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訪百家」隋軍義:以生命赴使命 帶領貧困戶走進幸福新天地

2020-12-18 東北網

東北網12月1日訊(記者 莊園)隋軍義是佳木斯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所檢驗員,但在他駐村包扶的佳木斯市湯原縣竹簾鎮龍江村村民眼中,他已成為村裡人。兩年的駐村扶貧,讓他由一名事業單位幹部,變成了農民們的貼心人。

隋軍義(左一)為貧困戶家中送來生活用品。

40歲的隋軍義是一名癌症患者。2017年,隋軍義向單位領導遞交駐村扶貧申請的行為讓單位所有的人都深感意外,又都為他緊緊地捏了一把汗,「農村的條件怎麼也比不上城裡,這不是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嗎?」而隋軍義解釋,「我一個在生死邊緣掙扎過的人,還有什麼看不開的呢?我不想混日子,只想有點價值地活著,做點有意義的事的,繼續做一個有點用的人。」

隋軍義(右二)與貧困戶。

單位領導多次勸說,隋軍義就反覆找領導解釋,自己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終於申請被單位領導批准,但是來自妻子的擔心與埋怨依然是不小的阻礙。隋軍義知道妻子是刀子嘴豆腐心,便不再說讓妻子鬧心的扶貧事。當他收拾行囊,真要去湯原縣竹簾鎮龍江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時,妻子又默默地幫著隋軍義帶好衣物。

隋軍義幫助貧困戶家中幹活。

隋軍義每次回家都向妻子講村裡貧困戶的事,為了取得妻子的徹底理解,他還帶妻子去了一次自己幫扶的村子,實地感受。到貧困戶家裡看過後,妻子知道了為啥丈夫總說他們不容易,為啥自己頭拱地也要幫助他們。知道村裡和工作隊經常去縣裡和鎮裡辦理業務,單位公車改革沒有車輛保障,妻子主動把自己的車給工作隊當通勤車使用,自己辦公來回打車。

湯原縣龍江村有貧困戶39戶65人。隋軍義和工作隊挨家挨戶走訪,摸情況、想對策,先後12戶貧困戶和9戶一般戶危房問題,「三通三有」「兩不愁,三保障」兩年內全部解決到位,他堅持因戶施策制定了幫扶計劃和三年長久規劃,幫助每個貧困戶都辦理了小額貸款業務,目前37戶貧困戶脫貧。

得知村裡有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隋軍義積極向縣裡申請,在縣醫院開通了辦理慢性病醫保的窗口,還一戶一戶地講解辦理慢性病條件,協調醫保局幫助全村符合條件的48人辦理了慢性病證,村裡的群眾親切稱他為「離我們最近的貼心人」。

村裡基礎設施差,一到夏天汙水橫流,每逢冬天垃圾成堆。隋軍義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多次向縣領導和局領導匯報協調。在單位局黨委的支持下,籌措扶貧資金20多萬元,在龍江村建起了幸福大院、文化長廊、龍江供水站;聯繫縣新農村辦投資520萬元對全村的11條道路4297延長米進行改造,新增路燈80個,縣林業局栽種果樹苗860棵,原來的貧困村變成了全鄉的環境建設示範村。

此外,隋軍義引導村集體打造「紅衛河」品牌大米,僅在省市縣扶貧產品展銷會就銷售大米10000餘斤。為每個貧困戶確定至少2個產業項目,發展產業訂單,籤約農作物種植吉塔辣椒6.5畝,家禽養殖500餘只。還積極爭取縣光伏辦利用本村閒置土地7200平方米,投資300萬元建設光伏發電項目。

隋軍義真心為貧困戶著想,換來的是貧困戶真心的感激。在隋軍義住的地方,經常不知是誰將摘好的蘸醬菜掛在門把手上,不知是誰將新做的一小袋大醬掛在大門上……東西不多,也不貴,是老百姓想用自己勞動生產出來的東西,表達最真摯的情。

