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雲創智谷:「雲」集創客 「智」連兩岸

2020-12-23 福州新聞網

  開欄的話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為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福建日報近日派出多路採訪力量,將多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報導各地各部門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今起,本報推出《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八閩行》專欄,通過典型事例、生動場景展示各地各部門如何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如何找準工作的結合點、切入點和發力點,埋下頭一錘接著一錘敲,俯下身一步緊跟一步行,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敬請關注。

  走進位於廈門自貿片區兩岸貿易核心區的雲創智谷,廠房外牆刷成灰白兩色,白色花紋錯落有致,像打在牆上的二維碼,凸顯園區現代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作為廈門自貿片區首個智慧園區,雲創智谷是廈門創新創業最活躍的熱土之一。目前,園區已吸引450多家企業入駐,擁有20家眾創空間,3000多人在此就業創業。其中,臺灣企業80多家,臺籍創業者150多名。以「雲創業」吸引兩岸創客匯聚,這裡將助推廈門在更高水平上建設創新創業之城。

  將好創意變成好項目

  一個看似不起眼的不鏽鋼箱體,餐廚垃圾通過它,便可實現廢油、廢渣和廢水全自動無動力分離,同時,分離後的廢油經提煉,還能成為生物燃油,應用於航空中。

  從一個好創意到一個好項目,潔綠寶城市油田開採系統在雲創智谷的蝌蚪生態空間實現了蛻變。

  今年3月,潔綠寶入駐蝌蚪生態空間進行孵化。公司創始人楊智軍是一名大學生創業者,項目孵化初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融資和發展策略不清晰、商業模式不完整。

  雲創智谷蝌蚪生態空間為項目成長搭建平臺,通過成立項目小組,協助整合業務資源,組織內部路演,邀請行業專家,共同幫助其制定發展策略,特別是幫助其建立物聯網體系框架。同時,不斷嫁接橋梁,吸引資本進入。10月,潔綠寶獲得700萬元A輪投資的第一期投資意向,目前項目估值5000萬元。

  「上月,經提煉的生物燃油成功在航空中試用,我們的項目又邁出實質應用的一步。」蝌蚪生態空間聯合創始人、城市油田開採系統項目組組長洪志偉說,該項目已獲國際、國家級發明專利12項,並以每年2項技術革新的速度不斷地更新換代。目前,設備已累計出口近30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各地建立示範區。

  「我們為創客提供融合深度服務和智能化的低成本創業空間。」雲創智谷創服常務副總鄭媚輝說,以移動互聯技術為手段,雲創智谷「雲創業」模式通過平臺運營的方式向企業提供戰略、人才、管理、金融、市場、產業政策諮詢等軟硬體資源,助力更多好點子轉化。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柔性可穿戴控溫器件、柔性電子觸屏、柔性透明導電膜、柔性溫度監測裝置……在智能互聯柔性電子眾創空間裡,展出的柔性技術被應用到電子產品、醫療、服裝、建築材料等多個領域,形成巨大的產業空間。

  「依託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創新源頭的智力,以及龍頭企業的產業資源,我們設立一家專注於柔性電子產業化的專業眾創空間,共同推動柔性技術產業化落地,並形成完整的技術鏈和產業鏈。」智能互聯柔性電子眾創空間負責人李能彬說。

  將好創意變為好項目,只是雲創智谷激發城市創新創業活力的第一步,往縱深走,平臺致力於打造專業類的孵化器,將創業項目與科研成果、市場需求緊密結合,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園區20家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涵蓋新能源、環保、基因健康、智能互聯等多個領域,吸引了眾多專注行業細分領域的創業者加入,成為我們探索升級的突破口。」鄭媚輝說。

  除了專注於柔性電子產業化的眾創空間外,園區還集聚國內首個生命科學眾創空間——愛基因生命科學眾創空間,平臺三年內累計孵化出總值超百億元的健康產業鏈和我省首個以環保為主題的專業化眾創空間——蝌蚪生態空間。作為眾創與環保產業細分領域結合的先行者,蝌蚪生態空間深耕上下遊產業鏈,形成「環保大管家」這一新形勢下生態環保創業創新的落地模式。

  「通過專注細分的產業領域,最終實現園區升級。」鄭媚輝說,雲創智谷3.0版本將創新合作,通過配套成立一隻大的股權基金、一隻大的債權基金,聯合龍頭企業產業鏈資源、高校科研資源,打造城市創新中心,協助政府產業鏈招商並使其落地。

