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中的華為:加快上遊布局,投資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為光晶片添火

2020-12-13 騰訊網

9月中旬以後,含有美國技術的供應商斷供,華為面臨缺芯之困,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為降低禁令的影響,我們看到華為剝離榮耀全部業務,同時也看到美國禁令開始,部分供應商恢復供應,華為加碼PC業務;在國產替代方面,華為光晶片工廠封頂,旗下哈勃科技對國內半導體公司的投資明顯加速,一種全新的局面正在形成。

剝離榮耀

華為剝離榮耀的消息,從10月初一直傳到11月底,隨著任正非在榮耀告別儀式上的講話而正式畫上句號,這筆交易有很多文章做過分析,這裡就不詳細展開,在當前形勢下,華為剝離榮耀是雙贏。

最大好處在於榮耀不受美國禁令的約束,獲得進口晶片。從公司層面來說,12月初高通總裁安蒙在2020驍龍技術峰會上表示,新的參與者能為手機市場帶來更多的創新潛力,也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高通已與新榮耀有一些溝通,非常期待和榮耀展開相關合作。

日前,部分媒體援引一位接近高通的消息人士報導表示,高通與榮耀的談判進展非常樂觀,雙方已接近達成共贏合作,不過新榮耀能否獲得高通的晶片,仍要看美國政府對新榮耀的定義。

不管怎樣,華為與榮耀的分別,雖有不舍,但追求各自的未來應該被祝福,榮耀留給華為的是一筆現金流,準備過冬的糧食。

華為加碼PC

10月底的時候,美國商務部與華為供應商在通氣會上明確表態,只要不涉及5G,美國將允許越來越多的供應商供貨,英特爾、AMD、豪威科技、三星、索尼相繼恢復供貨,算上高通,還有最近的日本快閃記憶體器大廠、原東芝存儲器的鎧俠,公開確認的已有7家,主要分布在電腦晶片和4G手機相關的晶片供應商。

美國的意圖是明顯的,5G和高端晶片生產能力之外,電腦業務、4G基本被默許。

在電腦處理器、內存條等核心部件基本無障礙之後,華為開始加碼電腦業務,12月8日,華為在北京舉行商用PC新品發布會上,推出首款桌上型電腦MateStation B515,搭載銳龍CPU和顯卡和Win 10系統。

另外,近期產業鏈頻傳華為重新採購鏡頭、IC載板等手機零部件的消息,特別是高通確認恢復4G晶片供貨後,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也在同步進行,電腦與手機業務給華為過冬引來活水。

加速去美化

糧食和水不過是過冬的基本條件,華為目標不在苟活,相較剝離榮耀、加碼PC、恢復4G手機生產,加大非美技術投資更值得關注。

哈勃投資的部分公司

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在今年9月之後,對外公開投資半導體上遊企業已有8家,去年5月至今,對外公開投資已有22筆,上周一則關於華為武漢光晶片工廠封頂的消息也揭開了華為布局半導體的雄心。

從哈勃投資的標的來看,主要集中在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材料方面,繼投資山東天嶽、天科合達、瀚天天成等多家化合物半導體之後,12月10日,雲南鍺業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控股子公司雲南鑫耀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接受哈勃投資以貨幣方式向其增資人民幣3000萬人民幣,出資額折合註冊資本3000萬元。

據云南鍺業官網顯示,鑫耀半導體材料公司主要負責在雲南國家鍺材料基地建成一條4英寸年產30萬片的砷化鎵拋光片或6寸12萬片的生產線,以及一條年產5萬片的磷化銦襯底生產線。

在去年9月的時候,鑫耀半導體試生產的6寸砷化鎵單晶片、4寸磷化銦單晶片就通過華為海思現場核查驗證,不過後來並沒有與雲南鍺業有過訂單合作,這次華為哈勃投資鑫耀半導體,未來雲南鍺業很可能打入華為產業鏈。

說了這麼多,砷化鎵、磷化銦到底有什麼用呢?

矽是第一代半導體材料,砷化鎵和磷化銦是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也是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區別在於應用領域不同,手機射頻前端晶片用到的半導體材料主要就是砷化鎵和磷化銦。

另外,磷化銦因電學等物理屬性優勢突出,在半導體光通信領域應用佔有優勢,隨著5G加速發展,更會帶動光通信市場異軍突起,這就跟武漢光晶片工廠有一定的關係了。

華為前腳光晶片廠封頂,接著便投資磷化銦企業,再加上華為海思在武漢的磷化銦實驗室,足以看出磷化銦的價值,而由於磷化銦單晶生長設備和技術方面存在較高壁壘,磷化銦市場參與者較少,日本住友、美國通美等5家廠商佔據全球80%的市場份額,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

華為在光晶片領域的布局,向產業鏈上遊延伸,是國產替代的重要一環。而這個光晶片又是通信領域的核心器件,涉及華為核心業務,華為布局光晶片,實際是要將核心器件握在自己手上,防止再被國外廠商卡脖子。

