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參與國家營養周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家樂福參與國家營養周

4食物是人類賴於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營養是人類體質發育和健康的保障,「吃什麼」「怎麼吃」是關乎民族興旺、體質健康的大事。 根據國務院國辦發2014-3號《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第四部分指出「提高全民營養意識,健康生活方式,梳理科學飲食理念,研究設立公眾營養日。」

家樂福積極助力國家營養周

作為參與國家營養周的優選零售商,家樂福致力於宣傳營養健康理念、提高居民營養健康狀況而集中開展營養教育和知識傳播活動。國家倡導開展食物營養知識近村入戶活動,加強營養與健康教育,原衛生部發布《營養改善工作管理辦法》2010-73號,所稱營養改善工作,也強調以平衡膳食、合理營養、適量運動為中心的科學宣傳活動,應有專業指導、社會參與的原則。

中國營養學會在第八屆四次常務理事會研究決定,確定每年的5月第三周為「全民營養周」,營養周由中國營養學會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農業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作為發起及組織單位,2016國家營養周將於2016年5月15日至21日正式啟動,主題以「平衡膳食,營養健康」為主要內容進行科普教育和宣傳,口號為「健康中國,營養先行」。

家樂福將於營養周期間在全國各地的家樂福門店開展宣傳活動,並於5月18日在家樂福四元橋店舉行現場儀式,與消費者零距離互動,旨在號召和凝聚營養健康專業人員、匯集社會力量、在統一的時間、以統一的聲音、傳播正確的知識,糾正誤導,並長期致力於以此作為責任和使命,提高居民健康素質,做健康快樂人。

關注營養引導青少年健康生活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由於偏離「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費行為以及運動量不足,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遭受肥胖症困擾,同時也增加了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的「三高」患病風險。

家樂福一直關注並致力於改善中國民眾的營養結構,提高健康水平,此次積極投身於國家營養周的活動,家樂福號召全國所有門店,通過店內弔旗、健康貨架、宣傳手冊、健康步道、促銷海報等形式進行健康宣傳,並將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網絡等新媒體形式向更多的朋友宣傳營養健康知識,普及營養膳食的重要性等,線下通過各門店舉辦的健康活動與顧客充分互動,使顧客了解食物,合理優化膳食結構,提升健康素養,搭建平衡日常膳食結構,建立營養健康的新生活方式等。

兒童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早期的營養攝入狀況對於其個人的生長發育、疾病和衰老有著密切的關係,決定著其一生的營養與健康狀況,在長身體階段尤其需要全面健康的營養補充,在本次營養周活動期間,家樂福還將以「一店一校一農場」的公益項目為契機,在各地參與這一活動的學校裡開展宣傳營養健康知識活動,倡導小朋友們樹立科學的營養觀念,豐富健康膳食知識,學會愛吃飯、會吃飯,合理補充營養膳食,成為營養搭配小能手。

食品健康營養安全頭等大事

作為肩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家樂福始終把消費者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食品安全是頭等大事,食品衛生關係到消費者的安全,食品營養關係到消費者的健康,因此除了積極投身國家營養周的宣傳活動外,家樂福通過「食品安全檢測」、「農超對接」、「家優鮮」、「二維碼可追溯體系」等項目來嚴格把控食品安全關。

比如家樂福一直在大力倡導的農超對接,就是通過減少中間環節,將新鮮的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接提供給消費者,最大程度地保障食品安全。家樂福會嚴格挑選產地,只有產品符合採購標準的合作社,才會與之籤訂長期訂貨合同,同時還給每家每戶農民分發質量手冊,指導農民科學種植養殖,並不定期地組織產銷互動活動。

還有,家樂福已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食品安全檢測室,除了覆蓋全國的36個快速食品安全檢測檢測室,家樂福還先後在北京、上海、重慶以及瀋陽建立了4個一級食品安全檢測室,並配備了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儀器,尤其是一級食品安全檢測室的功能非常全面,檢測也非常嚴格,具體檢測工作是在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專家教授支持以及農大碩士級以上研究生作為專業檢測員進行規範檢測操作的,每日可對食品進行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至少51項指標的檢測,在日常的檢測工作中,檢測室的取樣員每天都會到各個門店進行貨品取樣,所有門店將按照計劃每個月至少被抽檢一次,這種高密度、高精度的快速檢測,快速反應,最大可能性的降低了潛在的不安全食品的危害,從而起到了為食品安全把好關的重要作用。

作為以經營食品為主的大型超市,家樂福一直致力於在各個方面為行業起到表率作用,成為行業的標杆企業。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做了很多創新和嘗試,為提供給消費者高質量、安全放心的產品做出堅持不懈的努力。除了內部的質量控制和防範措施,家樂福一直主張從源頭抓起,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檢測水平,全程把控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是家樂福自始至終都主動肩負和踐行的社會責任,健康和食品安全是現代消費者的基本要求,家樂福始終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確保消費者在家樂福能夠買到放心安全的食品,這是家樂福今後發展的重中之重,並會不斷跟進社會的發展需求完善自身,給消費者最滿意、最放心的安全保障。