作為黨員,隋軍義一頭扎進單位定點駐村扶貧工作一線,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廣泛傳達黨的聲音、播撒黨的溫暖,在困難面前永不退縮,想辦法、用實招帶領貧困戶走上了幸福的新天地,他以生命赴使命,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市場監督管理幹部的紅心——對黨忠心,一心為民。

相關焦點

  • 「走街串巷訪百家」林秀芳: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林秀芳帶領村幹部積極配合包村領導幹部和駐村工作隊,深入貧困戶家中進行調研,科學確立了以發展果蔬業為主的脫貧致富的路子,建成了共有42畝地42棟大棚的扶貧園區產業項目,並實行訂單農業。
  • 雲上的「解憂」餐廳|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走訪完一家貧困戶,正好是傍晚,他往山間一看,一片偌大的火燒雲在山巒間蔓延。雲層中間,是濃密的金紅,邊緣雲薄處被染成淡黃色。山坡和裸露的巖石被照得發亮。張飛「被震撼了」,決定在這裡安家。第二天,他帶妻子李萍上山,租下兩間民房。他們用快手直播山間生活,為村民賣農貨,又逐漸發展起民宿和餐廳——起初,民宿並無實體,只是一頂頂綠色的帳篷。
  • 陳志列:帶領中國「特種兵」突圍 ——訪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帶領中國「特種兵」突圍 ——訪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 作者:合作媒體供稿 來源:文匯報 2009-09-01 14:28:52 摘要:陳志列帶領的研祥集團是「特種兵」,專門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
  • 「首師·人物」帥氣哥哥,用青春為國旗添彩,用生命捍衛國旗尊嚴
    青年要有紮實的學識。」對於學習,他認為:「學習需要一種認真的態度,要抱有一顆積極主動的心。」他的內心始終崇尚古代文人家國天下的情懷,勤而好學,志之所趨,他連續兩年以專業和綜合測評第一的成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主持「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科研項目,2019年5月作為優秀本科生訪學計劃的一員到訪香港三所大學進行交流學習。
  • 訪校園、知校史、悟文化——浙大化工2019年赴臺灣中央大學訪學紀實(二)
    8月22日、23日,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2019年赴臺灣中央大學訪學交流團先後參訪了臺灣中央大學、臺灣大學,走進校園深入感悟臺灣一流大學的校園文化。8月22日下午,在臺灣中央大學校史館講解員和親善大使的帶領下,訪學團一行參觀了臺灣中央大學的校史館和校園。在校史館內,工作人員為大家播放了中央大學宣傳片。
  • 【舊法新知】縮小自己 走進別人生命
    「這沒什麼啦!以前沒有智能型手機的時候,我們都是拿著地圖,沿街找路哩!今天只是案家報錯路名,稍等她就來帶路了。」陳王盞笑著說。過了好一陣子,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走來。這是首次接觸的新個案阿美(化名),她的父親因為精神疾病住在醫院,原本她跟著阿公、阿嬤,還有姑姑住在一起,但不知何時開始,阿嬤跟姑姑精神也有狀況,將她趕出家門,現在單獨住在果園裡。
  • ...哪些新玩法?「嘉賓大學」想以「深度訪學」建一所「移動商學院」
    「商學院」迎來了市場紅海,新入局者還能有哪些新玩法?由資深媒體人吳婷創立的「嘉賓大學」,想通過開創「訪學」新品類拉開市場競爭格局,以帶領學員到標杆企業內部「深度訪學」的模式,建立一所走出課堂的「移動商學院」。
  • 中佛協首訪臺大 直探生命教育
    【記者李祖翔臺北報導】為了中國佛教人才的培育與發展,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宗性法師今率「中國佛教協會教育考察團」一行二十九人訪臺
  • 論「幸福小組」
    (本文摘自《新使者》雜誌第169期,作者:賴信瀚,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南中會大同教會牧師)摘要:簡單來說,「幸福小組」
  • 上世紀經典動畫「天地無用」新系列製作決定 10月開播
