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了時間計劃表,孩子還是拖拉不執行,不要忽視「墨菲定律」

2020-12-15 凝媽悟語

文 | 凝媽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明明十幾分鐘能做完的事情非要花費一個晚上,這讓家長們大為頭疼。

家長們發現,這是因為孩子的時間管理沒做好,沒有計劃不會好好利用時間,所以浪費了大量時間。於是家長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給孩子制定時間計劃表,讓孩子根據計劃執行。

這樣總該行了吧,可是開始幾天執行得還很好,孩子感覺很新鮮很有意思,但是新鮮勁一過,孩子又打回原形,該幹嘛幹嘛去了,家長無奈感嘆,原來時間計劃表也沒有用啊?

計劃表真的沒用嗎?

在《寧夏教育》上看到一段話,很有道理。

有關調查表明,學習好的學生,一般都在嚴格規定的時間內準備功課。這樣做的好處,主要是幫助孩子形成一定的時間定向,到了什麼時間就自然而然地產生做什麼事情的願望。如到了規定的寫作業時間,孩子的學習願望和情緒就會出現。這種時間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投入學習的準備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夠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開始專心學習。

時間計劃表自然是有用的,但是計劃表也會出現一些不完美的問題,讓孩子沒有興趣或者沒有能力執行。有時候我們也會擔心制定的計劃孩子能執行嗎?我們怕什麼常常就會來什麼,孩子真的就會有計劃不執行,這就是墨菲定律起作用了。

什麼是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指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有這個可能性。

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 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訓是: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這種方法去做。在事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斯塔普將其稱為「墨菲法則」,並以極為簡潔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會出岔子。

墨菲定律提醒我們: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我們將要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我們以為給孩子制定了計劃,孩子就會嚴格執行,但是可能會面臨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用墨菲定律分析時間計劃表不能準確執行的問題

第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每次和孩子制定完計劃,我們都會倍感輕鬆,認為孩子能夠像我們一樣按照計劃執行,很好地完成作業。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在執行計劃的時候總會出現各種漏洞,一會兒出來吃點東西,一會兒出來上個廁所,一會兒出來看個電視,計劃之外的事情做了不少,計劃卻執行得不到位。

第二,「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我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肯定希望孩子在短時間內完成作業,還有更多自由的時間玩一玩,然後早睡覺,為第二天早起做準備,但是孩子卻每次都要做作業到11點、12點,讓你所有的計劃落空,不得不取消一些活動,為作業讓路。

第三,「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孩子曾經出現過沒有完全執行計劃的情況,執行計劃隨心所欲,計劃形同虛設。雖然經過批評教育,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願意為下一次計劃負責,保證不會再有下一次,但是在新的計劃執行中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孩子不會像大人一樣做到舉一反三。

第四,「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 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有時候孩子不喜歡家長檢查自己的作業,說自己能夠獨立完成得很好,雖然有心擔心完成質量不高,但是又不好參與太多。你有這樣的擔心時,孩子真的就是馬虎大意。第二天從老師的反饋就知道,孩子沒有認真對待作業。

孩子不執行時間計劃表往往是因為這些原因

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很多家長特別自律,自己制定的計劃跪著也要完成,所以認為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有計劃擺在那裡,孩子就會自覺自愿地完成。但是孩子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孩子還是更貪玩一些,對於認真完成計劃,他並沒有很高的責任感。

孩子也不會像我們想像得那樣,在規定的時間內就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好,有時候會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困難,導致計劃延遲。比如規定1小時內完成數學作業,可是孩子1個小時並沒有完成,分析原因發現遇到了不理解題意的問題,在這一道難題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不能如期完成計劃。

沒有考慮孩子的意見孩子沒有自己制定計劃的能力,往往都是家長幫忙制定計劃。很多家長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提出意見,家長認為不合理,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說一不二,要求孩子按照這個計劃執行。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孩子參與度不高,所以執行起來就有些困難。

