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記者參訪廈門同安灣,為高顏值宜居宜商新城點讚

2020-12-14 海峽導報

如今,同安灣新城,一座宜創、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新城正在廈門島東北部的同安灣強勢崛起。當你乘坐電梯,來到百米高的寫字樓頂層遠眺,映入眼帘的是宛如「彩練」的濱海浪漫線,鱗次櫛比的高檔寫字樓,風景如畫的丙洲島,以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乘借「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東風,同安灣新城展示給大家的不僅僅只有她的高顏值,更有承載著同安未來經濟發展活力的產業鏈群。今年以來,同安灣新城緊緊圍繞「一年有突破、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工作目標,全面實施「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年」,全力推進「島外大發展」七大行動,依託「園區+平臺」的載體,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提質增效。今年1-10月,同安灣新城已完成固投146.36億元,佔同安區固投的55.9%。其中,續建項目41個,計劃新開工項目32個,實際新開工項目25個。隨著一批優質企業紛紛入駐「智谷」「雲谷」「創谷」,高科技、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產業鏈群日漸成形。美峰創谷、銀城智谷和環東雲谷突出產業定位,各有側重,產業發展的清晰定位,為同安區打造「未來科技城核心區」插上騰飛翅膀。昨天上午,共有20家臺灣媒體和大陸30多家新媒體平臺,齊聚廈門,參加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下午,13家海峽兩岸媒體記者又一起來到同安灣新城,聯合採訪同安「三谷」及新城建設情況,並舉行座談會。兩岸記者將用他們的「妙筆」和鏡頭,圍繞同安灣新城的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及公建配套項目等進行宣傳報導,集中展示同安灣新城的蓬勃生機和強大活力。

a 美峰創谷

美亞柏科、美圖、網易、雲從紛紛入駐

「創谷已經有美亞柏科、美圖總部、歐米總部等知名企業入駐,我們當然也歡迎臺企入駐,並且會提供『一企一策』的優質服務。」

昨天下午,參加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的兩岸記者來到同安灣新城產城融合的標杆項目——美峰創谷參訪。針對臺灣記者有關「創谷對臺企有何優惠政策」的提問,火炬集團資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俊做出以上回答。

據悉,美峰創谷由廈門市屬國企火炬集團傾力打造,位於現代服務業基地美峰片區,緊鄰環東海域海岸線,背靠以溼地休閒為主題的美峰生態公園,處於環東海域片區核心區域,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用地面積22.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主要由8棟高層研發辦公主樓及4棟多層商務配套組成。創谷除了地面建築,還有面積很大的地下建築設施,其中就包括4500個停車位的大型停車場,以及地下環形跑道。

「創谷周邊有一線黃金沙灘、濱海旅遊浪漫線,此外,很快還將建成馬拉松跑道,周邊休閒環境非常好。」站在沙盤展示現場,高俊向兩岸記者介紹,創谷佔據山、海、湖、園四大稀缺生態資源,園區背倚美人山,面朝同安灣,懷抱美峰湖,同時還連接美峰生態公園和美峰體育公園,被譽為廈門「最美產業園區」。

優惠的政策和優質的服務,加上快速跟進的配套建設,以及優美舒服的周邊環境,美峰創谷在招商引資方面成績喜人。國內領先的電子數據取證及安全產品服務提供商——美亞柏科早早入駐園區,其培訓業務每天都排得滿滿當當。上市公司美圖的全資子公司美圖之家已經斥資3.59億元買下園區的辦公樓,作為企業的新總部。歐米總部也已經入駐。網易正著手在此布局全國第一個數字產業中心。今年9月,國鐵吉訊也籤約落戶創谷,將在廈門設立子公司,探索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鐵路建設之路。此外,新松智能研究院、國青創新、360項目、雲從民生金融科技項目等產業平臺、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也確定入駐,已逐漸形成產業集群、人才集聚。

創谷的定位是打造為以企業總部、物聯網、高新技術企業、信息科技企業等為主的產業總部基地。據悉,火炬集團後續將利用產業招商、投資、建設、運營等一站式產業服務優勢,繼續深入對接更多優質項目並爭取推動項目落地,力爭為環東海域及廈門市帶來較高的經濟指標、產業鏈提升及產業示範等貢獻,推動廈門跨島發展戰略實現新突破。

b 銀城智谷

著力打造優質平臺建設特色產業「園中園」

處於同安灣新城「心臟」地帶的銀城智谷,是新城產城融合發展的「一號項目」。未來,這裡將是一個以商業、辦公、金融、研發、智慧應用、信息產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融合園區。

