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報記者 朱丹宇
「雲創專利通專利數據分析服務平臺」「一種掃描用輔助裝置」……4月2日,記者走進科技大樓裡的雲創工坊,在榮譽牆上,一張張專利證書、榮譽證書記錄著這群創客團隊的成長曆程。
雲創工坊是我市創建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以來,培育的首個國家級眾創空間,由福建省雲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打造的網絡平臺眾創空間。工坊現有創業企業21家、創業團隊4個,畢業企業20家,共吸納就業人數145人,其中大學生11人。
來自永安的羅旌旺是雲創工坊眾多創客之一。2011年,大學剛畢業的他獨自一人在南京打拼,但老婆和剛出生的孩子都在三明,這常常讓他顧此失彼。面對事業和家庭的兩難,2015年,羅旌旺選擇返鄉創業。
「當時微信公眾號已經在信息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多數企業和個人對微信公眾號的編輯和策劃還不是很擅長,這就激發了我的創業靈感。」羅旌旺笑著說。但是,光有靈感還遠遠不夠,毫無創業經驗也沒有辦公場所的他成了無頭蒼蠅,面對商機無從下手。好在雲創工坊的出現給他提供了夢想的棲息地。
「這裡免費為我們提供辦公場所,辦公設備也一應俱全。而且年輕人多,都是志同道合的創客,創業氛圍濃厚。剛入駐時團隊的規模小、管理不成熟,雲創工坊還幫助我們財務做帳、立合同等,真的很貼心。」羅旌旺對雲創工坊體貼入微的服務不勝感激。目前,羅旌旺的團隊已有6人,代運營近十家企事業單位的微信公眾號。
有了穩定的場所,專業的指導也必不可少。雲創工坊現有8名創業導師,涵蓋科技諮詢、網絡技術、營銷策劃、智慧財產權、企業家等多個領域,為創客提供優良創業環境的同時,還對項目發展、創客成長進行跟蹤指導。
「我們會給予入駐的企業和團隊業務指導,協助大賽路演、智慧財產權保護、項目申報等。在創業初期採取全程式跟蹤,激發他們的創業活力。」創業導師羅維秋說。
雲創工坊的茁壯成長除了導師團隊辛勤付出,也離不開我市雙創政策資金的大力扶持。「政府給我們50%的場地租金補貼,提供30萬元的運營補助,還引薦大學畢業生來此創業,減輕了工坊的運營壓力,給創客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雲創工坊負責人謝建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