在時間安排問題上,家長會和孩子的意見不一致。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先做完作業再去玩,孩子認為先玩夠了再去做作業,在此問題上,作為弱者的孩子,只能服從家長的命令,心不甘情不願,所以拖拖拉拉地不執行計劃,以此來對抗家長的權威。

計劃沒有留白計劃制定以後,孩子也同意了,家長認為孩子就應該一分也不差、不折不扣地執行計劃,讓孩子沒有喘息的時間。當孩子沒有按時完成的時候,家長會特別焦慮,少不了要數落孩子,讓孩子心生反感,認為是計劃害苦了自己。

有時候計劃制定得過於細緻,精確到幾點幾分做什麼,孩子在執行計劃時就越容易出現紕漏。比如下面這個時間表:

8:00-8:30 吃飯8:30-9:00 閱讀9:00-9:30 練字9:30-10:00 做數學10:00-10:30 做英語10:30-11:00 做語文

沒有給孩子留出休息時間,一方面讓孩子感到累,認為父母把自己當作機器看,對他不疼不愛,產生抵抗情緒;另一方面,孩子並不是所有作業都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內完不成也會感到焦慮,難免出現破罐子破摔,隨它去的想法。

制定計劃時別忽視墨菲定律

了解了墨菲定律的存在,和孩子不能完美執行計劃的原因,我們就會明白下面這段話很有道理:

小概率事件不是不會發生,偶然現象背後是有本質的必然,保持一份清醒,才不會寄託於一份僥倖。 面對人類的自身缺陷,最好還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採取多種保險措施,防止偶然發生的人為失誤導致的災難和損失。

所以,在制定時間計劃問題上,我們還要考慮得更加周全一些,讓孩子能夠執行、願意執行,才實現制定計劃的初衷和最終目標。

制定一個粗線條計劃和孩子制定一個粗線條計劃,比如放假幾天,可以規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上午幹什麼,下午幹什麼,晚上幹什麼,不需要精確到幾點幾分,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這樣孩子心理上能接受,家長也不會因為孩子在幾點幾分沒有完成計劃,而不斷催促孩子,孩子有更寬鬆的環境執行計劃,就會執行得更加徹底。

制定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意見,以孩子為主,家長為輔,不要本末倒置。比如制定作業計劃,要把作業拿出來,根據作業量和作業難度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有的科目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有的則需要更少的時間,不會是千篇一律的時間。

經常回顧計劃要經常回顧計劃執行情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就會發現有些計劃行不通,不回顧只是盲目執行,計劃的完成度往往不容樂觀。

不是制定完一個計劃就完事大吉,家長就可以高枕無憂,還要考慮到可能會存在的問題,需要執行試試看看,要不要改進。可以約定一個時間,執行一天或者執行幾天後做一次回顧分析,把好的計劃執行下去,把有問題的計劃進行改進後再執行。

有的家長發現計劃執行不下去,就對此失去了信心,對孩子產生了懷疑,從而放任無序發展下去,這無疑是失敗的教訓不是前進的動力。

正確的方法就是不斷反思,不斷回顧,不斷總結,在總結調整中求發展。

允許計劃調整計劃制定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允許變通。我們每天的生活不應該像時鐘一樣固定不不變,每一天都會和前一天不同,如果一個計劃永遠不做調整,脫離現實,孩子也不會很好執行。