家樂福一直致力於將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的理念滲透於日常的運營細節中,致力於為上億中國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保障。

連結:家樂福(中國)食品安全基金會

家樂福(中國)食品安全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於2004年5月10日在香港註冊成立,該基金會是由家樂福(中國)捐資建立的,旨在推動中國食品安全事業的公益性組織。

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提高中國各地食品安全意識以及促進其他相關領域的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基金會重視與政府有關部門、生產和流通部門、大專院校,以及終端消費者的合作,尤其注重改善中國中西部地區農產品的生產狀況。

相關焦點

  • 均衡膳食、穀物為先 家樂福積極助力「全民營養周」
    2017國家營養周將於5月14日至20日全面啟動。為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宣傳「健康中國,營養先行」的口號,家樂福作為「全民營養周」的先行倡導企業,將於營養周期間在全國各地門店開展宣傳,並一如既往地作為承辦單位於5月13日在北京四元橋店舉行現場儀式。
  • 「全穀物,營養+」 2017全民營養周盛世起航
    5月13日,「第三屆全民營養周啟動儀式」在京舉辦。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長王隴德院士、理事長楊月欣教授;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宋樹立副司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劉開泰書記;農業部營養與食物發展研究所孫君茂副所長;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中國營養學會京津冀地區的專家代表約150人,以及人民網、光明網、新華網等30多家權威媒體應邀出席了2017全民營養周主場啟動儀式。
  • 家樂福中國食品安全、營養與健康中心顧問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成功舉辦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4日訊 2020年1月13日,家樂福中國食品安全、營養與健康中心顧問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辦。十位權威專家,齊聚北京,共商中心發展,交流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公益傳播經驗,同時見證了顧問委員會的正式成立。
  • 2018法國美食周開幕式於家樂福金橋店舉辦
    昆明, 成都, 海口, 深圳)20家主要門店(全國超過200家參與門店)舉行2018法國美食周(Semaine Française)。攜手家樂福集團,服務中國消費者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集團成立於1959年,是大型綜合超市概念的創始者,也是歐洲主要的國際零售連鎖集團之一,業務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名字取自法語「Carrefour(十字路)」一詞。家樂福於1995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率先引入「大賣場」這一全新的現代零售業態,在北京和上海同步開設門店。
  • 家樂福倡導綠色消費 在深啟動「可持續海鮮周」
    人民網訊 9月12日,家樂福攜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和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在深圳聯合啟動家樂福「可持續海鮮周」活動,向公眾倡導綠色消費和海洋保護的理念。
  • 瑪氏中國攜旗下品牌產品助力全民營養周 | 美通社
    5月17日,在一年一度的「全民營養周」活動如火如荼之際,瑪氏中國積極參與消費品論壇中國健康支柱與生產商、零售商行業夥伴共同推出的線上線下「健康為你」活動 -- 攜旗下品牌益達及繽善BE-KIND堅果棒產品,登陸線上線下購買平臺設立的健康貨架專區
  • 家樂福開展「快樂農場、悅享健康」主題活動 傳遞食品安全科普...
    今年,為配合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家樂福中國食品安全、營養與健康,聯合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北京家樂福四元橋店舉行了「快樂農場、悅享健康」的主題活動。
  • 家樂福踐行食品轉型 在深啟動「可持續海鮮周」
    9月12日,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攜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和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在深圳聯合啟動家樂福「可持續海鮮周」活動,向公眾倡導綠色消費和海洋保護的理念。   據悉,本次家樂福可持續海鮮周,以「你的選擇,決定海洋的未來」為主題,將一直延續至9月23日,共推出帶有MSC標誌的海產品20餘種,品種涵蓋銀鱈、真鱈、野生三文魚、美洲螯龍蝦、北極貝等,主要為藍雪和海天下品牌。為了讓消費者真正理解「可持續海洋漁業」模式,家樂福在深圳全線門店推出了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包括知識課堂講座、兒童海洋主題拼圖、烹飪課堂、MSC認證產品試吃及7折促銷等。
  • 家樂福聯合首農啟動食品節 多個老字號品牌參與