華為投資其他初創型、技術性半導體上遊公司,也都有國產替代的考量,光晶片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將整個串聯起來,或將是晶片國產替代全產業鏈,這段時間外界了解到的細節不多,相信在風平浪靜之下,有很多努力。

結語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講到網際網路巨頭資本入局社區買菜app衝擊小商販生意,抨擊網際網路巨頭玩概念,盯上菜販的飯碗,將其與華為對比,不務實。

誠然,最近一段時間,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形象跟華為形象確實沒法比,但不同行業進行對比也有失偏頗,網際網路有網際網路的規矩,種種創新應該交給監管,不能因為國產晶片的弱勢,蜂擁而上全去造晶片,也是不合適的,網際網路流量思維只適合網際網路,資本賺快錢不適合晶片,今年進入晶片行業的企業已經夠多了。

要說華為值得其他企業學習的地方,在於對行業的專注、遠見與耐心,而非一味逐利。

相關焦點

  • 爭相布局!第三代半導體跑出加速度
    放眼國際,2019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整體處於低迷期,但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產品、市場、投資均呈現較高增長態勢。據報導,國際企業紛紛加強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布局,通過調整業務領域,擴大產能供給,整合併購,增強競爭能力。全球迎來擴產熱潮,碳化矽成為巨頭布局熱點,產能大幅增加。中遊企業開始提前鎖定上遊材料貨源,科銳與除羅姆之外的主要半導體器件廠商都籤訂了長期供貨協議。
  • 【關注】爭相布局 第三代半導體跑出加速度
    在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基建主要領域中,第三代半導體承擔著重要角色。 有消息稱,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將寫入「十四五」規劃之中,計劃2021年至2025年,舉全國之力,在教育、科研、開發、融資、應用等各個方面對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提供廣泛支持,以期實現產業獨立自主。
  • 瞄準第三代半導體 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接連投資三家潛力企業
    第三代半導體晶片材料方興未艾,相比較矽基,SiC擁有更高禁帶寬度、電導率等優良特性,更適合應用在高功率和高頻高速領域。年初,小米發布65W氮化鎵USB PD快充充電器,帶動第三代半導體應用。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於坤山曾對媒體表示,2019年,第三代半導體進入發展的快車道,2020年是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發展一個關鍵的窗口期。汽車、5G、消費電子加速市場增長,各大巨頭在碳化矽領域做布局。筆者梳理了最近華為哈勃科技的三筆投資,顯然也有這個意味。
  • 扒一扒華為在英國買500英畝地要建的「光晶片」工廠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的說法,全球半導體產業分為四大細分領域,分別是集成電路、光電子、分立器件和傳感器,其中,光電子是繼集成電路之後的第二大細分領域,市場規模佔整體半導體產業的比例在 7%~10% 之間。
  • 華為全資子公司為什麼要投資類腦人工智慧、半導體材料初創公司?
    對於華為而言,2019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內部改革,華為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就在2019年4月23日,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在深圳註冊成立,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註冊資本為7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為創業投資業務。
  • 「行業深度」半導體行業(細分領域晶片、設備材料)深度報告
    5G和AI技術 科創板提供了硬科技企業投資退出渠道,資本市場積極布局包括半導體在內的科創板熱點賽道 高端(高速率、高功率)光晶片行業進入壁壘高、投入大、周期長、難度大,尤其是晶片的材料生長、晶片設計、晶片工 藝製程、晶片封裝等是光晶片研發與製造的核心
  • 解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華為小米緊追,突破歐美鎖喉的新武器
    今年7月20日,投資160億元、佔地面積1000畝的「三安光電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園」,在長沙高新區啟動開工建設。該產業園主要用於建設具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碳化矽襯底、外延、晶片及封裝產業生產基地,也將建設我國首條碳化矽全產業鏈產線,這也意味中國邁出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全自研」過程中的的一步。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南泥灣」後又傳「塔山」!華為要...
    傳該計劃的整體思路是華為建立資源池,通過入股、合作研發等合作方式,扶植半導體材料、設備企業。但是華為主要做實驗,不做重資產量產投入,幫助跑通產線為目的。不過,網傳名單中的部分公司表示,尚未接到相關通知。8月12日,華為海思相關人士回應媒體稱,內部沒聽說塔山計劃。
  • 一文看懂三安光電的化合物半導體布局與進展
    2、三安光電重點布局的化合物半導體是什麼?市場前景如何?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以確定的原子配比形成的化合物,並具有確定的禁帶寬度和能帶結構等半導體性質的稱為化合物半導體材料。 第二代、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應用以三五族為代表的化合物半導體,在通訊射頻、光通信、電力電子等領域應用逐步增加。