銀城智谷以信息服務、企業總部、研發設計、文化旅遊與體育產業、教育培訓為產業主導,著眼產業集聚,著力打造優質平臺,建設特色產業「園中園」。今年5月,紅星美凱龍旗下歐麗洛雅和愛琴海購物公園兩大商業綜合體,同時落地銀城智谷核心區,標誌著同安灣新城由此正式邁入雙MALL時代。雙MALL落地新城,不僅有效彌補了同安灣大型商業空白,還有望進一步帶動人氣聚集,完善銀城智谷園區配套,提升新城商業品質,助力同安灣新城「產城人」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

作為園區的運營方——廈門市城市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為入駐企業發展考慮得更多,更全面。「招攬企業入駐只是第一步,後續如何為企業和員工做好全方位的服務,才是助力企業長久發展的重要指標。」廈門市城投公司副總經理孔璇告訴記者,園區的智谷公寓、食堂、商業等配套正在加快推進,待企業正式進駐辦公後將享受到一站式全周期的服務和生活便利。

銀城智谷區位優勢明顯,園區配套全面,招商政策靈活,因此招商成績非常顯著。2020年,銀城智谷新增註冊企業累計139家,其中已登記註冊資金達到41億元。累計已報入園審核委員會審議的企業已達到27家,擬租售面積合計7.41萬平方米(其中5.09 萬平方米已籤訂正式合同)。目前,建潘集團、金牌廚櫃、智優沃科技、紅星美凱龍等重點企業已註冊落地,後續重點對接項目有安超雲、淘寶閒魚優品、中煤集團東南區域總部等。

據介紹,園區以產業集聚、經濟發展為導向,堅持產業優先、產城聯動,推進「新城+基地」建設模式的同時著眼產業集聚,著力打造優質平臺,建設特色產業「園中園」,打造未來廈門戰略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載體,形成城市長遠發展的新增長極。

C 環東雲谷(廈門新經濟產業園)

「一業多園」打造新經濟產業生態圈

毗鄰丙洲島,西洲路南側,臨海第一排,環東海域丙洲片區濱水地域中,環東雲谷(廈門新經濟產業園)屹立在此。

2019年廈門新經濟發展大會上,這顆閃耀的「新星」橫空出世。乘廈門新經濟產業發展之風,借高規格、高標準的專項政策扶持之力,還有特房集團全產業鏈的賦能加持,環東雲谷的誕生助推同安灣新城成為廈門市總部經濟圈中不可或缺的一塊重要拼圖。

以「智慧綠谷,未來創園」為設計理念,環東雲谷致力於打造產城融合、構築綠色立體交通、營造開放空間、注重智慧節能的自然生態新經濟產業綜合體。總用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9.6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約42.6萬平方米,走進其中便能預見這片新經濟發展熱土蘊藏的無限潛力。

雖與銀城智谷僅有一條馬路之隔,環東雲谷卻有不同於「同安第一高樓」的特色。「我們的項目以濱海多層獨棟商務辦公為亮點,配套完善的商業購物中心、酒店、公寓、運營服務中心、孵化加速器等。目前項目分為5個子地塊分期建設,2號、3號、4號地塊均已開工,正在規劃建設的是數據中心面積達3萬平方米,將是同安灣新城首個數據中心。」環東雲谷廈門新經濟產業園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以新技術為驅動,雲谷正大力發展以網際網路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現代技術服務與創新創業服務、現代生產性服務活動、新型生活性服務活動、現代綜合管理活動等為主的「三新」(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經濟,配套發展科技服務業。

產城融合,離不開招商引資的助力。早在雲谷項目尚未拿地的概念規劃階段,招商團隊便遠赴全國各地開展招商工作,至今足跡遍布全國20個城市,共對接各類投資機構、服務機構100多家。如今,招商成績也十分亮眼,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8日,環東雲谷(廈門新經濟產業園)項目已對接238家企業,註冊落地企業43家,產值約6億元。

作為同安灣新城乃至廈門新經濟發展轉型的載體,環東雲谷始終在奔跑。據悉,下一步雲谷將以產業鏈樞紐企業為主要目標,拓展「一業多園」模式,輻射帶動同安灣新城聯動發展,從而打造新經濟產業生態圈。