  幫臺灣創客嫁接網際網路

  最近,臺灣創業青年鄧宇鈞忙著收集材料,準備申請臺灣青年創業補助。

  落地雲創智谷創業兩年,鄧宇鈞的創業項目復古麵包店「滬尾一號」迎來發展新階段。

  「臺灣青年創業補助最高可達15萬元,如能申請成功,對我們這樣正在上升期的創業項目來說,將起到很大的幫助。」鄧宇鈞說。

  明年,「滬尾一號」在廈門的第三家門店,也是第一家旗艦店將開業,這不僅意味著門店將從園區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也意味著經營模式上將從供貨商向直面終端的轉變。

  「雲創智谷給我們創業搭建了很好的平臺。」鄧宇鈞說,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已過千萬元,接下來,以新店開業為起點,他們積極完善電商團隊,實現線上和線上全面拓展。

  如今,越來越多像鄧宇鈞一樣的臺灣青年將創業夢想落地在雲創智谷。專注於大健康產業領域的莘曜生技總經理劉惠娟團隊,看好廈門自貿片區的政策優勢和雲創智谷的基礎配套,把30多人的營銷團隊帶來廈門。

  為了給臺灣青年更好的創業環境,雲創智谷專門建設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青創時代,不僅配套完善設施,實現一站式拎包入住,還有完備的全要素創業服務。

  「作為國家級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雲創智谷正攜手騰訊、九次方大數據等優勢品牌,打造融合兩岸特色產業、文化、教育、生活等功能的宜居宜業科創小鎮。」鄭媚輝說,園區將幫助臺灣青年嫁接網際網路,助力臺灣創業者抓住網絡時代機遇。(記者 廖麗萍 林世雄)

  □記者手記

  關鍵在用心

  毗鄰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和五通碼頭,雲創智谷輻射島內外的黃金地理位置,加上位於自貿片區的政策優勢,為園區吸引不少來創業者。

  探究雲創智谷「雙創」活力,記者發現,精細的服務、務實的理念、開闊的思路,才是園區實現天時地利人和的關鍵。

  正如雲創智谷一位負責人所說,硬體設施、優惠政策,這些都是基礎,只有解決創業團隊與消費市場、資本市場對接的難題,才能真正協助他們走上正軌。

  為此,園區不僅與國地稅部門合作,設立國地稅服務工作站,把服務送到家門口,同時,還為兩岸青年創客提供一站式、系統化的創業、商務、管理服務;打造屋頂運動場、休閒農場,滿足青年人多樣化的需求,並且通過「百城智谷」的全國布局,實現園區運營的連鎖化、數據化、生態化。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


