Koukoulas在疫情前曾經指出,澳洲有72.5萬失業者和11.5萬未充分就業的人,他們受過正規的培訓,而正是因為澳洲有太多臨時工,所以他們找不到工作、工資水平也提不上去。
影響工資的不僅僅是臨時籤證持有者的數量。其實聯邦政府的移民政策,實際上也鼓勵某些地區和某些行業的僱主,向臨時籤證持有者支付比澳洲人做同樣工作時低得多的工資。
所以,持反對移民觀點的人認為,這些臨時勞動力降低了澳洲工人的工資,搶走了本地人本可以從事的工作。他們呼籲要確保澳洲人得到公平就業的機會,藉助這場疫情,擺脫對廉價的海外臨時勞動力的依賴。
4
反對:移民才沒有搶澳洲人工作!
澳大利亞的移民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之後,當時是「要麼移民,要麼滅亡」。
在戰後的第一次長期繁榮中,澳洲的移民人數逐漸增加,在1969年至1970年間達到創紀錄的185099人。但在1974年至1975年的第一次全球經濟危機之後,移民人數暴跌至52752人,為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年攝入量。隨著經濟復甦,移民數量也隨之恢復。但在1982年全球經濟衰退開始時,移民數量再次下降。
後來,在霍克政府的領導下,移民數量再次增加,但1991-92年的經濟衰退打斷了這一趨勢:1991-92年的淨移民人數為78,300人,第二年下降到48,400人。在此之後,移民人數花了很多年才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澳大利亞的移民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或許是因為在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中,澳洲擁有第二大移民勞動力,其總數僅次於美國。這些爭議主要集中在每年移民的人數和他們的組成上。
每次經濟衰退之後,新的全國性移民辯論就會出現。在1982年經濟衰退後不久,歷史學家Geoffrey Blainey率先發起了後來被稱為「亞洲移民辯論」的運動。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之後,Pauline Hanson 的一國黨公開反對亞洲移民,他們的理由是:「移民搶走了我們的工作,而亞洲人不是理想的移民」。
但事實上,移民和臨時籤證持有者並不搶走澳洲人的工作,他們的到來反而帶來了新的工作機會。特別是國際學生和打工度假者,如果沒了他們,澳洲的高等教育和農業產業將發生不可逆轉的危機。
5
莫裡森:移民人數不會改變!
與永久籤證不同,澳洲的臨時籤證沒有上限人數。截至2019年6月,澳洲有210萬臨時籤證持有者。
目前,有大概210萬臨時籤證持有者居住在澳洲,人數大概是是永久移民的三倍。這些臨時籤證持有者做的可不只是摘水果:在澳洲,五分之一的主廚、四分之一的廚師、六分之一的接待人員、十分之一的護理人員都是持臨時籤證來工作的。
近年來,澳洲慢慢拋棄了直接邀請永久移民模式,而採用了「客-永居移民」模式。這個名詞中間的「連字符 -」,表示兩者之間的橋梁或通道:根據澳洲生產力委員會(Productivity Commission)的數據,許多永居移民此前都持有臨時籤證,平均每人持有3.5個臨時籤證,這些人在臨時居住一段時間後,會慢慢申請成為永居移民。
昨天,澳洲總理莫裡森表示,他預計下一年政府不會對永久移民上限做出任何改變,這一數字仍將保持在每年16萬人。
他承認了一個事實:如今絕大多數技術移民,實際上來自那些持有臨時籤證的人。
「如果有人想改變臨時籤證政策,基本上是在說,他想影響永居技術移民,以及全國各地那些高度依賴永久移民的社區。」
他這句話被視為對反對黨內政事務發言人Kristina Keneally上周末發言的回應。
他警告說,減少移民對經濟沒有好處。
6
「移民天堂」名聲難保?
Boucher副教授擔心,隨著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繼續,種族虐待和仇外心理可能會加劇,從而把一些新移民嚇跑。因為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不斷發生有亞裔澳洲人遭到毒打,房子被塗上種族主義的塗鴉,在街上被人辱罵等事情。
「每當資源變得緊張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衝突。」她說,「即使在經濟相當活躍的時候,這種不安情緒也在暗湧著,我擔心情況會變得更糟。」
Allen博士說,雖然澳洲需要移民來幫助災後重建,但未來這些移民可能會被其他國家吸引了去。
「在疫情發生後,大量的臨時籤證持有者沒有得到充分支持或照顧。我們從移民那裡得到了很多東西,但澳洲沒有跟他們實現互惠關係。」
令Allen更擔心的是,因為疫情中亞裔受到歧視和不公平對待的事情越來越多,「移民天堂」澳洲可能會被認為是一個不夠安全的地方。
其實,為了幫助澳洲的移民渡過疫情危機,聯邦政府為一些移民提供了提早提取退休金、並放寬各種籤證條件等措施。塔斯馬尼亞州、維多利亞州和坎培拉都出臺了自己的措施。
EG諮詢和城市規劃( EG Advisory & Urban Planning)的總經理Shane Geha博士說:「疫情過後有望看到新建基礎設施熱潮的到來,屆時澳大利亞也會需要新移民的技能,助力國內規模不大但資源豐富的勞動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這對重振澳大利亞經濟至關重要。」
但是Allen博士認為,澳洲還需要給新移民更多照顧。
「如果短期到中期沒有移民,澳洲的長期未來就不那麼確定了。」
「移民幫助我們建立了這個國家,他們也將成為澳洲經濟重建的核心。」
參考資料:
https://www.sbs.com.au/news/coronavirus-has-halted-immigration-to-australia-and-that-could-have-dire-consequences-for-its-economic-recovery
https://www.smh.com.au/national/do-we-want-migrants-to-return-in-the-same-numbers-the-answer-is-no-20200501-p54p2q.html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nation/coronavirus-australia-live-updates-scott-morrison-pledges-352m-for-international-vaccine-project/news-story/d9644addd5a4dfc46e09664f8b60575d
https://www.afr.com/policy/economy/later-migration-plunge-to-hurt-economy-and-housing-20200501-p54p2g
https://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2020/may/04/immigrants-dont-take-australian-jobs-they-create-jobs-for-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