海峽導報記者 吳鵬波 吳生林曾宇姍 吳曉平 通訊員 楊心亮 鄭素描 夏海濱 文/圖

相關焦點

  • 宜居宜業的高品質新城在同安灣崛起 民生優先 加碼百姓幸福生活
    厚植品質教育資源,隨著基礎配套的逐步完善,同安灣新城已經成為廈門市優質教育資源向島外布局的重要高地,著力推動名校跨島建設,廈門六中島外校區即將落地新城,未來五年新城還有望再引進兩所名校。當地也在搶抓機遇,不斷謀劃生成更多的教育項目,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配套。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五年內,新城教育資源還將進一步完善,打造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完備優質教育體系。
  • 廈門同安高顏值高素質新城在騰飛
    風光旖旎的同安新城區位優勢明顯,是廈門跨島發展的主戰場之一。 陳嘉新 攝同安新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圖為新城內的商業綜合體廈門陽光小鎮。「這兩年同安新城的變化真是肉眼可見,我感覺幸福值越來越高了,搬到這裡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陳女士感嘆。近年來,在「跨島發展」戰略指引下,同安灣成為開發的熱點,按照廈門市委「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部署,同安新城建設不斷提速。綠帶繞海,產業聚集,富有活力,特色鮮明,一個宜居宜業宜創、產城融合的現代濱海新城已然崛起。
  • 廈門這個區有大動作!蓄勢待發!未來高不可攀!
    > 不僅僅只有她的高顏值 更有承載著 同安未來經濟發展活力的產業鏈群 今年以來,同安灣新城緊緊圍繞「一年有突破、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工作目標,全面實施「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年」,全力推進「島外大發展」七大行動,依託「園區+平臺
  • 同安區融入灣區發展 建設現代璀璨新城
    ◆同安灣的濱海浪漫線臺海網6月15日訊(海峽 導報記者 吳鵬波 陸軍航 通訊員 楊心亮 黃靜怡 餘雪燕 陳嘉新 羅璇 紀曉彥 曾昭紅 陳雅玲 文/圖)每天清晨,當朝陽從海裡噴薄而出,葉女士總喜歡來到同安灣的濱海浪漫線,吹吹海風,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 廈門環東海域同安新城:山海城綠交融 生態美景醉人
    環東海域同安新城通山連海,生態優美。圖為美峰體育公園。記者 王火炎攝靈秀生態的山水田園,古今融匯的人文樂土,浩瀚廣博的一流灣景,品質璀璨的魅力都市。在廈門,能將這四大特徵融為一體的神奇土地,正是島外大發展的熱土——環東海域同安新城。近年來,綠色生態成為新城建設的重中之重。
  • 順德德勝水韻生態美 一河兩岸好宜居
    一條德勝河,橫跨大良與容桂,南岸是千億大鎮容桂,北岸是順德的中心城區大良的德勝新城,這裡是順德最具魅力的十裡濱河長廊、宜商宜居的「鳳舞德勝」,是順德城市升級的重點開發區域。
  • 海峽兩岸幼兒教育交流參訪活動在福州啟動
    新華網福州2月26日電 (記者 許雪毅)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和臺灣東森電視臺主辦的「海峽兩岸幼兒教育交流參訪活動」26日在福州拉開帷幕。  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洪秀柱、臺灣東森電視臺總經理陳繼業率領臺灣幼兒園經營者、幼教專家30餘人來閩參訪,希望促進兩岸幼教產業、專業學理與教學實務等方面的交流互動,創造未來兩岸教育發展新契機。此次活動規格高、團隊大,為閩臺幼兒教育首次。  洪秀柱在26日晚的會見活動中表示,參訪團團員經由廈門來到福州,處處感到似曾相識,十分親切。
  • 環東海域新城加快推進景觀項目建設 新城山海通廊連片成勢
    高品質的綠色生態環境質量鑄就了環東海域新城的底色。圖為下潭尾溼地公園。(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供圖) 臺海網12月26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浩瀚廣博灣景一流,山海通廊連片成勢。依山傍海,高品質的綠色生態環境質量鑄就了環東海域新城的底色、本色。站在天馬山向東南眺望,極目天舒,一條氣勢磅礴的綠色山海通廊連片成勢,撐起了高顏值新城的輪廓。
  • 生態高顏值 城在花園中——打造生態花園之城的廈門實踐
    新華社廈門5月5日電題:生態高顏值 城在花園中——打造生態花園之城的廈門實踐新華社記者項開來 蘇傑 顏之宏5月的廈門,藍花楹綻放在街角巷尾,清風拂過,這些藍紫色的小精靈隨風曼舞,成為這座海上花園城市別具韻味的城市景觀
  • 富美同安:廈門教育跨島發展我先行
    、輻射鄉村、帶動片區,同安正在成為廈門教育跨島發展的「先行區」, 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奮力奔跑。   框架形成  名校強勢崛起 構築同安灣新城教育高地  同安灣畔,新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呂子祥說,教育是民生之基,也是民生之盼,同安灣新城教育格局大提升的框架已經形成。  今年9月,地處新城核心區域的廈門市濱城中學迎來首批497名學生,三年後該校學生有望達到1800名。這所新創辦的區直屬學校用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總投資1.1億,設置初中規模為36個班。
