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唐維
5月27日晚,金融委公布近期將推出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位列其中。這是繼中共中央、國務院5月18日發布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5月22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之後,創業板註冊制10天之內被高層三次提及。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高層多次提及註冊制改革,說明對於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深,其最終目的在於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加速雙向擴容、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以最終實現經濟轉型。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27日發布消息稱,根據國務院金融委統一部署,發改委、財政部、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委成員單位,在深入研究基礎上,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將於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
其中創業板註冊制被排在第四條,表述為:出臺《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等四部規章,發布《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八項主要規則,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建立健全對創業板企業的註冊制安排、持續監管、發行保薦等配套制度。
自4月27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後,創業板正式啟動註冊制改革已滿月,這期間,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受到極度重視與高度關注。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其中提到:推動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完善強制退市和主動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強化投資者保護。
5月22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0年的主要目標任務時,「改革創業板並試點註冊制」躋身其中。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激活市場機制、完善經濟體制方面的政策,都是強調了用改革促發展、用改革來解決疫情過後的經濟恢復問題,資本市場是要素市場的核心,註冊制的改革又被視為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突破口和關鍵點,可以說是改革的核心、重中之重。
與此同時,創業板相關改革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
截至5月29日,證監會層面的主要規則徵求意見結束。在此之前,深交所層面的主要規則徵求意見已於5月22日截止,目前《招股說明書準則》和《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特別規定》尚處公開徵求意見階段,截止日期為6月6日。
結合此次金融委的時間表態為「近期推出」,有業內人士預計,創業板註冊制全部規則有望在6月中上旬出臺,之後就可開始受理創業板IPO申請材料。
「我們正在加班加點準備申報材料,希望受理後可以馬上提交。」有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李湛表示,註冊制改革最大的調整就是將資本市場與時代環境相匹配,與科創板不同的是,創業板的改革是一個同時推進存量改革與增量改革的過程,其經驗可推廣運用於主板。為此,創業板改革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上,既借鑑了科創板的經驗——譬如註冊程序分為交易所審核和證監會註冊兩個相互銜接的環節,企業在IPO發行定價時將取消多年來23倍市盈率發行紅線等,也針對存量設置了一定的過渡期。同時此次改革完善了退市制度,退市制度的變化將使得創業板獲得真正出清的功能。
「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成為高頻詞,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資本市場的表述只保留了「改革創業板並試點註冊制」,可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是今年資本市場的重頭戲。