每天的作業量不同,有時候科目多,作業就會多,再有寫作文的作業,花費時間就更多,要根據作業量的多少調整計劃。

每天的活動也不同,有時候需要臨時準備手抄報、需要看電視節目、需要排練合唱等等,不同的活動佔用的時間也不同,需要適當調整計劃。

周一到周五是正常上課時間,周末、小長假、寒暑假,這些時間作業量和活動都不同,都要單獨做出不同的計劃,

所以計劃制定不是簡單的找個時鐘看著就能制定出來,有很多複雜的情況,需要以不變應萬變。制定計劃是一個靈活變通的工作,只要想通這一點就不會為計劃要調整變得焦慮不安。

@凝媽悟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24小時,這24小時又是那麼靈活多變,孩子也需要應付各種不同的情景,有時間計劃表不能很好落實,肯定有問題在裡面,我們不要忽視墨菲定律,凡事都有可能會出錯,最好還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採取多種保險措施,要做到未雨綢繆,制定可行的計劃,讓孩子戰勝拖延。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難養成時間觀念,家長巧用「墨菲定律」,孩子學會時間規劃
    即使是在家長已經為孩子制定了時間計劃表的情況下,孩子依然很難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其實,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是天性,家長想給孩子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所以給孩子制定時間計劃表的做法也沒錯,但如果不能直擊要害,即使花費再多的心思也是做「無用功」。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父母首先要學會「墨菲定律」。
  • 制定了時間安排表,孩子還拖拉?「墨菲定律」幫你破解這世紀難題
    導讀:制定了時間安排表,孩子還拖拉?「墨菲定律」幫你破解這世紀難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為你的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它永遠不起作用。使用「墨菲定律」使
    太嚴格了父母制定時間表,利用成年人的思維為孩子制定計劃。因此,日程安排過於嚴格,孩子們無法執行。事實上,父母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是件好事,因為這個時間表可以讓他們做更多的事情。然而,在設置時間表時,家長往往會落入「墨菲定律」陷阱。墨菲定律是什麼?
  • 如何培養孩子時間觀念?運用好「墨菲定律」,讓孩子自己做好規劃
    現在許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制定一些學習計劃,將孩子的時間安排的慢慢的,希望他們可以通過這些計劃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然而家長總是想得很好,但奈何孩子就是不配合,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惱火。 高爾基:"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 孩子時間管理能力差?家長善用"墨菲定律",助其成為時間的主人
    文章/妮妮編輯/妮妮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做事總是沒有時間的觀念總是丟三落四的,早晨不管多早起來還是要踩著點到學校,晚上下了學回到家一點作業能拖拖沓沓一晚上才能寫完,孩子年少無知不知道時間的寶貴,可是父母作為過來人看著孩子消磨時間,很是焦急。
  • 孩子時間管理能力差?家長善用「墨菲定律」,助其成為時間的主人
    孩子總是沒有時間觀念去做事情。無論他們早上起床有多早,還是磨蹭到踩點上學。晚上放學後,做一些家庭作業可能會延遲整個晚上的時間才完成。孩子年少無知不知道時間的寶貴,但是父母作為過來人,看著孩子消磨時間,非常著急。知道如何管理時間的人會更好地了解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創建更多成果。
  • 墨菲定律
    什麼是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亦稱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
  • 疫情下與孩子的刀光劍影,讓墨菲定律幫你緩解一下
    還好開課不久我參加讀書會,看了一本心理類暢銷書作家書魚所著的《墨菲定律》,讓我的焦慮找到了出口。當我站在更遠的視野、更長的時間段來看這段學習生活,真的不算什麼事兒。《墨菲定律》不是一個定律,而是 56個定律的集合。
  • 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效率高,3步教你給孩子「制定計劃表」
    那麼,給孩子制定計劃表,家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1)切合實際,提高可執行度父母需要了解,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以及學校的學習任務。進行考量分析後,制定出合理的學習目標。比如;現階段中,從老師每天所布置的作業量來看,如果孩子平時不拖拉,放晚學後,作業在1小時內能完成。父母可照此制定計劃,把作業時間稍微放寬。讓孩子在有約束的情況下,稍微努力也能辦到。如果計劃要求,是孩子能力難以辦到的,會讓他失去熱情,還會引發父母的情緒,結果適得其反。
  • 生活中的墨菲定律