  • 國產之光,第三代半導體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名單)
    三,半導體產業鏈半導體產業鏈上遊為支撐業——材料和設備;中遊是半導體生產的三道工序——設計、製造以及封測;下遊是各種終端產品,如通訊設備、消費電子、汽車 IC 龍頭公司需要精選賽道,我國功率半導體、模擬器件以及 Wi-Fi、指紋識別、音頻等消費類晶片領域,更有希望在下遊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享受國產替代和市場發展的雙重紅利。IC 設計公司中,關注 5G 帶來的手機主晶片及射頻晶片增量、ALOT 中智能音頻市場爆發,以及華為被迫去 A 化帶來的投資機會。
  •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專題報告:產業鏈概覽及投資方向
    以 GaN、SiC 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Si、GaAs 不同,具有高頻、高效、高功率、耐高壓、耐高溫、抗輻射等特性,可以實現更好的電子濃度和運動控制,在 5G、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新一代顯示、航空航天等領域有重要應用。
  • 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備忘錄
    全球MCU領域加快併購整合步伐,恩智浦、瑞薩等全球前八大MCU廠商市場份額達到88%,頭部集中效應明顯。國內以MCU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僅有中穎電子和兆易創新,營收規模都不超過4億元,與國外巨頭差距明顯。國內廠商逐步完成中低端MCU國產化,積極布局中高端MCU。憑藉成本優勢和服務優勢,國內目前在4、8位中低端MCU領域迅速實現國產化。
  • ...TCL科技10.8億美元收購三星蘇州工廠;小米公布第三代屏下相機技術
    在產業布局方面,米磊表示,目前國際頂尖公司已經紛紛布局光晶片領域,比如華為在英國購置500畝地建設光晶片廠,並收購了英國集成光子研究中心CIP Technologies以及比利時矽光技術開發商Caliopa,這些都展示了華為對光晶片領域的重視;而在海外科技廠商中,美國科技巨頭思科公司收購光網絡技術公司Acacia Communications以及光學晶片廠商Luxtea等;此外,Cree
  • 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 功率半導體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當前半導體行業估值已經達到較高位置,半導體板塊是否還具備投資價值?我們認為整個半導體板塊中,功率半導體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從長期邏輯看,主要有三個驅動力:一是國產替代呈現加速態勢,而功率半導體作為成熟度相對高的產品,當仁不讓成為了國產替代的「先行者」;第二點是功率半導體全球供需關係不平衡,而疫情導致的供需波動又短時間加劇了這種不平衡;三是材料升級推動我國功率半導體長期成長,化合物半導體相比傳統矽基器件,在一些性能參數上擁有明顯優勢,推動功率半導體技術持續升級。
  • 被國家寫進「十四五」的第三代半導體到底是什麼?
    暴漲逆襲之間,「第三代半導體」成了瘋狂刷屏的明星詞,人們驚呼下一個風口來了。 巧合的是,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在 8 月 7 日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現在我們從第二代半導體進入第三代半導體時代,希望在一個新的時代實現領先。在終端的多個器件上,華為都在投入。
  • 國內第三代半導體建設加碼,新材料市場潛力遠未挖掘,3股或受益
    第三代半導體以氮化鎵、碳化矽、硒化鋅等寬帶半導體原料為主,更適合製造耐高溫、耐高壓、耐大電流的高頻大功率器件。目前,第三大半導體材料市場呈現出美日歐玩家領先的格局。以碳化矽為例,美國全球獨大,佔據全球碳化矽產量的70-80%;歐洲擁有完整的 SiC 襯底、外延片、器件以及應用產業鏈,日本則是設備和模塊開發方面的領先者。
  • 雲岫資本2020上半年半導體投資解讀:產業資本走熱,美元基金入局
    截至2020年8月12日,產業鏈上遊的材料和設備企業投資佔比由2019年全年的13.0%增加到15.3%。半導體產業受到的重視在科創板中也有所體現。整個科創板中的159家上市公司裡,半導體公司有29家,市值總額佔據科創板總市值的36.7%。在科創板市值10強中,半導體公司數量更是佔據半壁江山,市值第一的中芯國際就是半導體公司。
  • 雲岫資本趙佔祥:半導體投資要有產業視角,持續關注國產替代和前沿...
    雲岫資本重點布局半導體領域及相關硬科技,幫助半導體公司融資,到目前為止已經做了20個半導體投資項目,在行業裡也有一定的口碑。通過對半導體細分行業的投資案例分析,他發現,資本對IC設計公司仍高度重視,投資IC設計公司的數量佔半導體行業投資總數的7成;此外,產業鏈上遊的材料和設備企業投資比例由13.0%增加到15.3%,表明了資本對產業上遊材料和設備公司更加重視。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在科創板上市企業中也有體現。
  • 我國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2020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及概念股...
    原標題:我國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2020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及概念股一覽(圖)   據悉,第三代半導體
  • 半導體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矛盾與破局
    在 14nm 製程上,英特爾採用第二代 FinFET 技術,使用了兩年時間,達到邏輯區域縮小至 0.37 倍 的成果。 MOSFET 電晶體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器件結構和溝道材料的變化,以實現更新一代的 MOSFET 縮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