相關焦點

  • 廈門「三個率先」奏響對臺引才主旋律 打造臺灣人才登陸第一家園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出,要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對此,石振弘深受鼓舞,作為一名來廈門工作多年的臺灣人,他由衷地感到,廈門為臺灣人才提供了優厚的生活條件,搭建起廣闊的事業發展平臺。
  • 廈門敞開胸懷擁抱臺灣青年 越來越多臺青愛上廈門
    目前,廈門已經成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的熱土,成為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  奮鬥三年  臺青夫妻檔升級成11人團隊  已有很多個周末,來自臺北的設計師蒼沛和她先生,都在加班中度過。  蒼沛之前的公司在龍山文創園,最近,這個園區剛獲得國臺辦批覆,成為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廈門有10多家國家級、省級青創基地,許多臺青就在這裡實現了創業夢。  臺青王江明與鄧宇鈞,兩年前在廈門自貿片區的首個智慧園區雲創智谷讓創業夢成真。入駐16天,「滬尾壹號」麵包體驗店便開起來,第一天就賣出800多個麵包。
  • 兩岸記者參訪廈門同安灣,為高顏值宜居宜商新城點讚
    隨著一批優質企業紛紛入駐「智谷」「雲谷」「創谷」,高科技、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產業鏈群日漸成形。美峰創谷、銀城智谷和環東雲谷突出產業定位,各有側重,產業發展的清晰定位,為同安區打造「未來科技城核心區」插上騰飛翅膀。昨天上午,共有20家臺灣媒體和大陸30多家新媒體平臺,齊聚廈門,參加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
  • 雲創工坊——青年創業者的搖籃
    三明日報記者 朱丹宇「雲創專利通專利數據分析服務平臺」「一種掃描用輔助裝置」……4月2日,記者走進科技大樓裡的雲創工坊,在榮譽牆上,一張張專利證書、榮譽證書記錄著這群創客團隊的成長曆程。雲創工坊是我市創建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以來,培育的首個國家級眾創空間,由福建省雲創集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打造的網絡平臺眾創空間。工坊現有創業企業21家、創業團隊4個,畢業企業20家,共吸納就業人數145人,其中大學生11人。來自永安的羅旌旺是雲創工坊眾多創客之一。2011年,大學剛畢業的他獨自一人在南京打拼,但老婆和剛出生的孩子都在三明,這常常讓他顧此失彼。
  • 兩岸青創故事(一):臺中創客曾翊展的「水果奇緣」
    兩岸青創故事(一):臺中創客曾翊展的「水果奇緣」   "十三五"期間,廈門將先行先試構建對臺戰略支點,力爭成為臺灣民眾赴大陸就業定居首選。為了吸引兩岸青年在廈創業,如今廈門已創立了三個國臺辦授牌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並推進建設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內的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
  • 【附小小創客】當創客精神與教育相遇——智高機器人
    當創客精神與教育相遇,「創客教育」便誕生了。可以說,創客教育集創新教育、體驗教育、項目學習等思想為一體,契合了學生富有好奇心和創造力的天性。
  • 廈門海滄: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
    為了營造更加優越、更加優雅的營商好環境,為兩岸青年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創業扶持政策,在國臺辦及相關省市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應運而生。   據了解,該基地由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廈門市臺辦、共青團廈門市委聯合發起,2015年6月正式掛牌運營;2015年10月15日,張志軍主任為該基地正式授牌「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 兩岸業界大咖共話「智造」未來 2019兩岸智慧自動化產業論壇在廈門...
    本報廈門4月12日訊(記者翟步庭)新工業革命趨勢下,企業如何借力工業4.0升級改造?中小企業在自動化策略上怎樣贏得先機?4月12日,2019兩岸智慧自動化產業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兩岸業內專家齊聚鷺島,為企業從「製造」向「智造」轉型升級提供政策指導與解決之道。
  • 永川舉辦第六屆創新創業節「雲創永川」系列活動 助力中小企業高...
    這是永川區第六屆創新創業節「雲創永川」系列活動的首場活動,區就業和人才中心副主任邱永強致辭時表示,「雲創永川」系列活動包含創業導師高校行、基地(園區)創業沙龍、創業政策雲服務三大系列七場活動,除線下活動外,還通過網際網路、新媒體平臺對活動開展線上直播。
  • 雲創匯聯,打造有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基地
    這些天,紹興雲創匯聯科技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偉國正奔波於江蘇省的江陰的領軍人才創智園考察
  • 廈門市臺辦帶隊兩岸知名媒體走訪一品創客,調研「惠臺26條」實施情況
    一品創客海滄無人機暨智慧機器人孵化基地 中新社、廈門電視臺、廈門導報、廈門衛視、海峽衛視……,一品創客海滄無人機暨智慧機器人孵化基地迎來來自兩岸知名媒體的記者朋友
  • 「雲上」PK!第九屆武漢大創賽十強出爐,看大學生創客「智」在未來~
    創業成就夢想創新引領未來擁抱創新創業浪潮來自各地的創客青年「雲上」PK向武漢大學生強強對決亮出實力半決賽參賽選手中,有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武漢「雙一流」高校的學生,也有來自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的團隊。33強項目中,四分之一與人工智慧有關,部分產品已投入市場。
  • 廈門這些同學獲獎!廈門市第三屆中小學創客大賽落幕!
    「數字廈門」的主題與項目貼合當下創新創客發展方向,從教師、學生、社團多層次多角度探討「數字廈門」發展的無限可能,致力於將賽事打造成為廈門城市未來發展的人才搖籃。 選手「智」造的作品 兩年來,廈門緊跟時代步伐,將廈門市中小學創客大賽作為常態化的創客賽事
  • 福州馬尾引入物聯網雲創中心 數位化轉型插上「雲翅膀」
    福州馬尾引入物聯網雲創中心 數位化轉型插上「雲翅膀」 2018-12  據介紹,華為(福州)物聯網雲計算創新中心是全國首個物聯網雲計算創新中心,也是福州市馬尾區為進一步完善物聯網生態所引入的公共雲服務平臺。目前,華為雲創中心對接了馬尾區市政管理處、城市管理局、名成水產等20多家部門和單位,著手幫助企業解決物聯網轉型、核心業務上雲、智慧化項目研發等問題。  與其他雲計算中心不同,華為雲創中心有著「物聯網專項」和「政府共建」兩大獨有屬性。
  • 「2019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在滬圓滿落幕
    8月19日,「2019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創客大賽」在同濟大學四平校區落下帷幕。
  • 廈門這個區有大動作!蓄勢待發!未來高不可攀!
    昨天上午 共有20家臺灣媒體 和大陸30多家新媒體平臺 齊聚廈門 參加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 下午 13家海峽兩岸媒體記者
  • 創客智造 創意無限
    2016-12-29 13:59 |創客智造 創意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