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更不到的公眾號又開始更新了...每年貌似只有年終總結時才願意靜下心用文字回憶與沉澱,其他的時候太懶了,希望來年除了年終總結能留下些其他的文字結晶給自己吧...
2019年的最後一個周末,同往常幾年一樣有儀式感的開始寫起了年終總結,提前兩三周構思好了框架,再下筆回憶時已踏實輕鬆了許多。這一年來,平淡的日子裡也不乏有意思的事情發生。又一次的跳槽,加入了「水廠」(我司有趣的別稱),但是也在不到半年內深受我司價值觀的影響,這不,標題也是來源於興哥的一句老話——長期有耐心。滿打滿算也才兩年的職場生涯,平淡的歲月裡,只有長期有耐心,才能悶聲發大財呀。
Part 1 年度大事件
這一年值得日後回味起來的大事件,好像也就兩件了。
1.潛水證get
19年5月和朋友去泰國濤島把潛水證OW+AOW都考了,目前也是可以下潛30米持證過半年卻再也沒出海過的潛水練習生了...從18年國慶就開始規劃的行程,18年雙十一就低價買了直飛曼谷的機票。現在回想下考證經歷,其實真沒什麼難度,會遊泳無壓力,即使不會只要不懼水都沒啥事。感覺比考駕照難度還低,按著教練的要求去做就沒事了,不過去泰國濤島考證確實性價比相對高,只是濤島海裡可看的一般般,希望之後有機會一年探索一個潛水聖地,不過明年可能要食言…
2.跳槽
是的,今年又一次跳槽了,一年一跳穩定性堪憂...現在回過頭來看,這次的選擇相對去年來說還是明智的,也堅定了走B端方向(以及未來3-5年的職業規劃方向)。美團給我的感覺還是體系較為成熟,安安心心的做一個大廠螺絲釘,打怪升級,長期有耐心,應該下次跳槽就是計劃離開北京的時候了。
Part 2 2019年計劃完成情況
1.運動 P0
控制體重在75kg以內
——離目標大概差1.5kg,主要還是年底一兩個月頻繁的飯局+不自律吃夜宵導致未達標。原定的刷半馬計劃破產改成了控制飲食多喝水,晚上少進食的佛系計劃,沒想到頗有成效(兩個月掉了差不多5kg體重),目前每周運動主要以無氧運動+打球為主,基本算是放棄了跑步...
2.看書 P0
1年24本書,12篇讀書筆記
——未完成,只看了13本書,不過到了年底閱讀的習慣又慢慢撿回來了。
3.投資儲蓄 P1
19年底攢30w
——算是唯一完成且超額60%+的目標。
4.旅行 P1
明年計劃去的幾個地方,希望至少能去兩個吧:臺灣、日本看巴薩亞洲行、泰國潛水
——完成三分之二,去了臺灣和泰國,可惜7月份的巴薩亞洲行最後還是沒下決心去。
5.興趣愛好及技能 P1
英語,德撲,bbox
——基本未完成,偶爾玩玩德撲。
Part 3 2020年計劃
1.運動 P0
控制體重在72.5kg以內(飲食>=作息>=運動)
每周3天以上運動時間(無氧>=籃球>網球>=跑步)
2.看書 P0
1年24本書,12篇讀書筆記(優先級:投資>=產品>=工作方法論>=文學)
3.投資儲蓄 P1
1)爭取總儲蓄資產double,完成人生階段第一個小目標
2)投資年化收益率10%+
4.旅行 P1
日本東京奧運會、西班牙、澳大利亞、土耳其 四選二(如果巴薩今年歐冠給力還是希望五一能再去趟諾坎普,另外也考慮五月底去伊斯坦堡看歐冠決賽...)
5.興趣愛好及技能 P1
網球,魔方,bbox
Part 4 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 體育相關回憶
1.走過的路
1)張家口-崇禮:兩次去崇禮滑雪,第一次跨年和朋友去結果犯支氣管炎緩了快三個月才完全好,第二次和同事去至少雙板能從山頂中級道順利滑下來不摔跤了...
2)澳門:中轉臺灣的賭場一夜遊,花不到200RMB玩了幾小時可還行...
3)高雄:臺灣行第一站落地城市,和從提前幾天出發臺北玩過來的朋友匯合,但是對這個城市印象最深的也就只剩捷運美麗島地鐵站的大穹頂了。
4)墾丁:臺灣之行最想去的地方,兩天機車之旅回憶滿滿,不過在墾丁的day1海風過大快被吹跑了…希望下次來臺灣還能在這個悠閒自由的城市多待幾天,打算租個摩託車衝一衝。
5)花蓮:從墾丁包車去花蓮,我們走的是海岸線而不是更常規的縱谷線...不過到了花蓮天公不作美沒能好好欣賞七星潭、清水斷崖的景色,最忘不了的還是夜市必衝的炸蛋蔥油餅,可太香了。
6)臺北:畢竟臺灣首府,還是有些大都市的樣子。
7)曼谷:去濤島考證在曼谷轉車前往,考證歸來本打算逛逛大皇宮啥的,正好趕上泰國新皇登基封路,跟著泰國民眾在大街上苦等幾小時就為了一睹新皇芳容...