    原標題:家樂福聯合首農啟動食品節,多個老字號品牌參與   12月18日,蘇寧家樂福聯合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啟動首屆「首農食品節」,首農旗下多個老字號
  • 家樂福聯合首農啟動食品節,多個老字號品牌參與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12月18日,蘇寧家樂福聯合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啟動首屆「首農食品節」,首農旗下多個老字號品牌參與,點燃北京迎春消費。另據家樂福方面透露,2021年將有超過4000個年貨產品陸續登陸家樂福北京賣場。
  • 家樂福舉辦「雲上315 營養健康行」
    據悉,圍繞消費者「關注舌尖安全」這一需求,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啟動「家樂福公益大直播」,通過「網際網路+直播」的全新形式,讓食品流通全過程透明可見,直觀呈現在消費者面前。3月10日,上午9點半至下午6點半,長沙賀龍店、北京四元橋店、瀋陽塔灣店、珠海吉大店、上海古北店和成都大世界店六店接力雲直播,推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防疫保供網上行,健康營養很安心」、「層層檢測,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東北老鐵的檢測日常」、「宅家也要精緻,吃貨更要健康」及「川式麵包,你確定不是辣的」等六大直播主題,助力消費者「雲上3.15,營養健康行」。
  • 武漢家樂福十升店門店開放日 消費者可參與食品質檢
    武漢家樂福十升店門店開放日 消費者可參與食品質檢來源:聯商網2018-03-21 13:15聯商網消息:近日,武漢家樂福十升店舉辦了"門店開放日"活動,消費者可參與到食品質檢環節中,體驗超市質檢員工作,並藉此了解到選購食材與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
  • 家樂福23周年慶 「品味法蘭西」美食周於家樂福後湖店舉辦
    不管你支持哪支球隊,作為法國企業,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已經準備好了大把慶祝活動了!   7月13日-7月21日,正值家樂福23周年慶,「品味法蘭西」法國美食周在家樂福後湖店隆重舉辦,這也是一項由法國農業部支持和推廣的宣傳法國產品和法式生活藝術的重要活動,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到場支持。
  • 家樂福英文網站將臺灣列為「國家」(圖)
    之二:昨天,家樂福超市驚現「勾心」長度不夠的男士皮鞋,質量鑑定為不合格。面對工商的執法,家樂福竟然拿不出進貨時必看的「生產合格證」。  之三:同樣是昨天,在家樂福的英文網站上,記者看到,「臺灣(TAIWAN)」被家樂福作為一個國家與「中國(CHINA)」並列在了一起,列為「6個亞洲國家之一」。
  • 家樂福國展25歲周年慶,助力山區兒童微心願
    值此聖誕佳節之際,家樂福也進入中國滿25周年,在第一家門店——北京創益佳店舉辦了慶典,為了送去更多的溫暖,也為了繼續堅守家樂福的公益傳統,家樂福聯合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密雲石城鎮中心小學為30位山區兒童送去了聖誕禮物,完成他們的微心願。
  • 阿里打造28日「支付寶日」 家樂福等30品牌參與打折
    據悉,首批參與「支付寶日」的商家包括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華潤、歐尚、屈臣氏(需求面積:250-350平方米)等30多個超市便利店品牌,門店總數達到了1萬多家,覆蓋了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四川等20多個省市。
  • 家樂福:我走了,中國不是第一個拋棄我的國家
    近日,家樂福宣布將在華業務全部「賣身」騰訊,這也意味著家樂福將退出中國市場。家樂福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中國多地開了上百家門店。剛入駐中國非常火爆,畢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再加上當時中國的大型超市並不多,家樂福的入駐,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而關注度這麼高的家樂福卻在中國退出,與以下幾個方面脫不了關係。1. 競爭對手的強勢衝擊自從2009年開始,家樂福在中國的銷售業績開始下滑,且被大潤發和沃爾瑪超過。自此以後,家樂福在中國的業績在逐年倒退,2017年甚至還被新晉對手永輝超市超過。
  • 今日頭條聯手家樂福送福利 解決網友「吃什麼」的宇宙難題
    線上,今日頭條發起#十萬個吃什麼#超級話題活動,成立美食研究社,邀請五位今日頭條知名吃貨研究員,他們分別來自美食、營養、健康、生活等領域——@小管家美食、@蛋白君、@皮膚科徐宏俊醫生、@營養師顧中一 以及@吳敏馬拉松冠軍,為網友們推薦量身定做的美食方案。網友可通過發布美食相關的微頭條或小視頻參與活動贏取專屬大禮;線下,全國100家家樂福門店共同參與此次活動並為網友們送出十萬張禮券和千元福卡。
  • 家樂福是這樣進入中國的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到2000年底,經國家批准的中外合資零售業企業共有  日前,有關家樂福將被停業整改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家樂福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家樂福到底是怎樣進入我國零售業市場的,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家樂福網站將臺灣列為「6個亞洲國家之一」(圖)
    談家樂福把臺灣列為國家!  職業打假人揪出家樂福劣質皮鞋  ■閱讀重點  之一:家樂福此前承諾,將於前天就「活蛆爬滿鹹魚幹」等一系列事件向消費者發表聲明,繼前天難產後,昨天,相關負責人從「一直在開會」轉為了「正出差在外」,以此回絕記者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