    我們是否可以遠離不好的運氣,打破墨菲定律呢?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禍不單行,「你這烏鴉嘴」,其實,都是墨菲定律的連鎖的比較壞的結果。 比如,一個四歲小孩子,因為好奇,拿了鄰居家的指甲剪,被媽媽發現後,就罵孩子是小偷,以後不許偷拿別人家的東西。
  • 墨菲定律之-生存競爭法則-總結
    墨菲定律第一章:生存競爭法則(共總結七點)第一理論:以變應變,才能贏得精彩在商業競爭中,要有善變的思想。第二定律: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我們只懂得沿著既有的路循規蹈矩地走,即使能取得一點進步,也不容易超越他人;只有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創造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才有可能把別人甩在身後。
  • 什麼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並不深奧,其實很簡單!
    說到「墨菲定律」,很多人都認為那是一種深奧的,難懂的理論,很高大上!其實「墨菲定律」非常的簡單,在生活中處處出現!什麼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其實就是一種高級的心理學效應問題!是由美國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愛德華·墨菲提出來的!因此叫做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什麼?「墨菲定律」核心就是每一件事都會出現兩個結果,好與壞!
  • 好書推薦 | 《墨菲定律》
    其實就是墨菲定律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本書分十個部分,從不同的方面,介紹定律、效應、法則、理論的神奇之處。在簡單地介紹了每個定律或法則的來源和基本理論後,就如何運用其解釋人生中的現象並指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等進行了重點闡述,是一部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人生枕邊書。墨菲定律還可以引申為,任何你覺得有可能失敗的事,它就會失敗。
  • 「墨菲定律」給我們的啟示
    「墨菲定律」給我們的啟示 2020-05-17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墨菲定律》書評/56個心理學定律,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回到此時,你是否有著這樣的感受:內心不滿足,對當下生活不滿意,與周遭世界不和諧。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種方法,可以解決這些人生中的疑難雜症,那麼,你一定會遇到更好的自己!而你所遇到的一切疑難雜症,書魚的《墨菲定律》都可以給你帶來指導。
  • 你家缺的是計劃表?還是執行計劃表的娃?
    也就是計入選拔成績的科目多了,也就是孩子的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學科和項目增多了。一位孩子在名初的8年級家長說:「進入初中等於面臨中考,面臨中考的孩子,什麼都不要想了,要留時間睡覺。」「時間管理」是個永恆的話題,無論職場,還是養娃,但是有一個現實,時間對於每一個人是公平的,也是有限的。所以有人說,我們不差時間表,我們差的是一個執行計劃表的娃。此時的「時間管理」是個偽命題,我們真正要做的如何讓這個娃能把計劃表一項一項落實,變成一個又一個成果和成績,而不是一次有一次的痛心。
  • 墨菲定律選擇
    墨菲定律不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一種數學推理,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1949年,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對他的某位運氣不太好的同事隨口開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壞。」一句本無惡意的玩笑話最初並沒有什麼太深的含義,只是說出了壞運氣帶給人的無奈。
  • 墨菲定律:我所擔心的,真的發生了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況: 今天起床晚了,匆忙收拾東西,趕去公交站,左等右等,公交車就是不來,就在你轉身離去準備打計程車時,一聲鳴笛響起,你等的公交車來了…… 一次緊急會議,領導叫你開車送資料,在路程的一半,四條行駛道的車在等紅綠燈,你選擇了最左邊的這一條,巧了,其他三條道上的車都走了,偏偏就是這條行車道的車輛一點沒動,可悲的還是實線無法變道
  • 墨菲定律在績效評價中的啟發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墨菲定律揭示:任何項目都有存在問題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我們從積極的方面來理解和運用墨菲定律,也許可以發現更多的問題。
  • 孩子努力學習成績卻不理想,了解「墨菲定律」,幫孩子走出困境
    孩子在考試的過程當中出現緊張的狀態並不陌生,想要幫孩子擺脫這種狀況,家長便需要了解墨菲定律的含義了,找出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本,及時幫助孩子消除這些問題。什麼是「墨菲定律」?它的致命魔咒有哪些?墨菲定律是愛德華·墨菲提出的心理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