8)濤島:潛水證get咯,不過濤島的潛點好看的不多,可能之後都不會再來了吧。
9)唐山-曹妃甸:跑出PW的一次半馬...
10)南寧:與老友相聚&看望阿姐生的小哈寶。
11)上海:看了最弱一屆美國夢之隊的男籃世界盃小組賽...
12)烏蘭察布:自駕去看火山群,羊肉真香!
2.讀過的書
1)《思考,快與慢》 2.11:3.5分——時間有些久遠了,回過頭看了下讀書筆記覺得還是值得一讀。
2)《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3.8:4分——曾國藩一生的笨拙與精明,值得讀。
3)《投資最重要的事》 3.24:4分——想要培養投資觀還是可以一看的。
4)《一本書讀懂財報》 4.4:4.5分——投資的基礎知識儲備,很乾貨。
5)《行業分析怎麼做?-外資投行基本面分析方法》 4.7:2分——不值得看。
6)《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錄》 6.30:3.5分——有助於培養投資觀,內容可以給4分但是斷斷續續看完收穫減少了些。
7)《投資要義》 7.17:4分——投資入門推薦刊物,大道至簡。
8)《餘罪:我的刑偵日記1》 8.9:3分——看看休閒文圖一樂。
9)《無人生還》 8.13:4分——好書。
10)《精益數據分析》 10.1:3.5分——數據分析的思考還是薄弱了些,該補補。
11)《查理.芒格的投資思想》 12.1:3.5分——不失為一本投資好雞湯。
12)《粵港澳大灣區》 12.14:3分——過於宏觀了些,其實我只是想從這篇文章中考慮下之後要不要去深圳工作和生活...
13)《智能商業》 12.28:3.5分——曾鳴的商業洞察,要想順勢而為,就要始終跟上最新的思想和洞見。
3.與體育相關的回憶
1)54龍虎杯四番戰
每年高中同學過年聚會的賀歲杯籃球賽,19年的四番戰雖然龍隊獲勝但由於更換球員該場次不計入比分,不過2020過年估計舉辦不起來了...
2)年度心痛時刻
巴薩連續第二年歐冠逆轉出局,今年比去年更讓人傷心,半決賽主場首回合3:0還是在濤島考潛水證的凌晨起來看的球,結果第二回合被利物浦4:0逆轉帶走,主教練一定要負最大責任,其次是球員,一直覺得82沒有個性,所以這種關鍵場次激勵不動球員,本來這種場次的勝負手就不僅僅是技戰術層面上的了。是真的傷心,本來19年可能會是你薩輝煌的一年,不想再回憶了,來年加油吧,萬一今年歐冠給勁就去現場支持一下。
3)CBA觀賽
看了兩場CBA,年初前一賽季的北京首鋼季後賽和年末北京德比驚現的絕殺,第一次現場看到非罰球的絕殺,真心刺激,首鋼末節落後北控快20分都能翻過來,唯一可惜的就是這場書豪缺陣,明年的北京籃球德比再去湊個熱鬧。
4)男籃世界盃
在還沒有公布入選球員名單和賽程的時候就買了美國隊的球隊套票,結果見證了最次的美國男籃夢之隊,小組賽差點就被土耳其掀翻了...最後也才總排名第七,美國世界大賽最差排名了吧。另外還看了三四名決賽和最後的冠軍爭奪,雖然決賽一開始就大比分沒了懸念,但是板鴨奪冠就是開心鴨,路標MVP,也希望新賽季能帶領我日走出困境吧(剛寫到這的時候我日結束了八連敗...太難了)
5)球衣收藏
被編導帶進了收藏更衣室的坑,也從收藏小白變成了收藏大白,目前花在收藏的投入也早就超過五位數了…白總球衣最值得入手三件套(0809巴薩客、10西班牙客、1415歐冠巴薩主)也都有一件壓寨,只是也就1415是更衣室,另外兩件更衣室都天價了,希望之後量力而行,在能接受的財力範圍內把小白全部的球衣都收藏齊了,收藏之路可真是星辰大海呀...