    上世紀經典動畫「天地無用」新系列製作決定 10月開播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身邊的初心使命」武漢鼎:生命不息初心不改奮鬥不止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部署安排,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正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在學思踐悟中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 和為合·「生命教育的價值、責任與使命」高峰論壇
    本次論壇受邀出席的專家學者,來自於海峽兩岸及國外,諸位權威導師以「生命教育的大愛之心」共赴千裡之約,聯袂為大眾獻上了精彩的智慧盛宴。他們是:在集體論壇中,七位專家學者從各自不同的專業領域及多年的親證經歷來分享「生命教育的價值、責任與使命」的主題內容,帶領與會者進入到生命本源的高度,並落地到生活與工作之中,具有寶貴的實踐指導意義。
  • 港鐵:荃新天地一期「港鐵特惠站」擴展優惠至荃灣西站
    原標題:港鐵:荃新天地一期「港鐵特惠站」擴展優惠至荃灣西站   港鐵公司
  • 2021開年演講——《新女性實戰演說》
    通過現場的實戰、實操,幫助你尋回個人使命,成就自信人生,引爆生命演說力!03在當今人才輩出的網際網路時代,不管你是企業老闆還是高管甚至是精英職場人士,「演說」必將為你的職場發展道路開刀闊斧。不管你是因為害怕,還是不自信、不敢、怕出糗等等原因而對舞臺產生恐懼來到《新女性實戰演說》課程現場,你不會演說的「心頭之痛」都能得到根治。
  • 珍品多蘊藉 新藝託興象 「上下」「犀皮漆天地蓋盒」永久入藏大英...
    近日,「上下」「犀皮漆天地蓋盒」正式被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展品將於博物館中國與南亞展廳展出。「上下」執行長及藝術總監蔣瓊耳女士親臨現場,並以「傳統手工藝的創新」為主題發表了演講。近日,作為大英博物館未來十年改建計劃內的中國與南亞展廳完成修繕並正式對外開放,「上下」「犀皮漆天地蓋盒」作為代表中國當代頂級手工藝的作品之一,與諸多的中國古代藝術珍品一起,向全世界展示東方當代文明的絢爛。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戰場灑熱血 致富路上領頭人|思南縣文家店鎮...
    一次回鄉時,看到本村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落後,鄉親收入低微時,作為一名黨員,內心總有一股力量驅使我要做點什麼,於是我積極向組織自我推薦,放棄自己經營良好的生意,換屆選舉成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帶領大家戰貧困、興產業、強設施、促黨建,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使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 走進香港城市大學——浙大化工學子赴香港訪學交流團
    8月8日,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赴香港訪學交流團走進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學習能源與環境相關知識,進一步拓寬視野,激發科研熱情,領略城大魅力。
  • 「我,莫裡康內,去世了」|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義大利作曲家埃利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在上周一去世了,終年91歲。經紀人給守在醫院門口的記者每人發了一張紙,上面印著作曲家為自己所寫的訃文——「我,莫裡康內,去世了。」他是一個靦腆的老頭兒,總喜歡一個人呆著。
  • 「奧利給」的背後,看見黃春生|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在這則3分28秒的視頻中,口號早已火遍全國的「奧利給大叔」穿著熨帖的中山裝,站在聚光燈下。據在場的工作人員回憶,小小的攝影棚回音特別大,當他喊出那句經典臺詞「加油,奧利給」時,棚裡每個人都記得那種震顫,「特別大聲,特別有活力」。視頻最後,字幕上打出了大叔的名字——演講人:黃春生。
  • 赴「新」求學,南洋理工訪學記
    經歷了約3個月的籤證辦理事宜,安排好國內的事情,我登上了2015年6月15日赴新的廈航飛機……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和重大項目主研。2010年6月獲得成都理工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碩士學位,2014年6月獲得成都理工大學巖土工程專業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