  • 強交流話親情搭橋梁--臺灣苗慄縣苑裡鎮一行到濱海新區參訪交流
    日前,臺灣苗慄縣苑裡鎮鎮長劉秋東一行在市臺辦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到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濱海新區文化中心參訪交流。  參訪團一行首先參觀了生態城管委會並觀看宣傳片,對生態城由鹽鹼荒灘發展到如今宜居宜商宜業的綠色城區感到驚嘆。
  • 世界宜商宜居城市排名出爐,成都摘走世界第一的桂冠,細數老外愛上成都的理由~
    訂閱微信號碼,請搜索字母:chengdufan✿直接點擊標題下面的「我們都是成都範兒」進行訂閱✿商務合作QQ: 2257534146最新出爐宜商宜居世界城市排名中在《商務旅行》雜誌最新出爐的宜商宜居世界城市的排名中,成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力克美國的波特蘭、加拿大的蒙特婁、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等世界名城,摘走世界第一的桂冠。
  • 中交和美新城:百年人文 打造最宜居集美新城
    世遺有鼓浪嶼,凸顯人文宜居美好生活環境,那麼在廈門另一處不得不提到的廈門集美新城人文宜居生活!  集美新城擁有百年文教血脈,人文氣息濃厚。在集美新城的規劃建設中,對人文的傳承與發揚成為一大亮點。華僑大學廈門校區、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等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及集美中學等基礎教育學校,進一步增強這裡的人文氛圍;誠毅書城、誠毅圖書館、嘉庚藝術中心等人文配套,更進一步加深這裡的人文底蘊。
  • 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今日開幕:兩岸媒體人歡聚鷺島共敘情誼
    特寫「我們是兩岸百姓的眼睛!」臺媒點讚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自兩岸開放民間交流以來,作為「開路先鋒」的兩岸媒體人,有力地推動著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儘管今年被認為是兩岸「特殊的一年」,但每逢重大新聞事件和交流活動場合,仍少不了兩岸新聞媒體人的身影。昨日,共有20家臺灣媒體和大陸30多家新媒體平臺、網站代表陸續抵達廈門,參加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兩岸媒體同行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有臺灣媒體人表示,兩岸記者應該做兩岸百姓的「眼睛」,為兩岸傳遞正確的聲音。
  • 組圖:兩岸新媒體記者參訪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兩岸新媒體採訪團參觀三峽工程展覽館,了解三峽工程建設模型和運行情況。(中國臺灣網 段雯婷 攝)中國臺灣網9月29日宜昌消息 9月28日下午,「中氣十足看湖北 兩岸新媒體荊楚行」採訪團一行來到湖北宜昌,在聽取了三峽工程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的介紹後,參觀了三峽工程展覽館,並實地考察了三峽大壩。湖北省臺辦宣傳處處長伍洋陪同參訪。
  • 臺灣電影人與大陸觀眾面對面 為兩岸電影加油點讚
    6月13日,第六屆兩岸電影展——臺灣電影展在廈門開幕,臺灣著名導演李行出席開幕式。(中國臺灣網 張潔 攝)  中國臺灣網6月13日廈門消息 「第六屆兩岸電影展——臺灣電影展」今天在廈門開幕。臺灣青年導演李鼎作品《到不了的地方》成為首映影片。影片主創人員在電影放映後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臺灣著名導演李行、朱延平等臺灣電影人出席開幕式,為兩岸電影點讚加油。
  • 兩岸記者中原根親姓氏文化參訪團探訪南陽謝氏總祠
    原標題:兩岸記者中原根親姓氏文化參訪團探訪南陽謝氏總祠   13日,由人民網、中國臺灣網、華夏經緯網、《兩岸關係》雜誌、臺灣旺報、臺灣新聞報、更生日報等兩岸十多家媒體記者組成中原根親姓氏文化參訪團來到河南南陽宛城區東謝營村,探訪了謝氏祖源地。圖為南陽古謝國遺址。
  • 兩岸媒體代表參觀廈門海滄慈濟宮
    大陸記者在油畫村採訪臺灣嘉賓(你好臺灣網 何姝寰 攝)兩岸媒體代表認真聆聽工作人員介紹慈濟宮(你好臺灣網 何姝寰 攝)  你好臺灣網12月20日廈門消息(記者 何姝寰)參加「臺灣電臺加盟閩南話廣播協作網」活動的兩岸媒體一行,在19日上午來到了廈門海滄慈濟宮進行參訪。
  • 廣水致力打造中等生態宜居新城 建設十大市政重點工程
    楚天快報訊 (記者朱道全 特約記者李明清)昨從廣水市住建局獲悉,今年到2021年,該市將集中力量建設印臺山文化生態園等十大市政重點工程,打造中等生態宜居新城。據介紹,印臺山文化生態園是該市「一河兩岸」景觀帶建設的「重中之重」,總用地面積1500畝,分鳳凰湖、杜鵑谷、百鳥園等九大景區,建設期2年,預計2019年元旦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