6)新技能get
這一年新入手了兩項體育相關的新技能:潛水、網球。網球剛上手不久打算明年報班系統性的學習提升下,運動還是有趣的,希望過兩年能入些極限運動的坑。
Part 5 one more thing
提煉出來這一年的一些思考,雖不夠系統但是也算是指引未來一段時間規劃的啟示錄吧。
1.關於工作
1)不加無意義的班
前兩份工作,尤其是剛畢業那會的認知,就是覺得要加班的生活才有充實的感覺和意義。現在想想當時的想法過於幼稚了,可能也是慢慢變「油」了一些,但是已經有所意識不會再加無意義的班。上班時間就應該先解決重要且緊急的事,緊急不重要或重要不緊急都不是靠加班要解決的事,畢竟學會生活才能更好的工作。提高效率工作,圍繞目標產出,這不代表不努力,而是意識到即使現階段做的很多事,大部分還是在用時間來換取勞動價值,人生修行之路這麼長,不用走得過急和焦慮。
2)長期有耐心的工作感悟
接著不加無意義的班再深入挖掘下,人生是一場修行,工作是最重要的試煉手段之一,但是不應該只把工作當成術的修煉。固然習得方法論很重要,成為一名熟手也能在這個社會更好的立足下去,但在工作過程中修心,悟得人生大道才是更應該追求的升華部分。做事即做人,對於我司的老話也有了更深的領悟,記得最深的還是最簡單這一句,也是我公司電腦的屏保——長期有耐心。所謂大道至簡,工作和人生都一樣,有節奏的走好每一步,長期堅持,對於結果有耐心,才能從容的應對任何事情,做出正確的決策。
3)工作習慣造成的思維惰性,走出舒適區
看我司學城裡的一篇文章裡老王說過:「物理學的牛頓第一定律是慣性,路徑依賴是社會學的牛頓第一定律」。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工作習慣的路徑依賴,成為了成長的瓶頸,要想走出舒適區突破天花板,就要學會打破習慣(雖然自己也沒做到...)。想升級能力,就去做自己害怕的事,希望明年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
2.關於生活
1)大部分對生活的不滿都源於與他人作比較
研究生的朋友們明年要畢業了,今年秋招大家或多或少都會與他人分享自己拿的offer的base及其他福利,拿的base低的朋友會暗自嫉妒大神們的高薪。但其實offer收割機的大神們也在苦惱該如何做選擇。有感而發,自己曾經也會陷入與他人比較的苦惱,畢竟人的社交屬性決定了不可能完全避免比較,但是現在愈發覺得我們大部分對生活的不滿都源於與他人作比較。在生活中做減法,過好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言語的苦惱,減少與他人的比較才是生活怡然自得的必要之匙。
2)持續關注精神or信仰的力量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有追求和信仰,體育一直是我生活的動力,無論是現場觀看、晚上熬夜看或者是參與其中,都還佔據著我生活裡的很大一部分時間,始終覺得體育精神對我的人生觀塑造很大,所以每一次年終總結,我都會回顧自己這一年印象比較深的和體育有關的經歷,希望未來不僅是體育在影響我,也能在某一天如我所願的讓我去影響體育這個行業吧。
3.關於賺錢與認知
1)所有的收入都來源於認知邊界的變現
今年在投資上投入的精力和財力都不少,雖說總收益率不到10%,但是比起這些我覺得讓我在與市場博弈的過程中頓悟的就是下面這句話:「財富是認知的變現,人不能賺到認知邊界之外的錢。因此,想要獲取財富,最可靠的辦法唯有老老實實提高認知水平。」把投資當成一場遊戲,想擁有更豐富的遊戲策略就要多學習多嘗試,enjoy。
2)認知的包容性
對於認知的新理解,在於要學會包容自己不認可的觀念,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任何事情。今年關於階級固化看到的一句話:「真正的階層固化,是對認知能力的封鎖,這種封鎖分兩種: 一種是讓你接觸不到這個認知,另一種是讓你接觸到但你不相信它。」所以保持包容的認知能力,才能更好的認清生活。
4.關於價值觀
1)比普通人成功一點,比有錢人開心一點
一直以來,我都比較信奉中庸之道,凡事不一定要盡全力,關鍵是過得舒服,可能這也是我認知的局限性,對於未來的追求也是這樣,比普通人成功一點,比有錢人開心一點。
2)悲觀者往往正確,但樂觀者往往成功
精神的力量不可忽視,很多事情的兩面性都取決於你看問題本身的態度。悲觀者會找到所有失敗的可能性,樂觀者往往努力尋找成功的方法。因此世事大多成敗都在兩可之間,所以抱持的心態至關重要,最理想的路是成為一名悲觀的樂觀主義者。
3)我的40%幸福理論
最後想分享的是,大家總在說二八定律,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20%的人才是最優秀的人。但是我覺得,最幸福的人,不一定是這20%裡的,而是二八定律中八裡面的前20%的人。我會更傾向於做二八定律中八裡面的前20%的人,不是最勤奮,最有事業心的那批人,相反還保有些人性的劣根性,偶有懶惰。這批人不一定要推動人類的進步,相反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愛更真實。不用承擔更多的壓力,所以他們面對生活更樂觀,更真實,幸福感也更強,這或許是在我目前的認知局限內最嚮往的生活。
follow your heart,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